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突發】從“北一女陪聊事件”來探討社運女權本身的荒謬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的性別圈爆發了一件我覺得有點好笑的事情,就是有個擁核的意見領袖由於在網路上發表一些揶揄北一女女學生的留言,因此引起了性別圈內外網友的圍剿。

為什麼我覺得這個事情有點好笑?是因為這件事從特定政治立場的女權口中講出來是有點荒謬的事情,因為某特定政治立場的“女權”無論是男是女自己本身也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所以相較於他們本身的行為,他們根本沒有什麼立場去說這個意見領袖開黃腔這件事情。

其實真要列舉社運性別圈的醜聞有很多。隨便舉例子好了,在社運性別圈裡面有不少人爆料很多自稱“女權”的男人,常常藉由“女權”這個立場,試圖免費得到擁性派女人的性;更有人爆料有社運圈的教授透過權勢性侵社運圈的女學生,以及有所謂“女權男”假借女權的名義性侵圈內女人的事情。

而重點是,這其實包括社運性別圈內也有公開討論這件事情,但這些事情往往都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所以即使社運性別圈本身也會討論這些暴行,但是討論到最後其實沒什麼結果。

因此與社運性別圈自己本身的黑材料相比,究竟社運性別圈拿什麼臉去取笑這個意見領袖性化女學生這件事情?

好啦,我知道既然我們在講女權就不要掉入父權語境互相比爛,那麼我們就來談目前的社運性別圈本身的問題。

社運性別圈的別名很多,有“自由派女權”的稱呼,也有“自我流女權”的稱呼,但是無論怎麼稱呼,他們的共通點都是其實這些人並沒有一個真正核心的立場,只是把各流派的理論中,挑選對自己最有利的論述拿來宣傳,就覺得自己足夠女權了。

所以為什麼我們在觀察社運性別圈的時候,常常會看到他們一面倡議色情文化和性產業,但又一面反對性暴力?正是因為他們其實根本不知道也不在乎性暴力的來源,所以他們才會講出這種牛頭不對馬嘴的東西,並綁架女權運動的話語權,好像你不夠虛偽你不夠女權。

(不過說實話,一群會容許男性為女權代言的人,究竟會對女權有多少了解呢?惡名昭彰的Radical feminists尚且明白性別結構不對等,有話語權角力的問題,所以不允許原生男自稱是女權,那麼像社運女權這種讓男人進入女性空間代言女權的舉止,究竟對女性的社會處境有多少理解呢?)

假如我們要從社運性別圈的理論去分析社運性別圈本身的問題,那麼他們的問題其實很明顯——一群平常就在倡議色情文化;覺得在第三波女權以後,女人支持男本位的性關係以及性感不是問題;以及到處慫恿女人把自己性化並硬凹這是在“提升女性權利”的社運女權,究竟憑什麼去批評這個人在開黃腔?因為就社運性別圈這麼Liberal的邏輯,“性”只有“不夠解放”的道理,如此理論基礎卻反而批評別人開黃腔,難道不是很有趣的事情嗎?

因此性化女學生的人,從來不是特定男性,從來不是某個特定意見領袖,而是社運性別圈擁護男本位的色情文化在先,並到處慫恿每個女人相信“支持男本位的兩性關係是進步”,沒有解決女性在性別上本來就被性化的事實,還進一步導致女性在社會上被性化的危機。如此“女性主義”究竟要如何自稱是“女性主義”?一個容許男性為女性代言並且性化女性的團體究竟有什麼資格批評別人開黃腔是不對的?

今天這個意見領袖被圍剿的原因很明顯,只是沒有人願意明說到底這個原因是什麼。這不是我們無感還是害怕,而是目前被社運性別圈綁架的女權運動本身就是在自我抹黑。一來是這種女權他們雖然自稱女權卻永遠將政黨利益為優先,好像你不支持某個政黨你就沒資格支持這個意識形態;二來是這種女權其實自己本身也沒有真正了解自己到底在支持什麼,甚至連馬克思是誰都沒有聽過,所以才會出現一面反性剝削卻又支持色情網站這種剝削女人和傷害女人這種反女權的東西。

當然更不用說我無論在私底下和在公開平台上還看過不少像“社運女誣賴男人性侵”以及“女權男性侵其他圈內女性,以及利用女權騙女人的炮”這種事情。但是像這種人卻可以隨便指責別人開黃腔,以及指責其他不是原諒顏色的女權支持者,說他們“不讀書”以及是“女權終結者”呢?

