深信堅固,猶若金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遇到來磨(考)你的人,要懂得轉念,要用感恩的心快樂地做,如此這般,考試方能通過,爾後堅持以相同方式處事,心性就能提升。」
在還沒有修行之前,人生路就已經走得很不順暢了,但總是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為人還不錯,只是喜歡對人品頭論足,道他人是非就會感覺身心愉悅,現在想想真是太無知,累世的不良習氣讓自己以苦為樂。
回想自己小時候剛啟蒙入學,就發現同學們個個難搞,身上有很多缺點和毛病,雖然嘴巴上不會說出來,心裡卻是極其厭惡,不是想著跟他們好好相處,而是想著今年快快過去,便能馬上離開,根本不想跟他們為伍。唉!這樣不健康的心態讓我的成長過程失去很多與人為善的機會,難怪人際關係總是不圓滿,留下很多遺憾。
這段時間,女兒在00中醫院實習一年,要與其他兩位同學在外地合租房子。在租房過程中遇到挫折,幾位家長意見不一致,遲遲不能定下來,女兒的脾氣就上來了,說當時就不應該留在00,要是到00或00就不會有這麼多不愉快。我不禁啞然,女兒跟以前的我何其相似。我勸她:「這麼小的事以後會經歷很多很多,怎麼逃避得了?妳到其他地方也會碰到這樣的事情,遇到事情,自己的心性以及抱持的心態是最關鍵的。」
心態放平和了,透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終於找到滿意的房子定下來了。現在住在一起兩個禮拜了,同學間的感情似乎相當好,所以遇到事情要是輕易逃避,可能就錯過一段、甚至一世的同學情了。
之前讓我很罣礙的辦公室同事,現在對業務越來越熟練。他之前喜歡依賴我,我總覺得很煩,但在精舍修行,在阿伯的話薰陶下,明白是自己心性的問題,於是嘗試轉念,用感恩的心快樂與他相處,儘量用讓他舒服的態度和語氣溝通交流,沒想到效果真的挺好的。現在與他相處越來越好,他的業務得到了同事的肯定,我的壓力也隨之減輕,真的讓人很高興。
牟尼精舍社團的業務就是藉由師兄姐合作完成,努力磨合,最後既完成佛菩薩交代的任務,也圓滿了與師兄姐之間的關係,同時大家各自的心性都得到了提升,佛菩薩的安排真的是妙不可言!感恩牟尼精舍,感恩阿伯,感恩師兄姐。
分享二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來牟尼精舍修行,就是要提升心性,若停滯不前,是遇上障礙,要想辦法超越,因為修行是不進則退。」
加入精舍修行以來,從一開始尋求化解業障干擾,到後來的心性提升改造,這個轉變不可謂不大。是的,生活當中頻頻出現的障礙,常讓人生充滿困惑、不知所措。面對因果,人的抗衡力量是渺小的,這時不禁懷疑天生一局爛命,所以轉而對命理充滿好奇,一心想探索這個令人敬畏的神秘禁區。
但它常常會因人說事,每個「大師」都有自己的門派見解,偏偏凡夫深信不疑,甚至不惜花費巨資找出方法與命運抗衡。跟命理沾上邊的電視通告老師粉絲者眾多,連帶出現招財物、開運書、開運吊飾、開運字畫、姓名學、喬風水……等五花八門的產業鏈。由此可知,現代人雖擁有好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卻是空虛的。
除此之外,因應眾生需求,大街小巷宮廟林立。以前根本不知正法與非正法的差異,只要聽聞人家說哪一間宮廟靈驗,我二話不說必定隆重造訪,畢恭畢敬聆聽代言乩身開示,開示完後,照行情奉上香油錢,惟恐疏失、不敢怠慢,而後感恩戴德、作禮而退。舉凡家庭關係、事業、健康……,從出生、病、老、到消災延壽,不分類別,服務一條龍。
可是,神佛菩薩又不是提款機,怎能跳過因果,獨厚來者,遂人所願?個人心性優劣高低,是無法借助外力改變的,一切唯有靠自己努力修持,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升等。就像家人無法代為唸誦《金剛經》,或是以功德轉換方式提升心性。心性若不佳,可能造業於無形,人生在世遇到困難阻礙也會參不透、想不開,而後往不對的方向一路走到底。縱然先天有好的福報、機遇和運勢,也會一點一滴地消蝕掉。
在精舍修行的這些日子以來,明白一件事,心性的提升是超越命理的一門必修課題,而我正為此努力中。
(分享完畢)
人生酬業,但人生為何要酬業?如果人人的心性都能達到佛菩薩的等級,不造惡因,自然不需承受惡果,又何來人生酬業?因為我們都是凡夫,所思、所想都以「我」為最大利益考量,以我為出發點。輕者,忽略、踐踏了別人的感受與自尊;重者,危害他人生命、財產,甚至剝奪他人生存權益,惡因與惡緣由此而生。於是乎,我們隨著各人累生累劫造作的惡因、惡緣,浮浮沉沉於六道中,上車、下車,輪迴無止息。
「自造善惡,自受因果」。因果唯有自己能解,不是依靠大師、符咒、算命、占卜,更不是依靠佛菩薩幫忙化解。神佛不是提款機,不能跳過因果,如果佛菩薩回應世人的呼喊,就現身讓您有求必應,那麼因果律就不存在了。顛倒是非的觀念便如新聞上所播,早上去詐騙他人錢財,到了晚上再來抄寫經典懺悔、謝罪,尋求佛菩薩的保佑,這是欺騙自己,更是愚癡無智。
