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平台能夠被稱之為「部落格」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當人們對「社群網站」的厭倦開始形成大量出走到一個「安心」的平台「發聲」,我們真的會「重回」部落格年代嗎?當「文字平台」開始重新取代「社群網站」成為人們選擇溝通對話的方式,我們得先回來看一下「部落格」這玩意的要素有哪些,再來想想文字平台真的能夠被稱之為「部落格」嗎?

前陣子搜到一個2008的網頁「踢爆!台灣最值錢的前300名部落格!」裡面應該很多好幾個都不能連了。但比較有一點點年紀的(經歷過無名小站)多半應該都聽過這些部落客。(看到奶茶這貓,才想起貓界火紅的起點是從奶茶不是黃阿瑪啊!)

再往下拉,有一塊是評比部落格價值的四個面相:串連、行銷、社群、專業力。大概就足以說明「文字平台」是無法被稱為「部落格」的。

從「社群網站」脫離出來的「個人發表」,大部分都還是依附在「平台」下。有一段日子matters老是有一種文章是在評論「誰的文章應該夠格被稱之為文章」或者「必須要被看見」,在部落格時代哪有那麼多這種爭議?

大部分的時候「部落客bolgger」(寫部落格的人)都是非常有獨立性的個體,若以現階段來看,會比較接近方格子跟探路客的模式,不依附平台的數據演算,都是靠部落客各自互相串連分享(收藏、追蹤)認識另一個部落客,而慢慢成為一小群一小群性質相近的群體。(方格子和探路客這兩個平台還是有什麼推薦之類,是被篩選出來的。matters則是用數據演算來調整首頁。)

「獨立性」這件事是現在的文字發表平台不足以稱為「部落格」最大的原因,但這是經歷過社群網站的年代洗禮而形成的。大部分的人習慣的交流模式:

不主動、厭倦社交但需要一定程度的社交、不太能自己挑選訊息、缺乏自我表達的自信(和能力)、容易被風向帶著走、容易陷入「被大量認同和渲染」的社會現狀而更加迷惘……

但,沒有社群平台,也沒有「追蹤」、「訂閱」功能的時候部落客到底怎麼互相連結起的呢?早期部落格是透過RSS的功能去訂閱彼此的部落格(更早的新聞台、發報台是用email)再以閱讀器去讀取其他部落格的新文,所以並不局限「只能閱讀一個平台的文章」。也就是說,你不需要在不同平台各自有帳號,你就能透過這個功能,訂閱所有你想看的文字。

這個功能的演變,最接近的是讚賞公民在liker land app 所開發的功能,讓你可以比較容易的訂閱其他人的文字。(點我加入讚賞公民點我下載liker land)但實在是因為社群網站的默默影響的關係,大部分的人失去了「歸納整理」的能力,它餵你什麼文字,你就吃什麼訊息,加上一堆社交關係,很多人幾乎是無形之中就放棄自己可以挑選接收訊息的方式

另一個部落格的主體性除了文章的發表外,的確就是透過自我的篩選分享出去給人的文章。(這跟「挑自己讀的」不一樣,這是「讀完、消化後的分享」)有點類似讚賞公民的「super like」。以往可能還延伸出書籤分享蒐集的方式(類似現在Facebook的share,但注意:是有被真的消化過的訊息來分享,不是現在看到什麼就分享爽的。)

這裡說明一下:有些人會把Facebook的「分享」當作一種「我存下來等一下再看的收藏」,所以後來Facebook開發出「收藏」的功能,讓分享盡量是用戶認為「需要被分享」的內容。(當然,大多數人不會意識到它們兩個的不同,甚至很多人沒有用過「收藏」這個選項。)

而部落格的引用功能(Trackback),也不是現在跨平台能夠做到的。這個功能是假設有人在他的部落格網站提到你一篇文章的連結,就會發送一則通知到該篇文章通知你有人引用了你的文章,你便可以透過通知看到誰引用你的文章在什麼內容裡。

當然,部落格的功能還有:你可以更動你的版面,你可以放上你喜歡的「友好網站」、「推薦連結」還有各式各樣各種不同部落客的串連活動,放上串連貼紙去廣發給來訪的人知道有這麼一個活動。而不同平台也因為RSS和串連的功能,不定時的會有人舉辦串連活動(大大小小、百花齊放),你既可以與不同平台的使用者連結起來,也不用依附在一個平台底下。

部落格會亡,一方面是因為社群起來了,一方面是沒有收取費用但也無法創造收益,最後終告收攤。(所以才有了部落格都是滿滿廣告這種事,不然你怎麼會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看到那麼多廣告呢?)另一點則是「相簿」這事耗掉太多的流量和空間,所以純文字的平台會比較容易成為後起之秀(flickr pro年費今年再度上調)使用者一直不付費,最後都會走向收費或是廣告滿溢的狀況。

