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08.27的啟示?停課不停學,給中學生再三推介---Rare Earth: Why Complex Lif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1998.08.27的啟示?停課不停學,給中學生再三推介---Rare Earth: Why Complex Life Is Uncommon in the Universe ...一生人必讀之書,尤其在中學時代Necessary To Read, Esp in the Middle School
raw-image

新冠疫情肆虐,學生又要停課,不幸居家檢疫隔離,就更應該讀書以增長知識、安定心寧。「吉人辭寡心安靜,躁人辭多長戚戚」,再推Peter Ward、Donald E. Brownlee的Rare Earth: Why Complex Life Is Uncommon in the Universe(中譯:《地球殊異:為何複雜生命在宇宙中並不普遍?》) ,尤其是給中學生的你們,原因在於今天我們新人類必須有如右的素質:1. 具客觀科學的精神;2. 具「泰山崩於前也不為所動」的安定心靈及氣魄;3. 具合情合理合法的推理人文素質;4. 具覺醒「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同理心;5. 能夠帶領人類永續綠色和平地發展下去的人本理念;6. 具創新冒險的外太空移民、「Earthization」小行星或人類宜居地行星(如:火星)的宏大志願…

1998.08.27的啟示是什麼?原來書中第13章提及在地球2萬年前左右,來自天鷹座有一顆中子星,它被歸類為「磁星」;雖然直徑只32公里但密度質量卻大於我們的太陽,而它爆炸向外太空四散致命射線---X-Ray及伽瑪射線(或γ射線)---後者在科學上不會令人變成「蜘蛛人」、「綠色巨人」(註:那是電影胡亂創作!) 。經過長達兩萬年的時間(各位,試想想兩萬年前人類在哪,劍齒虎、長毛象、巨豺狼橫行地上啊!) ,在1998.08.27晚上轟擊地球:除了造成幾個人造衛星失靈之外,它在離我們居住的地表上空約48公里附近消散了!

單就地球擁有一個像月球的衛星,已近乎神奇!

單就地球擁有一個像月球的衛星,已近乎神奇!

各位,這絕對是一種幸運!是人類能夠存活至今的莫大慶幸,如果你活得不開心、不耐煩,或許試試閱讀此書吧?而這,亦是人類第一次(根據兩位作者斷言)覺悟外太空不知何處會噴射人類致命射線,兩位作者們還給我們如下假如(疑問):

第一,這顆磁星距離地球僅一萬年,射線強度高4倍,足以完全破壞臭氧層(問題:臭氧層破壞了,人類會怎麼樣?)

第二,這顆磁星距離地球僅一光年?究竟黑暗的宇宙潛伏什麼足以毀滅地球上所有生命?

兩位作者告訴了我們,人類面對宇宙僅是兩歲小孩而已;而筆者告訴大家現在可測宇宙約900億光年以上,似乎應該有很多地球的生命的可能性?但以消除法相除,Peter Ward、Donald E. Brownlee就告訴了我們另一回事,要有地球可以孕育人類生命可能性原來也微乎其微,且有很多幸運及巧合配合才行!於是?我們真的要很珍惜、很珍惜現在我們的地球了!

Peter、Donald所提出的地球殊異假說,跟筆者很喜歡的天文科學卡爾·薩根及法蘭克·德雷克提出的平庸原理,是恰恰相反的概念。後者假設地球這一類地行星在宇宙中很普遍,亦即推論高智慧生物如人類也有可能在地球以外的其他地方出現。而筆者比較傾向前者Peter、Donald的假設,簡言之就是地球發展到現在得來不易,我們人類必箕要好好保護地球。

最後,雖然卡爾·薩根(Carl Sagan)並非跟Peter、Donald的假設相同,但他卻支持人類向外移民的大膽冒險。畢竟,當大家讀過以上「1998.08.27的啟示」,或許也該心中有數吧?筆者的科幻精神也是因為讀著以上的而來:

第一,減少地球人類數目,全力開拓外太空移民計劃。

第二,盡快發展核聚變在發電、能量上的建設,以便人類可以離開地球,並且「Earthization」小行星或人類宜居地行星(如:火星)

第三,在人類宜居地行星(如:火星)建立地下城,核聚變在發電及製造氧氣、食物及飲用水,以供人類在地外行星存活下去。

第四,駕取地球周邊小行星,「Earthization」它們,分散了人類移民;並可以操作它們作出最理想距離太陽的宜居地?

那麼,要是再有磁星再轟炸地球,即使距離再近也不用害怕了吧?其實以上科幻精神都是根據天文科學而假設的,最重要的理念是:不要把所有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之內!

