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一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北車站到捷運中山站之間有一條地下通道連接,通道的兩側劃成一格格店家,來往其中,除了梳子、雨傘、鞋襪衣帽日用品,還有按摩服務跟花蓮扁食。曾經在沒有趕著去哪裡的時候,我會和兒子一起經過這裡,有時候漫走,有時候奔跑,不記得那個時候我們是什麼表情,只記得總是挨在一起度過。那是在他五歲之前。
今天伊(也就是兒子的爸)提到他第一次走這條通道,快要消失在記憶裡的那些片段趁隙就出現了。興沖沖的問剛上小學的兒子還記不記得,那條有很多店的地下街道,我們會在那段無障礙的斜坡上奔跑,偶爾還會有畫展攝影展⋯⋯。不記得。
原來只有一個人記得彼此的曾經,這麼孤單。那五年我用所有心力陪伴著他的日子,只會有我一個人記得了。把只有一個人記得的回憶說出來,就像是憑空捏造的故事,彷彿所有的付出也只是一種虛幻的想像。
上個月和爸爸到宜蘭旅行,宜蘭是爸爸童年的家,零星年邁的親戚還散居在那裡,我們一起去了姑婆家,看見姑婆的樣子,就像又見到了爺爺。姑婆問我今年幾歲了,她看著我的臉卻像是看著我身後更遠的過去說,以前曾祖父總是一大早就騎著腳踏車去三重,逗我陪我一整天,再騎車離開。我當然完全不記得,有幾個人能記得嬰兒時期的事呢?
曾祖父在我滿周歲前就過世了,所有關於他的回憶都是旁人告訴我的,他們用那些回憶告訴我,妳是一個被愛著的孩子,同時我也在被給予的回憶裡,想像自己可能的模樣。如果沒有人告訴我這些過去,我會不會就不知道自己是被愛著的呢?如果我在孩子還來不及長成能擁有長期記憶之前就離開了他們,他們會知道自己是被媽媽全心愛著的嗎?
也許就連愛/被愛著,都只是一廂情願式的以為吧。那這些曾經或即將成為曾經的現在,的意義是什麼呢?
兒子三歲前,我們幫他弄了一個Facebook的帳號,逐日逐月的放了他走臥跑跳或哭或笑的照片和聊聊幾句文字記錄,隔個數月再回去看,總是有失而復得的喜悅。眼前這個鬼吼鬼叫停不下來的臭小子曾經那麼甜美啊!為了今天晚上不想洗頭大吼我的屁孩子曾經是那麼無條件的膩愛著我呢!
知道自己付出的不僅是個屁,好像就有力氣再走一段,人生的意義也許就在於說服自己,這一切不是個屁吧。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我是一個媽媽,這件事起始在兒子出生的那一天,當了五年的男孩媽媽之後,又來了一個女兒,有人會說那就湊成了個「好」字。 是這樣嗎?事情有這麼簡單就「好」了嗎?那為什麼每天我都必須用力在自我崩毀中重新站起來? 《當一個媽媽》將會是一個用自我懷疑澆灌的院子,希望有一天能在其間長出一株挺直腰桿的什麼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爸,我不記得你 已經走了多久 每次回老家 我的心 都覺得很空 不管你在哪裡 一定要過的很好 像從前一樣開心 我最近總是在換工作 還在摸索自己的用途 還在 找自己的家 在每一面鏡子裡 我的臉上,確定有沒有 關於你的痕跡 爸,我不記得你 何時說過愛我 我只是一直
Thumbnail
說起我的祖父祖母,實在是沒有太多印象了。 因母親與公婆的不睦,我們回祖父母家的頻率不高,硬擠出腦裡只有那麼些許的片段。記憶中的祖父是高高壯壯的,眼睛小小的,帶著眼鏡,神情裡儼然透露出一股威嚴跟兇氣。但再回憶起來,祖父又是和藹的,記得每次他見到我時的笑容,把小小的我抱在腿上說不出的高興。迪化街舊時有
對於外婆,印象好像有點深刻,又好像有點模糊 小時候,父母常會帶我們去外公家,但很奇怪,對於以前的記憶,我完全沒有印象,很多人在多年以後,都可以清楚的講出過往,而我,很多過去,像是一片空白,曾經有發生什麼事,去過什麼地方,就像是失去了記憶一般 學生時期住校,有一段時間不在家,出社會後,也一直忙工作
Thumbnail
這是記憶與記載的時差。因為這些時差,讓我們迂迴於現在、過去與未來。 時間既不是直線也不是迴旋,而是在那裡兀自擺盪。一不小心,兩條時間就連在一起,假裝成脈絡相連的回憶;一不小心,一條時間就斷成兩半,各自尋找記憶的歸位。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故事是我的想像,也是存在。
Thumbnail
每次到掃墓時節時,總會懷念起和奶奶、外公、外婆相處的日子。這幾天,我總會和家人提起過往那些快樂的兒時時光,老爸總說,都過去了,每次都提起那些往事,其實我是知道老爸的用意,叫我別一直往後看,看著前面的路,為自己的人生開出一條血路。 因為我是個很貪戀回憶的人,沒有勇氣向未知的道路前進,也不想做太多對於
Thumbnail
