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古典音樂曲式~交響曲家族

2020/07/1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過去20多年下來,我所聽過的古典音樂數量龐大,
當然大部分優秀的作品能在腦中留有印象,經常會想念、反覆點閱品味,
卻也有那些值得一聽,但不值得二聽的品項 。
每天早晨尚未清醒前,帶著惺忪睡眼挑選賴床音樂是我的習慣,
而這個時候我往往會感覺自己就像地方媽媽,搖搖擺擺走進菜市場東摸西摸,
想著在千千萬萬其全的貨色裡,挑個美味營養健康的食材回家。
若將古典音樂比擬為一個巨大菜攤,那麼「音樂曲式」就像是蘿蔔白菜、甜瓜青椒,
任君挑選,隨你喜歡;聽起來都是音樂,端看自己想體驗怎樣的旋律風情。
一般而言,從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逐漸發展到浪漫樂派時期,
中歐洲一帶的古典音樂曲式已經有逐漸明確被定型出來的趨勢,大致上可分為四大家族(類):
  • 交響曲家族 : (交響曲、交響詩、協奏曲、序曲、組曲)
  • 獨奏曲家族 : (鋼琴獨奏、小提琴獨奏、其它獨奏)
  • 室內樂家族 : (弦樂合奏、四重奏、三重奏、二重奏)
  • 聲樂曲家族 : (歌曲、詩歌與宗教音樂、歌劇)
今天,讓我們先從交響曲家族說起吧!
交響曲
透過指揮、管弦樂團演奏的大型曲式,一般人印象中最大陣仗、需要所有樂手一字排開,一起演奏的樂曲形式 (演奏這類樂式的樂團,也就俗稱為交響樂團)。
一般而言,交響曲大致都會用數字來命名(第...號交響曲),至於印象中,我們常聽到的例如「命運交響曲、英雄交響曲、田園交響曲...」這些名稱,其實是作曲家或後世音樂人給予的一些暱稱,並非樂曲本身真正的名字。
分為四個樂章;四個樂章中,有不同的經營樂曲的規矩,這是一種約定俗成 ,例如交響樂之父海頓的「NO.103交響曲-擂鼓」,就是非常鮮明的例子 :
  • 第一樂章 /快板/ :篇幅最長,主要呈現這首曲子最具代表性的兩個主題旋律(兩個奏鳴樂段),這個樂章的音樂聽起來,通常都充滿朝氣與精神,果敢的在描述樂曲的主題故事。
  • 第二樂章 /徐緩/ :整首樂曲中最悠然綿長、最舒情、最浪漫、聽起來最溫暖的片段,旋律優美、令人印象深刻。
  • 第三樂章 /詼諧/ :故事中歡快的場面,聽起來最開心、最快樂的場景,通常會以三拍子的小步舞曲、詼諧曲、圓舞曲等等的風格來呈現。
  • 第四樂章 /急促/ :整首樂曲的最終樂章,因此會用比較快的節奏,在主旋律的支持下,一氣呵成的奔向終點,結尾片段往往最為磅礡震撼。
當然,交響曲各個樂章的譜曲方向既然有約定俗成的印象,這樣的概念很容易被放浪不羈、生性自由的音樂家去挑戰、突破,例如貝多芬的「NO.6交響曲-田園」,就在既定的四樂章架構下,打破了樂段的譜曲成規。
(雖然仍是四樂章,但是每一個樂章的譜曲就沒有嚴格守著快>緩>樂>急的規定)。
交響詩
「交響詩」的出現,與李斯特這位炫技又帥氣的大音樂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李斯特年輕時,長得特別英俊挺拔而才華洋溢,在當年的沙龍音樂會裡,無論少女或是少婦,都因他出眾外貌與音樂表現而崇拜傾倒,可說是風靡了萬千女性。
畢竟少女情懷總是詩,深知這一點的李斯特,就以「音樂譜寫成詩」這樣的理念,將他想描述的故事、情景、神話或者歷史化為音符,為管弦樂團譜作的音樂作品。
交響詩是絕對浪漫的產物,往往沒有歌詞卻能明確的敘述故事,樂曲形式完全自由,原則上採用單一樂章形式,而且往往不以數字命名樂曲,而直接為樂曲本身取上一個優雅浪漫的名稱,我們也稱這樣的樂曲叫作「標題音樂」,例如 : 李斯特的「愛之夢」。(帥氣的貴公子彈起音符如此浪漫的樂曲,真是無限狙擊少女心呢!)
