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理諮商遇上環境美學設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空間是華人社會多數的企盼。
擁有一個空間除了可以代表安全感、成就感、責任,
又能夠代表著各自什麼樣的人生意義與價值觀呢?

很多時候,我們所期待的房子樣貌,
可能是建商現有商品的提供與選擇,
可能是我們過去居住環境經驗的延伸,
有些感慨的是,很多時候,是人去配合房子或空間,將就的生活。
因此,要如何在現有的限制或條件中,
仍不忘自己想要的生活樣貌,是我在這個工作坊中,
希望讓學員深刻感受的。

於是這次我第一次與室內設計師合作,
利用生涯卡與OH卡,嘗試將心理諮商與設計專業結合。
希望能夠在活動最後,
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探索自我並且實際動手繪製,
勾勒出心目中符合理想與自我價值觀的空間角落。

而結束時,學員所給予的回饋更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深刻。
學員紛紛分享起自己想要改造的空間畫面前後,
並提起自己與這個空間的生命連結。

有人提及對親密生活的未來想望,以及對自由的想像、
有人希望在辦公桌面上,放上幾個小盆栽,掛上窗簾;

有人提及家中空間日益有限,面對家庭新成員的加入,
在身為母親與自我的角色之間拉扯,
渴望有朝一日,可以找回屬於自己的簡單庭院;

