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公私營合作:問題總比解答多

更新於 2020/12/08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這段日子,「別人的」大選與「我們的」議會,霸佔著我們的思考空間,幾乎耗盡了我們的專注力,甚至成功地「割」裂原本那張「席」。有些必須防範的危機,相對乏人問津,例如清洗教育界、公務員宣誓,以致再度熱切推介的「明日大嶼」。
筆者2018年在網誌撰文,就當時施政報告中提及的「大嶼山填海造地」計劃,提出共51項疑問(1)。當然,巍巍特區,何需應酬這區區書生?況且接下來半年後局勢丕變,天翻地覆,似乎大家都暫時忘了大嶼山。
然後,特區政府與「民間」一同發動輿論,為「明日大嶼」造勢。筆者2018年對特區政府的提問,部份仍然可用,至於「民間」那個「創新公私營合作(PPPP)」/「香港我哋家有限公司」 (2),果然有一點「新意」,筆者嘗試再羅列類似問題,看看能否拆解當中疑問;甚至漏洞。
嫻熟的時事評論員,當然不用如此提問,一下子就能夠循法定機構、股權分配、政府招標程序、公共事業監管等進路,一步到位深入剖析。平民如我,卻不必因此妄自菲薄,覺得課題艱巨,無從入手,只能睜開眼睛被糊弄。通過這種脫胎自傳統辯論比賽的發問方法,可以初步拆解比較艱難或陌生的課題。我們未必可以因此洞悉各種計謀部署,但總可以加重別人糊弄我們的難度。
雖然到最後,問題再多再尖銳,依然百無一用,筆者只能覆述昔日文字互勉:

“….質問細節、辯論是否可行,豈非間接認同默許填海造地方案,變相「入局」?筆者只能勸籲香港人先行退而求其次,把其中的利益利害關係與矛盾細緻挖出,為民充權。使用的工具、兵器,就是一連串質詢的問題。問題愈多愈細緻,迫使政府披露的資訊就愈多,若果存在漏洞,愈容易揭穿;避而不答的質詢愈多,往往更突顯關鍵所在….” (1)

現階段王兟的倡議(簡稱「公司」)似乎備受建制冷待,更得不到政府「熱切回應」,甚至在網上也暫時搜尋不到有關建議的技術文件,冷清清的。類似的造勢活動,或表忠投名,應該陸續出現,大家可借此機會,練習一下如何質詢,「打假」求真。至於坊間某些提問,例如追查王兟與某商人/超人有沒有關係等等,檔次極低,不宜浪費心力。難道撇清了關係或實證不了有關係,王兟的方案就突然變得更有說服力更可靠可信?如此發問,不過是製造機會讓聰明人表演口才。
承接舊文進路,我會嘗試列出兩組問題,層層推敲,揭櫫更多的追問。如何揭櫫?有歪常理,就是疑竇所在。詢問對象是誰?主要追問「公司」,同時部份問題也查問政府在當中究竟有何角色。
第一組問題:首750億及其後250億資金來源及股權衍生
錢(750億 + 250億)不會無緣無故跑出來,總有根源。出資的人有權利,是常識。付錢而無控制權,有違資本主義社會規律。但同時「明日大嶼」涉及全體港人利益,有關權力應有合理制衡。
1. 首750億來源,來自每名市民自願貢獻約$10,000?
  1.1. 沒有能力;或貢獻小於$10,000的市民,將來獲得認股權證的數量是否有分    別?
  1.2. 若有分別,應如何理解「向每名香港永久居民派發認股權證」(2)?
  1.3. 有沒有任何保本或保障措施,確保「供股」的市民不會虧蝕;或控制虧蝕?
    1.3.1. 保本或保障措施,由甚麼機構擔保/承擔,例如由特區政府承擔?
    1.3.2. 若果「供股」的市民沒有任何保本或保障的保證,如何吸引香港大部        份市民願意投資,並且確保投資額達標(750億)?
  1.4. 若市民投資額不達標,會否增加機構投資比重(>250億)?
2. 首750億來源,來自某幾名投資者(或財團)?
  2.1. 請公報該幾名投資者的資料。
  2.2. 該幾名投資者是否實際持有750億市值股權?
    2.2.1. 若「是」,市民將來得到的認股權證是否不涉及股權,只具備變現價        值?
    2.2.2. 應如何理解「由港人持有75%股權」(2)?
  2.3. 該幾名投資者是否自願放棄任何控股權利,並自願放棄未來在「公司」內擔    任任何角色,把市值750億認股權證無償送贈市民?
