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Bildung 教育 |瑞士高中閱讀哪些書?

2021/01/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女兒一直嚷著德文老師規定他們在假期要讀完一本德文小說,假期一結束就要測驗,分明就是故意不讓學生放假。
「放假結束一開始上課就考試,那我哪有放假嘛?」她嘟著嘴抱怨。
「妳的老師會說,高中生最後一年級的學生是沒有假期的。」我回應。
「那當老師也不能放假啊!」她不服氣。
「妳是學習階段,不要跟老師比,這些書他唸過了。」我老是提出另一觀點。
「哼哼」、「這本書好無聊」她轉個彎。
「現在看哪本書?」我問。
「Das kunstseidene Mädchen(人造絲女孩)」
「如果是經典,無聊也是要看。」我猜既然是高中生德文讀本,應該是德文經典文學。因爲沒有中譯本,在中文世界不被人知悉。
「這就是” Bildung“(教育)...」我繼續誇誇而言,「Bilden,要建造起基礎知識、學識涵養.......」
女兒生起氣來「妳以為我不知道嗎?」「我不知道“Bildung”的意思嗎?」、「我都知道。我只是要講出我的不爽」、「我不想聽教訓」。
我靜下來看她,瞭解了,也笑了。「妳講的有道理。我其實可以問一下內容是什麼?談一下我有沒有看過?對不對?」
「嗯!」她平靜下來。
她說這次德文老師要他們讀的書都是一次大戰後文學,這本書是1932年出版的。
《人造絲女孩》講一個德國女孩在德國威瑪共和期間的生存故事,當時她為了金錢周旋在不同男人之間的貧窮生活。後來陸續被翻譯成17國語言,也改編成舞台劇及電影等作品。
我之前不知道這本書,對瑞士文理高中(Gymnasium)要求學生閱讀的德語文學書籍好奇起來,便請她舉例說一下他們的必讀德語文學有哪些?她列出這四年的幾本全班必讀作品:
  • Sophokles - 《Antigone》古希臘悲劇故事
  • Hartmann von Aue - 《Der arme Heinrich》德國中世紀詩歌
  • Fontane, Theodor - 《Irrungen, Wirrungen》 (迷惘與混亂)19世紀德國小說
  • Lessing, Gotthold Ephraim - 《Nathan der Weise》(智者納坦)戲劇故事
  • Büchner, Georg - 《Woyzeck》劇本
  • Ödön von Horváth - 《Jugend ohne Gott》(無神的青年人)1937年出版的小說
  • Stefan Zweig - 《Schachnovelle》(象棋的故事)1942年出版的小說
我上網搜尋一下這些書目的背景資料,發現內容都蠻深沉而哀傷。學生解析過這些作品後,也該早就明白Bildung的意思了。我對自己低估孩子所吸收的知識感到有點內疚,難怪就算是我認為是善意的提醒,對她來說已成陳腔濫調。她發發牢騷只不過要抒發鬱悶的情緒而已,我只要聽聽就好,何必講述(自以為是的)大道理。
雖然,我如果硬要在口頭上講贏,可以拐個彎開始以指責的方式談「態度問題」,但這是我絕對不想要的。通常拿「態度」來指責對方,就是自己講不出道理的時候。我選擇同感於不滿情緒,讓她願意讓我知道她在讀些什麼書,喜歡哪些?不喜歡哪些?
《人造絲女孩》講德國經濟崩壞的時代下,女人依靠男人度日當第三者,講男人外遇卻又忘不了前妻,講人的感情矛盾,講努力想出人頭地過富裕生活的女子最後又回到原點。一點都不提三綱五常,一點不講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這內容與我認知中的高中課文不搭嘎,我有點訝異。於是我也同樣在學習,從培育德語素養的德語文學,聯想到是那些文學造就了中文素養?如果台灣2030年要成為中英文雙語國家,教育中該放入哪些英文文學?
畢竟,閱讀形塑思維,教育建造(bilden)人。
Helvetia
Helvetia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