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寫筆記,還是筆記在寫你?

你在寫筆記,還是筆記在寫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在寫筆記,還是筆記在寫你?

你在寫筆記,還是筆記在寫你?

時序進入十二月,也意味著我們即將告別讓大家嚇壞了的2020年。這個時間點,應該是很多朋友準備採購新手帳或筆記本,甚至是擬定年度計畫的時間點了。

稍早,剛好讀到一篇有關全球電子商務巨擘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的文章,頗有一番觸動。他提到,不要讓工作流程替代成果,成為評斷事情好壞的指標。

貝佐斯表示,「照章行事」在大公司相當常見,但這會讓你停止審視結果,只在乎流程做得對不對?

「要時時問自己,是我們擁有流程,還是我們被流程控制?」


讀到貝佐斯的這一段話,讓我連想起寫筆記的事情。仔細想想,作筆記也是這樣──觀察生活周遭,不難發現有些朋友一定要打開電腦才能記錄,或者非得使用自己慣用的方格筆記本或橫紋筆記本,才能夠揮灑創意。

筆記本上的格線,的確有助於幫我們組織,把版面整理得更清爽、易於閱讀,當然也可以提供記錄的指引。但我也看過好多人,做好記錄之後還要重新謄寫過,以便整理出一本漂亮的筆記。

做筆記的方式本身沒有對錯,但我們不妨思考一下,自己是否被這些既定的框架、格式所拘泥了?自己的行為模式是否僵化了?您能否從方格、橫紋中獲得解放,進而找出自己的風格與方向呢?

人類和我們的工具共同演化。我們改變工具,接著工具也改變我們。


您平常有做筆記的習慣嗎?如果有的話,我希望您可以花兩分鐘好好想想:是我們在寫筆記,還是我們被筆記本制約了呢?

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您的想法唷!

avatar-img
Vista的沙龍
327會員
306內容數
每天看到一堆轉貼的文章,老是無法抓到重點,更不知道如何應用和變現?如果您也有類似的困擾,那麼「Vista付費電子報」就是為您量身定制的知識饗宴。每天花不到一瓶綠茶的錢,就可得到Vista整理、過濾的豐富資訊,真的物超所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Vist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看《我們用「假設」創造世界》:建立假設的獨特框架,以各種視角覺知世界 身處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你平常都是用什麼視角和心態來看待外界的呢?是急切地想跟上這個世界的脈動,還是堅持用自己的節奏和步調來因應呢?特別是在新冠疫情仍未平穩的此刻,你的心情是否受到外界的影響而有所波動了呢? 《我們用「假設」創
我看《給年輕記者的信》:彰顯人的價值 彷彿就在不久之前,我還是一個拿著筆記本四處採訪企業家、名人的記者,在每個月的截稿期來臨之前,搖筆桿寫下一篇又一篇的創業故事和成功傳奇(當然也有令人扼腕、嘆息的失敗案例),也試圖為讀者解析當今的科技趨勢,或是介紹企業背後的商業模式。 雖然自己不再是剛進社會的年輕人
如何快速撰寫聽講筆記或心得文章? 這幾年,我常有機會參加一些精彩的講座、會議,也因為這些聽講的機會相當難得,所以我也時常督促自己要趕快寫下聽講心得。 結果今天一早,就有過去文案寫作班的同學問了我這麼一個有趣的問題: 忍不住先問老師,像老師寫聽演講心得,有錄音嗎?還是只有寫筆記回家整理?老師的架構是不
把握五個方向,寫出吸引人的商品文案 最近有一群朋友,加入了「我愛寫部落格」的臉書社團,他們除了練習寫文章之外,也常跟我討論商品文案或銷售頁(Landing Page)的設計。能夠跟大家一起交流,我真的非常高興。 說到寫出吸睛的商品文案,這的確有很多的學問呢。如果您也有興趣的話,以下幾個方向,可以提供
未來人才需要的敘事力:如何說一個好故事? 話說本週四我將前往淡水真理大學,以「未來人才需要的敘事力:如何說一個好故事?」為題進行分享。 今天抽空設計了簡報,先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些內容,也算是先睹為快囉! 未來人才需要的敘事力 分享者簡介 個人著作 內容感動行銷社群 培養敘事力的好處 黏性的六大原則
我看《生存的12條法則》:你和龍蝦之間,其實就只差了一點點 有時候,看書看得多了,難免會有一些自己的癖好。舉例來說,我對那些書名上頭洋洋灑灑寫著某某規範、法則的書多半敬謝不敏。倒不是因為作者的寫作技巧不佳,或者沒有真才實學──而是那些經驗法則往往太過枯燥乏味,容易讓人倒胃口;或者換個角度說,好像跟讀
我看《我們用「假設」創造世界》:建立假設的獨特框架,以各種視角覺知世界 身處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你平常都是用什麼視角和心態來看待外界的呢?是急切地想跟上這個世界的脈動,還是堅持用自己的節奏和步調來因應呢?特別是在新冠疫情仍未平穩的此刻,你的心情是否受到外界的影響而有所波動了呢? 《我們用「假設」創
我看《給年輕記者的信》:彰顯人的價值 彷彿就在不久之前,我還是一個拿著筆記本四處採訪企業家、名人的記者,在每個月的截稿期來臨之前,搖筆桿寫下一篇又一篇的創業故事和成功傳奇(當然也有令人扼腕、嘆息的失敗案例),也試圖為讀者解析當今的科技趨勢,或是介紹企業背後的商業模式。 雖然自己不再是剛進社會的年輕人
如何快速撰寫聽講筆記或心得文章? 這幾年,我常有機會參加一些精彩的講座、會議,也因為這些聽講的機會相當難得,所以我也時常督促自己要趕快寫下聽講心得。 結果今天一早,就有過去文案寫作班的同學問了我這麼一個有趣的問題: 忍不住先問老師,像老師寫聽演講心得,有錄音嗎?還是只有寫筆記回家整理?老師的架構是不
把握五個方向,寫出吸引人的商品文案 最近有一群朋友,加入了「我愛寫部落格」的臉書社團,他們除了練習寫文章之外,也常跟我討論商品文案或銷售頁(Landing Page)的設計。能夠跟大家一起交流,我真的非常高興。 說到寫出吸睛的商品文案,這的確有很多的學問呢。如果您也有興趣的話,以下幾個方向,可以提供
未來人才需要的敘事力:如何說一個好故事? 話說本週四我將前往淡水真理大學,以「未來人才需要的敘事力:如何說一個好故事?」為題進行分享。 今天抽空設計了簡報,先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些內容,也算是先睹為快囉! 未來人才需要的敘事力 分享者簡介 個人著作 內容感動行銷社群 培養敘事力的好處 黏性的六大原則
我看《生存的12條法則》:你和龍蝦之間,其實就只差了一點點 有時候,看書看得多了,難免會有一些自己的癖好。舉例來說,我對那些書名上頭洋洋灑灑寫著某某規範、法則的書多半敬謝不敏。倒不是因為作者的寫作技巧不佳,或者沒有真才實學──而是那些經驗法則往往太過枯燥乏味,容易讓人倒胃口;或者換個角度說,好像跟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