今天我寫這些東西不是為特定政黨背書,而是我只是在講我覺得是對的事情。開黃腔固然是錯的,但是有更多道理是無法因為這個人的政治色彩就影響他本身的對錯。

然而不幸的是,當女權或人權變成某種顏色的信仰時,那麼這個運動造成的後果,不是在提升整體人類的共同權利,反而更多是讓人覺得這個運動其實只是政治鬥爭的理由,而進一步真正摧毀這個運動。

有人說我是女權終結者,我會摧毀女權,如果我真有這種能力,那豈不是太好了嗎?但很可惜我沒有真正摧毀女權的能力,才導致社運圈內搞事情的“女權支持者”一再的被爆料卻不用付出任何代價,而一個理工男只是不小心開黃腔就被噴得一臉狗血。

因此無論怎麼說,要噴人開黃腔之前,先把自己的胯下洗乾淨吧——更何況社運女權每次講的東西都是很小的東西,但是對於像關閉Pornhub這種稍微有革命性質的事情卻不聞不問,還覺得別人偏激,那麼這種女權究竟算什麼呢?

後記

希望大家看了這篇文以後,能夠做出對女性真正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自顧自講一堆騷不到癢處的屁話,還自以為自己有貢獻。

請大家幫幫我,一起連署關閉Pornhub,讓我們地球上的女性,能夠真正有尊嚴的在地球上站起來。

這是連署網頁:點這裡

如果你真的希望女性能得到應有的人權,請大家舉手之勞一起幫幫我們,讓我們能夠終結這個性化女人的時代,而不是只看顏色才意識到女人有沒有被性化。希望我們能夠真正意義讓女性得到應有的尊嚴,而不是讓女權變成顏色政治的工具,希望大家幫幫我們,感激不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仰子-avatar-img
2020/12/19
偽善是道貌岸然者的常態,很多意見領袖為的不過是利用社運常作政治鬥爭的工具,不又是為了私利(財,色,權,名)。其本質和黑粉一樣,攻擊別人抬高自己。
avatar-img
空心二胡Hardiness不空心的沙龍
59會員
143內容數
個人生活|逛街|消費|旅遊|日常
2025/02/27
剛剛看到跨女強暴14歲順男的新聞,我是一點也不會幫女權團體支持反跨的。 當初我在譴責跨女受到男性暴力時,當時挺跨的女性主義者看到我這麼反順異男是非常瞧不起我的,因為她們覺得我只是「女incel」並嘲笑我吃血饅頭。 所以這波女性主義者反跨我是絕對不會站隊的。
2025/02/27
剛剛看到跨女強暴14歲順男的新聞,我是一點也不會幫女權團體支持反跨的。 當初我在譴責跨女受到男性暴力時,當時挺跨的女性主義者看到我這麼反順異男是非常瞧不起我的,因為她們覺得我只是「女incel」並嘲笑我吃血饅頭。 所以這波女性主義者反跨我是絕對不會站隊的。
2025/02/12
說起來在反跨運動形成之前,我好像是最先反跨的那批人之一,因為我被國外的跨運人士氣到過。 現在想起來,跨運的問題,並不是所有跨性別(尤其是跨女)的責任,原因是因為有些跨性別也對於跨運和誇張的同伴感到不滿。
2025/02/12
說起來在反跨運動形成之前,我好像是最先反跨的那批人之一,因為我被國外的跨運人士氣到過。 現在想起來,跨運的問題,並不是所有跨性別(尤其是跨女)的責任,原因是因為有些跨性別也對於跨運和誇張的同伴感到不滿。
2024/12/21
文章探討了女性主義者在離開運動後對A片的看法,並指出以Metoo事件為藍本的色情作品可能會引發性別刻板印象和不正確的性觀念。透過分析這類作品對社會的影響,作者強調了反思和改變的重要性,並提出性別之間的差異與理解。這是一個關於性別、文化與倫理的深刻議題,值得各方深入討論與思考。
Thumbnail
2024/12/21