  2.4. 承接上題,自願放棄過程有任何法律文件佐證嗎?
3. 首750億來源,來自特區政府?
  3.1. 應如何理解「毋須政府投資」(3)?
  3.2. 特區政府透過甚麼途徑墊資?
  3.3. 政府透過發行債券墊資?
  3.4. 透過政府日常支出墊資攤分?
    3.4.1. 此舉會否導致削減部份政府現有支出,以維持收支平衡?
    3.4.2. 承接上題,有甚麼支出因此削減?政府有否為此作出研究及預測?
  3.5. 政府會否自願放棄未來在「公司」內擔任任何角色?
    3.5.1. 基於甚麼理由?
    3.5.2. 政府若自願放棄有關控股權,將會透過甚麼途徑,監察該750億公帑        應用是否洽當?
    3.5.3. 政府若不會放棄有關控股權,政府及民間雙方的「股東控股權」,應        如何分配、安排?
4. 另外250億來源,透過「從不同主權、國際退休及養老投資基金等募集」
  4.1. 該250億投資者當中,出資最多者,會否直接成為「公司」單一最大股東(簡    稱「大股東」)?
  4.2. 會透過甚麼機制,制衡該「大股東」?
  4.3. 承接上題(1.4),若增加機構投資比重,會設立甚麼限制,確保香港市民投資    比重必然高於機構投資比重?
第二組問題:「公司」日常運作
「明日大嶼」施工期歷時應達10年(2025-2035)(4),若上述公私營合作模式可行,「公司」前後營運肯定超過10年。透過詰問其日常營運細節,可以推斷這個方案是否可行。
1. 持有認股權證的市民,是否等於「公司」股東?
  1.1. 若「否」,應如何理解「由港人持有75%股權」(2)?
  1.2. 若「是」,股東大會、股東代表選舉等「監察/控股」機制/機構,如何產      生?
  1.3. 「公司」既然全民共有,上述(1.2)機構是否由民選/公投產生?
  1.4. 若不經由民選/公投產生
    1.4.1. 如何既委任,又同時兼具股東授權?
    1.4.2. 若股東與委任監察/控股機構出現分歧,誰負責協調及裁決?
  1.5. 若經由民選/公投產生,此舉會否間接塑造一個民權組織,觸發政見爭拗?
  1.6. 若果出現政見爭拗,會否透過人大釋法或國安法等,DQ股東代表?
  1.7. 監察/控股機構與政府「明日大嶼」政策/藍圖出現分歧甚至衝突,誰負責協    調及裁決?
2. 承接上述第一組問題有關「大股東」描述
  2.1. 「大股東」與上述「監察/控股」機制/機構(民選或委任)存在甚麼關係?彼    此都是「股東大會一員」或屬於兩個不同控股實體?
  2.2. 若「大股東」與「監察/控股」機制/機構(民選或委任)有衝突,誰負責協調    及裁決?
  2.3. 若「大股東」與政府「明日大嶼」政策/藍圖出現分歧甚至衝突,誰負責協    調及裁決?
3. 若果政府為工程公開招標,「公司」有何把握雀屏中選?(5)
  3.1. 若果「公司」未能入選,是否會立即進行清盤?
4. 「公司」股權轉售
  4.1. 向每名香港永久居民派發的認股權證,可以在到期前自由轉售嗎?
  4.2. 市民獲派發的認股權證行使後,股份可以自由轉售嗎?
  4.3. 另外250億投資者手上的股權,可以在「明日大嶼」施工期間自由轉售嗎?
  4.4. 說到底,「公司」只是一間遵循一般商業原則營運的「填海工程公司」,還    是一間法定機構(如機場管理局),需要適當限制股權轉售?
  4.5. 以此推論,「公司」可否被其他財團或企業,透過買入股份收購?
  4.6. 若「公司」是法定機構,但政府在其中沒有股權(排除第一組問題第3項),    政府在其中如何擔任主導/監察角色?
5. 若首1,000億基礎股本籌措不足,如何影響日後10,000億港元發債規模(2)及債券利  率?
6. 如何估算1.1萬億本金足夠完成「明日大嶼」大部份計劃,尤其是先完成有利可圖  部份?
7. 該1萬億元債券,預計年利率約5%,債券年期為5至15年
  7.1. 如何推算出「明日大嶼」日後整體收入,必然多於一萬億債務?
  7.2. 該1萬億元債券持有人與獲得認股權證的市民,那個債權人次序較高?
