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腳亭】伴隨長大的火車聲
avatar-img
空凜
方格精選

【四腳亭】伴隨長大的火車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四腳亭】是台灣鐵道少數從未改名的火車站之一。這命名的由來,相傳在大清帝國統治臺灣時期,基隆河運發達,早在乾隆時期此地已有開墾紀錄,廖姓先民移入四腳亭此地後,便建了四個腳的亭子,供路人休憩、喝茶,早時期老一輩的人相約在哪聚會,多半會用口語化的形容附近好認的風景、建築或物件,猜四腳亭大概是這樣來的。

早期礦業發展時間熱鬧繁盛,從四角亭、瑞芳、侯硐到三貂嶺這一帶的運煤途徑,是利用1924年建成的宜蘭線鐵路,由各火車站送至基隆港,再出海。沒落後,四腳亭也變得冷清安靜,大概到假日時才有多些探訪這老站跟古蹟的觀光遊客。

攝於四腳亭火車站

攝於四腳亭火車站

四腳亭是個樸實又靜憶的地方,看似不像九份有老街的熱鬧、猴硐貓村的可愛、十分天燈的繁願,但有個被核定為新北市三級古蹟的120歲爺級的炮台。

砲台建於1901~1903年(日本明治年間),共有一座高砲台、兩座低砲台,還有圓形觀測所、砲具庫、彈藥庫、監守衛舍、哨兵站、掩蔽部、營舍、水井與儲水所等。砲台位於四腳亭與基隆交界處,主要是軍隊防禦營區,目前僅剩幾處營房遺跡及碉堡,營房多存殘破磚牆,碉堡由石材堆疊而成,基座則被樹木的根莖盤繞。

著有《台灣的城門與砲台》等書的戴震宇說,想區分日本砲台與清代砲台有個基本方法。築有城門的砲台多半建於清朝,例如知名的高雄旗津旗後砲台。像四腳亭這一類工法較現代的砲台,幾乎都是日本砲台。戴震宇也在《台灣的城門與砲台》寫下的一段話:「城牆蓋起,象徵一個新紀元的開始;城牆消失,亦是再出發的起點。只不過古城無語,默默走過百年歲月,今人有情,更應多加珍惜。

攝於四腳亭火車站

攝於四腳亭火車站

走出火車站右轉中央路,會看到兩處有些歷史、外牆剝落、樹根磐踞的紅磚建築,這是百年古蹟古井與水塔。當年給蒸汽火車加水用的鐵路設施與提供當地居民使用的水源地,現在皆已功成身退。

百年古蹟 水塔

百年古蹟 水塔

  從我有記憶以來,因外公外婆家就在四腳亭火車站旁,呼嘯而過的火車聲,是伴隨我長大中最霸氣的聲音。小時候總覺得四腳亭很熱鬧,火車站每天都好多人扛著扁擔或大包小包的行李等車,還有一群穿著制服還睡眼惺忪的學生。早上站在家門口,看著火車進站,一堆人衝忙擠上車,然後載滿人的火車離站;中午吃完飯拿著小板凳坐在門口,看著早上扛著扁擔的阿伯阿婆們面帶疲倦的下車;睡了午覺後開始期待豆花扁擔伯的出現,遠遠的就可以聞到香味(真的很懷念古早味的豆花),轉頭跟大人要了零錢,趕快排隊買豆花吃;接近傍晚,上班族跟學生陸陸續續到站。

  以前外公外婆家就在水塔旁,但當年的一場大火燒毀了所有,現在原地已改建成小公園,有時回去我會走過去那看看,回想著當年在房子前空地玩耍的自在與無拘無束。
  
  礦業時期的沒落、現今資訊社會的快速發展,四腳亭火車站早已不復以往的熱鬧,像個看盡世間的寧靜老者,依然駐足在那,為還是需要它的人們服務。四腳亭除了砲台、水塔,還有百年的土地公廟福興宮、吉安宮媽祖廟、百年的瑞亭國小裡的百年老樹群、還有桐花季喔。每年桐花盛開時,在家裡陽台就可以眺望一整片迷白的桐花之美。

