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柏林日常筆記8|跟著德國家庭過聖誕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家裡的聖誕樹

尚未拆開的聖誕樹,立於房東家的陽台。
身為土生土長的亞熱帶國家臺灣人,對聖誕樹的想像就是一顆假的塑膠樹,而且每年都可以重複使用。12月初偶然聽到房東提起要購買聖誕樹,我才知道原來大部分德國人的家庭裡,放的都是真的聖誕樹。看來限制想像的不止貧窮,還有各種氣候、地域條件啦。
老實說,聖誕樹(或說針葉樹)對我而言是冬天裡最溫暖的盼望,當其他樹木只剩下乾瘦的枯枝時,就屬高大的針葉樹還長著綠葉佔據城市街頭,在天色灰蒙、死氣沈沈的寒冬裡帶來一點生機,格外療癒人心。
很幸運的,房東買好聖誕樹後,邀請我一起到他們家佈置聖誕樹。看見房東家裡未拆開的聖誕樹,我才驚覺原來這幾天我一直誤將路邊販賣聖誕樹的攤位當成在施工,畢竟用網子捆成一束一束的的,體積又很大,實在讓人難以辨認。
房東先生和他的兒子合力將聖誕樹立起、定型後,佈置的任務總算輪到我出場了。房東太太拿出裝飾物,除了基本的聖誕球以外,還有許多精緻的裝飾品,不難想像其實德國人相當重視擺設跟裝飾。最特別的大概是,擺設完畢裝上燈飾後,房東太太請我在樹枝上勾一些燭台,上頭插著全新的蠟燭,待聖誕節當天點燃。已經很久沒有佈置聖誕樹的我,不只回味了小時候佈置聖誕樹的興奮之情,也因為這些待燃蠟燭,對這樣富有儀式感的慶祝方式充滿期待。
房東家的聖誕樹(攝於12.25,蠟燭已點燃)

聖誕樹與大象之說

得知家庭裡的真聖誕樹後,我更好奇的是,好不容易大費周章的把聖誕樹扛回來佈置好,這些聖誕樹在聖誕節過後又何去何從?真枝綠葉在室內可是很容易被暖氣吸乾水分枯萎的啊。
據房東太太所述,人們會在聖誕節過後(通常是在隔年初)將聖誕樹上的裝飾物拆下來收妥,並且把聖誕樹丟棄在行道樹旁。而那一陣子我也確實在路邊看到許多看起來相當營養不良的聖誕樹。接著會有專門回收的車子將這些聖誕樹載走,成為大象的食物。沒錯,我還瞪大了眼睛,特地跟房東確認了一下,就是動物園裡面會看到的大象。聽完這一說法,我再度感受到自己被限制的想像力了。雖說每年都要買聖誕樹,並且將聖誕樹扛回家很辛苦,不過比起塑膠製的聖誕樹,相當環保呢。
丟棄於路旁的聖誕樹,已被砍成數截

12.24房東家的平安夜

平安夜當天大概是教會活動最忙碌的一天,從早上到晚上總共有三場禮拜(禮拜篇請參考☞教會裡的聖誕節)。我和房東參加完下午的禮拜後,房東太太邀約我與他們一起吃晚餐,並且在飯後一起看一部電影。
平安夜吃得簡單,氣氛卻一點也不馬乎
如果向德國人問起傳統德國平安夜大餐的話,大部分的人會回答「鵝肉」,不過也時常會接著說:「但我們家平安夜都吃德式香腸搭配馬鈴薯泥。」
房東家的平安夜晚餐也是如此,不過房東太太解釋說,這是因為白天在教會忙碌了一整天,加上這個時間家裡只有幾個人而已,晚餐就簡單點吃了。真正的聖誕大餐則是留到隔天大家庭團聚了以後才一起享受。
用餐完畢後,稍微整理一下桌面,房東太太選了一部相當有年代感的黑白喜劇。可惜為德語發音我看不太懂,不過可以感受到整部影片歡樂及搞笑的氛圍,對於很少看黑白片的我也是一種特別的體驗。

