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音樂形式-民族主義與二戰後音樂

2020/10/0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篇接著介紹二十世紀民族主義和二戰後的近代音樂。
民族主義同與國民樂派相同皆從民間音樂素材創作但重視不規則性及節奏性。
代表作曲家及作品
佛漢威廉斯
(V. Williams,1872-1958 英)交響曲9首,No.1{海洋}、No.2{倫敦}、No.3{田園}、No.7{南極};{綠袖子主題幻想曲};弦樂合奏{泰利斯主題幻想曲}。
艾伍士(E. Ives,1874-1954 美)交響曲4首{新英格蘭假日};室內樂{無解之問}。
巴爾托克(B. Bartók,1881-1945 匈)民族主義代表作曲家,鋼琴{小宇宙}(共六冊);歌劇{藍鬍子公爵的城堡};舞劇{木王子}、{奇異的滿州官吏};管弦樂曲{舞蹈組曲}。
柯大宜(Z. Kodály,1882-1967 匈)創{柯大宜教學法};歌劇{哈里亞諾斯};{孔雀變奏曲}。葛羅菲(F. Grofe,1892-1972 美)改編蓋西文{藍色狂想曲};管弦樂組曲{大峽谷}、{好萊塢} 。
蓋希文(G. Gershwin,1898-1937 美)第一位將爵士樂帶入音樂廳的作曲家,管弦樂曲{藍色狂想曲}、{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歌劇{波吉與貝斯}(乞丐與蕩婦)。
柯普蘭(A. Copland,1900-1990 美)舞劇組曲{比利小子}、{阿帕拉契之春};鋼琴曲{貓捉老鼠}。
史克里亞賓(A. Scriabin,1872-1915 俄)創神秘和弦(四度堆疊),交響曲5首No.3{天堂之詩}、No.4{陶然之詩}、No.5{普羅米修斯火之詩};{升F小調鋼琴協奏曲}。
霍爾斯特(G. Holst,1874-1934 英)管絃樂{行星組曲(七個樂章,無地球、冥王星)}。
1945後保守派作曲家
奧福
(C. Orff,1895-1982 德)創{奧福教學法};清唱劇{布蘭詩歌},三大教學法奧福(Orff)教學法、柯大宜(Kodaly)教學法、鈴木(Suzuki)教學法。
華爾頓(W. Walton,1902-1983 英)電影配樂{亨利五世}、{哈姆雷特}。
哈查度量(A. Khachaturian,1903-1978 俄)亞美尼亞音樂;舞劇{嘉亞尼}(劍舞)。
蕭士塔高維奇(D. Shostakovich,1906-1975 俄)交響曲15首,No.2{獻給十月革命}、No.5{革命}、No.7{列寧格勒}、No.11{1905年}、No.12{1917年};管絃樂{慶典序曲};歌劇{穆欽斯克的馬克白夫人};舞劇音樂{黃金時代}組曲。
伯恩斯坦(L. Bernstein,1906-1975 美)電影音樂{西城故事};舞劇{錦成春色}。
巴伯(S. Barber,1910-1981 美){弦樂的慢板}、{管弦樂隨筆}、{小提琴協奏曲}。
布列頓(B. Britten,1913-1976 英)管絃樂{青少年管絃樂入門}、{簡易交響曲};歌劇{戰爭安魂曲}。
皮亞佐拉(Á. Piazzolla,1921-1992 阿根廷)歌劇{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瑪莉亞};{自由探戈};室內樂{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
1945後音樂風格
二戰後音樂發展進入現代,隨著電子音樂器材的普及,音樂創作不再侷限於樂器,而是帶入運算、機遇、加料、生活聲響以及電子音樂等多樣化的形式。較具代表性的是機遇音樂、序列主義、具象主義與極簡主義。
機遇音樂
機遇音樂為打破傳統按譜演奏,提倡不經過設計的形式演出,代表作曲家為凱基(J. Cage,1912-1992 美),他也發明預置(加料)鋼琴,將釘子等物件加入鋼琴內。他著名作品為{四分三十三秒},可以被任何樂器所演奏。
序列主義
由表現主義十二音列演變而來,為十二音列作曲法將半音依固定順序排列,不可重複使用,同時也運用在和聲、音色與力度上。代表作曲家有梅湘(O. Messiaen,1908-1992 法)鋼琴曲{鳥類圖誌};管絃樂{艷調交響曲};{世界末日}四重奏。布列茲(P. Boulez,1925-2016 法)序列音樂代表作曲家,{無主之槌}。巴比特(M. Babbitt,1916-2011 美)鋼琴曲{半簡易變奏曲}。以及史托克豪森(K. Stockhausen,1928-2007 德){青年之歌};機遇音樂{週期};序列音樂{對位};{直升機弦樂四重奏}。
電子音樂與具象主義
透過電子器材的輔助表現自然聲響,代表作曲家為史托克豪森
極簡主義
音樂從頭到尾不斷反覆,旋律節奏有細部變化,可視為沒有增加篇幅發展、不斷重複相同樂句的動機,代表作曲家為賴克(S. Reich,1936- 美){鐘擺音樂}、{六部鋼琴}、{沙漠音樂}、{擊鼓}。與葛拉斯(P. Glass,1937- 美){低限交響曲};歌劇{沙灘上的愛因斯坦};電影音樂{楚門的世界}。
其他重要作曲家與作品
瓦列茲
(E. Varèse,1883-1965 法裔美籍){電離}(打擊樂);{電子之詩}、{美國}、{超稜鏡}。
盧托斯瓦夫斯基(W. Lutosławski,1913-1994 波){鍊條}、{威尼斯運動會}、{管弦樂協奏曲}。
瑟娜基斯(I. Xenakis,1922-2001 希臘)
李給替(G. Ligeti,1923-2006 匈)電子音樂{音構};管弦樂曲{大氣層}、{安魂曲}、{永恆之光}。
邊德列斯基(K. Penderecki,1933- 2020 波){致廣島受難者輓歌}、{末日經}。
以上是這次的介紹,謝謝大家的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1會員
33內容數
專為大考前音樂史及聽寫衝刺加強,音樂史方面以文章方式每周一更,亦有付費訂閱專區(三個月250、半年700、一年1250三種方案)內有專文介紹音樂班/系大考筆試及自製聽寫題目(方案金額為總題數)可供練習。意者或任何問題皆可詢問LINE ID:0912258024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