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男性請客、32%女性願意平分帳單,正港AA制調查數字下沒說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在PTT最火紅的文章,莫過於「第一次見面吃飯的AA制實際測驗」。AA制是老議題,每過一段時間就冷飯熱炒一次。但一位十分具有田野調查熱忱的網友在近3個月使用5、6款交友軟體,刷超過4000人,約了19名女性約會,測試女性會不會主動付錢,或要男性請客。
結果顯示,有10位女性主動AA,其他藉故離開,或者不甘願付款,隨後態度變冷淡,甚至直接封鎖。結局神展開,這位調查家和一位主動手做小餅乾、表達感謝之意的15號女生,成功交往。1/4000的機率,也夠神了。
嫌19位樣本數量太少?美國交友網站OkCupid在2017年進行一項調查,訪問線上男、女性5萬4千位會員,第一次約會,關於付錢,你會怎麼做?雖是美國調查,但對於我們仍具有參考價值。
圖片來源:OkCupid
調查發現,59%男性稱自己會請客、15%男性AA;32%女性願意AA。但OkCupid再進一步調查,那些願意AA的女性,其實並沒有全部掏出錢包。55%女性受訪者表示,就算他們傾向AA,約會對象仍付了全額。
有些人更誠實。她們說:「如果約會對象堅持不AA,其實挺好的。」一位21歲女性受訪者說:「我總會主動付,但更喜歡被拒絕。男人把帳單一把抓去付,好Man。」事實上,有23%女性跳過問題,拒絕表態。AA 制成為OkCupid會員最常跳過的問題之一,顯見對某些人來說,這是個敏感話題。不可說。
說說我的經驗吧。我沒有做抽樣量化研究,樣本也不到19位,只統計過去和約會對象的AA次數,得到數字和前兩項研究數據天差地遠。我是願意且主動AA的女子,與我約會的男性中,有三成主動請客(即便我表態可以付帳),其餘七成都與我AA。
主動請客,成功交往的機率會比較高嗎?我不認為。就說AA 制是個假議題,也並非兩人緣分的關鍵。我過去的前男友們,從約會和交往全和我AA到底。而那三成請客男士,也不見得是獻殷勤博取好感,有些只是面子問題。記得曾有位男性很客氣的說:「男生要紳士嘛,下次給你請,再約。」然後他再也沒有約我,互相消失在網海。
總之,誰付帳誰AA,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賺的薪水、金錢觀都不同,不要和別的情侶比較,也不要耳根子軟聽別人碎嘴,更不必用付不付帳,來衡量抽象的關係。兩個人溝通好,價值觀一致,開心就好了。
祝福各位都能在交友界,脫離苦海,登上彼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一位交友達人的田野調查研究。包括交友最新趨勢、數據調查、社交訊息術、約會行為觀察、影視讀物推薦等。祝福各位施主都能在交友界,脫離苦海,登上彼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A制在愛情交往中引發了許多討論,它是指在約會中雙方事先約定平攤費用。然而,對於情侶來說,AA制的選擇往往涉及性別角色的期待與情感的互動。本篇文章深入分析AA制在情侶交往中的心理學解釋以及文化影響,提供建議以建立平衡與共識,從而促進良好的溝通與相互理解。
Thumbnail
透過這種方式,女性不僅可以觀察對方的價值觀,還能掌握主動權。篩選出適合的伴侶,從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Thumbnail
"不一定" 為什麼? 有些女生會對男生堅持付錢感到反感。有些女生喜歡男生在約會時負責買單。 有些女生喜歡男生只在第一次約會時付錢,然後讓她付第二次約會的費用。 有些女生喜歡男生付部分費用,但也接受她偶爾請客。 有些女生希望第一次約會的費用AA制。 換句話說,每個女生的個性都不一樣!
Thumbnail
《當情侶的時候平分花費,結婚了還要繼續平分嗎?》如果婚後金錢開支變得複雜,還能否像交往時一樣AA制呢?
