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臉書個版轉回來)
實習和新鮮人的季節即將到來,我因故很久沒有發相關文章,趁著五一節前的空檔,看到很多嶄新的招募文,正好能夠嘗試做出提醒。
我會以個人在空間規劃設計產業工會的所見所聞作為建議的基底,請具有完善制度、給薪、充分思考的公司行號參考就好,以下建議中的批評案例未必與貴公司有關,請更加有自信並不吝指教。
勞動現場(受聘僱即是一種勞動,規劃設計也是)大家確實都是特殊的個體,同時,大家也都並不特別。
-------
0.新創與小型公司請看到這裡就好:請不要收實習生,完全不適合。無論如何雙方都很難對彼此滿意,請不要自我剝削,盡可能的將心力集中在尋找正職員工或技術入股夥伴,直到擁有「真正」的餘裕。否則請回學校,花個人時間當個 #實質友善、#就事論事、#維護善良風俗、#以自身專業提出建議、#不會性騷擾、#不會言語騷擾、#不會言語霸凌 的設計評圖老師,即是對空間設計界最大的幫助。
如果老闆收實習生進來,卻必須由正職當作主要負責人,那麼更是怨念誕生的地方。
-------

1.如果你正在找實習跟第一份工作,不建議找新創立的小公司,尤其是建築師事務所,更不要去設計工作室、空間實驗所。嘗試尋找大型的、有制度、有合理實習預劃的公司。建請參考《大專生公部門見習計畫》:至少符合有給薪、學習內容規劃。
新創公司與事務所沒有心力將合理的人才培訓機制建構好,甚至沒有心力了解怎樣是符合勞基法的聘僱,尤其是主打與實習生一起成長的新公司絕對不要去,新苗請不要去賭這是不是老闆太謙虛。
實習生幫上的忙有限,培訓在比例上花費太多正職與老闆的時間,雙方不要徒增成本。請老闆聘僱足額的正職以合理的成長。
(以上甚至都是善意解讀)
缺乏明確實習項目的公司找實習生有三大重點:提早獵人頭、(主張互惠)廉價勞動力、好為人師。
這類公司負責人一定會以回饋產學業界及企業社會責任(同時通常也如此深信)作為包裝,不一定有惡意,但這是台灣中小企業過度浪漫的無知之惡!沒什麼好辯解的。
2.不建議貪圖方便跟輕鬆而應在學老師的邀請去到老師的公司,老師知道你幾斤幾兩,你會嚴重因為人情關係限縮議價能力並與勞動市場價格脫節。
為了情面也請不要拿老師的公司當作你的練功房,請到104、1111、linkin面試一圈甚至去走一遭,再考慮接受老師的聘僱邀約。
不成文的師徒制附帶著極高風險,學長姐的公司也是。
不要認為自己是天選之人,覺得共體時艱後能夠獲得最多的經驗和合理的薪資成長。屆時不只勞基法知識不夠用,看病的錢也不夠。
很難過的事實是,過度分潤的公司難以成長,公司過度浪漫的承諾難以看見成功的可能性。
帶槍投靠,老師會更感謝你的存在,技術入股與議價才顯得合情合理。無論如何都應該要簽約。
3.能不要實習就不要實習,實習如果是選修就不要選。尤其是未給薪的實習,台灣學生的議價能力缺乏法規的保障。當代建議嘗試去應徵打工,在你所預期的時間內,學習未必比較少,同時還有錢。
當代極度缺乏勞動力,學生與勞工自我成長擁有更多元的主動權,嘗試找一間制度完善的公司,找尋對彼此都較無負擔的合作關係。
-------
大家都是特殊的個體,同時,大家也都並不特別。
能吃苦確實多少會有吃不完的苦,比拚誰的運氣更好。
會最終在無助的情況下找到工會與律師的人通常不會留在產業內把鬼故事說下去,留在產業界的人可能會去匿名平台發洩,委屈吞完就換公司。
希望本指引能夠協助大家趨吉避凶。
如果你有不同看法你可能也是對的,敬請指教、提供您的指引方針。
-------
以下附上實習相關議題之文章與書籍供參。
臺空產工會:搞清楚從屬關係,實習、試用、職前訓練不過是名詞遊戲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66LP5yptr/
建改維基:實習生,是學生?或學生兼勞工?
大專生公部門見習計畫
https://www.yda.gov.tw/plan.aspx?p=2019
《失去青春的孩子:美髮建教生的圓夢與碎夢》
https://www.taaze.tw/products/11100955687.html
【勞動節之月xx畢業季】勞基違法案例一把抓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JpQTveK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