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翼棄兵》是一部美國劇情類電視迷你劇,改編自美國小說家沃爾特·特維斯於1983年出版的同名小說。由史考特·法蘭克和艾倫·史考特改編劇本,於2020年10月23日在串流媒體Netflix上發布。
以下有雷:
這是一部以西洋棋為主題的影集,講述在孤兒院長大的少女貝絲 · 哈蒙如何從一個不懂西洋棋的門外漢,一路成長和自我突破,最終成為世界知名的西洋棋冠軍。
這樣的故事乍看之下挺普通的,連劇情走向都不難猜,但作品的實際表現卻非常優異,異軍突起成為今年最火紅的Netflix影集,也是台灣討論度最高的歐美影集。
大部分的棋類作品同時也是個人成長的故事,相較於賭博題材的犯難冒險和華麗場景,下棋是很自我的事情,重心往往會擺在棋手的成長背景和茁壯過程,因此角色本身的刻畫是格外重要。
這點是《后翼棄兵》做得最好的一點,由安雅·泰勒-喬伊(成年)以及伊斯拉·約翰斯頓(童年)飾演的貝絲 · 哈蒙,他們一前一後撐起了這個角色的厚度和性格。
故事從他糟糕的童年開始說起,在見證父母離異、開車尋死的慘劇後,小貝絲的封閉性格在螢幕上非常突出,伊斯拉的精湛演技完全說服我,也給這個角色的個性奠定了基礎。
後續接棒的安雅·泰勒-喬伊,舉手投足都完全融入貝絲 · 哈蒙這個人物,她與人的相處方式、進退應對的表情和肢體動作,都能看出這個角色的精神狀態是延續的,觀眾對小貝絲的同情和期望會轉移到這個大女孩身上。
本作的美術風格也是引人注目的一大亮點,1960年代的美術風格在現在看來,有一種復古但又精巧時尚的美感,不管是美式古典風還是歐洲奢華風的室內裝潢,還是每個人身上的西服洋裝,以及貝絲成年後的招牌髮型,在視覺上都是如此迷人。
幽暗的童年時光
在孤兒院裡貝絲結交了朋友,開始對西洋棋感興趣,但也因為錯誤的政策而染上藥癮,尤其是鎮定藥物的鋪陳和轉折,成功營造出很強的戲劇張力,特別是小貝絲偷偷溜出放映廳,開鎖爬入藥房的那場戲。
劇中所放映的電影是THE ROBE,可翻譯成聖衣或長袍,1953年在美國上映,電影的台詞正好刻劃了小貝絲的身心狀況,影集也直接使用電影裡的配樂作為烘托,非常具有詩意。
薛波先生那不苟言笑的表情以及在棋盤上的強硬態度,或許多少也影響到貝絲。論棋藝,薛波肯定排不上檯面,論交情也談不上多好,但他卻可能是貝絲人生中最接近父親角色的一個人。
改變人生的繼母
將貝絲帶離孤兒院的愛瑪·惠特利則是她生命中的另一個貴人。從一開始觀眾就能察覺出他們夫妻之間的相處有些問題,並很快地揭露了丈夫完全不在乎孩子,他只是不希望留太太一個人在家而領養了貝絲。
在貝絲拿下肯塔基州的西洋棋冠軍後,惠特利太太發現下棋可以賺錢,家庭生計有了出路,於是積極安排女兒四處征戰。一開始我還擔心愛瑪是在利用貝絲,後來發現,這兩個人對彼此的感情是真誠的。
愛瑪將貝絲視如己出,雖然自己不懂西洋棋,卻努力想了解這個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幫助貝絲,這其中當然也有家庭生計的考量,但若沒有一顆真正關愛的心,貝絲一定會感受到其中的空洞。
貝絲的出現也改變了愛瑪的生活,儘管生活習慣並沒有多大的改變,但她的臉上卻出現更多的笑容。在家裡的愛瑪是非常不開心的,甚至難以扮演好母親的角色,但作為經紀人的她卻是怡然自得,不只是可以在各地的飯店飲酒吃美食,她對貝絲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純粹的利他主義,一方面她對以前失去的孩子存有遺憾,另一方面,看著貝絲越來越好也彷彿重新證明自己的過去能夠有所不同。
但正是這樣的羈絆,在失去後更顯得哀傷和落寞。
虛無的墜落
貝絲總是習慣於隱藏情緒和想法,這點在西洋棋競技上是個好習性,但在生活上卻是令自己痛苦,面對生母的悲劇,她將那份難受轉化成性格的一部分,失去愛瑪也只是回歸到最初的樣貌,但這並不代表創傷消失了。
在巴黎慘敗給博戈夫是一記鑿開表面的重擊,彷彿冷冬的湖面出現裂痕。貝絲因為自己的不紀律未保持在最佳狀態,明明準備了這麼久卻是這樣的收場,這讓貝絲對自己感到懷疑和恐慌,而回到家後,又得處理惠特利先生的索討。
貝絲並不在乎眼前的男人,她只想要留住愛瑪的房子,對她而言,這個家的成員就是愛瑪和貝絲,沒有其他人了,貝絲為此願意付出她大半的財產來留住這屋子。
嗑藥、酗酒、放縱,一直是貝絲擺脫不了的麻煩,我們可以看到她走鋼索般地維持人生,時而堅守時而墮落,她的童年陰影造就她極端的一面,而棋藝事業的成功和失敗則加速了整個過程,在第六集甚至步入愛瑪的後塵,幾乎是自我毀滅。
找回光芒
就像大多數的勵志作品,童年好友的出現以及恩師的存在都讓主角再次想起當初為什麼要努力,當年是怎麼踏上這條路,而自己又為什麼失控離開這條路。
薛波先生的離世是最後一個重要的轉折,這也是許多觀眾哭爆的一段戲。貝絲在地下室意外發現薛波一直都有在關注自己的發展,終於意會到自己並不是孤身一人,也瞬間喚起她對西洋棋的那份熱愛,重拾自己身為職業西洋棋手的自知和尊嚴。
最後貝絲和博戈夫在莫斯科的棋賽除了儀式感,還有整個社會和群眾的高度關注,讓我想起以前有一部港片叫做《棋王》,由梁家輝飾演文革時期的棋王,王一生下盲棋對抗九個高手,透過旁人的情緒反應來帶動觀眾對棋藝競技的參與感。
本片在意識形態的處理秉持著「下棋歸下棋、政治歸政治」的純粹態度,從基督教會的贊助到政府機構的請求,貝絲一概不理,另一方面,我們也能看到莫斯科人民並沒有因為貝絲來自美國而排斥她,博戈夫打從心底認同她,這樣的氛圍成功塑造出一個美好的棋藝世界。
但這樣的價值觀是否符合當前意識形態衝突的世界則見仁見智,若把莫斯科政治當局替換成北京當局,我想台灣人應該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在眾多棋類作品裡,台灣最廣為人知的大概就是棋靈王,這部作品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在將近二十年後的今天,熱度依然不減,也間接培育了許許多多的職業棋手。
另外也有講述日本將棋的《三月的獅子》,或是以麻將為主題的《天才麻將少女》,都是討論度較高的棋類益智作品,如今又多了一部精采度與棋靈王不相上下的神作 《后翼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