Thumbnail
好不容易要跟有興趣的對象約會了,到底該怎麼付錢才不會失禮又尷尬?!帶著善意與好奇心去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與價值觀,舉凡在交往時會傾向怎麼分攤約會費用、兩個人愛之語是什麼,與其不斷透過請客、測試,不如兩個人直接開誠布公分享彼此的想法與價值觀吧!記得,請做真實的自己。
在交友市場中,我以為只有長期的關係和短期的關係。今天解鎖一個新的關係叫:「蹭飯。」 因為男生和女生出去,大部份都是男生出錢,於是有些女生,就利用了這一點,去不斷的與男生約會。甚至在吃飯前我會和對象確認:「你是希望長期相處的,還是短期的?」,而對象蠻不猶豫的說:「長期的。」 但出去玩,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看到AA制又被炒起來,到底男方要不要為女方買單? 我認為AA制根本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對方是否什麼都要跟你計較,每一次的算清楚都在提醒你:「我們是分離的個體」,不要在我身上投入太多感情。 感情是用來談的,而人是互相的,當你感受到對方跟你計較,你也會陷入「計較」的循環
Thumbnail
隨著交友軟體跟約炮軟體的普及,約炮已經是相當普遍的行為,但對於沒有約炮習慣的人來說,還是很多人會好奇「約炮的人在想甚麼?為什麼會想跟第一次見面的人買可樂?」,其實約炮理由大不同,就讓經驗豐富的我來揭密約炮的人在想什麼吧~
Thumbnail
最近聽到一個女性朋友分享,有感而發,是以成文。她最近被邀請註冊一個交友軟體,軟體名稱我也不曉得,反正,她不用錢。就以那位女性朋友被邀請註冊的交友軟體為例,女性會員不用錢,男性會被收會費、月費等等有的沒的,經過配對後,女會員就會被推播問說你對這個男的有沒有興趣,如果有,平臺方就會給這個男的「女生的連絡資訊」。但這個男的要解鎖聯絡資訊的話...要一千塊!後來,女性朋友表示她總共給出了兩次她的賴,畢竟她自己也想找到好對象,也因為對於男生已經花一千塊只為了買她的連絡資訊,抱著有點讓對方吃虧不好意思的友善前提下,積極與對方聊天與約會。兩個男性給她的體驗都很不好,要嘛很難聊、要嘛個性奇怪、要嘛自以為是、要嘛在關係根本還沒升溫半度的時候就進行性方面的討論等等。最後,她也慢慢不玩這軟體了,平臺方也看她數次拒絕,再也沒推薦男性給她,不了了之。這個商業模式就是個逆篩選。好貨不會出現在這裡,爛貨繼續留在上面越來越多;男性會因為花了錢還是沒得到對象而失望 ( 是他自己的問題,但本來就是 ) ,女性會因為在這上面一直配對到爛貨而失望,畢竟這裡本來就沒有好貨。最後還是退出。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A制在愛情交往中引發了許多討論,它是指在約會中雙方事先約定平攤費用。然而,對於情侶來說,AA制的選擇往往涉及性別角色的期待與情感的互動。本篇文章深入分析AA制在情侶交往中的心理學解釋以及文化影響,提供建議以建立平衡與共識,從而促進良好的溝通與相互理解。
Thumbnail
透過這種方式,女性不僅可以觀察對方的價值觀,還能掌握主動權。篩選出適合的伴侶,從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Thumbnail
"不一定" 為什麼? 有些女生會對男生堅持付錢感到反感。有些女生喜歡男生在約會時負責買單。 有些女生喜歡男生只在第一次約會時付錢,然後讓她付第二次約會的費用。 有些女生喜歡男生付部分費用,但也接受她偶爾請客。 有些女生希望第一次約會的費用AA制。 換句話說,每個女生的個性都不一樣!
Thumbnail
《當情侶的時候平分花費,結婚了還要繼續平分嗎?》如果婚後金錢開支變得複雜,還能否像交往時一樣AA制呢?
Thumbnail
好不容易要跟有興趣的對象約會了,到底該怎麼付錢才不會失禮又尷尬?!帶著善意與好奇心去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與價值觀,舉凡在交往時會傾向怎麼分攤約會費用、兩個人愛之語是什麼,與其不斷透過請客、測試,不如兩個人直接開誠布公分享彼此的想法與價值觀吧!記得,請做真實的自己。
在交友市場中,我以為只有長期的關係和短期的關係。今天解鎖一個新的關係叫:「蹭飯。」 因為男生和女生出去,大部份都是男生出錢,於是有些女生,就利用了這一點,去不斷的與男生約會。甚至在吃飯前我會和對象確認:「你是希望長期相處的,還是短期的?」,而對象蠻不猶豫的說:「長期的。」 但出去玩,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看到AA制又被炒起來,到底男方要不要為女方買單? 我認為AA制根本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對方是否什麼都要跟你計較,每一次的算清楚都在提醒你:「我們是分離的個體」,不要在我身上投入太多感情。 感情是用來談的,而人是互相的,當你感受到對方跟你計較,你也會陷入「計較」的循環
Thumbnail
隨著交友軟體跟約炮軟體的普及,約炮已經是相當普遍的行為,但對於沒有約炮習慣的人來說,還是很多人會好奇「約炮的人在想甚麼?為什麼會想跟第一次見面的人買可樂?」,其實約炮理由大不同,就讓經驗豐富的我來揭密約炮的人在想什麼吧~
Thumbnail
最近聽到一個女性朋友分享,有感而發,是以成文。她最近被邀請註冊一個交友軟體,軟體名稱我也不曉得,反正,她不用錢。就以那位女性朋友被邀請註冊的交友軟體為例,女性會員不用錢,男性會被收會費、月費等等有的沒的,經過配對後,女會員就會被推播問說你對這個男的有沒有興趣,如果有,平臺方就會給這個男的「女生的連絡資訊」。但這個男的要解鎖聯絡資訊的話...要一千塊!後來,女性朋友表示她總共給出了兩次她的賴,畢竟她自己也想找到好對象,也因為對於男生已經花一千塊只為了買她的連絡資訊,抱著有點讓對方吃虧不好意思的友善前提下,積極與對方聊天與約會。兩個男性給她的體驗都很不好,要嘛很難聊、要嘛個性奇怪、要嘛自以為是、要嘛在關係根本還沒升溫半度的時候就進行性方面的討論等等。最後,她也慢慢不玩這軟體了,平臺方也看她數次拒絕,再也沒推薦男性給她,不了了之。這個商業模式就是個逆篩選。好貨不會出現在這裡,爛貨繼續留在上面越來越多;男性會因為花了錢還是沒得到對象而失望 ( 是他自己的問題,但本來就是 ) ,女性會因為在這上面一直配對到爛貨而失望,畢竟這裡本來就沒有好貨。最後還是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