在一次家庭聚餐酒足飯飽之際,我的鄰居 S 提起他在台灣的童年過往,談到他爸爸每年夏天都要騎摩托車帶著他,父子兩人環島流浪一個月,帶著極為簡單的衣物(就是多帶一套衣物換洗),風吹日曬雨淋呼嘯在環島的馬路上(完全是字面上的意思,非形容詞),暢快地不得了。 我問他:「這樣的旅程需要做什麼準備? 」「準備
Thumbnail
看完周處除三害, 想起兒時搬家前的小玩伴。 大我一屆, 國中時聽說他變成“大哥” 校園偶爾碰到僅以眼神示意。 有天看著他坐輪椅上學, 手部包紮著,看起來傷得不輕。 輾轉得知,打群架時 一把刀朝他跟班小弟頭部揮來 他毫不猶豫用手去擋…… 在家休養好幾個月。 聽說他沒擋的話
01/08/2015 鄉音 妹妹說: 我最主要來這兒的目的是看看五叔叔,因為照片上他和爸爸很像,我太久沒看到爸爸了,所以一定要來看看和爸爸像的叔叔。   來無鍚的第三天。 午後,他們到了太湖邊,搭船遊太湖,下船前。 五叔叔拉著他,跟他說:千金難買回頭看。   他想起,爸爸不是也曾說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前言 再"再觀照"一文中提及自己與兒女相處狀況:有事再通知,沒事少打擾;不知什麼孝親費;兒女家就是兒女家;兒女買東西送你覺得尷尬;到兒女家就像在做客。 我在複製父親與兒女的互動 寫完後,再回頭省思父親退休後的相處情形,愕然發現,我幾乎就是在複製與他的相處狀況。我們兄弟都住在離父母家不遠處,但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爸,我不記得你 已經走了多久 每次回老家 我的心 都覺得很空 不管你在哪裡 一定要過的很好 像從前一樣開心 我最近總是在換工作 還在摸索自己的用途 還在 找自己的家 在每一面鏡子裡 我的臉上,確定有沒有 關於你的痕跡 爸,我不記得你 何時說過愛我 我只是一直
Thumbnail
說起我的祖父祖母,實在是沒有太多印象了。 因母親與公婆的不睦,我們回祖父母家的頻率不高,硬擠出腦裡只有那麼些許的片段。記憶中的祖父是高高壯壯的,眼睛小小的,帶著眼鏡,神情裡儼然透露出一股威嚴跟兇氣。但再回憶起來,祖父又是和藹的,記得每次他見到我時的笑容,把小小的我抱在腿上說不出的高興。迪化街舊時有
對於外婆,印象好像有點深刻,又好像有點模糊 小時候,父母常會帶我們去外公家,但很奇怪,對於以前的記憶,我完全沒有印象,很多人在多年以後,都可以清楚的講出過往,而我,很多過去,像是一片空白,曾經有發生什麼事,去過什麼地方,就像是失去了記憶一般 學生時期住校,有一段時間不在家,出社會後,也一直忙工作
Thumbnail
這是記憶與記載的時差。因為這些時差,讓我們迂迴於現在、過去與未來。 時間既不是直線也不是迴旋,而是在那裡兀自擺盪。一不小心,兩條時間就連在一起,假裝成脈絡相連的回憶;一不小心,一條時間就斷成兩半,各自尋找記憶的歸位。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故事是我的想像,也是存在。
Thumbnail
每次到掃墓時節時,總會懷念起和奶奶、外公、外婆相處的日子。這幾天,我總會和家人提起過往那些快樂的兒時時光,老爸總說,都過去了,每次都提起那些往事,其實我是知道老爸的用意,叫我別一直往後看,看著前面的路,為自己的人生開出一條血路。 因為我是個很貪戀回憶的人,沒有勇氣向未知的道路前進,也不想做太多對於
Thumbnail
在一次家庭聚餐酒足飯飽之際,我的鄰居 S 提起他在台灣的童年過往,談到他爸爸每年夏天都要騎摩托車帶著他,父子兩人環島流浪一個月,帶著極為簡單的衣物(就是多帶一套衣物換洗),風吹日曬雨淋呼嘯在環島的馬路上(完全是字面上的意思,非形容詞),暢快地不得了。 我問他:「這樣的旅程需要做什麼準備? 」「準備
Thumbnail
看完周處除三害, 想起兒時搬家前的小玩伴。 大我一屆, 國中時聽說他變成“大哥” 校園偶爾碰到僅以眼神示意。 有天看著他坐輪椅上學, 手部包紮著,看起來傷得不輕。 輾轉得知,打群架時 一把刀朝他跟班小弟頭部揮來 他毫不猶豫用手去擋…… 在家休養好幾個月。 聽說他沒擋的話
01/08/2015 鄉音 妹妹說: 我最主要來這兒的目的是看看五叔叔,因為照片上他和爸爸很像,我太久沒看到爸爸了,所以一定要來看看和爸爸像的叔叔。   來無鍚的第三天。 午後,他們到了太湖邊,搭船遊太湖,下船前。 五叔叔拉著他,跟他說:千金難買回頭看。   他想起,爸爸不是也曾說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前言 再"再觀照"一文中提及自己與兒女相處狀況:有事再通知,沒事少打擾;不知什麼孝親費;兒女家就是兒女家;兒女買東西送你覺得尷尬;到兒女家就像在做客。 我在複製父親與兒女的互動 寫完後,再回頭省思父親退休後的相處情形,愕然發現,我幾乎就是在複製與他的相處狀況。我們兄弟都住在離父母家不遠處,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