文章探討了女性主義者在離開運動後對A片的看法,並指出以Metoo事件為藍本的色情作品可能會引發性別刻板印象和不正確的性觀念。透過分析這類作品對社會的影響,作者強調了反思和改變的重要性,並提出性別之間的差異與理解。這是一個關於性別、文化與倫理的深刻議題,值得各方深入討論與思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性平教育 身為一個前八大妹,這幾天紮紮實實的體認到這個社會對女性有多少惡意。重點是,它一直都有,只是我現在才體認到。 起因是我在台大經濟系政見底下的貼文,有位女性來留言表示看了他們的政見感到很不舒服。 隨即有男性回她留言:「是嗎可是我覺得很好笑啊,and move on to my life.」原話
Thumbnail
性平教育 身為一個前八大妹,這幾天紮紮實實的體認到這個社會對女性有多少惡意。重點是,它一直都有,只是我現在才體認到。 起因是我在台大經濟系政見底下的貼文,有位女性來留言表示看了他們的政見感到很不舒服。 隨即有男性回她留言:「是嗎可是我覺得很好笑啊,and move on to my life.」原話
Thumbnail
社群為了網路交友/網路訊息性騷擾的問題大戰,本篇簡略記錄在這種多元情慾與情感模式的社群中,討論性騷擾的艱難、觀察及相關思考,不認為是論述完整的文章,僅以記錄之。 
Thumbnail
社群為了網路交友/網路訊息性騷擾的問題大戰,本篇簡略記錄在這種多元情慾與情感模式的社群中,討論性騷擾的艱難、觀察及相關思考,不認為是論述完整的文章,僅以記錄之。 
Thumbnail
昨天刷豆瓣的時候才知道最近大陸性別圈有一件“女權男睡女粉絲”的事件,在微博上燒好一陣子了。看到這則新聞很驚訝嗎?其實沒有。我反而覺得蠻好笑的。而事實上類似的事情也不是只有發生在大陸,在台灣的自由派女權圈,無論是女權男藉由自稱女權的方式獲得圈內女人的性,甚至對圈內女人進行PUA和性侵,早就不是什麼新聞
Thumbnail
昨天刷豆瓣的時候才知道最近大陸性別圈有一件“女權男睡女粉絲”的事件,在微博上燒好一陣子了。看到這則新聞很驚訝嗎?其實沒有。我反而覺得蠻好笑的。而事實上類似的事情也不是只有發生在大陸,在台灣的自由派女權圈,無論是女權男藉由自稱女權的方式獲得圈內女人的性,甚至對圈內女人進行PUA和性侵,早就不是什麼新聞
Thumbnail
我剛剛看到一個法律諮詢社團的個案,內容是這樣的: 有一名女子,只因為她寫了一句“我愛你”在一名男子的桌上,就被該男子與其女性友人,以“毀謗、騷擾、強制、妨害秘密罪”提出告訴,並且找了許多人馬到該名女子的住處恐嚇脅迫交出和解費,女子與家人不堪其擾,於是花了九萬元和解,但即使如此男子仍想提出告訴,因此
Thumbnail
我剛剛看到一個法律諮詢社團的個案,內容是這樣的: 有一名女子,只因為她寫了一句“我愛你”在一名男子的桌上,就被該男子與其女性友人,以“毀謗、騷擾、強制、妨害秘密罪”提出告訴,並且找了許多人馬到該名女子的住處恐嚇脅迫交出和解費,女子與家人不堪其擾,於是花了九萬元和解,但即使如此男子仍想提出告訴,因此
Thumbnail
我在三年前曾經被自由派女權圈大規模嘲笑,然後過了沒多久我就在很多社運臉書專頁看到所謂“現在當女性主義者是不是太容易的事情”這樣的問題;而在這件事情以後,我又在同樣的地方同樣的場合看到網紅或專頁主問“你是不是很疑惑自己是不是女性主義者”這樣的問題,這不免讓我覺得,社運女權本位主義的性別觀真的是矛盾到
Thumbnail
我在三年前曾經被自由派女權圈大規模嘲笑,然後過了沒多久我就在很多社運臉書專頁看到所謂“現在當女性主義者是不是太容易的事情”這樣的問題;而在這件事情以後,我又在同樣的地方同樣的場合看到網紅或專頁主問“你是不是很疑惑自己是不是女性主義者”這樣的問題,這不免讓我覺得,社運女權本位主義的性別觀真的是矛盾到