目前為止,可觀測的宇宙約有1000億光年,理應可能有不少"地球"吧?但這書卻告訴我們地球得來不易,尤其擁有"我們"(智人)更是近乎不可能!看看此書你會明白。

目前為止,可觀測的宇宙約有1000億光年,理應可能有不少"地球"吧?但這書卻告訴我們地球得來不易,尤其擁有"我們"(智人)更是近乎不可能!看看此書你會明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盧明輝的沙龍
19會員
54內容數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在談到自己的讀書生涯時,著名作家冰心(1900-1999)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這短短的九個字,包含了她對讀書的熱愛、對讀書意義的認知和選書的標準,被後人一再引用。 假如,身體要適當營養及運動;那麼,精神心靈也需要合適的書本來滋養了!好書不厭百回讀 ,熟讀深思子自知。
盧明輝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4
在古代愛情婚姻中,能夠共諧連理,在詩歌世界中也是有的。最常用於女嫁的是《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詩指的是女子嫁入夫家,夫妻和諧,家庭美滿。 可是,若男子娶妻呢?則宜以《詩經。豳風。伐柯》一詩:「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則不遠。我覯之
Thumbnail
2023/01/04
在古代愛情婚姻中,能夠共諧連理,在詩歌世界中也是有的。最常用於女嫁的是《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詩指的是女子嫁入夫家,夫妻和諧,家庭美滿。 可是,若男子娶妻呢?則宜以《詩經。豳風。伐柯》一詩:「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則不遠。我覯之
Thumbnail
2023/01/01
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有這樣解說:「同𢖽爲友。从二又。相交友也。」後來,到了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再作詳注:「同志爲友。周禮注曰。同師曰明。同志曰友。从二又相交。二又、二人也。善兄弟曰友。亦取二人而如左右手也。云久切。三部。亦古文友。」 由此可見,「友」不但同志,還可以是善兄弟,甚至可
Thumbnail
2023/01/01
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有這樣解說:「同𢖽爲友。从二又。相交友也。」後來,到了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再作詳注:「同志爲友。周禮注曰。同師曰明。同志曰友。从二又相交。二又、二人也。善兄弟曰友。亦取二人而如左右手也。云久切。三部。亦古文友。」 由此可見,「友」不但同志,還可以是善兄弟,甚至可
Thumbnail
2022/09/10
科幻中的<三體>,在紅岸計劃接收外星高智體的宇宙電波中,終於得到了來自半人馬星座的三星(即三體)的訊息。 接收員是書中重要主角之一---葉文潔。來自三體的訊息叫她不要回答,但她就像潘朵拉一樣打開了盒子。
Thumbnail
2022/09/10
科幻中的<三體>,在紅岸計劃接收外星高智體的宇宙電波中,終於得到了來自半人馬星座的三星(即三體)的訊息。 接收員是書中重要主角之一---葉文潔。來自三體的訊息叫她不要回答,但她就像潘朵拉一樣打開了盒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哥白尼提倡地動說之前,便有一小群人承繼彼此的夢想與信念,他們秘密研究天文,躲避教會的異端審查,即使生命危在旦夕,他們仍奮不顧身矢言推動地球轉動,幾世代人共同見證地動說的完成。這段充滿傷痕與熱血的歷史,成為火苗,再次燃放在所有人心中。
Thumbnail
在哥白尼提倡地動說之前,便有一小群人承繼彼此的夢想與信念,他們秘密研究天文,躲避教會的異端審查,即使生命危在旦夕,他們仍奮不顧身矢言推動地球轉動,幾世代人共同見證地動說的完成。這段充滿傷痕與熱血的歷史,成為火苗,再次燃放在所有人心中。
Thumbnail
沒有任何事情是偶然的。人類誕生在地球上,不是偶然;當然,你的存在本身,也不是偶然。本篇文章根據催眠師朵洛莉絲•侃南的著作《地球守護者:地球實驗的阿卡西紀錄》,介紹外星人在地球播種生命,以及人類作為「星際種子」所扮演的角色。
Thumbnail
沒有任何事情是偶然的。人類誕生在地球上,不是偶然;當然,你的存在本身,也不是偶然。本篇文章根據催眠師朵洛莉絲•侃南的著作《地球守護者:地球實驗的阿卡西紀錄》,介紹外星人在地球播種生命,以及人類作為「星際種子」所扮演的角色。