也有人重拾自己對生活的熱情,
希望在牆面一個大櫃子展示過去至今的滿滿收藏品,
並在角落放個小茶几,可以下班後待在那裡,做上自己喜歡的事。

空間仍是空間,但因為將個人的價值觀一併放進思考與想像,
眼前的生活,就有機會跳脫了自動化的行動,
多了些選擇權與掌控感。

空間仍是空間,但因為承載著每個人日夜的故事,
若能有機會重新審思眼前所擁有的一切,
或許,將能夠離真實的需求與自己更靠近一些吧。

而對於你而言,你想過上的生活,又是什麼模樣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萬天的心理日常的沙龍
2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疫情襲擊了全球經濟與生活方式,當生活與過去不再一樣的時候,雖然許多事情再也回不到過去,但也意味著許多新的生活型態改變與契機,進而逐步汰換著我們的舊思維、舊習慣,取而代之的是不斷產生的新需求。 而住宅設計緊密的與我們生活方式息息相關,良好的室內設計與空間規劃,是為了滿足人在其中的需要而產生,那麼今天就
Thumbnail
疫情襲擊了全球經濟與生活方式,當生活與過去不再一樣的時候,雖然許多事情再也回不到過去,但也意味著許多新的生活型態改變與契機,進而逐步汰換著我們的舊思維、舊習慣,取而代之的是不斷產生的新需求。 而住宅設計緊密的與我們生活方式息息相關,良好的室內設計與空間規劃,是為了滿足人在其中的需要而產生,那麼今天就
Thumbnail
提到聖殿你會想到什麼?莊嚴的氣氛?精緻小巧的裝飾物?還有最重要的祭祀主體,在傳統的時代裡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民族的聖殿,聖殿未必是實體的建築物或擁有明確的地點,但它卻承載了人的希望、夢想、安全感...等
Thumbnail
提到聖殿你會想到什麼?莊嚴的氣氛?精緻小巧的裝飾物?還有最重要的祭祀主體,在傳統的時代裡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民族的聖殿,聖殿未必是實體的建築物或擁有明確的地點,但它卻承載了人的希望、夢想、安全感...等
Thumbnail
為什麼要要求業主整理?為什麼整理前要先定義你自己?為什麼不能直接跟設計師談設計、想像、風格就好?整理,真的這麼重要嗎? 其實不管是室內還是建築很多設計師,大部分都不會管業主現在的家如何,在傳統的設計想像裡,業主本來就應該好好收東西、好好管理物品的數量,所有你沒在設計階段提出來的需求、功能等,大多時候
Thumbnail
為什麼要要求業主整理?為什麼整理前要先定義你自己?為什麼不能直接跟設計師談設計、想像、風格就好?整理,真的這麼重要嗎? 其實不管是室內還是建築很多設計師,大部分都不會管業主現在的家如何,在傳統的設計想像裡,業主本來就應該好好收東西、好好管理物品的數量,所有你沒在設計階段提出來的需求、功能等,大多時候
Thumbnail
兼顧居住便利與風格設計,打造「想住一輩子」的家》,強調打造理想的房子,不是社會期待的樣品屋,而是真正符合自身需求的空間。
Thumbnail
兼顧居住便利與風格設計,打造「想住一輩子」的家》,強調打造理想的房子,不是社會期待的樣品屋,而是真正符合自身需求的空間。
Thumbnail
你想改造自己的家,卻不知道要怎麼開始,也許我們回到你自身,你能更看出自己的需要...
Thumbnail
你想改造自己的家,卻不知道要怎麼開始,也許我們回到你自身,你能更看出自己的需要...
Thumbnail
其實我很推薦大家如果想要改造就先從自己的房間開始, 因為在這專屬於自己的空間裡會接受的外力與聲音是最少的, 也最容易調整與改變! 下面四個步驟也是幫助你改造前先釐清自己, 讓我們從心開始!
Thumbnail
其實我很推薦大家如果想要改造就先從自己的房間開始, 因為在這專屬於自己的空間裡會接受的外力與聲音是最少的, 也最容易調整與改變! 下面四個步驟也是幫助你改造前先釐清自己, 讓我們從心開始!
Thumbnail
今年,過戶了老家到我名下,真真正正地成了有殼蝸牛。擁有一間房子除了帶來金錢上的困擾(笑),還有打理上的問題。 或許身體也感受到了「整理一個家」的需求,因此今年報名了零雜物×收納幸福挑戰營,也看了許多家庭整理、裝潢風格的書。 《每個家,都該有主人的樣子》雖然是一本5年前的書,但其中的觀點我很喜歡。書
Thumbnail
今年,過戶了老家到我名下,真真正正地成了有殼蝸牛。擁有一間房子除了帶來金錢上的困擾(笑),還有打理上的問題。 或許身體也感受到了「整理一個家」的需求,因此今年報名了零雜物×收納幸福挑戰營,也看了許多家庭整理、裝潢風格的書。 《每個家,都該有主人的樣子》雖然是一本5年前的書,但其中的觀點我很喜歡。書
Thumbnail
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空間是華人社會多數的企盼。 擁有一個空間除了可以代表安全感、成就感、責任, 又能夠代表著各自什麼樣的人生意義與價值觀呢? 很多時候,我們所期待的房子樣貌, 可能是建商現有商品的提供與選擇, 可能是我們過去居住環境經驗的延伸, 有些感慨的是,很多時候,是人去配合房子或空間,將就的
Thumbnail
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空間是華人社會多數的企盼。 擁有一個空間除了可以代表安全感、成就感、責任, 又能夠代表著各自什麼樣的人生意義與價值觀呢? 很多時候,我們所期待的房子樣貌, 可能是建商現有商品的提供與選擇, 可能是我們過去居住環境經驗的延伸, 有些感慨的是,很多時候,是人去配合房子或空間,將就的
Thumbnail
在這沒有移動回高雄的假日,趁著今天的臺北有日照,把床包和棉被套拿去洗,把日日蓋在身上的羽絨被送到大陽台曬曬太陽殺殺菌,回頭再回房間把地板裡外都清潔了一遍。雖然才做完了一半,但就感覺身心舒暢了不少,我想那是因為,我跟我的空間一起努力的生活。
Thumbnail
在這沒有移動回高雄的假日,趁著今天的臺北有日照,把床包和棉被套拿去洗,把日日蓋在身上的羽絨被送到大陽台曬曬太陽殺殺菌,回頭再回房間把地板裡外都清潔了一遍。雖然才做完了一半,但就感覺身心舒暢了不少,我想那是因為,我跟我的空間一起努力的生活。
Thumbnail
開學前6週 大量且快速地翻閱各種書籍文章,在現階段除了彌補那些躊躇不前的空虛感,同時能透過樹狀圖,慢慢找到可行的主題。而這的確也有所幫助,我開始投入兩件事情的調查。
Thumbnail
開學前6週 大量且快速地翻閱各種書籍文章,在現階段除了彌補那些躊躇不前的空虛感,同時能透過樹狀圖,慢慢找到可行的主題。而這的確也有所幫助,我開始投入兩件事情的調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