  7.3. 5年及10年期債券到期前,「明日大嶼」工程仍未完結及剛好完結,理應未    有賣地收入,「公司」動用甚麼資金支付債券利息?
8. 當「公司」需要進行類似以下決策時:
  8.1. 需要向銀行舉債、貸款或抵押資產。
  8.2. 需要特區政府注資。
  8.3. 需要供股再集資。
  8.4. 清盤。
只需單由監察/控股機構聯同股東投票決定,還是需要政府插手,審視批核?

已超過50條問題,足夠嗎?不足夠,還欠缺你們的提問。上述都是很基礎、很表面的問題,大家可循此路借題發揮,繼續深入發問。
若果真的在意為香港尋求出路,這些問題總會有一些解答(雖然不一定令人滿意),或在公開的文件章程中,看出端倪。若有人避開提問、不談細節、或顧左右而言他(例如:頻頻出現「有信心」三個字),就別奢談為香港出謀獻策了。
面對「明日大嶼」這個涉及千億血汗錢的投資,功利的香港人,你會如何發問?
註:
(1) 《公帑如此用系列:這個人工島願景,缺乏了甚麼數據和配套?》 https://vocus.cc/@jianwen/5bc9603afd8978000150ae90
(2) 《倡明日大嶼眾籌1.1萬億 市民一人一權證 王兟稱與李嘉誠無關》 (明報,17/11/2020) https://news.mingpao.com/pns/經濟/article/20201117/s00004/1605550988947/倡明日大嶼眾籌1-1萬億-市民一人一權證-王兟稱與李嘉誠無關
(3) 《王兟倡全港市民一人一股融資方案 購多報頭版宣傳 謝偉俊施永青記者會站台》 (立場新聞,16/11/2020) 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明日大嶼-王兟倡全港市民一人一股融資方案-購多報頭版宣傳-謝偉俊施永青記者會站台/
(4) 《明日大嶼2035年可完成填海 黃偉綸:融資可考慮發債》 (經濟日報,19/3/2019)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2301317/明日大嶼2035年可完成填海%E3%80%80黃偉綸:融資可考慮發債
(5) 《王兟稱會尊重政府以任何方式處理明日大嶼工程》 (新城財金新聞,19/11/2020) http://www.metroradio.com.hk/News/default.aspx?NewsId=20201119105108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9會員
13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關間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日境況,政治改革及公民社會固然遙不可及,國進民退大趨勢下,恐怕鎖鏈解開後,山羊還是會歸回胖子手上,瘦子打回原形,一無所有。
在那個國家內外交困、民攻打民的日子,上述說唱音樂,「或許」就如鴉片煙土,馨香翳膩,令人沉溺,暫時忘掉苦澀。
公民指示及制衡政府的權力,那可隨意褫奪?
細聽兩位老派南音的精髓,正是那種看似隨心而為、不尚矯飾的說說唱唱。後學慎而重之細緻推敲,反而唱得拘謹了。
此時此刻,我們懂得珍惜辯論比賽這種「小朋友」活動嗎?她試圖「強制」我們聆聽反對聲音及異見,令我們不能「心無旁騖」地正能量下去啊!
今日境況,政治改革及公民社會固然遙不可及,國進民退大趨勢下,恐怕鎖鏈解開後,山羊還是會歸回胖子手上,瘦子打回原形,一無所有。
在那個國家內外交困、民攻打民的日子,上述說唱音樂,「或許」就如鴉片煙土,馨香翳膩,令人沉溺,暫時忘掉苦澀。
公民指示及制衡政府的權力,那可隨意褫奪?
細聽兩位老派南音的精髓,正是那種看似隨心而為、不尚矯飾的說說唱唱。後學慎而重之細緻推敲,反而唱得拘謹了。
此時此刻,我們懂得珍惜辯論比賽這種「小朋友」活動嗎?她試圖「強制」我們聆聽反對聲音及異見,令我們不能「心無旁騖」地正能量下去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未來開發區域主要為六都以及新竹,且不排除都市更新案。 目前規劃中的五年內全台待售案約2000億左右,平均分佈在北中南的區域。
Thumbnail
「壽險業投資國外22兆元,投資國內公建卻僅1,300億元...金管會保險局長指出,若將國外投資總額上限降至25%,壽險會有9.26兆元要被迫移回國內,且不說國內債市無法吸納龐大的資金…現在強迫匯回,可能要實現虧損,間接導致保險公司無法提供適足的保單」 讓我們來研究一下,保險局長說的有道理嗎?
