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第 215 話:Wow! 來自太空的不明訊號!外星人 4n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業餘科學家也「可能」對科學有貢獻喔!比如說幫忙尋找外星人...

其實人類一直在尋找外星人,雖然霍金一再警告我們,不要找得那麼賣力,因為會碰到的一定是文明程度比我們高的外星人,真的接觸可能導致地球文明的滅亡...但是驅動人類文明的「好奇心」讓我們忍不住一直去找。1974年正式開始了「搜尋地球外文明」計畫(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SETI),卡爾‧薩根原作,茱蒂‧佛斯特主演的電影「接觸未來」,就以這個計畫為主題。


電影「接觸未來」的海報(ⒸCarl Sagan, Robert Zemeckis/Warner Bros.)

電影「接觸未來」的海報(ⒸCarl Sagan, Robert Zemeckis/Warner Bros.)

在 2000 年前後,由於個人電腦計算能力、網路速度與普及率飛躍式的提升,一個「在家尋找外星人」的計畫 SETI@Home 引起了一陣熱潮,利用一個會到天文觀測資料庫抓資料並進行分析的「螢幕保護程式」,利用全世界個人電腦的閒置時間進行計算,分析了無數的資料,當時台灣各大學的實驗室、宿舍裡的電腦,只要一進入閒置狀態,幾乎都是這個螢幕保護程式在運作,雖然最後還是沒有找到外星人,但是這是資訊科學中,大規模分散式計算的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


SETI@Home「在家尋找外星人」的螢幕保護程式運作中。

SETI@Home「在家尋找外星人」的螢幕保護程式運作中。

回到1977 年 8 月 16 日,美國天文學家 Jerry R. Ehman 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大耳朵電波望遠鏡」所列印出來的訊號中,發現一段長達 72 秒的強烈訊號:「6EQUJ5」,這串文字是什麼意思呢?當時並沒有像現在可以即時、自動而且精確記錄觀測訊號的電腦設備,所以用的是文字代號,然後用紙張印出來,這些代號的意思是這樣:以記錄此訊號之前數分鐘的平均值當作基準,記錄到的訊號如果是在其 0~0.999... 倍就是沒訊號;1~1.999...倍就記為 1;2~2.999...倍就記為 2...依此類推,但如果超過 10 倍怎麼辦呢?那就用 A 代表 10~10.999...倍;B代表 11~11.999...倍。看到這裡,各位應該可以禮節「6EQUJ5」是多強的訊號了吧!於是 Ehman 把這段印出來的訊號用紅筆圈起來,旁邊寫了個「Wow!」表示驚嘆,於是這段訊號就被稱為「Wow! Signal」。


Wow! Signal,是外星人在向我們發出通訊嗎?(來源:維基百科)

Wow! Signal,是外星人在向我們發出通訊嗎?(來源:維基百科)

當時分析訊號都不是即時的,所以 Ehman 看到報表時,觀測時間早就過了,也沒辦法當場立刻追蹤確認。由於這個訊號實在太突出了,為了弄清楚那到底是什麼,後續也有許多希望能再次看到這個訊號的努力,但是都失敗了,各地的天文台再也沒有收到類似的訊號。

由於就只看到這麼一次,所以天文學家也不知道怎麼解釋,不過對天文學家來說「宇宙裡沒有新鮮事」,這種短暫、單一、高強度的事件也不是絕無僅有,例如最近觀察到的「快速無線電爆發」(fast radio bursts, FRBs),從遙遠的其他銀河系突然傳來很強的無線電波脈衝,只經過幾分之一秒的時間就消失。

事實上 Wow! Signal 由於「可能是外星人傳來的通訊」這種想像,對於一般民眾的吸引力遠高於天文學家的興趣。業餘天文學家 Alberto Caballero,也是個 Youtuber 在 11 月 8 日在論文資料庫(arXiv.org)上傳了一篇論文,從 Wow! Signal 推估除來的訊號源方向,到歐洲太空總署的「蓋亞任務」所建立的恆星資料庫中搜尋「可能會有生命」的星系,得到一個結果:距離我們 1801 光年的「2MASS 19281982-2640123」這顆恆星,跟太陽具有幾乎相同的半徑、溫度以及亮度:表面溫度 5783K(太陽是 5778K)、半徑是太陽的 99.656%,亮度是太陽的 1.000737倍,真的是超級接近,等於是太陽的雙胞胎!而且還從這個方位傳來了巨大的訊號,難道真的是我們的「孿生地球」上的「另一個我們」對我們發出訊號?該不會跟小叮噹(哆啦 A 夢)的故事一樣,是個什麼都顛倒的世界吧?


