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中國會如何報復捷克議長訪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作者:
Matej Šimalčík是斯洛伐克智庫中歐亞洲研究中心的執行總監以及研究中國政經在中歐影響力的跨國研究計畫MapInfluenCE的國家級管理師。
Richard Q. Turcsányi是斯洛伐克智庫中歐亞洲研究中心的計劃總監,帕拉茨基大學重要研究員以及捷克孟德爾大學助理教授。

當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率領捷克參議員與捷克企業界代表訪問並會面臺灣重要政治人物,此舉卻招來了中國國家領導人激烈的回應。中國外交官王毅威脅捷克將付出沉重代價,而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則稱維特齊「違反一中原則」根本是個「政治流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甚至批評維特齊與其同夥「與中國十四億人為敵」。

雖然不是很清楚維特齊訪臺究竟會使捷克付出什麼沉重的代價。如果論及貿易與投資的話,捷克與其他中歐、東歐國家們都相當樂於維持對中國的低度經濟依賴。中國的對捷克外商直接投資和其他國家相較佔比不到1%,而捷克對中國出口貿易僅佔總額的1.35%。在中國活躍的捷克企業可能會是報復行動的對象,例如Škoda汽車或是消費金融捷信集團,報復行動可能會波及傷害到德國以及其他親中政治大咖。一項來自MapInfluenCE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可能還保有一些可以傷害捷克非經濟利益的手段。

若借鑑其他歐洲國家冒犯中國的案例,將能為中國如何報復捷克提供一些實質的參考。


raw-image


達賴喇嘛與劉曉波
2008年,達賴喇嘛曾訪問多個歐洲國家並與波蘭總統、總理會面,也曾經訪問法國總統尼古拉.薩柯吉(Nicolas Sarkozy)此外也參訪歐盟議會。為回應此舉,中國史無前例的直接取消原定的中—歐高峰會。

此次的取消發生於中—歐關係本來就處於緊張關係之時。舉凡圖博的抗爭以及早前在歐洲進行的北京奧運聖火傳遞時在歐洲各地所引起的抗爭。而時值捷克擔任歐盟理事會主席而原訂舉辦在布拉格的中—歐高峰會,應是為了修復中—歐關係的目的而舉辦,儘管2000年代中—歐關係密月期已然結束了。

另一個可參考的案例發生於2010年,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儘管挪威政府對這項決定無可置喙,但中國冷凍了與挪威的外交關係將近6年。此外,北京也貌似以逐漸降低挪威鮭魚在中國市場的佔比,以此作為對挪威的經濟制裁。雖然不至於傷害挪威整體的經濟,但可以視此為中國報復的表徵。

斯洛伐克會面達賴喇嘛激起中國惡言相向
2016年斯洛伐克總統安德烈.季斯卡(Andrej Kiska)於非官方場合與達賴喇嘛會面,並稱之為純然的私下會面。然而中國當局將這場會面視為斯洛伐克對中國核心利益的侵害並干涉中國內政。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在十天之內就推出四篇文章批評季斯卡與達賴喇嘛的見面。

接著雙方迎來了將近一年的外交冷凍。最明顯的衝擊應該是中國與斯洛伐克的總理雙方並沒有在2016年的中東歐16+1峰會上見面,不過不清楚是不是因為中國單方面的取消此見面。

至於經濟衝擊,雙方很少論及於此因為中國與斯洛伐克雙方本來就鮮少互動。斯洛伐克出口中國的貨品大多都是汽車或汽車產品,因此中國如果做出經濟制裁反而會傷害到其他國外的跨國企業(例如福斯汽車、 Peugeot汽車或是 KIA汽車)。

矛盾的是,原本斯洛伐克多年來對中國出口的連續下降,反而在季斯卡與達賴喇嘛會面後的幾年內逐漸上升,就這一點有些類似於挪威與中國的外交冷凍時期。

接下來捷克會怎樣?
以上的案例揭示了中國在受到冒犯後會採取的幾個典型動作,其中包括了強烈的譴責、外交冷凍、最糟糕的就是一些象徵性的經濟制裁,然而這些制裁都不足以衝擊這些國家的整體經濟福祉。

由此觀察,針對維特齊的訪臺中國應該也不會脫離這些範例。口頭強烈的譴責已經發生了。而下一波的外交冷凍可能發生在之後的中東歐17+1峰會,可能將試圖邊緣化或忽略捷克,也有可能會反對捷克在國際組織擔任重要職務。

至於經濟制裁方面,中國可能採取象徵性懲罰來向中國國內人民交代,同時向國際展現決心。一些在中國的捷克企業主可能會不太好過,尤其主打自己是捷克品牌的企業。

兩個可能會影響經濟制裁強度的因素。第一個,其他捷克國內較親中政治人物為爭議止血。然而,中國膝跳式的反應使得止血不太可能,而且對中國示弱也將傷害捷克政治人物的政治資本。第二,維特齊的訪臺本來就已經預見了中國的反應,同時也將訪臺當作給北京的訊息。相較起來,斯洛伐克總統季斯卡與達賴喇嘛的會面被定調為非政治會面,而只是與一個精神領袖見面而已。