現階段(2020.09)的文字平台能稱之部落格嗎?我想是不能的。以matters、方格子、探路客這三個平台來看,matters像大型的討論區(而且是沒有被分類過的,並且在交流互動上更趨向facebook了。討論區大概像dcard)而方格子比較獨立、個人,但很方格子用戶不太愛互動;探路客的部分比較趨向instagram,有討論、有回應,而且多半的人渴望脫離原有的社群被看見、參與討論(閒聊)。

一同經過部落格時代的朋友說:那已經是回不去的年代。

是的。至少在「獨立的主體性」上,部落格就是一個過時的產物,彷彿一切都必須建立在「社交互動」的模式裡。

我對於「回不去的時代」沒有特別想要追尋什麼,也不認為文字平台「應該」部落格化,並且我堅持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說話(發表)的能力」只是礙於真的疲累於社交這件事,所以跳離Facebook後,不想再花大量的體力和時間在社交範圍裡,而那樣的「社交」是大部分人不會自我意識的,只是從Facebook跳出去再造一個自己舒服的社交模式而已。

我還是樂見文字平台的出現,帶動大量的書寫和閱讀,它們的本質本身就是帶動人們從慣性的社群交流的模式重新建立起新的思考。

但「社交」是人類非常重要的生存法則之一,我們永遠不可能擺脫這件事。但你可以決定你怎麼看待你使用每一個平台的心態。

你真的,是想寫字嗎?還是,逃離社群?

我寫這些文,不為了批判誰怎樣社交不怎樣社交。多半是把一個問題拋到半空中,想接的人就會去思考,不想接的當然就自動略過即可。而這個特質便是從部落格時代留下來的:人人都有發聲的機會,人人都能透過跟其他人的文字交流產生不同的想法,但我可以不理你,你也可以不理我。才沒有社群網站那個加不加好友的扭捏呢~

