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Project 題目方向
城市其實像一塊拼圖,似乎每一個碎片都能構成它的一部分,但仔細來看,你又會迷失在散落的碎片之中。
//選題的方向
一開始其實沒有想那麼多,只是想要做個很cyberpunk的東西,思考未來世界的人類到底是怎麼生存的,我們是在廢墟;在空中;還是在海上漂流,做了很多天馬行空的想像,但總覺得好像都缺乏能讓我自己滿意的論述,真正想探討的事情並不是幻想人們如何生活,而是在這樣的時代演進下人們會發展出什麼生活,在做整個城市設計的背景下,空間的發展性這件事情上反而被弱化了,所以最後把題目收回來一點,將焦點放回到場域本身,思考影響人類生活的“經濟活動 ”所發生的空間跟城市發展之間的可能性。
01 Urban 都市觀察
//城市樣貌
Kuhas曾經說過 ,他認為今天城市變化的真正力量在於
資本流動,而非職業設計。城市是晚期資本主義文明產生的無盡重覆的結構模塊,設計只能以此現實為前提思考併成形。
的確,在我們所生處的時代下,並不是一個可以讓從業設計者天馬行空想像的年代,我們面臨著許多環境及社會還有生存空間等等問題;但正也因為在這個時代,我們有更進的技術跟資源以及經驗,讓我們可以根據手邊的資源去做出大膽且務實的嘗試,雖然我們沒有辦法像1850年代的
奧斯曼一樣對整個巴黎進行大改造(
巴黎改造計畫),也蓋不出
磯崎 新所描繪的空中都市,但是這樣並不代表我們不能嘗試突破,就如同
西雅圖圖書館的出現是為了重新定位了21世紀圖書館的功能,香港出現了
山洞中的公共建設以解決地表土地面積不足的問題,諸如此類的新型態建築正為了適應改變的環境在我們周圍產生 ,或許我們沒有辦法從整個城市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或創新,但從一些較小的方向開始著手,就如同那句話“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這些單獨散落的空間,也是城市的一部份,而這一部分的改變,將會推動城市產生更大規模的變動,進而造成都市衍化。
城市更像是一個集合,函構了所有人的生活,不管它是遊客、居民,城市裡總有一個屬於他們的角落,如果我們能跟上資本的變動,不斷地去改變這些小小的模塊,最後量變產生質變,整個城市一樣會跟著產生變化,而最終呈現出的結果才是城市最真實的樣貌。
//時代下都市的轉變
本段主要是在解釋何為建構城市的“資本流動”
從18世紀瓦特發明了蒸氣機開始,人類正式進入工業時代,史稱第一次工業革命,我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巨大的變革,第一次工業革命改變我們的生產技術( 機械製造 ),第二次改變能源使用方式 ( 蒸氣→電力 ) ,第三次工業革命在個人科技設備( 個人電腦 ) 有了新的突破,到了現在,所謂
工業4.0的時代我們有了網路、人工智能、參數科技,自動化製造等技術及介面,很多人都在談,這些革新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環境,就如同第一次工業革命造就了都市中心化的發展,往後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環境,例如:柯比意提出的
光輝城市理論基礎是建立在二次工業革命後都市
生活空間不足(當初的都市規模遠沒有現在的規模大,因此都市需要急速擴張),加上都市環境混亂的前提下;雖然最後這個理論在
巴西利亞失敗了,卻仍舊影響了多數現代都市的構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促成了後來《雅典憲章》裡提到的區域計畫,將城市化分成商用工業經貿住宅等不同的使用分區,這也是目前大部分都市的規劃方式。
這種由上而下的都市設計,在第三次工業革命後造成21世紀高度提倡
個人化及
平等的時空背景下,不只一次被質疑與現在人類的生存需求不符,從《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到蓋婭理論,由下(人)而上(城)的都市規劃理論不斷被人提出,城市究竟該以什麼樣貌呈現,
去中心化都市一詞不斷地被拿來被認為是未來都市發展的最大可能,或許
多重複合性空間將成為未來都市的主要模體。而在建築本身的發展上來看,可能性則是無法估量的,在4.0的時代下,因為多了
參數化等數字科技以及不同的
製造技術還有
產業整合技術的輔助,建造的方式已經不再僅侷限於
模數製造,設計上將獲得更大的自由,或許在未來,將會見到兩種完全不同模式下產生的建築在城市中交錯而生。
※這幾篇文章分別闡述了上述所提到的一些議題有興趣的可以點進去看
02 Ativities 活動
//動機
至於為什麼最後決定做商業空間,其實一開始只是因為我本人蠻愛逛街的,從台北到日本、香港甚至泰國,好像走到哪都要逛一下,從美國的outlet逛到日本的竹下通再到泰國的市集再回到台北東區巷弄,其實商品本身並不一定是去逛街的重點,整個商業區的街道或是店家的裝潢,甚至是店員的穿搭到貨架的陳列,這些都是在逛街時有趣但我們不太會意識到的隱性特質,而這些特質正是構成都市本身的基礎,在都市隨著商業模式變化而轉變的同時,這些元素該何去何從,又在未來的都市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腳色?