所以核心問題仍然在於訪臺一事與中國的反應將如何影響歐盟與中國的關係。在維特齊訪臺的同時,中國兩名重要的外交官王毅與楊潔篪分頭進行歐洲外交任務,主要目標就在於中美逐漸形成冷戰形勢的同時阻止歐洲向美國靠攏。然而中國對捷克的口頭威嚇卻反咬了自己一口,正如德國外交部長馬斯(Heiko Maas)警告王毅:「威脅不適合這裡。」

維特齊廣受矚目的訪臺行動讓中國領導人踢到鐵板。一方面,中國領導人為了對內交代並且對國際恫嚇而被逼得採取強硬立場,由此來展現中國的決心。另一方面中國此時非常需要與歐盟維持關係,強硬的立場可能破壞中—歐關係。儘管這兩件事相互矛盾,中國外交官還是會盡可能達到一個平衡。現在我們已經見識到中國強硬是什麼樣子,我們可以持續觀察中國放軟會長什麼樣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rans皓的沙龍
16會員
19內容數
Trans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9/25
你會在意絕交友人的近況嗎?斷交後的國家對一般臺灣人來說,可能馬上就拋諸腦後了。 擁有多元語言與文化的索羅門群島,就曾經因為不滿當地華人而在2006年首都荷尼阿拉的中國城發生暴動。 近日,這個0確診國家因為一班中國人佔4/5的撤僑班機而受到引病毒入島的爭議。甚至讓索國最大的一省發動獨立公投。
Thumbnail
2020/09/25
你會在意絕交友人的近況嗎?斷交後的國家對一般臺灣人來說,可能馬上就拋諸腦後了。 擁有多元語言與文化的索羅門群島,就曾經因為不滿當地華人而在2006年首都荷尼阿拉的中國城發生暴動。 近日,這個0確診國家因為一班中國人佔4/5的撤僑班機而受到引病毒入島的爭議。甚至讓索國最大的一省發動獨立公投。
Thumbnail
2020/09/18
於9/14號,中歐之間與辦了中歐特別高峰會,預計將針對中—歐投資協議進行商議。然而經過兩個果小時的視訊會議之後,雙方都無法取得進展。習近平既沒有出席記者會,也沒有發表聯合聲明。可以說是空歡喜一場。 本文作者赫特觀察中—歐隨著疫情時代以來的各項衝擊,歐盟會後的談話更像是對內安撫批評對中軟弱的批評者。
Thumbnail
2020/09/18
於9/14號,中歐之間與辦了中歐特別高峰會,預計將針對中—歐投資協議進行商議。然而經過兩個果小時的視訊會議之後,雙方都無法取得進展。習近平既沒有出席記者會,也沒有發表聯合聲明。可以說是空歡喜一場。 本文作者赫特觀察中—歐隨著疫情時代以來的各項衝擊,歐盟會後的談話更像是對內安撫批評對中軟弱的批評者。
Thumbnail
2020/08/21
在臺灣關注國際政治的人對今年八月底的捷克參院議長維特齊訪臺的新聞應該不陌生。然而,我們可能對捷克的鄰國斯洛伐克的瞭解並不深。 透過本文作者為中歐亞洲研究中心執行長的觀察,斯洛伐克自從今年二月大選的政黨輪替以來,對中政策開始產生劇變。由過去重視對中貿易,轉而更重視人權議題且更願意直面中國的威脅。
Thumbnail
2020/08/21
在臺灣關注國際政治的人對今年八月底的捷克參院議長維特齊訪臺的新聞應該不陌生。然而,我們可能對捷克的鄰國斯洛伐克的瞭解並不深。 透過本文作者為中歐亞洲研究中心執行長的觀察,斯洛伐克自從今年二月大選的政黨輪替以來,對中政策開始產生劇變。由過去重視對中貿易,轉而更重視人權議題且更願意直面中國的威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莫斯科和北京猛烈抨擊在廣島舉行的七國集團 (G7) 峰會,主要民主國家的領導人在會上承諾針對俄羅斯採取新措施,並且針對他們對中國日益增長的擔憂進行討論。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週六抨擊七國集團覺得自己很偉大,制定旨在威懾俄羅斯和中國的議程。
Thumbnail
莫斯科和北京猛烈抨擊在廣島舉行的七國集團 (G7) 峰會,主要民主國家的領導人在會上承諾針對俄羅斯採取新措施,並且針對他們對中國日益增長的擔憂進行討論。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週六抨擊七國集團覺得自己很偉大,制定旨在威懾俄羅斯和中國的議程。
Thumbnail
5月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5月18日至19日,在陝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屆中國—中亞峰會。
Thumbnail
5月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5月18日至19日,在陝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屆中國—中亞峰會。
