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我看《我們用「假設」創造世界》:建立假設的獨特框架,以各種視角覺知世界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我看《我們用「假設」創造世界》:建立假設的獨特框架,以各種視角覺知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看《我們用「假設」創造世界》:建立假設的獨特框架,以各種視角覺知世界

我看《我們用「假設」創造世界》:建立假設的獨特框架,以各種視角覺知世界

身處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你平常都是用什麼視角和心態來看待外界的呢?是急切地想跟上這個世界的脈動,還是堅持用自己的節奏和步調來因應呢?特別是在新冠疫情仍未平穩的此刻,你的心情是否受到外界的影響而有所波動了呢?

我們用「假設」創造世界:日本千萬暢銷書鬼才佐渡島庸平,一再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奇蹟法則》雖然不是最近出版的新書,卻是一本很有趣的書籍。這本書也讓我印象深刻,因為作者的來頭不小,是曾經一手打造出《宇宙兄弟》、《東大特訓班》等暢銷書的日本編輯佐渡島庸平。他根據自己過往的編輯經驗,跟讀者朋友們分享了一套建立假設的獨特框架。

「狂熱的人會建立假設,然後聚集眾人之力共同創造世界。」──佐渡島庸平

舉例來說,作者提到當今日本出版業界的發展,開始走向「經紀業務」的分水嶺。不管是對活化出版、創作產業,還是對作者或讀者而言,未來有了專業經紀人的幫助,都會是一件好事。

諸如此類的大膽假設,背後其實有一個重點,那就是除了根據過往的實務經驗加以判斷之外,更需要仰賴大量的情報和價值判斷來輔助進行決策。不過,也因為資料蒐集往往曠日廢時,即便真的獲得很多具有價值的情報,也很容易一耽擱就變成了昨日黃花。所以,作者主張要先針對擬研究的事務建立假設;換言之,也就是以「假設→情報→重新建立假設→實行→驗證」的順序來思考。

這個流程有些出人意料,也讓曾經擔任過編輯的我有更深刻的感觸。因為,本書不但顛覆了傳統的「情報→假設→實行→驗證」的邏輯,更幫讀者們開啟了一個迥然不同的視野。

作者佐渡島庸平在書中舉了一個很有力的案例,就是大家熟悉的蘋果公司,也讓我不得不感到佩服。現在如果提起美國蘋果公司,大家一定會立刻想起已經離開人世的賈伯斯?再不然,就是會想到iPhone、iPad或MacBook等優秀的產品吧!