Thumbnail
  大約在一百三十八億年前經歷所謂的大霹靂之後宇宙的物質、能量、時間、空間才應運而生。宇宙的這些基本特徵,就成了「物理學」。    在這之後過了大約三十萬年,物質和能量開始形成複雜的結構,稱為原子,然後進一步構成分子。至於這些原子和分子的故事、以及他們如何交互作用,就成了「化學」。    大約在
Thumbnail
  大約在一百三十八億年前經歷所謂的大霹靂之後宇宙的物質、能量、時間、空間才應運而生。宇宙的這些基本特徵,就成了「物理學」。    在這之後過了大約三十萬年,物質和能量開始形成複雜的結構,稱為原子,然後進一步構成分子。至於這些原子和分子的故事、以及他們如何交互作用,就成了「化學」。    大約在
Thumbnail
僅僅只是存在就足夠。 這句話我在好幾年前,印象中是在與神對話這本書裡看到過。當時我沒有什麼深刻的理解。 但近期也許是時候到了,某天我一邊做著繪本故事需要的模型,一邊聽著yt上的有聲書【地球守護者】內容關於作者透過催眠發現一位年輕人的靈魂是外星人的對話紀錄。 我一邊聽一邊組裝,突然我聽到內容中提到
Thumbnail
僅僅只是存在就足夠。 這句話我在好幾年前,印象中是在與神對話這本書裡看到過。當時我沒有什麼深刻的理解。 但近期也許是時候到了,某天我一邊做著繪本故事需要的模型,一邊聽著yt上的有聲書【地球守護者】內容關於作者透過催眠發現一位年輕人的靈魂是外星人的對話紀錄。 我一邊聽一邊組裝,突然我聽到內容中提到
Thumbnail
眾多科幻片愛好者心底夢寐以求著逃離地球,遠赴宇宙中的別的星球謀求新生。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不僅是科學家,還有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以及太空人們,正在全心投入探索宇宙的浩瀚星際,尋覓能夠容納人類生命的星球,以減輕地球的負擔。
Thumbnail
眾多科幻片愛好者心底夢寐以求著逃離地球,遠赴宇宙中的別的星球謀求新生。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不僅是科學家,還有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以及太空人們,正在全心投入探索宇宙的浩瀚星際,尋覓能夠容納人類生命的星球,以減輕地球的負擔。
Thumbnail
當重力反叛了我們熟知的物理定律,世界該如何運行?我們所熟悉的一切又會怎麼運轉?
Thumbnail
當重力反叛了我們熟知的物理定律,世界該如何運行?我們所熟悉的一切又會怎麼運轉?
Thumbnail
為什麼要有宇宙觀?換言之,科學知識越豐富,就越了解宇宙萬物的運作,而人只是宇宙中的萬物之一,實在沒有必要遇事便起心。
Thumbnail
為什麼要有宇宙觀?換言之,科學知識越豐富,就越了解宇宙萬物的運作,而人只是宇宙中的萬物之一,實在沒有必要遇事便起心。
Thumbnail
目前地球是我們立足的地方,喜不喜歡?據說天文學是一種謙卑和塑造性格的經歷。也許有。沒有比這幅遙遠的我們小世界的圖像更能證明人類自負的愚蠢了。對我來說,它強調了我們有責任更友善地對待彼此,保護和珍惜淡藍色圓點。只有家,我們曾經知道! But for us it's different on it
Thumbnail
目前地球是我們立足的地方,喜不喜歡?據說天文學是一種謙卑和塑造性格的經歷。也許有。沒有比這幅遙遠的我們小世界的圖像更能證明人類自負的愚蠢了。對我來說,它強調了我們有責任更友善地對待彼此,保護和珍惜淡藍色圓點。只有家,我們曾經知道! But for us it's different on it
Thumbnail
你曾想過上帝是誰,是否曾有過一絲懷疑上帝真的存在嗎? 宇宙又是怎麼誕生的? 人類為什麼存在於宇宙之間? 你相信存在宇宙中的這個自己是真實的嗎? 海奧華預言第四篇【宇宙太初四種力】
Thumbnail
你曾想過上帝是誰,是否曾有過一絲懷疑上帝真的存在嗎? 宇宙又是怎麼誕生的? 人類為什麼存在於宇宙之間? 你相信存在宇宙中的這個自己是真實的嗎? 海奧華預言第四篇【宇宙太初四種力】
Thumbnail
存在的可能性 誠如文章開頭所寫的認為地球之外存在生命有著很簡單的事實的支持:僅僅在銀河系中就有2000億至4000億顆恆星,而銀河系只是宇宙中超過1000億星系中的一員。據推測至少有十分之一的類似太陽的恆星具有行星系統。 可能的生存環境和形態 從生命本質來探究外星生命是否存在
Thumbnail
存在的可能性 誠如文章開頭所寫的認為地球之外存在生命有著很簡單的事實的支持:僅僅在銀河系中就有2000億至4000億顆恆星,而銀河系只是宇宙中超過1000億星系中的一員。據推測至少有十分之一的類似太陽的恆星具有行星系統。 可能的生存環境和形態 從生命本質來探究外星生命是否存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