12.25家庭團聚的聖誕節

總算來到聖誕節的重頭戲 - 家庭日。這一天,除了房東遠在國外的小兒子以外,其餘房東兒女帶著孫子女們回來,準備一起過聖誕節。
首先享用聖誕大餐:
前餐:吐司配醃燻鮭(不知道是什麼醬料)
德式餐點的標配:1主食(馬鈴薯泥球)、1主菜(鵝肉)、1蔬菜(酸菜)。
來張烤全鵝
鵝肉是房東提前訂好的,聖誕節前取回來,當天早上親自烤全鵝。在廚房瞄到剛烤好的鵝肉時,被鵝的體型嚇了一跳,畢竟臺灣人平時比較習慣看到烤雞或烤鴨的大小。
聖誕大餐的部分就用圖片說明了。家庭聖誕大餐,當然無法與外面餐廳相比,不過大家聚在一起吃得開心才是最重要的啊。
用餐完畢,簡單收拾桌面後,便是小孩子最期待的禮物時間了。重視儀式感的房東先生和房東太太請大家到玄關走道等待,於是大家安靜的擠在小小的走道上。突然,從客廳傳出一陣清脆的鈴鐺聲,小孩們眼睛都亮了起來,興奮的回到客廳,房東已經將禮物擺放在各自的位置上。當然,除了禮物以外,桌面上還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酒,果然慶祝的時候就是少不了酒啊。
我的奶酒與桌面上數量猖狂的酒和酒杯們 XD
收到了許多來自房東家和房東兒女們的聖誕禮物,不過我也替房東家的每個人準備了聖誕禮物,畢竟時常得到房東整個家庭滿滿的愛,無論是家庭日或是家庭活動,都會邀請我一起參與,是個溫暖的大家庭。
傍晚和房東家庭一起前往柏林植物園Botanischer Garten,一起欣賞聖誕節期間限定的燈會。園區佔地很大,加上有許多散步小徑,若是平時來這裡,像我這樣的路痴絕對會迷路。但燈會期間園區有特別規劃動線,加上跟著房東家人走,便安心許多。燈會中除了可以看到根據樹木的外觀變化纏繞的燈束以外,也有在草地上、河面上的裝置藝術,非常漂亮。這些在黑暗中閃爍著的光芒,替寒冷的十二月帶來溫暖的盼望,是很棒的聖誕節收尾啊。