大家好呀~今日佐奧想同大家講下佐奧準備買嘅嘢。佐奧打算喺不久之後認購呢個機管局債券。先喺下面列出今次機管局債券有咩投資者需要知先: 債券年期: 2.5年 每手入場費: 10000 HKD 息率:每年定息 4.25% 派息:每季(3個月)派一次 贖回安排:每季(3個月)百份百贖回
Thumbnail
我問了AI,M$Copilot回答的不怎麼樣,Claude 3 倒回答如下,有模有樣,好像在寫易於理解的論文摘要,所以直接引用: 我問:你是社會學家,請詳述香港公屋、新加坡公屋、與台灣的有何不同?台灣為何又有國民住宅、社會住宅,其有何不同? Claude 3 答: 香港、新加坡和台灣在公共
Thumbnail
其實除了謝市府大批人力強力破門進商場問題很大,但東岸廣場整個招商營運過程也非常不可思議。先說我沒有看到招商文件與投資契約詳細內容,僅就常理去想當然爾講感想,可能也有其他隱情外人不得知。
Thumbnail
我國預計於本島規劃興建 7 座海水淡化廠以增加水源,由於商機龐大,各家水資源公司可望因此受惠,以即將招標的台南廠和新竹廠為例,預算金額分別為 210 億和 180 億。我相信國內任一家水資源公司都無法獨吞海淡廠商機,透過策略聯盟共同投標會是合理的選項,而國統 ......
都市更新程序繁雜,涉及法律、估價、營建等程序,相信並利用政府建構的審議制度及權利變換方式,是進行都更最好的實施方式,避免以合建方式導致地主彼此間或對建商的不信任。先出具同意書,讓都更程序開始進行,在發現公開展覽的事業計畫中,低於同意書所記載的分配比率,地主可在期滿前撤回同意,保障自身權益。  
問號 今天在看藍白拖發文的想必是鐵粉,「無腦的交易日常」至今兩個半月了,我相信很多地方都還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2024年的第一天,來解決大家的疑問吧!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未來開發區域主要為六都以及新竹,且不排除都市更新案。 目前規劃中的五年內全台待售案約2000億左右,平均分佈在北中南的區域。
Thumbnail
「壽險業投資國外22兆元,投資國內公建卻僅1,300億元...金管會保險局長指出,若將國外投資總額上限降至25%,壽險會有9.26兆元要被迫移回國內,且不說國內債市無法吸納龐大的資金…現在強迫匯回,可能要實現虧損,間接導致保險公司無法提供適足的保單」 讓我們來研究一下,保險局長說的有道理嗎?
大家好呀~今日佐奧想同大家講下佐奧準備買嘅嘢。佐奧打算喺不久之後認購呢個機管局債券。先喺下面列出今次機管局債券有咩投資者需要知先: 債券年期: 2.5年 每手入場費: 10000 HKD 息率:每年定息 4.25% 派息:每季(3個月)派一次 贖回安排:每季(3個月)百份百贖回
Thumbnail
我問了AI,M$Copilot回答的不怎麼樣,Claude 3 倒回答如下,有模有樣,好像在寫易於理解的論文摘要,所以直接引用: 我問:你是社會學家,請詳述香港公屋、新加坡公屋、與台灣的有何不同?台灣為何又有國民住宅、社會住宅,其有何不同? Claude 3 答: 香港、新加坡和台灣在公共
Thumbnail
其實除了謝市府大批人力強力破門進商場問題很大,但東岸廣場整個招商營運過程也非常不可思議。先說我沒有看到招商文件與投資契約詳細內容,僅就常理去想當然爾講感想,可能也有其他隱情外人不得知。
Thumbnail
我國預計於本島規劃興建 7 座海水淡化廠以增加水源,由於商機龐大,各家水資源公司可望因此受惠,以即將招標的台南廠和新竹廠為例,預算金額分別為 210 億和 180 億。我相信國內任一家水資源公司都無法獨吞海淡廠商機,透過策略聯盟共同投標會是合理的選項,而國統 ......
都市更新程序繁雜,涉及法律、估價、營建等程序,相信並利用政府建構的審議制度及權利變換方式,是進行都更最好的實施方式,避免以合建方式導致地主彼此間或對建商的不信任。先出具同意書,讓都更程序開始進行,在發現公開展覽的事業計畫中,低於同意書所記載的分配比率,地主可在期滿前撤回同意,保障自身權益。  
問號 今天在看藍白拖發文的想必是鐵粉,「無腦的交易日常」至今兩個半月了,我相信很多地方都還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2024年的第一天,來解決大家的疑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