圖:
201210京都哲學之道Canon EOS 5D Mark II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Wright Fu-avatar-img
2020/09/25
昨天在Matters看到這篇,實在讓我感到很不是味兒 https://matters.news/@laiyuchia0109/matters真是個神奇的平台-bafyreiaql4lpcg5bbq6kwibxjv6slzvhsjttriwfjnavxaegpruz6gvrcy 但坦白說,三年前減少使用Facebook的時候,我主要是想讀一些較有深度的內容,但也不會抗拒有質素的交流討論,只是絕不是當下Matters的狀態
換日線-avatar-img
發文者
2020/09/25
哈哈哈哈。所以我才說最近matters讓人懶啊!這星期老用戶都不太見行蹤了。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19.1K會員
899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換日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21
當創作不能透過讚賞、鼓勵得到價值或滿足時,你再也提不勁創作的同時,也許你才會看見:「或者,從來我都不可能因為創作得到真正的收入。」
Thumbnail
2022/06/21
當創作不能透過讚賞、鼓勵得到價值或滿足時,你再也提不勁創作的同時,也許你才會看見:「或者,從來我都不可能因為創作得到真正的收入。」
Thumbnail
2022/05/15
無可避免的,人就是群體動物。走到哪裡都是要社交的,逃也逃不了。唯有靜下心來從這些紛擾的人際關係中,堅守自己的信仰,勇敢的拋棄自己不要的,留著可以與自己相伴的,才不用在未來的人生中,一次又一次遺失的自己、一次又一次尋找可以依附的(卻又一次又一次的被拋棄)。
Thumbnail
2022/05/15
無可避免的,人就是群體動物。走到哪裡都是要社交的,逃也逃不了。唯有靜下心來從這些紛擾的人際關係中,堅守自己的信仰,勇敢的拋棄自己不要的,留著可以與自己相伴的,才不用在未來的人生中,一次又一次遺失的自己、一次又一次尋找可以依附的(卻又一次又一次的被拋棄)。
Thumbnail
2022/04/18
其實文章裡的文字就代表你個人了,不用一直強調「自己」~
Thumbnail
2022/04/18
其實文章裡的文字就代表你個人了,不用一直強調「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23 年好用的部落格平台有哪些?想要成為一個創作者,有哪些免費的部落格推薦呢?如果你有心長期經營部落格、打造個人品牌和被動收入,一定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前途看好的平台!
Thumbnail
2023 年好用的部落格平台有哪些?想要成為一個創作者,有哪些免費的部落格推薦呢?如果你有心長期經營部落格、打造個人品牌和被動收入,一定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前途看好的平台!
Thumbnail
曾經確實有個輝煌年代,無名小站寫網誌簡直全民運動,締造無數網紅網帥與人氣作家。但,無名小站都倒了,姑且不論它為什麼倒(在商言商,說穿了就是沒發展出有效益的營利模式,這一點方格子優秀多了,趕快捧回來)。接棒的痞客邦江河日下,廣告多到用戶體驗超差,其他比如google的部落格,要嘛功能陽春要嘛起不來
Thumbnail
曾經確實有個輝煌年代,無名小站寫網誌簡直全民運動,締造無數網紅網帥與人氣作家。但,無名小站都倒了,姑且不論它為什麼倒(在商言商,說穿了就是沒發展出有效益的營利模式,這一點方格子優秀多了,趕快捧回來)。接棒的痞客邦江河日下,廣告多到用戶體驗超差,其他比如google的部落格,要嘛功能陽春要嘛起不來
Thumbnail
很多人都說部落格已死,我完全不同意。恰恰相反,部落格不但活得好好的,仍舊有很大的影響力,而且未來前途依舊一片光明。
Thumbnail
很多人都說部落格已死,我完全不同意。恰恰相反,部落格不但活得好好的,仍舊有很大的影響力,而且未來前途依舊一片光明。
Thumbnail
想要打造個人品牌嗎?建議您從現在開始經營部落格 根據國外媒體的調查,全球總計有超過十六億個網站,其中有超過五億個網站是部落格。更值得關注的是,每天有兩百萬篇以上的部落格文章出現在我們眼前,顯見部落格並沒有因為Facebook和Instagram等社群媒體的崛起而式微。 我認為,經營部落格有幾個顯而易
Thumbnail
想要打造個人品牌嗎?建議您從現在開始經營部落格 根據國外媒體的調查,全球總計有超過十六億個網站,其中有超過五億個網站是部落格。更值得關注的是,每天有兩百萬篇以上的部落格文章出現在我們眼前,顯見部落格並沒有因為Facebook和Instagram等社群媒體的崛起而式微。 我認為,經營部落格有幾個顯而易
Thumbnail
當人們對「社群網站」的厭倦開始形成大量出走到一個「安心」的平台「發聲」,我們真的會「重回」部落格年代嗎?當「文字平台」開始重新取代「社群網站」成為人們選擇溝通對話的方式,我們得先回來看一下「部落格」這玩意的要素有哪些,再來想想文字平台真的能夠被稱之為「部落格」嗎? 前陣子搜到一個2008的網頁「踢
Thumbnail
當人們對「社群網站」的厭倦開始形成大量出走到一個「安心」的平台「發聲」,我們真的會「重回」部落格年代嗎?當「文字平台」開始重新取代「社群網站」成為人們選擇溝通對話的方式,我們得先回來看一下「部落格」這玩意的要素有哪些,再來想想文字平台真的能夠被稱之為「部落格」嗎? 前陣子搜到一個2008的網頁「踢
Thumbnail
網路世界很有趣,很多現象都在同一個循環裡變動,跟現實生活差不多,只是因為網路的存在,使想像更立體、多變。
Thumbnail
網路世界很有趣,很多現象都在同一個循環裡變動,跟現實生活差不多,只是因為網路的存在,使想像更立體、多變。
Thumbnail
整體而言,經營部落格就好比參加一場看不到終點的馬拉松競賽,大家比拼的不只是文筆和速度,更是熱情、毅力和耐心。更要謹記,內容行銷的使命不只是在於產製優質內容,更在於創造並留住客戶。你的部落格光是擁有巨大的流量,未必能帶動收益,唯有透過內容行銷來爭取潛在客戶,才是致勝關鍵。
Thumbnail
整體而言,經營部落格就好比參加一場看不到終點的馬拉松競賽,大家比拼的不只是文筆和速度,更是熱情、毅力和耐心。更要謹記,內容行銷的使命不只是在於產製優質內容,更在於創造並留住客戶。你的部落格光是擁有巨大的流量,未必能帶動收益,唯有透過內容行銷來爭取潛在客戶,才是致勝關鍵。
Thumbnail
部落格賺錢早已不是什麼秘密,本篇整理了十個利用部落格賺取額外收入的方式,加上自己的經驗,希望給讀者一點幫助!
Thumbnail
部落格賺錢早已不是什麼秘密,本篇整理了十個利用部落格賺取額外收入的方式,加上自己的經驗,希望給讀者一點幫助!
Thumbnail
在算的出網路資訊的日子裡,部落格平台是創作者的天堂,因為這兒提供能夠填補網路上未盡的資訊。隨著儲存空間成本降低,網路上的資訊已經多到讓網民產生選擇障礙。此時,部落格平台也必須跟著改變---推書的一千種方法
Thumbnail
在算的出網路資訊的日子裡,部落格平台是創作者的天堂,因為這兒提供能夠填補網路上未盡的資訊。隨著儲存空間成本降低,網路上的資訊已經多到讓網民產生選擇障礙。此時,部落格平台也必須跟著改變---推書的一千種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