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從《你好,之華》到《最後的情書》:岩井俊二的重拾攝影風格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影迷的口耳相傳中,岩井俊二在前御用攝影師篠田昇過世後,便一直無法重回以往的創作水準。但這個問題其實有點複雜:篠田昇是攝影師,但劇本是劇本,難道一個攝影師的過世,對導演的影響真的那麼大嗎?

首先要瞭解到的是:一般觀眾固然對於劇本和演員表演的感受比較敏銳,但電影作為一門包含戲劇、攝影以及音樂的複合型藝術,觀影的當下有時很難注意到自己到底是被什麼環節給觸動(這也是這裡成立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岩井俊二作為以偶像劇起家的導演,雖然不是十全十美,但有時也操刀音樂製作的他已經堪稱多才多藝。如果仔細檢視他的劇本,不難發現他的劇本有時並不是那麼完美:例如《花與愛麗絲》嚴格說起來是有點偏流水帳,但還不至於偏離主軸、《青春電幻物語》(All about Lily Chou-Chou)男主角之一為何突然轉性走霸凌路線,其轉折並未能說服所有的觀眾。但這些都是他膾炙人口的作品,其中《花與愛麗絲》的一些配樂甚至是由他親自撰寫演奏。也就是說,岩井的作品之所以能打動人,有時靠的其實是攝影以及音樂等環節所營造的氛圍,而這就是為何攝影師對他那麼重要的原因。

而他近期的作品《你好,之華》以及《最後的情書》,恰巧是幾乎同一個劇本的不同製作,而兩者對照之後,可以看出他和攝影師神戶千木已經找到合作的默契。因此在這裡跟各位岩井的影迷報佳音,儘管這個劇本有嚴重的問題,但日版攝影之強大,不禁讓人期待他往後的創作能夠重回巔峰。

《你好,之華》由岩井俊二執導,陳可辛監製

《你好,之華》由岩井俊二執導,陳可辛監製

劇本的問題

所以這個劇本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女主角在姊姊過世以後,所以代替姐姐回去參加同學會以宣告姊姊過世的消息。但由於女主角和姐姐長得實在太像,因此不但沒把消息告訴大家,還被大家誤認成姐姐,甚至還因而和中學時期的暗戀對象相遇。所以女主角被勾起了過去的回憶,而男主角則是在不說破知道女主角不是姐姐的前提下,和女主角互動展開這個故事。

這樣的設定也許有點惆悵,因為在姐姐是校花而自己沒沒無聞的前提下,和自己曾經暗戀的對象再續前緣,難免讓人感到有點心酸;但當故事後段揭示了男主角曾經是姐姐的前男友,並且感嘆如果兩人繼續交往,姊姊或許就不會因為所託非人因而早逝時,類似不倫的感覺就凌駕了這份心酸。

這或許就是這個劇本為何沒有大賣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因此,個人甚至還因此締造了同一個劇本的不同製作,兩場電影都只有一人包場的另類成就XD

中國版和日版的差異

但在觀賞《你好,之華》以及《最後的情書》時,個人卻覺得覺得這兩個製作給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像是攝影師神戶在拍攝《你好,之華》時,運鏡的方式和《最後的情書》不太一樣,後者可能因為已經有過一次拍攝經驗,所以更能駕輕就熟地透過運鏡,呈現出那份緩緩流動的空氣感。

raw-image
raw-image

但同時,服裝和場景也發揮著關鍵的作用。這部以緬懷中學時代的純愛為主軸的作品,在中國版中由於設定的關係,服裝和陳設走的是懷舊路線;但很顯然,透過視覺呈現中式懷舊路線並非岩井所熟悉的。

raw-image
raw-image

同時我們可以發現:所謂的攝影風格,雖然是由攝影師和導演掌握了絕大部分的關鍵,但生活的底蘊其實也在默默發揮著作用。就好像香港街頭要拍出日系的空氣感不是不可能,只是通常可能會很違和;但我們不會因此就說,因為香港街頭比較難拍出空氣感,所以香港街頭沒有自己的風格。


岩井俊二之所以會有執導《你好,之華》的機會,很可能是因為他曾經是《七月與安生》前期的監製;也因此後來的監製陳可辛才會再找他合作一次,看看是否能夠締造同樣的傑出成績。

但正如前面所說的,電影是一門複合型藝術,而影響一部電影成功與否的環節實在太多,有時上一個成功的經驗之所以無法複製下去,可能是因為沒有掌握確切的環節;有時就算掌握到確切的環節,但觀眾卻可能因為早已對同樣的題材感到厭煩,所以相近的內容卻不會被買單。