//商業空間的未來
2020的疫情影響之下,商業空間所受到的衝擊無疑是最龐大的,當人們不再上街,消費型態的改變,網購逐漸取代傳統購物的時代下,商業空間所剩下的優勢究竟在哪,“這是一個極度個人化的時代 “ 曾有人如此形容21世紀的新生代,從區塊鏈到自媒體,人們在各個領域追求“自我”價值的體現,而傳統經濟的被動銷售模式,似乎逐漸被網路購物取代,加上年初的隔離政策,零售業在2020上半年直接被現實來了一場震撼教育,單純的交易空間已經沒辦法滿足現代消費者的需求了,畢竟網路購物更快也更便捷,有時可能更便宜,而且更加”個人化"跟”私密”,在這樣的劣勢下實體商業空間的可能性到底在哪 ? 加上在時代背景下的議題如 : 去中心化、科技革新、潮流等影響之下,什麼樣的機能會形塑出隨時代而生的”新樣態商業空間”
03 Location 台灣
//台灣的地域性
前陣子在事務所實習的時候,正好遇到去年金馬獎設計團隊之一的
JL Design 來事務所討論案子,案子是在美國的2020SXSW台灣館主視覺,SXSW是美國目前最大的多媒體互動展之一,大概就是全球年輕人的創意論壇的概念
(因為跟主題關係比較小這邊不做贅述,有興趣的可以看我找到的懶人包。)案子的內容,大概就是台灣館到底要以什麼為主題來呈現台灣的
特色或是說台灣到底要以什麼方式
被人記住,JL這邊提出了一個我覺得蠻有意思的概念,叫做
Taiwan HY ,意思大概是將台灣的多元性當成台灣的特色,hybride的簡寫HY在英文的解釋上大概是
混種,透過各種不同的“混種”,建構出台灣這片土地人們
最真實的生活方式,就像陣頭這種傳統文化跟機械手臂這種新科技如何結合,免洗餐具跟環保回收材質要如何共同解決環境問題,建築要如何跟台灣的傳統紡織產業進行結合,諸如此類看似無關又矛盾的組合,所創造出來的 ”混種 ” 是否也代表台灣本身的文化。
對於這樣的異質,台灣有著高度的包容性,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的環境,會出現許多矛盾、異質但看上去又和諧的空間,辦公大樓的中出現的一座宮廟,滿掛凌亂招牌的街道,新舊交錯的古蹟與新房,位於後巷神秘的小吃店,甚至是路邊連排違停的機車,這些都可以說是台灣的地域性,這些平常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日常,是否正是台灣之所以迷人之處,而在台灣新型商業空間的可能性,是否可以從這些日常中借鑑。
我是SXSW懶人包 ↓
雖然2020SXSW因為疫情的原因停辦了,但台灣館仍然會在之後於台灣展出,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
台灣的街道,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混亂不堪
很久沒寫這麼燒腦的東西了,但把想做的事情釐清其實也挺開心的 ~ 總之題目大概就是台灣未來的商業空間的一個實驗,更希望以商業空間的操作帶入一些更大尺度的議題,像是去中心化,虛擬實境空間或是網路行銷之類的,還有台灣自己的地域性的一些挑戰跟嘗試,剩下3天要趕報告書,我好懷念我的床阿QQ
By金城武佰 2020/09/12/ 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