小叮噹(哆啦A夢)中有一集「顛倒星球」,在宇宙中有一顆跟地球幾乎一樣的行星,只是所有的東西都是相反的...

小叮噹(哆啦A夢)中有一集「顛倒星球」,在宇宙中有一顆跟地球幾乎一樣的行星,只是所有的東西都是相反的...

這篇論文並沒有跳躍到這種結論,只是指出,在那個地方,有這麼一個星球而已(雖然是業餘人士,但不隨便嘩眾取寵,這點值得讚賞)。如果要說這有什麼意義,首先要回答的是,在這個位置,出現一顆跟太陽這麼像的星球,機率有多少?因為宇宙有夠大,星球有夠多,就算機率很低,只要母體夠大,還是有可能「就是那麼剛好」的出現,就像「地球就是這麼剛好的把這些原子分子接合在一起,產生了『生命』與『文明』」一樣...

這是一篇業餘天文學家寫的簡單論文,放在物理社群的資料庫中,並沒有經過標準的「同儕審查」(peer review)程序,到底是不是一個重要的發現,還有待後續的驗證。不過有意思的是,在這個「資料的時代」,人人都可以取得大量的資料,照自己的點子來分析,或許正是一個讓科學研究走出學術象牙塔的契機呢!各位是不是也覺得有點手癢了呢?

#超中二物理宅雜記

#等我征服世界就把天文物理學列為全人類必修

#生命宇宙與萬事萬物什麼都馬跟物理有關

#話都給我講就好 其之215

Phys.org 報導:https://phys.org/news/2020-11-amateur-astronomer-alberto-caballero-source.html

