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軒醫師說:多少抗體多少恨?

黃軒醫師說:多少抗體多少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COVID19 疫情過後,很多國家開始檢測抗體,因為大家都想知道自己國內中到底有多少人感染過,這樣病毒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在流行病學調查是很重要的。至少知道了,這次的大流行,自己國內究竟多少人人遭受到感染。

紙上談兵的「佛系專家」

疫情擴散一開始,【佛系專家】認為:

紙上談兵的學理:要一個R0值為3的COVID 19 病毒感染,理論上要有足夠60%的人感染過,才會有後續的群體保護力,才能讓大流行不會再發生。

但現實中的發生,

依據目前COVID19 正在流行的國家,目前部份的人民抗體檢測:

歐美國家

美國紐約市:19.9%

英國倫敦:17.5%

西班牙馬德里:11.3%

美國波士頓:9.9%

瑞典斯德哥爾摩:7.3%

西班牙巴塞隆納:7.1%

亞洲國家

中國武漢回來工作的人:10%

東京1971人:陽性2人(0.1%)

大阪2970人:陽性5人(0.17%)

宮城3009人:陽性1人(0.03%)

韓國3055人 : 陽性1人(0.03%)

我們的「佛系」理想,可以達成嗎?

看了各國,目前測到的抗體,似乎告訴我們:

1.離開群體免疫力,尚很遙遠

2.靠近的死亡人數,卻愈來愈多

嚴重如紐約,做血清抗體顯示大概也只有20%的人有抗體了,距離達到群體免疫效果還很遠。

全球最佛系的國家

全球最佛系的國家,你一定以為是英國🇬🇧,那是因為英國首相,第一次笨笨告訴英國民衆:你們要有為至愛家人離世的準備。後來發現不對勁,這樣英國人會死了百萬人生命的代價。

但是,歐洲仍然有國家,選擇集體免疫:瑞典

瑞典

raw-image

這個國家政府,試圖靠保持社會安全距離,來尋求,這個國家的集體免疫。結果,這個小國每100萬人中死亡的人數是挪威的12倍,比死亡率最多的國家美國還高出40%。這個國家,如此佛系面臨COVID19 ,其人民的抗體,才不過是7.3%,離開60%很遠!

這樣的佛系,救不了瑞典🇸🇪【國民的生命】,也救不了瑞典🇸🇪【國家的經濟】。

瑞典今年的經濟增長率預測值為-4.5%,比那些封鎖戰略的國家,例如:丹麥(-4.1%)和挪威(-3.9%)還要暗淡。

世界供應網停止,瑞典制造業領域也跟著停止。丹麥人封鎖店面,消費減少29%,瑞典人依舊開了店面做生意,消費竟也減少了25%。

瑞典政府的太佛系的期待,全體免疫力的抗體,快點來臨,反而會是死亡率快速的提升。

集體免疫很難成為救世主。

當理想的60%,未達成,現實卻死人無數,什至連10%都扯不進呢!這是「佛系専家」們學問的理想,現場的操作大落差。

防疫三寶

最終而言,在疫苗問世之前,只能「戴口罩」,「勤洗手」和「保持社交距離」的預防方法。更何況全球的疫情,大流行還未過去,各國染疫人數繼續正在增加,抗體的出現,也會陸續增加中⋯⋯只是還在經歷嚴峻疫情,我們離60%的門檻,一直都還很遠呢!

多少抗體,多少恨


raw-image

依然期待「佛系専家」抗體率一直在增加,現實上也是死亡率也正在增加中。唉!多少抗體,多少恨,只希望「疫苗接種」可以全球普及。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可以免費支持我,幫我按下方的【拍手五下】,讓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創作不易啊~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88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臺灣日前,出現了一個特殊案例,個案在台灣住了83天,才被診斷出來是COVID-19,這個會說特別,是因為存在太多讓人不解的問題,等待我們專家來一一解釋。到底這該算是個境內案例還是境外案例呢?
臺灣,目前本地的病人,幾乎都沒有了。大家似乎都忘了,那些COVID19 患者可能的症狀,更不知道🤷‍♂️原來現在COVID19 新的症狀,已經歸納總結為「6種型態症狀群」。 英國🇬🇧的倫敦國王學院 ( King’s College London ) 的研究發現,現在COVID19 的每種症狀
目前,世界各地大約有200個小組在尋找COVID19 疫苗,世界衛生組織(WHO)跟踪了大約140個。 其中,有18種,已正在人體試驗中進行臨床試驗。 在這18種疫苗中,有3種更為先進: 1.一種由「美國」Moderna公司開發的疫苗。 2.一種來自「中國」實驗疫苗Sinovac Biotech
由於COVID 19 病毒大流行 我們都將醫學注意力集中在治療受影響的COVID 19 患者和保護他人免受COVID 19感染上但是 我們如何照顧非COVID 19 相關重病患者? 最近愈来愈多文章告知我們,在疫情流行的國家,醫院急診的急性冠心病的病例變少了、中風住院下降了、取而代之 是心臟驟停
依年齡不同,人類免疫反應,也有不同。 美國傳染病專家弗奇(Fauci)說:“我希望看到不止一種疫苗能達到目標。” “因為世界需要不止一種疫苗。” 美國小兒科教授Andrew Pollard 亦表示: 我們應該準備好多種SARS-CoV-2的疫苗,而不是只有一種。 免疫力可以分為兩大類: 1.自然免
分享7月14日在新英格蘭國際期刊首次發表https://www.nejm.org/doi/pdf/10.1056/NEJMoa2022483?articleTools=true  人類首次COVID 19 疫苗,第一期臨床試驗 : 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An mRNA Vaccine aga
臺灣日前,出現了一個特殊案例,個案在台灣住了83天,才被診斷出來是COVID-19,這個會說特別,是因為存在太多讓人不解的問題,等待我們專家來一一解釋。到底這該算是個境內案例還是境外案例呢?
臺灣,目前本地的病人,幾乎都沒有了。大家似乎都忘了,那些COVID19 患者可能的症狀,更不知道🤷‍♂️原來現在COVID19 新的症狀,已經歸納總結為「6種型態症狀群」。 英國🇬🇧的倫敦國王學院 ( King’s College London ) 的研究發現,現在COVID19 的每種症狀
目前,世界各地大約有200個小組在尋找COVID19 疫苗,世界衛生組織(WHO)跟踪了大約140個。 其中,有18種,已正在人體試驗中進行臨床試驗。 在這18種疫苗中,有3種更為先進: 1.一種由「美國」Moderna公司開發的疫苗。 2.一種來自「中國」實驗疫苗Sinovac Biotech
由於COVID 19 病毒大流行 我們都將醫學注意力集中在治療受影響的COVID 19 患者和保護他人免受COVID 19感染上但是 我們如何照顧非COVID 19 相關重病患者? 最近愈来愈多文章告知我們,在疫情流行的國家,醫院急診的急性冠心病的病例變少了、中風住院下降了、取而代之 是心臟驟停
依年齡不同,人類免疫反應,也有不同。 美國傳染病專家弗奇(Fauci)說:“我希望看到不止一種疫苗能達到目標。” “因為世界需要不止一種疫苗。” 美國小兒科教授Andrew Pollard 亦表示: 我們應該準備好多種SARS-CoV-2的疫苗,而不是只有一種。 免疫力可以分為兩大類: 1.自然免
分享7月14日在新英格蘭國際期刊首次發表https://www.nejm.org/doi/pdf/10.1056/NEJMoa2022483?articleTools=true  人類首次COVID 19 疫苗,第一期臨床試驗 : 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An mRNA Vaccine a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