有空歡迎到四腳亭走走逛逛。

已成為小公園的 以前外公外婆家的原址

已成為小公園的 以前外公外婆家的原址


 

avatar-img
空凜
60會員
155內容數
生活有時不好過,留點溫柔給自己,還能擁抱勇敢,這裡是我的心情太嘮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空凜 的其他內容
  隨著人類壽命延長、個人健康意識的崛起,助長健檢市場的蓬勃。而市場需求龐大,全台醫院和診所紛紛設立「病檢分離」的健康管理中心,打造燈光美、氣氛佳、高階精密儀器、結合美容&整型、飲食運動諮詢、保健食品銷售、提供餐點、服務親切、只需半日到一日完成健檢的健檢中心。   約近十年吧,「健康檢查」已是大多
台灣行道樹處處都有,是否在行進間,好好欣賞過它們的美。   今天參與公司安排的健康檢查,目的地在敦化南路上,大概有N年的印象,少走到遠企方向那邊的敦化南路,到了秋天,成片的欒樹開花的欒樹大道。   早上趕準時報到,急沖沖上公車又急沖沖下公車,公車上塞滿了人,沒有心思注意那些經過的風景,或許也是因為
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到了火車站隨便買了張有座位的車票上了車,然後突然在某一站提早下車,然後再買一張有座位的回程,就靜靜地在車站等著... 我會這樣。 當有些事情想不明白。當有些事情哽住呼吸、當需要求個平靜時,火車是個比山上、海邊更能讓我平靜的去處。 小時候,外公外婆家就住在火車站旁,每次回去就是那
收假的最後一天稍微把家裡小掃除,注意到專門放手提袋的櫃子有點關不緊,準備整理一番時想:我是甚麼時候開始會把手提袋一個個收好的?這算是收集癖嗎? 大約有十年以上吧。 手提袋的收納一開始純粹想找個地方好好放著,不是垃圾又能重複使用,有些甚至材質精美(銅版紙、銅西卡、模造紙、牛皮紙等)、也有特殊風格設計的
  隨著人類壽命延長、個人健康意識的崛起,助長健檢市場的蓬勃。而市場需求龐大,全台醫院和診所紛紛設立「病檢分離」的健康管理中心,打造燈光美、氣氛佳、高階精密儀器、結合美容&整型、飲食運動諮詢、保健食品銷售、提供餐點、服務親切、只需半日到一日完成健檢的健檢中心。   約近十年吧,「健康檢查」已是大多
台灣行道樹處處都有,是否在行進間,好好欣賞過它們的美。   今天參與公司安排的健康檢查,目的地在敦化南路上,大概有N年的印象,少走到遠企方向那邊的敦化南路,到了秋天,成片的欒樹開花的欒樹大道。   早上趕準時報到,急沖沖上公車又急沖沖下公車,公車上塞滿了人,沒有心思注意那些經過的風景,或許也是因為
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到了火車站隨便買了張有座位的車票上了車,然後突然在某一站提早下車,然後再買一張有座位的回程,就靜靜地在車站等著... 我會這樣。 當有些事情想不明白。當有些事情哽住呼吸、當需要求個平靜時,火車是個比山上、海邊更能讓我平靜的去處。 小時候,外公外婆家就住在火車站旁,每次回去就是那
收假的最後一天稍微把家裡小掃除,注意到專門放手提袋的櫃子有點關不緊,準備整理一番時想:我是甚麼時候開始會把手提袋一個個收好的?這算是收集癖嗎? 大約有十年以上吧。 手提袋的收納一開始純粹想找個地方好好放著,不是垃圾又能重複使用,有些甚至材質精美(銅版紙、銅西卡、模造紙、牛皮紙等)、也有特殊風格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