但作者卻認為蘋果公司真正厲害的地方,不只是他們可以開發出各種令人樂於掏出錢包的神奇產品,而是一家又一家名為Apple Store的實體專賣店。透過這些設計新潮的實體店面以及店內Genius Bar所提供的硬體維修與教學服務,讓粉絲們可以近距離品味蘋果的獨特美學,也得以進一步體驗這些傑出的作品。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27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Vista通訊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Vista的沙龍
327會員
306內容數
每天看到一堆轉貼的文章,老是無法抓到重點,更不知道如何應用和變現?如果您也有類似的困擾,那麼「Vista付費電子報」就是為您量身定制的知識饗宴。每天花不到一瓶綠茶的錢,就可得到Vista整理、過濾的豐富資訊,真的物超所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Vist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看《給年輕記者的信》:彰顯人的價值 彷彿就在不久之前,我還是一個拿著筆記本四處採訪企業家、名人的記者,在每個月的截稿期來臨之前,搖筆桿寫下一篇又一篇的創業故事和成功傳奇(當然也有令人扼腕、嘆息的失敗案例),也試圖為讀者解析當今的科技趨勢,或是介紹企業背後的商業模式。 雖然自己不再是剛進社會的年輕人
如何快速撰寫聽講筆記或心得文章? 這幾年,我常有機會參加一些精彩的講座、會議,也因為這些聽講的機會相當難得,所以我也時常督促自己要趕快寫下聽講心得。 結果今天一早,就有過去文案寫作班的同學問了我這麼一個有趣的問題: 忍不住先問老師,像老師寫聽演講心得,有錄音嗎?還是只有寫筆記回家整理?老師的架構是不
把握五個方向,寫出吸引人的商品文案 最近有一群朋友,加入了「我愛寫部落格」的臉書社團,他們除了練習寫文章之外,也常跟我討論商品文案或銷售頁(Landing Page)的設計。能夠跟大家一起交流,我真的非常高興。 說到寫出吸睛的商品文案,這的確有很多的學問呢。如果您也有興趣的話,以下幾個方向,可以提供
未來人才需要的敘事力:如何說一個好故事? 話說本週四我將前往淡水真理大學,以「未來人才需要的敘事力:如何說一個好故事?」為題進行分享。 今天抽空設計了簡報,先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些內容,也算是先睹為快囉! 未來人才需要的敘事力 分享者簡介 個人著作 內容感動行銷社群 培養敘事力的好處 黏性的六大原則
我看《生存的12條法則》:你和龍蝦之間,其實就只差了一點點 有時候,看書看得多了,難免會有一些自己的癖好。舉例來說,我對那些書名上頭洋洋灑灑寫著某某規範、法則的書多半敬謝不敏。倒不是因為作者的寫作技巧不佳,或者沒有真才實學──而是那些經驗法則往往太過枯燥乏味,容易讓人倒胃口;或者換個角度說,好像跟讀
我看《創業。從1開始:從0到1,不靠富爸爸,不用白手起家》:站在巨人肩膀上創業 回顧我的職業生涯,無論是在《數位時代》雜誌擔任主編,抑或是後來跟幾位業界朋友共同創立了臺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TeSA)這個臺灣最大的電商社群,幾乎都和創業這檔事脫不了關係。 當年還在媒體服務的時候,因為工作關係我常與許
我看《給年輕記者的信》:彰顯人的價值 彷彿就在不久之前,我還是一個拿著筆記本四處採訪企業家、名人的記者,在每個月的截稿期來臨之前,搖筆桿寫下一篇又一篇的創業故事和成功傳奇(當然也有令人扼腕、嘆息的失敗案例),也試圖為讀者解析當今的科技趨勢,或是介紹企業背後的商業模式。 雖然自己不再是剛進社會的年輕人
如何快速撰寫聽講筆記或心得文章? 這幾年,我常有機會參加一些精彩的講座、會議,也因為這些聽講的機會相當難得,所以我也時常督促自己要趕快寫下聽講心得。 結果今天一早,就有過去文案寫作班的同學問了我這麼一個有趣的問題: 忍不住先問老師,像老師寫聽演講心得,有錄音嗎?還是只有寫筆記回家整理?老師的架構是不
把握五個方向,寫出吸引人的商品文案 最近有一群朋友,加入了「我愛寫部落格」的臉書社團,他們除了練習寫文章之外,也常跟我討論商品文案或銷售頁(Landing Page)的設計。能夠跟大家一起交流,我真的非常高興。 說到寫出吸睛的商品文案,這的確有很多的學問呢。如果您也有興趣的話,以下幾個方向,可以提供
未來人才需要的敘事力:如何說一個好故事? 話說本週四我將前往淡水真理大學,以「未來人才需要的敘事力:如何說一個好故事?」為題進行分享。 今天抽空設計了簡報,先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些內容,也算是先睹為快囉! 未來人才需要的敘事力 分享者簡介 個人著作 內容感動行銷社群 培養敘事力的好處 黏性的六大原則
我看《生存的12條法則》:你和龍蝦之間,其實就只差了一點點 有時候,看書看得多了,難免會有一些自己的癖好。舉例來說,我對那些書名上頭洋洋灑灑寫著某某規範、法則的書多半敬謝不敏。倒不是因為作者的寫作技巧不佳,或者沒有真才實學──而是那些經驗法則往往太過枯燥乏味,容易讓人倒胃口;或者換個角度說,好像跟讀
我看《創業。從1開始:從0到1,不靠富爸爸,不用白手起家》:站在巨人肩膀上創業 回顧我的職業生涯,無論是在《數位時代》雜誌擔任主編,抑或是後來跟幾位業界朋友共同創立了臺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TeSA)這個臺灣最大的電商社群,幾乎都和創業這檔事脫不了關係。 當年還在媒體服務的時候,因為工作關係我常與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