Thumbnail
12月20日,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時長60分鐘,話題除了中德關係以及當前疫情外,還包括了俄烏戰爭。
Thumbnail
12月20日,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時長60分鐘,話題除了中德關係以及當前疫情外,還包括了俄烏戰爭。
Thumbnail
是說在原本的世界線裡,習近平應該在九月底訪問日本,在隆重歡迎下,參與中日建交五十周年的慶祝典禮,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高峰會,重申中日關係的友好。結果不只習近平的訪日的計畫落空,岸田文雄宣布不會參加中日建交五十周年的慶祝活動,日本媒體近期的民調中,還有六成以上的民眾主張應該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
Thumbnail
是說在原本的世界線裡,習近平應該在九月底訪問日本,在隆重歡迎下,參與中日建交五十周年的慶祝典禮,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高峰會,重申中日關係的友好。結果不只習近平的訪日的計畫落空,岸田文雄宣布不會參加中日建交五十周年的慶祝活動,日本媒體近期的民調中,還有六成以上的民眾主張應該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
Thumbnail
烏克蘭和台灣的情況雖然不同,卻可以給台灣有益的參考-如何以民主社會戰略與人民動員模式,對抗一個專制帝國的侵略。
Thumbnail
烏克蘭和台灣的情況雖然不同,卻可以給台灣有益的參考-如何以民主社會戰略與人民動員模式,對抗一個專制帝國的侵略。
Thumbnail
距離上次捷克議長韋德齊訪臺至今不到一年,我們又驚見歷史的鬧劇,再次重演。
Thumbnail
距離上次捷克議長韋德齊訪臺至今不到一年,我們又驚見歷史的鬧劇,再次重演。
Thumbnail
捷克議長維特齊的訪臺才劃下句點,此行卻成為捷克的國內政治議題。 然而,這一趟訪臺掀起的攻防絕對不僅僅止於捷克國內而已,更影響到其他歐盟國家分別對中國與臺灣的態度。例如斯洛伐克與德國都因訪臺而衍生其他議題。 本文兩位作者參考過去中國制裁歐洲國家案例,整理中國幾個慣用手段,但是效果似乎有限。
Thumbnail
捷克議長維特齊的訪臺才劃下句點,此行卻成為捷克的國內政治議題。 然而,這一趟訪臺掀起的攻防絕對不僅僅止於捷克國內而已,更影響到其他歐盟國家分別對中國與臺灣的態度。例如斯洛伐克與德國都因訪臺而衍生其他議題。 本文兩位作者參考過去中國制裁歐洲國家案例,整理中國幾個慣用手段,但是效果似乎有限。
Thumbnail
參議院議長韋德齊訪台,是捷克參議院以50票對1票,通過的提案。即使是在中國窮盡一切辦法後,依然無法阻止,而整件事情最有趣的地方在於,捷克政治人物表明,這次事件中,中國所扮演的角色——無論是促成或是阻止——都只是間接的誘發因素,最核心的還是捷克親中與反中政治人士之間的對抗。
Thumbnail
參議院議長韋德齊訪台,是捷克參議院以50票對1票,通過的提案。即使是在中國窮盡一切辦法後,依然無法阻止,而整件事情最有趣的地方在於,捷克政治人物表明,這次事件中,中國所扮演的角色——無論是促成或是阻止——都只是間接的誘發因素,最核心的還是捷克親中與反中政治人士之間的對抗。
Thumbnail
在臺灣關注國際政治的人對今年八月底的捷克參院議長維特齊訪臺的新聞應該不陌生。然而,我們可能對捷克的鄰國斯洛伐克的瞭解並不深。 透過本文作者為中歐亞洲研究中心執行長的觀察,斯洛伐克自從今年二月大選的政黨輪替以來,對中政策開始產生劇變。由過去重視對中貿易,轉而更重視人權議題且更願意直面中國的威脅。
Thumbnail
在臺灣關注國際政治的人對今年八月底的捷克參院議長維特齊訪臺的新聞應該不陌生。然而,我們可能對捷克的鄰國斯洛伐克的瞭解並不深。 透過本文作者為中歐亞洲研究中心執行長的觀察,斯洛伐克自從今年二月大選的政黨輪替以來,對中政策開始產生劇變。由過去重視對中貿易,轉而更重視人權議題且更願意直面中國的威脅。
Thumbnail
哈維爾筆下所揭示的捷克這個國家,其政治現實及背後的原因,與今天的中國有太多雷同之處。這當然可悲地證明了,中國的政治文明落後世界多麼遠,但同時也提供給我們機會,預估中國捷克化的程度及可能。
Thumbnail
哈維爾筆下所揭示的捷克這個國家,其政治現實及背後的原因,與今天的中國有太多雷同之處。這當然可悲地證明了,中國的政治文明落後世界多麼遠,但同時也提供給我們機會,預估中國捷克化的程度及可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