Thumbnail
最近的性別圈爆發了一件我覺得有點好笑的事情,就是有個擁核的意見領袖由於在網路上發表一些揶揄北一女女學生的留言,因此引起了性別圈內外網友的圍剿。  為什麼我覺得這個事情有點好笑?是因為這件事從特定政治立場的女權口中講出來是有點荒謬的事情,因為某特定政治立場的“女權”無論是男是女自己本身也是金玉其外敗
Thumbnail
最近的性別圈爆發了一件我覺得有點好笑的事情,就是有個擁核的意見領袖由於在網路上發表一些揶揄北一女女學生的留言,因此引起了性別圈內外網友的圍剿。  為什麼我覺得這個事情有點好笑?是因為這件事從特定政治立場的女權口中講出來是有點荒謬的事情,因為某特定政治立場的“女權”無論是男是女自己本身也是金玉其外敗
Thumbnail
不知道最近因為什麼因素,性侵這件事情又登上google的熱搜榜。有很多自稱女權的意見領袖經常提到“性侵的成因不是因為性慾,而是因為權力關係”,然而作為一個研究非社會期待女性群體的作家,我認為如果今天我們不強調不符合社會刻板印象的女性被性侵的處境,那麼即使道理講得很多,這個社會也依然相信那些謬論。
Thumbnail
不知道最近因為什麼因素,性侵這件事情又登上google的熱搜榜。有很多自稱女權的意見領袖經常提到“性侵的成因不是因為性慾,而是因為權力關係”,然而作為一個研究非社會期待女性群體的作家,我認為如果今天我們不強調不符合社會刻板印象的女性被性侵的處境,那麼即使道理講得很多,這個社會也依然相信那些謬論。
Thumbnail
背景 在1960年代末期,新左派運動風起雲湧之際,許多女性參加過學生運動、黑人民權運動或婦權運動。但有感於新左派漸漸成為老左派,多關注在階級、種族、越戰等議題,否定性別分工、家庭、婚姻、生育等個人議題,且女性在組織中不被看重,甚至被要求提供勞務與性服務。女性不滿只有父權運動倡議與男性平等,而要求根
Thumbnail
背景 在1960年代末期,新左派運動風起雲湧之際,許多女性參加過學生運動、黑人民權運動或婦權運動。但有感於新左派漸漸成為老左派,多關注在階級、種族、越戰等議題,否定性別分工、家庭、婚姻、生育等個人議題,且女性在組織中不被看重,甚至被要求提供勞務與性服務。女性不滿只有父權運動倡議與男性平等,而要求根
Thumbnail
最近因為透過一些機緣,所以我跟台灣的一些基進派女權主義者聯絡了,而她們在看到我本人加入的時候,雖然說看起來很淡定但是其實還是有讓人感受到看到本尊的喜悅敢的。根據她們的描述,她們說,在當前自由派當道的性別圈,很難得看到有像我這麼“基”的女權倡議者,所以她們本來想拉我進圈子,但是因為
Thumbnail
最近因為透過一些機緣,所以我跟台灣的一些基進派女權主義者聯絡了,而她們在看到我本人加入的時候,雖然說看起來很淡定但是其實還是有讓人感受到看到本尊的喜悅敢的。根據她們的描述,她們說,在當前自由派當道的性別圈,很難得看到有像我這麼“基”的女權倡議者,所以她們本來想拉我進圈子,但是因為
Thumbnail
其實兩方都是受傷的人,但展現出來的往往是攻擊與防衛,試著用自己的經驗與知識去控制對方。我覺得比起互相指責,更好的思考方向會是:如果女性主義團體真的曾經關注甚至爭取男性權益,為什麼能見度低?是什麼社會文化的脈絡讓這個議題不容易被看見?
Thumbnail
其實兩方都是受傷的人,但展現出來的往往是攻擊與防衛,試著用自己的經驗與知識去控制對方。我覺得比起互相指責,更好的思考方向會是:如果女性主義團體真的曾經關注甚至爭取男性權益,為什麼能見度低?是什麼社會文化的脈絡讓這個議題不容易被看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