聖誕系列(一共三篇)就到這裡結束了。很幸運我有機會在德國體驗聖誕節,其實要真正了解德國人的聖誕節文化,只看文章或書籍的介紹絕對是不夠的,不但要親自參與在其中,還要努力與德國在地人對談,才能夠從中挖掘到許多自己過去不曾認識、意識到的細節。
最後,曬一下我的聖誕禮物們
avatar-img
10會員
23內容數
喜歡音樂、喜歡旅遊、喜歡美食、喜歡日劇、喜歡蠟筆小新......。 但很容易忘記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所以, 記錄一些日常足跡,一些有感而發,和一些觀察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翻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說起來,當聖誕節被炒成一個商業化的節日後,還有人記得聖誕節的意義嗎?
一進入12月,整個德國(或說幾乎整個歐洲)都忙著準備過聖誕節。行道樹上掛起了燈飾,店舖裡擺出各式各樣的聖誕節專用的擺設、飾品,各大廣場上豎立起聖誕樹、蓋出一座座聖誕市集。就算不特別注意這個節日,聖誕節的氛圍早已染上心頭。
「......這是個很重要的車站,很難想像在過去明明有這麼一站,也知道這一站通往自由,可是人們總是被厚厚的墻隔著,無法輕易搭上往西德方向的列車。......」
柏林有許多觀光景點,是當時的戰爭、屠殺所留下的產物。甚至為了紀念這些過往設立了許多不同歷史片段、主題的博物館,偶爾散步街頭也可以撇見相關的藝術裝置,德國人用各種方式在記住他們的歷史。
七點起床、八點搭車、九點上班是我的日常。沒錯,一小時的通勤時間對德國人來說不算久,但對我而言已是從臺南搭區間車回高雄的距離了。身為南臺灣的孩子,連去隔壁巷子711都會對於該走路還是騎車而猶豫不決的自己(這不是誇飾......),現在竟然每天花這麼多時間在通勤上,每回想到這裡便很驚訝。
首先要知道,能夠住在這麼舒適的環境絕對是恩典。若和在地人聊過找房就會知道在柏林找房之困難,畢竟柏林是大城市又是德國首都,是一個大家都想來的地方,除了房價貴得嚇人外,也很難找到願意出租的房子。
說起來,當聖誕節被炒成一個商業化的節日後,還有人記得聖誕節的意義嗎?
一進入12月,整個德國(或說幾乎整個歐洲)都忙著準備過聖誕節。行道樹上掛起了燈飾,店舖裡擺出各式各樣的聖誕節專用的擺設、飾品,各大廣場上豎立起聖誕樹、蓋出一座座聖誕市集。就算不特別注意這個節日,聖誕節的氛圍早已染上心頭。
「......這是個很重要的車站,很難想像在過去明明有這麼一站,也知道這一站通往自由,可是人們總是被厚厚的墻隔著,無法輕易搭上往西德方向的列車。......」
柏林有許多觀光景點,是當時的戰爭、屠殺所留下的產物。甚至為了紀念這些過往設立了許多不同歷史片段、主題的博物館,偶爾散步街頭也可以撇見相關的藝術裝置,德國人用各種方式在記住他們的歷史。
七點起床、八點搭車、九點上班是我的日常。沒錯,一小時的通勤時間對德國人來說不算久,但對我而言已是從臺南搭區間車回高雄的距離了。身為南臺灣的孩子,連去隔壁巷子711都會對於該走路還是騎車而猶豫不決的自己(這不是誇飾......),現在竟然每天花這麼多時間在通勤上,每回想到這裡便很驚訝。
首先要知道,能夠住在這麼舒適的環境絕對是恩典。若和在地人聊過找房就會知道在柏林找房之困難,畢竟柏林是大城市又是德國首都,是一個大家都想來的地方,除了房價貴得嚇人外,也很難找到願意出租的房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永生雪松聖誕樹應時應景出爐!沒有大聖誕樹,做棵小樹擺放家裡也有節日氣氛。其實嚴格地說,聖誕節不是我家該過的節日,因為不是教徒。我當小孩的時候,沒有聖誕節的印象,我爸媽也不當聖誕老公公,不說聖誕由來或故事給我聽,直到我的大學室友邀請我參加她教會聖誕傳福音活動,才有貼近宗教性聖誕節的體驗。後來,這個節日
Thumbnail
柏林大教堂建於 1894 至 1905 年,是德國最大的基督教新教教堂,展現了文藝復興與巴洛克復興風格。雖然經歷了二戰的摧殘,但其修復後的美麗依然讓人驚嘆。爬上階梯可俯瞰整個柏林,美景無與倫比,是每位來訪旅客必經之地。
Thumbnail