輪迴的根本起於無明。世人因不識自己,對自心的不通透,所以到處算命,去找有名氣的老師,以為從別人身上可以找到自己欠缺的東西,殊不知自家寶藏便在自己身上。眾生最欠缺的是「智慧」。佛曰:「智慧不可賜」,智慧不夠,頭腦就不清明,容易顛倒是非、人云亦云,拿香跟拜,跟著別人團團轉。聰明的人比比皆是,但聰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智慧是要從不斷地「反省、返觀自照」中,一點一滴修持而來,絕非依靠外來物的灌頂加持。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對正法要深入研究,心性要定,若缺乏正知正見及心性不定,如水上浮木,隨緣漂流;遇正法心性就好,遇非正法心性就偏執,故,人對佛法應有大樹般地扎根深入,才能對非正法之邪見如如不動。」
心正則法正,心邪則法邪,神鬼亂,是因為人心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福是修來的,不是求來的」、「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如果您明白事件運行的前因後果,便不會盲目的將希望寄託在別人的身上。每個人都有恒河沙業,阿伯說:「知恥近乎勇;任何人都會犯錯,過去世已經過去了,不要二過更重要。」過去的已過去,懊悔無用,重要的是把握未來。對開示出的業力要勇於直下承擔,不逃避、不怨恨、不推諉,「因果債,功德還」讓每個人都能彌補過去造下的罪業。上天不罪悔過人,老實懺悔、安分唸經,人人都有機會重新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阿伯說:「能夠幫你找出待改善缺失的人,才是你人生路上的貴人。岳飛因為有了秦檜,才能名垂千古;唐太宗因為有魏徵,才能成就貞觀之治。」學佛,要開啟智慧不只是聽道理、聽別人說即可得,必定要用心下工夫。生活中處處有佛意,生活中俯拾皆修行,心要能經得起周圍境界的考驗,於人事名利之中磨練而不動搖,若能達到此番境界,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佛緣更應該要珍惜,佛是智慧的覺者,了解世間的真相;依佛法來修持自心,才能讓心性更光明,有智慧地處理事情。」祈願每位修行者皆能「深信堅固,猶若金剛」,從佛法中識自本心,找回本來面目!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機緣福報來到精舍,知道消除魔性黑氣的方法,就要努力將累世的貪嗔癡、黑氣、魔性消除;若這世不化解掉,來世一樣被黑氣、邪念控制住。早日銷、早日好。」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這幾天在精舍聽到一個案例,一位請示者的兒子得憂鬱症,做父母的整日祈求佛菩薩讓兒子病況改善,每天早上誦經後,就把功德迴向給兒子,希望他趕快康復。但是,過了一陣子,兒子的病況卻惡化,從憂鬱症變成躁鬱症,讓這位請示者很受挫。於是又來請示精舍佛菩薩是何原因?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間皆是假相,事情過了就好,寧可吃虧也切莫傷害他人,避免造下業障,你修你的行,他造他的業,自己不要受對方影響,而起心動念、浮浮沉沉;若有相欠,待還完因果後,仍要持續唸經,自己的心識才能清淨。」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機緣福報來到精舍,知道消除魔性黑氣的方法,就要努力將累世的貪嗔癡、黑氣、魔性消除;若這世不化解掉,來世一樣被黑氣、邪念控制住。早日銷、早日好。」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這幾天在精舍聽到一個案例,一位請示者的兒子得憂鬱症,做父母的整日祈求佛菩薩讓兒子病況改善,每天早上誦經後,就把功德迴向給兒子,希望他趕快康復。但是,過了一陣子,兒子的病況卻惡化,從憂鬱症變成躁鬱症,讓這位請示者很受挫。於是又來請示精舍佛菩薩是何原因?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間皆是假相,事情過了就好,寧可吃虧也切莫傷害他人,避免造下業障,你修你的行,他造他的業,自己不要受對方影響,而起心動念、浮浮沉沉;若有相欠,待還完因果後,仍要持續唸經,自己的心識才能清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心情波動,但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修養的反映。別人對你怎麼樣,那是他們的因果,我們改變不了太多;但我們怎麼對待別人,那才是我們自己的修行。 當你遇到不公平或挑釁時,可以選擇用平和和寬容來面對,這不僅是一種內心的成長,更是一種生活中的修行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Thumbnail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心情波動,但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修養的反映。別人對你怎麼樣,那是他們的因果,我們改變不了太多;但我們怎麼對待別人,那才是我們自己的修行。 當你遇到不公平或挑釁時,可以選擇用平和和寬容來面對,這不僅是一種內心的成長,更是一種生活中的修行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Thumbnail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