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稅於民

含有「還稅於民」共 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如題,萬物飛漲,唯獨薪水不漲。人民的痛苦誰人知道?社會底層勞工的心聲向誰訴苦?政府啊,坐在辦公室吹冷氣領高薪的官員們,能否做出有利照顧百姓的決策?不要只為了利益在鬥爭。為何國家花了4千億蓋好的核四不用,每年花3、4千億(推測)去買昂貴的天然氣發電?如果核四每年發的電都替台灣賺1千億,10年就可以替台
Thumbnail
普發現金1萬元「還稅於民」快了?藍委揭進度...若能闖關最快今年「這時間」會發 2024年國庫稅收超徵金額創新高,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主張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並計畫推動修法,讓「還稅於民」成為法制化機制,繼行政院長卓榮泰4日允諾政府將「朝這個方向走」,國民黨團7日再出招,端出《稅收超徵全民共享發放現金
稅收超徵議題持續延燒,本文從學術角度探討稅收超徵的定義、性質以及是否應普發現金,並分析預算編列、執行與審核流程中的相關問題。作者認為,稅收超徵不等於國家有剩餘,應優先考量償還國債、基礎建設及歲計賸餘,普發現金需另覓財源,不可混淆。
Thumbnail
相信近來大家對於稅收超徵的對應政策普發6000都相當關心,這筆預計最快4月發放的金額,你有想過為何會稅收超徵導致此政策的執行嗎?以下是稅收超徵的相關介紹,開心領6000元前先一起來看吧!
Thumbnail
【愛傳媒「明」理專欄】蔡政府在全國稅收實徵超出預算數約4,000多億是否「還稅於民」引發關注,當中又以中央政府超徵3,000多億比例最高,行政院長蘇貞昌對外宣佈每人發放6000元「現金紅包」,也比照了香港、澳門、南韓政府的稅務慣例。
Thumbnail
《勞基法》原本立法的精神與目的是成為企業對待勞工的底線與最低標準,如今儼然已成為台灣企業對待台灣勞工的天花板與上限。過去每每當我在處理勞資糾紛與談判時,我最常聽到資方代表對著勞工與我講的一句話就是:「你們可以覺得不合理,但我們有違法嗎?」
預估今年超徵的稅收大約4500億新台幣,馬上就有立委和專家跳出來說應該還稅於民、廣發現金,到底這樣好嗎? 超徵稅收常見嗎? 台灣政府有錢嗎?
Thumbnail
面對稅收超徵4500億元,大多數人多只聚焦在是否應該「還稅於民」,然而我國近年民生經濟在疫情及通膨兩大因素的夾殺下,卻仍發生稅收超徵與富人課不到稅的情況,其根源問題就是我國稅制分配上的不公平、不合理與不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