柏林圍牆於 1961 年修築,象徵著冷戰期間東西德的分隔。1989 年圍牆的倒塌不僅是東德人民的勝利,更是象徵自由的重生。東邊畫廊作為圍牆保存最完整的段落,展示了多位藝術家的創作,最著名的作品「兄弟之吻」,象徵著統一後的希望與和平。
Thumbnail
認識文化差異從繪本開始~ 繪本裡從親手挑選聖誕樹開始,全家人聚在一起布置聖誕樹創造美好的回憶,簡單的內容卻流露出溫暖的氛圍。
Thumbnail
吃著風格迥異的柏林咖哩香腸,撒上咖哩粉、覆蓋大量酸菜、薯條與美乃滋、番茄醬雙重搭配,一旁的德國人可是相當享受美食,到別人家地盤,明白入境隨俗的道理,但特殊的調味夾擊下,鹹到舌頭都麻痺,柏林特有咖哩香腸,和二戰後復甦重建有關,當時為了讓大量工人品嘗快速又能有飽足感的食物,將香腸結合了美國番茄醬和英國士
Thumbnail
聖誕節將至,舉國上下都開始準備歡慶這個盛大的節日,果園也放假了。我趁假期剛開始時,做了幾份蘋果派分送大家。 我拿了一份給我們假日兼差除草的那對小夫妻,他們回贈我兩塊煙燻鮭魚;拿了一份給中餐廳的老闆娘,她包了幾道中式家鄉味給我當宵夜;拿了一份給果園經理的爸爸,他媽媽送我兩袋手工餅乾;拿了一份給迪
Thumbnail
節日將近,寫寫和「父親」與父系親族們相關的童年回憶。 話題延伸,這陣子才讀(居然!)三毛《哭泣的駱駝》,深有觸動......
Thumbnail
在柏林的住宿,交誼廳、廚房、特色傢俱都超漂亮,在這遇到好多有趣的人和藝術系學生。 推薦大家到這區住個青旅走走晃晃,感受放鬆悠哉的氛圍。
Thumbnail
聖誕老公公小時候發生了什麼事,使他決定要送禮物給全世界的小朋友呢? 一起跟聖誕老公公堆雪人、溜煙囟、製作雪橇、唱聖誕歌曲吧!
Thumbnail
原來柏林,萊比錫跟德勒斯登竟然都不是純正德語名字!而是...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永生雪松聖誕樹應時應景出爐!沒有大聖誕樹,做棵小樹擺放家裡也有節日氣氛。其實嚴格地說,聖誕節不是我家該過的節日,因為不是教徒。我當小孩的時候,沒有聖誕節的印象,我爸媽也不當聖誕老公公,不說聖誕由來或故事給我聽,直到我的大學室友邀請我參加她教會聖誕傳福音活動,才有貼近宗教性聖誕節的體驗。後來,這個節日
Thumbnail
柏林大教堂建於 1894 至 1905 年,是德國最大的基督教新教教堂,展現了文藝復興與巴洛克復興風格。雖然經歷了二戰的摧殘,但其修復後的美麗依然讓人驚嘆。爬上階梯可俯瞰整個柏林,美景無與倫比,是每位來訪旅客必經之地。
Thumbnail
柏林圍牆於 1961 年修築,象徵著冷戰期間東西德的分隔。1989 年圍牆的倒塌不僅是東德人民的勝利,更是象徵自由的重生。東邊畫廊作為圍牆保存最完整的段落,展示了多位藝術家的創作,最著名的作品「兄弟之吻」,象徵著統一後的希望與和平。
Thumbnail
認識文化差異從繪本開始~ 繪本裡從親手挑選聖誕樹開始,全家人聚在一起布置聖誕樹創造美好的回憶,簡單的內容卻流露出溫暖的氛圍。
Thumbnail
吃著風格迥異的柏林咖哩香腸,撒上咖哩粉、覆蓋大量酸菜、薯條與美乃滋、番茄醬雙重搭配,一旁的德國人可是相當享受美食,到別人家地盤,明白入境隨俗的道理,但特殊的調味夾擊下,鹹到舌頭都麻痺,柏林特有咖哩香腸,和二戰後復甦重建有關,當時為了讓大量工人品嘗快速又能有飽足感的食物,將香腸結合了美國番茄醬和英國士
Thumbnail
聖誕節將至,舉國上下都開始準備歡慶這個盛大的節日,果園也放假了。我趁假期剛開始時,做了幾份蘋果派分送大家。 我拿了一份給我們假日兼差除草的那對小夫妻,他們回贈我兩塊煙燻鮭魚;拿了一份給中餐廳的老闆娘,她包了幾道中式家鄉味給我當宵夜;拿了一份給果園經理的爸爸,他媽媽送我兩袋手工餅乾;拿了一份給迪
Thumbnail
節日將近,寫寫和「父親」與父系親族們相關的童年回憶。 話題延伸,這陣子才讀(居然!)三毛《哭泣的駱駝》,深有觸動......
Thumbnail
在柏林的住宿,交誼廳、廚房、特色傢俱都超漂亮,在這遇到好多有趣的人和藝術系學生。 推薦大家到這區住個青旅走走晃晃,感受放鬆悠哉的氛圍。
Thumbnail
聖誕老公公小時候發生了什麼事,使他決定要送禮物給全世界的小朋友呢? 一起跟聖誕老公公堆雪人、溜煙囟、製作雪橇、唱聖誕歌曲吧!
Thumbnail
原來柏林,萊比錫跟德勒斯登竟然都不是純正德語名字!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