但所幸岩井在篠田昇過世後,不但和現任御用攝影師神戶建立起默契,從《你好,之華》到《最後的情書》,也可以看出這對合作夥伴對創作的堅持,將之前的問題做了最大的改進。也因此,岩井之後的作品只要能夠有一個不錯的劇本,以他作為一個映像作家的路線,想必是值得他的影迷期待並且進場支持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用一部片尾的時間
59會員
57內容數
影評散見於放映週報、週刊編集、香港映畫手民。但偶爾還是會想聊聊最喜歡的音樂,以及曾經發生在你我生長的這塊土地的事。
2022/01/22
這部片大致上在同溫層獲得不錯的評價,但也有少數相反的看法。這篇文章會一路從哲學的點,沿路講回社會背景的觀察,最後才從戲劇面做檢討。
Thumbnail
2022/01/22
這部片大致上在同溫層獲得不錯的評價,但也有少數相反的看法。這篇文章會一路從哲學的點,沿路講回社會背景的觀察,最後才從戲劇面做檢討。
Thumbnail
2020/09/28
《黑天鵝》導演在更之前的作品《噩夢輓歌》更是堪稱影史中的佳作。片中劇情架構很簡單,就是講述一對吸毒的情侶和其友人以及服用減肥藥的母親逐漸上癮的過程,但其手法似乎是在向庫柏力克的傑作《發條橘子》致敬卻又再做出更一步的挑戰。
Thumbnail
2020/09/28
《黑天鵝》導演在更之前的作品《噩夢輓歌》更是堪稱影史中的佳作。片中劇情架構很簡單,就是講述一對吸毒的情侶和其友人以及服用減肥藥的母親逐漸上癮的過程,但其手法似乎是在向庫柏力克的傑作《發條橘子》致敬卻又再做出更一步的挑戰。
Thumbnail
2018/10/16
去年由佩德羅.阿莫多瓦領軍擔任評審團主席的坎城影展,將首獎頒給了由瑞典導演魯本・奧斯倫(Ruben Östlund)執導的《抓狂美術館》(The Square);阿莫多瓦直言他其實深受另一部獲得評審團大獎的同運電影《BPM》感動,那麼身為評審團主席的他為何會催票失敗?
Thumbnail
2018/10/16
去年由佩德羅.阿莫多瓦領軍擔任評審團主席的坎城影展,將首獎頒給了由瑞典導演魯本・奧斯倫(Ruben Östlund)執導的《抓狂美術館》(The Square);阿莫多瓦直言他其實深受另一部獲得評審團大獎的同運電影《BPM》感動,那麼身為評審團主席的他為何會催票失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幾天看完了岩井俊二的《最後的情書》 岩井俊二執導拍攝時,很常使用手持攝影 讓這部很純愛的電影 變得沒那麼安靜 導演彷彿想把故事裡角色心中的波動,都傳遞到觀眾心裡似的。 我很喜歡,覺得很特別。
Thumbnail
這幾天看完了岩井俊二的《最後的情書》 岩井俊二執導拍攝時,很常使用手持攝影 讓這部很純愛的電影 變得沒那麼安靜 導演彷彿想把故事裡角色心中的波動,都傳遞到觀眾心裡似的。 我很喜歡,覺得很特別。
Thumbnail
完食‘18《你好之華》和‘20《最後的情書》,不禁想念起從前生猛鮮活的岩井作品群像,更深切地說是篠田昇無可取代的攝影映像不再。
Thumbnail
完食‘18《你好之華》和‘20《最後的情書》,不禁想念起從前生猛鮮活的岩井作品群像,更深切地說是篠田昇無可取代的攝影映像不再。
Thumbnail
日本電影:現在只想愛你是2006年改編人氣作家市川拓司的小說—《戀愛寫真》的純愛電影。由新城毅彥執導,玉木宏、宮崎葵演出。隨著宮崎葵與玉木宏在電影中展現自然、率真的演技,再搭配改編擅於描寫純真情感,市川拓司的故事為基底,整部電影看下來不僅是還原了小說欲傳達的情境,甚至為電影增添了帶點遺憾,又不失溫暖
Thumbnail
日本電影:現在只想愛你是2006年改編人氣作家市川拓司的小說—《戀愛寫真》的純愛電影。由新城毅彥執導,玉木宏、宮崎葵演出。隨著宮崎葵與玉木宏在電影中展現自然、率真的演技,再搭配改編擅於描寫純真情感,市川拓司的故事為基底,整部電影看下來不僅是還原了小說欲傳達的情境,甚至為電影增添了帶點遺憾,又不失溫暖
Thumbnail
「お元気ですか、私は元気です。」還記得26年前電影ラブレター(情書)裡著名的台詞嗎? 大雪中的朦朧場景,短髮氣質出眾的中山美穗,以及岩井俊二執導的唯美拍攝手法,都讓人深深喜愛著這部電影。有陣子很常在電視上重播,每次我都會忍不住地一直看到最後。 『似てるとどうなるの?』 如果像的話,會如何呢?
