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erfumer H 香遇自然賦格
方格精選

在Perfumer H 香遇自然賦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物理屬性注定香氛藝術總帶有幻想成分,那些香調表寫明的變奏,行銷包裝的情境,所有紙短情長揮灑於無形,得仰賴想像力才行;不過,只要遇到夠優秀的作品,就算是未經鍛煉的嗅覺,也能從呼之欲出的既視感領略抽象美。比如Perfumer H ,化用了塵、苔、皮革、雨雲⋯⋯種種融於生活的自然意象,不追求極端擬真,而是揣想這些事物可能觸發的各樣心境,把流轉期間的悲喜凝鍊裝瓶。

詩意至極的品牌形象似乎正強調著門檻,企圖拒主流於門外,實際上倒不盡然。調香師Lyn Harris身為知名香氛品牌Miller Harris創辦人之一,經歷過市場洗禮更明白自由創作的可貴;小眾品牌的標籤是意外,其實一切只是出於對作品的堅持。Perfumer H 從香水本身到周邊選材都不馬虎:選配的滴管瓶是來自Michael Ruh Studio手工吹製的玻璃藝品,紀念之外更可用於日後循環裝填;而產品的販售管道也經過嚴加把關,目前除了直接與倫敦工作室接洽,就只有海外零散幾間與創辦人理念契合的選品店可以前往選購。

近期Moricasa代理了一系列經典作品,分別在台南的森初藝廊和內湖的森/Casa家居店進行展售。質感空間把香水襯托的更加分,是百貨專櫃難以比擬的儀式感。不只建議前往試香,也推薦把以下兩款穿上身,絕對耐人尋味!

Rain Cloud
未聞先猜會是最愛,畢竟香調表讀起來實在熟悉。前調橙花撲鼻,我一度有點灰心,沒想到過沒多久撥雲見日,正是Miller Harris停產多年的La Pluie!

La Pluie描述著暴雨過後模里西斯島上穿透雲層的光,Rain Cloud雖未言明繆思,但嗅覺記憶太強烈,在反射聯想的作用下彷如走進驟雨乍息的原野。一地濡濕在日曬下漸漸蒸散,烘托出溫暖的花香及穀物氣息;明明集結水生和白花兩大暈香元素,味道卻毫不擾人,只展現優雅一面,在悠長的留香時間中反覆提醒你動作放更輕柔,別太快從雨雲構築的夢境清醒。

Ink
發想自案頭紙墨,沈穩如實木書桌的前調確實頗為切題。偶然一瞥的花香應來自玫瑰,還來不及多加品味,就轉換成我為之沈迷的香根草;硬要類比的話,Ink 讓我想起了Comme des Garsons的Vettiveru,它們有近似的禪意,卻又在都會場景中融合的恰如其分。


親身試過一輪會發現Perfumer H 的作品意外很好理解:沒有一味擁抱遠東辛香料,或往冷僻異香鑽牛角尖,這些氣味結構即便複雜,日常使用都毫不違和。縱然香氛品牌輩出,能夠兼顧藝術表現與實用性的實在有限,況且價位在眾沙龍品牌中亦持平,沒有以小眾之名行溢價之實,在在證明Perfumer H最珍貴之處不只在於對概念的掌握,還有作為一個獨立香水品牌的定位。

-
延伸閱讀
>>出不了國的2020,正是時候探索台北香氛地景
>>在Maison Margiela 香遇生活本色:Replica Memory Box
>>在Penhaligon’s 香遇靈魂伴侶: The Duke, Juniper Sling, Lothair, Endymion
>>Instagram @esme.wu

avatar-img
Esmé的沙龍
8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sm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約2015年前後,instagram上小有名氣的網美開始紛紛前往東大門批貨,做起美妝代購、服飾批發的小型網拍生意。如今倒果為因回推,我(不負責任)猜測,也許因為當時instagram正當紅,而韓國文化產業發展到新高峰,網美們又適逢畢業關頭,這才造就韓貨賣家百花齊放的局面。 
近一兩年越來越常在逛街時捕獲野生紙袋包,雖然一直都知道這樣東西的存在,但不管看幾次還是充滿獵奇感,網路上對紙袋包的正反評價也總是吵個沒完。支持者的立場不外乎:物盡其用的環保理念、美觀耐用的創意實踐,或是最直接的,個人物品何需向他人交代。對此,反對派當然是明嘲暗諷花式開酸
對美妝還一知半解時一度很執著於護髮,但往往柔順不成,落得整頭油膩,還擅自定論,覺得問題出在產品,等學費繳夠多時,才摸摸鼻子走回正途。 先前在卸妝產品文提過陳衍良醫師「少即是多」的理念,他正好也針對洗髮產品衛教宣導過。很多人會低估護髮成分對皮膚的傷害
大約2015年前後,instagram上小有名氣的網美開始紛紛前往東大門批貨,做起美妝代購、服飾批發的小型網拍生意。如今倒果為因回推,我(不負責任)猜測,也許因為當時instagram正當紅,而韓國文化產業發展到新高峰,網美們又適逢畢業關頭,這才造就韓貨賣家百花齊放的局面。 
近一兩年越來越常在逛街時捕獲野生紙袋包,雖然一直都知道這樣東西的存在,但不管看幾次還是充滿獵奇感,網路上對紙袋包的正反評價也總是吵個沒完。支持者的立場不外乎:物盡其用的環保理念、美觀耐用的創意實踐,或是最直接的,個人物品何需向他人交代。對此,反對派當然是明嘲暗諷花式開酸
對美妝還一知半解時一度很執著於護髮,但往往柔順不成,落得整頭油膩,還擅自定論,覺得問題出在產品,等學費繳夠多時,才摸摸鼻子走回正途。 先前在卸妝產品文提過陳衍良醫師「少即是多」的理念,他正好也針對洗髮產品衛教宣導過。很多人會低估護髮成分對皮膚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