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骨折的風險嗎? 免費骨質疏鬆預防評估工具
方格精選

我有骨折的風險嗎? 免費骨質疏鬆預防評估工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骨質疏鬆預防與保健- 免費風險評估篇

隨著現代公衛醫療的進步,人類壽命的延長讓已發展國家步入老年化社會,骨質流失是老化的自然趨勢,中高齡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只要一個輕微跌倒,或是突然過猛外力,如彎腰搬運物品,就可能造成骨折。骨折後引發嚴重的疼痛、無法行動、可能長期殘疾,影響健康生活品質。如何讓流失減緩、讓疏鬆相關骨折風險降低,自然成為注重醫療保健的民眾最關心的課題。

關於骨折風險評估,以下推薦國際骨鬆學界廣為應用的 FRAX score 骨折風險評估工具,因為其方便性及可及性,不管是醫療專業人員或關心自我保健的民眾都可輕易上手。

首先,先利用搜尋引擎打入"FRAX",或直接於網址列輸入"https://www.sheffield.ac.uk/FRAX/index.aspx?lang=cht",即可進入FRAX評估公具首頁,在左上角選單可直接點選計算工具,接著在選單點選地區"亞洲"及"台灣"後,即可進入問卷部分。


進入FRAX評估工具首頁

進入FRAX評估工具首頁

進入問券部分以後,將基本資料: 年齡、性別、身高、體重等資料輸入後,即可開始填答其餘關於骨折風險的問題。在年齡部分要注意此評估工具是針對40-90歲族群,輸入小於40歲或大於90歲會分別以40歲及90歲來評估。

接著檢視個人風險因子:過去骨折史、父母髖骨骨折、吸菸、喝酒及類固醇、類風濕性關節炎、續發性骨質疏鬆症、骨密度(BMD)。風險因子的部分對民眾較不熟悉的可能是續發性骨質疏鬆,指的是一些特定疾病會引發骨質疏鬆,包括:第1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成年人的成骨不全症、長期未治療的甲狀腺機能亢進、性腺功能低下症或早發性停經(小於45歲)、慢性營養不良、吸收不良及慢性肝臟疾病。至於所謂1單位的酒精含量因不同國家而有些微差別,介於8-10克之間,相當於1杯標準杯啤酒(285毫升)、1小杯烈酒(30毫升)、1中杯葡萄酒(120毫升)或1杯開胃酒(60毫升)。

將以上問題填答完畢,即可按"計算"鍵做計算,如未輸入骨密度數據,會得到一組無骨密度值的十年骨折機率。因為 FRAX 工具經過許多國家及非常多數據輸入後的修正,即使沒有骨密度值也有相當的準確度,當然加上骨密度數值可以讓準確度更臻完美。

帶入個人資料到骨折風險評估表

以下以75歲女性為例,將身高體重(65kg, 155 cm)輸入,過去曾有腕骨骨折病史,該病患父母親曾有髖骨骨折過,沒有吸菸或使用類固醇,沒有類風溼性關節炎及續發性骨質疏鬆,沒有飲酒習慣,骨密度還沒檢測先留空白。按下計算鍵以後會出現兩個數值,十年內主要骨鬆性骨折率39%、髖骨骨折率28%。主要骨鬆性骨折是指因骨鬆而引起骨折的類型,像是在平地跌倒造成的脊椎壓迫性骨折、髖骨骨折或腕骨骨折。一般來說,主要骨鬆性骨折率大於20%屬於骨折高風險族群,若主要骨鬆性骨折率介於10-20%屬於骨折中度風險族群,以上骨折風險族群建議轉介至骨鬆門診做介入諮詢。


以75歲女性為例

以75歲女性為例

最後總結一下,骨質密度可藉由醫療器材做精準的測量,而骨折風險則可經由 FRAX工具來快速評估,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甚至在FRAX工具中也可以輸入骨密度值做最後校正。希望以上資訊可以協助第一線醫療人員,在面對骨鬆諮詢有所依歸,也希望對骨鬆保健積極的民眾可以依據 FRAX 做自我評估。


avatar-img
李元甫醫師的沙龍
6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元甫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50歲的T先生平時工作繁忙平日少有運動習慣,數年前突然有右下肢麻痛,經過藥物及復健治療後,症狀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求診後接受脊椎神經減壓手術,該次手術過後,經過幾週的適當休息及復健,T先生回到工作崗位,此後數年T先生雖然偶爾有腰痠背痛但下肢的症狀沒有再發生過。
四十多歲的W先生平時從事勞動工作,在COVID-19疫情中仍不斷貢獻自己的勞動力,讓台灣的基礎建設持續運轉,平日的工作總會帶來些許的身體痠痛,但經過休息後多半能緩解。不料最近一個月左上臂、前臂至手掌持續出現麻痛症狀,症狀不分日夜困擾著W先生,甚至嚴重影響夜間睡眠。他求診過地方診所也接受過推拿治療,症
剛上大學的Y姓少年,因喜歡跳街舞而加入熱舞社,兩個月前在某次騎車通勤的途中,不幸自摔造成右膝受傷,因為受傷機制不甚嚴重,少年尚可不借助拐杖自行移動。但3-4個禮拜過後,少年發現膝蓋在彎曲後伸直的不適感持續存在,因這種狀況導致他無法正常運動,更不用說參與熱舞社的活動。這期間他拜訪了一些診所,得到了肌腱
50歲的T先生平時工作繁忙平日少有運動習慣,數年前突然有右下肢麻痛,經過藥物及復健治療後,症狀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求診後接受脊椎神經減壓手術,該次手術過後,經過幾週的適當休息及復健,T先生回到工作崗位,此後數年T先生雖然偶爾有腰痠背痛但下肢的症狀沒有再發生過。
四十多歲的W先生平時從事勞動工作,在COVID-19疫情中仍不斷貢獻自己的勞動力,讓台灣的基礎建設持續運轉,平日的工作總會帶來些許的身體痠痛,但經過休息後多半能緩解。不料最近一個月左上臂、前臂至手掌持續出現麻痛症狀,症狀不分日夜困擾著W先生,甚至嚴重影響夜間睡眠。他求診過地方診所也接受過推拿治療,症
剛上大學的Y姓少年,因喜歡跳街舞而加入熱舞社,兩個月前在某次騎車通勤的途中,不幸自摔造成右膝受傷,因為受傷機制不甚嚴重,少年尚可不借助拐杖自行移動。但3-4個禮拜過後,少年發現膝蓋在彎曲後伸直的不適感持續存在,因這種狀況導致他無法正常運動,更不用說參與熱舞社的活動。這期間他拜訪了一些診所,得到了肌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