arXiv.org 論文:https://arxiv.org/abs/2011.0609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鱸魚-avatar-img
2020/11/30
這個話題我也一直在研究。最近剛好看到很多這一類的文章。 銀河系裡面「剛好」出現一顆像地球這樣的行星機率有多少?估計大概是千分之一,也就是我們的銀河系裡面有10億顆像地球這樣適合有生命的行星。 只是一般人就此打住,認定銀河系裡面就一定有高文明。只是大家都不知道這只是第一步,後面還有更困難的。 要產生高文明,科學家算出來後面還有 3 個更大的障礙,一般人不會去思考。每一個機率都低于千分之一。如果把這些機率全部相乘在一起,雖然銀河系行星總母體夠大是 1 兆,最後的答案仍然是小於一。 當然,離開了這個銀河系又是天馬行空,但是離我們最近的下一個銀河是 2百 50 萬光年,即使我們收到訊號是來自那裡,也沒有任何意義,那已經是 2百 50 萬年前的事。 所以現在有一派新的學說,那就是 Yes we are alone(in our galaxy)。某些程度我同意這個說法,我們不應該浪費時間討論銀河系以外的事。但就這個銀河系之內,這個分析是站得住腳的。 很有意思的話題,提出來給您分享。
avatar-img
超中二物理宅的沙龍
159會員
149內容數
以中二魂介紹最新的科學與科技發展,幫你讀剛出爐的最新學術期刊論文,若宅味過重敬請原諒!
2023/01/03
原文發表於夏天,不過貼來 vocus 時已經變冬天了。不過冬天吃完火鍋來根冰棒也是很讚啦...「夏日求生手冊」來了!在這種熱死人的天氣下,大家要怎麼辦呢?「躲在家裡吹冷氣」會讓全球暖化火上加油,不然就來「吃冰」吧!
Thumbnail
2023/01/03
原文發表於夏天,不過貼來 vocus 時已經變冬天了。不過冬天吃完火鍋來根冰棒也是很讚啦...「夏日求生手冊」來了!在這種熱死人的天氣下,大家要怎麼辦呢?「躲在家裡吹冷氣」會讓全球暖化火上加油,不然就來「吃冰」吧!
Thumbnail
2022/11/23
大學生的福音!不用再費心解微積分、線性代數、微分方程的習題了!但這真的是「福音」嗎?AI 已經可以解出大學程度的數學問題,並且以人類聽得懂得方式講解。
Thumbnail
2022/11/23
大學生的福音!不用再費心解微積分、線性代數、微分方程的習題了!但這真的是「福音」嗎?AI 已經可以解出大學程度的數學問題,並且以人類聽得懂得方式講解。
Thumbnail
2022/11/22
­「遊戲中的暴力與色情元素,會不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呢?」美國Stetson大學進行了一項研究,透過「統合分析」,整合了相關論文中的資料統計,探討遊戲中將女性角色塑造的「性化」,會不會提高玩家「性別歧視/厭女症」傾向,或是「對自己的身體不滿而降低對自身的肯定」。結論是「都不會」。
Thumbnail
2022/11/22
­「遊戲中的暴力與色情元素,會不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呢?」美國Stetson大學進行了一項研究,透過「統合分析」,整合了相關論文中的資料統計,探討遊戲中將女性角色塑造的「性化」,會不會提高玩家「性別歧視/厭女症」傾向,或是「對自己的身體不滿而降低對自身的肯定」。結論是「都不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關於我們文明與外星高智體的可能性思考 如果,用十萬年時間,令黑猩猩基因突變而成為了今天直立智人的始祖;那麼,能夠作星際航行的「外星高智體」,若然領先我們超過1M或數M的時間,「他們」的精神、心靈文明或會演化至哪一個境界?
Thumbnail
關於我們文明與外星高智體的可能性思考 如果,用十萬年時間,令黑猩猩基因突變而成為了今天直立智人的始祖;那麼,能夠作星際航行的「外星高智體」,若然領先我們超過1M或數M的時間,「他們」的精神、心靈文明或會演化至哪一個境界?
Thumbnail
1998.08.27的啟示?停課不停學,給中學生再三推介---Rare Earth: Why Complex Life Is Uncommon in the Universe ...一生人必讀之書,尤其在中學時代Necessary To Read, Esp in the Middle School
Thumbnail
1998.08.27的啟示?停課不停學,給中學生再三推介---Rare Earth: Why Complex Life Is Uncommon in the Universe ...一生人必讀之書,尤其在中學時代Necessary To Read, Esp in the Middle School
Thumbnail
你好奇人類來自何方嗎? 你對於你所信仰的宗教是打從心底百分之百信奉嗎? 你對世界各地的古文明之謎產生疑惑嗎? 對於人類肉眼無法看見的靈、輪迴轉世之說,你是不是一直找不到答案? 如果你想要知道以上這些疑惑的解答,那就要反覆讀一讀《海奧華預言》這本書。
Thumbnail
你好奇人類來自何方嗎? 你對於你所信仰的宗教是打從心底百分之百信奉嗎? 你對世界各地的古文明之謎產生疑惑嗎? 對於人類肉眼無法看見的靈、輪迴轉世之說,你是不是一直找不到答案? 如果你想要知道以上這些疑惑的解答,那就要反覆讀一讀《海奧華預言》這本書。
Thumbnail
學校沒教的事、人間沒教的事, 沒人知曉的天機、奧秘、真相、真理都在專題文章中。 這一篇文章來談論許多對天機、奧秘有興趣的夥伴, 對神界、神明、外星人、外星文明有興趣的夥伴, 不要陷入認知的誤區,建議格局要放大,眼光要看遠。 許多人格局太小、眼光太窄,猶如井底之蛙。
Thumbnail
學校沒教的事、人間沒教的事, 沒人知曉的天機、奧秘、真相、真理都在專題文章中。 這一篇文章來談論許多對天機、奧秘有興趣的夥伴, 對神界、神明、外星人、外星文明有興趣的夥伴, 不要陷入認知的誤區,建議格局要放大,眼光要看遠。 許多人格局太小、眼光太窄,猶如井底之蛙。
Thumbnail
寫在前面: 這篇文章寫於七月底,是參加某個平台的社區活動文章。打從活動出來後,我就開始拼命想著要怎麼寫呢,想破腦袋還是想不出比較有趣的文章,還去翻了我大學留下來的《論語》筆記,還是沒靈感。於是呢,我就這樣先一直放著不去理它,直到七月中心裡有一股來自宇宙的衝動,讓我重看以前沒看完的動漫,而這中間和現實
Thumbnail
寫在前面: 這篇文章寫於七月底,是參加某個平台的社區活動文章。打從活動出來後,我就開始拼命想著要怎麼寫呢,想破腦袋還是想不出比較有趣的文章,還去翻了我大學留下來的《論語》筆記,還是沒靈感。於是呢,我就這樣先一直放著不去理它,直到七月中心裡有一股來自宇宙的衝動,讓我重看以前沒看完的動漫,而這中間和現實
Thumbnail
外星人真的存在嗎?應該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嗎? 2015年6月29日,天文學家佩特蘿芙(Emily Petroff)經過多年研究,終於解開17年前澳洲帕克斯天文台觀測到的神秘電波的真相!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外星人真的存在嗎?應該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嗎? 2015年6月29日,天文學家佩特蘿芙(Emily Petroff)經過多年研究,終於解開17年前澳洲帕克斯天文台觀測到的神秘電波的真相!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