協奏曲
所謂協奏曲,是在指揮的佈署下,
由一整個交響樂團,外加一把獨特的樂器,一起合奏演繹出來的樂曲。
協奏曲通常為了能夠突顯某單一樂器的音色或樂器特性而譜作,
通常是作曲家對於特定的樂器非常有情懷、或者有特別的想法、特別鍾愛的情況下,為了突顯樂器的特色而寫的樂曲。
一般的交響樂曲,通常分為四個樂章,
但因為協奏曲在演出中,會有一把樂器必須從頭演奏到尾,為了讓演奏者的體力不會因為透支而中斷演奏,因此在協奏曲的慣例上,一般都以三個樂章為譜作的規劃。
說起來,這倒是一個很貼心、很接地氣的作曲通則。
而協奏曲做為交響樂曲式家族的一員,協奏曲往往也只會以數字命名。
從巴洛克、浪漫樂派到現代樂派的流轉歷程中,
協奏曲常常是作曲家煙花般的傑作,除了能透析作曲家對於這項特定樂器的理解,
也能藉此瞭解作曲家的內心世界,想透過這項樂器,傳達什麼情感或故事。
世界上著名的協奏曲為數不少,例如貝多芬的第5號鋼琴協奏曲(皇帝)、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德弗札克的大提琴協奏曲...
基於粉粉學了很多年的長笛,也曾經練習過協奏曲的作品,以下就向各位引薦莫札特的第二號長笛協奏曲D大調K 314。
(這也是當年曾讓我練習到不慎掉了好多次眼淚的樂曲呢 :),當然,不是因為感動...)
序曲
序曲這樣曲式,在古典音樂的滾滾長河中其實數量並不多。它通常是被創作來置於「歌劇」或「戲劇」的開場中,由管弦樂團獨立演奏、展現全劇的概要。
當然,也有許多序曲的名聲,甚至比主要的歌劇內容更加知名,
例如 : 莫札特“費加洛婚禮”序曲 / Mozart: "The marriage of Figaro" Overture.
組曲
組曲,故名思議就是很多首曲子「組」起來的概念。如同短篇小說、章回小說那樣子,由多首獨立的曲子組合而成的作品。曲子跟曲子之間,彼此都有一定程度的故事連結,作曲家往往也在多首樂曲裡穿針引線,用以呈獻完整的敘事情節。
The Planets, Op. 32,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創作的管弦樂組曲,
全曲由7個樂章組成,分別以太陽系中的7個行星命名,分別有:火星、金星、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下貼放 Youtube「火星」的片段,各位可以自由的另外連結至其他星球,體會一下美好的行星組曲故事。
交響曲是古典音樂各類曲式的最大宗,當我們聆聽古典樂,
最經常遇見的就是交響樂家族,這也往往是大眾心目中最「正統」的 古典音樂。
當然,古典音樂還有其他很多的曲式家族,我們將在往後的文章中另外介紹。

雖然這篇文章的開端,將古典音樂比擬為一個巨大菜攤,「音樂曲式」就像是蘿蔔白菜,可以任君挑選。但深為資深樂迷,有時候我偶爾仍然會覺得...
是樂曲選擇了自己,不是自己選擇了樂曲。
Frau Rosarosa
Frau Rosarosa
其實不是粉紅色, 資深古典音樂樂迷、資深甜食研究員。 Wave *「古典音樂失眠」節目主播,每周四 23:00~01:00開播。 因著對於音樂的想像, 感謝世界給與自己的寬待與溫柔...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