Thumbnail
「お元気ですか、私は元気です。」還記得26年前電影ラブレター(情書)裡著名的台詞嗎? 大雪中的朦朧場景,短髮氣質出眾的中山美穗,以及岩井俊二執導的唯美拍攝手法,都讓人深深喜愛著這部電影。有陣子很常在電視上重播,每次我都會忍不住地一直看到最後。 『似てるとどうなるの?』 如果像的話,會如何呢?
Thumbnail
曾經很喜歡岩井俊二,但這部片上映時因為一些評論而沒有動起去戲院看的念頭,其實還是掛念著。終於,在今天看完了《最後的情書》,果然非常《情書》,不過這樣的岩井俊二還是打動了我的心。
Thumbnail
曾經很喜歡岩井俊二,但這部片上映時因為一些評論而沒有動起去戲院看的念頭,其實還是掛念著。終於,在今天看完了《最後的情書》,果然非常《情書》,不過這樣的岩井俊二還是打動了我的心。
Thumbnail
那是毫無雜質的純愛,沒有壁咚情節、沒有臉紅心跳,沒有騎著機車冒著暴雨大喊「我喜歡你」,只有在借書卡一遍又一遍地寫下妳的名字、偷偷在背面畫上不會被妳發現的剪影。 岩井俊二用淡淡且內斂的情感寫下《情書》,直至25年的今日,他的溫柔依舊鋒利,他的純愛依舊動人。
Thumbnail
那是毫無雜質的純愛,沒有壁咚情節、沒有臉紅心跳,沒有騎著機車冒著暴雨大喊「我喜歡你」,只有在借書卡一遍又一遍地寫下妳的名字、偷偷在背面畫上不會被妳發現的剪影。 岩井俊二用淡淡且內斂的情感寫下《情書》,直至25年的今日,他的溫柔依舊鋒利,他的純愛依舊動人。
Thumbnail
岩井俊二近期的作品《你好,之華》以及《最後的情書》,恰巧是幾乎同一個劇本的不同製作,而兩者對照之後,可以看出他和攝影師神戶千木已經找到合作的默契。因此在這裡跟各位岩井的影迷報佳音,儘管這個劇本有嚴重的問題,但日版攝影之強大,不禁讓人期待他往後的創作能夠重回巔峰。
Thumbnail
岩井俊二近期的作品《你好,之華》以及《最後的情書》,恰巧是幾乎同一個劇本的不同製作,而兩者對照之後,可以看出他和攝影師神戶千木已經找到合作的默契。因此在這裡跟各位岩井的影迷報佳音,儘管這個劇本有嚴重的問題,但日版攝影之強大,不禁讓人期待他往後的創作能夠重回巔峰。
Thumbnail
在影像的投射,流水般潺潺緩動的鏡頭之間,加入了脫俗綺麗的音符襯托,岩井俊二將視覺、聽覺、感覺,融合為一,他以細小淡雅的筆觸訴說平淡卻不平凡的事件,不敘述離別或釋懷,而是任由演員與蟬聲共同演進,流淌於無常情緒,時間樣態之中。
Thumbnail
在影像的投射,流水般潺潺緩動的鏡頭之間,加入了脫俗綺麗的音符襯托,岩井俊二將視覺、聽覺、感覺,融合為一,他以細小淡雅的筆觸訴說平淡卻不平凡的事件,不敘述離別或釋懷,而是任由演員與蟬聲共同演進,流淌於無常情緒,時間樣態之中。
Thumbnail
可是在偏見之下看了《你好,之華》及《最後的情書》,反而發現自己的「惡意」有點多餘,因為海外觀眾喜歡的就是獨樹一幟的「岩井味」,雖然放在中國大連當然水土不服,但放在日本宮城仍然非常順眼,那股不被世俗沾污、只陶醉於自我的個人回憶,儘管現實中並不存在,但能夠觸動曾經被岩井俊二感動的影迷,已經很夠了。
Thumbnail
可是在偏見之下看了《你好,之華》及《最後的情書》,反而發現自己的「惡意」有點多餘,因為海外觀眾喜歡的就是獨樹一幟的「岩井味」,雖然放在中國大連當然水土不服,但放在日本宮城仍然非常順眼,那股不被世俗沾污、只陶醉於自我的個人回憶,儘管現實中並不存在,但能夠觸動曾經被岩井俊二感動的影迷,已經很夠了。
Thumbnail
《你好,之華》揉合了岩井俊二的各種元素,令人重新回味岩井俊二的美好,卻也失去了焦點。 《真實》再次展現是枝裕和,到底多會描繪家庭。相近於《橫山家之味》,雖少了幾分味道,卻又多了幾分精巧的劇情設計。
Thumbnail
《你好,之華》揉合了岩井俊二的各種元素,令人重新回味岩井俊二的美好,卻也失去了焦點。 《真實》再次展現是枝裕和,到底多會描繪家庭。相近於《橫山家之味》,雖少了幾分味道,卻又多了幾分精巧的劇情設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