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的快速漲幅根本不是新鮮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積電這支股票很特別,他是台灣大盤的重量級權值股,最近似乎走出了飆股的行情,給人的印象是一直在爆衝,在創歷史新高。

圖1

圖1

圖1,你如果算一下目前這波上漲行情,從$428漲到$679,漲幅是58.6%,基本上是沿著布林傑通道(BBAND)的上沿,黃線,一路推進。

當然了,漲多了拉回整理一下,也是正常。於是,許多法人與大戶在問,那這樣漲法還能跟嗎?後面還會有行情嗎?這也是大家現在最關心的問題。

事實上,許多散戶看到台積電這樣的演出,都怕怕的。幸好,他們通常不會是台積電的主要投資人,我對他們多講也是用處不大。

我對後市的看法很簡單,就是:
1. 通常會創歷史新高的行情,都不會是散戶買上去的,而是法人或大戶才是幕後推手

2. 這個道理對台積電一樣適用,而且是更為適用

3. 那麼,你要來想一下法人或大戶為什麼敢去買新高價?

如果是中小型公司,你可以假設也許是背後有炒家要拉高出貨。但是,對台積電這樣的重量級權值股,炒家要拉抬炒作是不容易的。所以,你可以合理推論,他們應該有做過功課,對基本面/公司獲利前景覺得有把握,才敢這樣押在台積電身上。

4. 再來,台積電像飆股似的演出曾經出現過,根本不是新鮮事。請看圖2,就是去年的6~7月。當時的漲幅,從$288到$466,約是61.8%,居然比目前這一波的漲幅58.6%還要大一點。

圖2

圖2

5. 那後來呢?

就先拉回整理,做區間震盪。然後讓你發現,每次跌下來都有買盤來支撐,不再有新低點。技術上,這叫做換手,或是甩轎,或是清洗浮額。

6. 之後,你當然已經知道,整理之後會再攻,漲過前波高點466,站上$500,然後又站上$600。這一波高點是679,想挑戰$700。

當然了,這些現象表示,我們馬後炮來看,上一波從$288漲到$466,雖然是漲得很猛,但是根本還沒漲完。漲後的拉回整理也就根本不是問題,反而是給你進場的機會。

7. 關鍵來了!如果在震盪整理期間,出現 「拉回量縮」,那意謂著「惜售」,就是說,想獲利了結的賣壓在減緩,越來越多人捨不得出場。這會對多頭發出有利的信號,鼓勵他們繼續上攻,來測試市場的接受程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嘉隆的沙龍
3.4K會員
943內容數
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培養更全面的投資思維,行情會有波動,只有你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不斷累積下去。帶你從零開始,一步步學習「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的秘訣。
吳嘉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31
二十大之後,表面上還是共產黨,但實質上已經變成了習家黨。習近平大權獨攬,已經沒有派系平衡,將來會有事。
Thumbnail
2022/10/31
二十大之後,表面上還是共產黨,但實質上已經變成了習家黨。習近平大權獨攬,已經沒有派系平衡,將來會有事。
Thumbnail
2022/08/06
美國的高階官員要不要來台灣訪問,是美國說了算,由不得中共插嘴鬧事,何況,中共已經放話威脅了,那美國就更沒有退讓的空間。而且,還會教訓一下這個目無尊長的傲慢姿態,這個道理很容易懂。說直白一點,美國不來威脅你就不錯了,你還敢來威脅美國,這不是自取其辱嗎?
Thumbnail
2022/08/06
美國的高階官員要不要來台灣訪問,是美國說了算,由不得中共插嘴鬧事,何況,中共已經放話威脅了,那美國就更沒有退讓的空間。而且,還會教訓一下這個目無尊長的傲慢姿態,這個道理很容易懂。說直白一點,美國不來威脅你就不錯了,你還敢來威脅美國,這不是自取其辱嗎?
Thumbnail
2022/07/31
為什麼升息會升過頭?:通膨與升息系列 (2) 現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聯準會如何解讀通膨的中期趨勢?如何敲定升息的速度?
Thumbnail
2022/07/31
為什麼升息會升過頭?:通膨與升息系列 (2) 現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聯準會如何解讀通膨的中期趨勢?如何敲定升息的速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台股指數裡最大成分股台積電單一個股大漲,就足以讓指數大漲,適當理解股市的表現,了解真正股市內容的情況,才有助於正確的判斷。
Thumbnail
台股指數裡最大成分股台積電單一個股大漲,就足以讓指數大漲,適當理解股市的表現,了解真正股市內容的情況,才有助於正確的判斷。
Thumbnail
外資大拋售,散戶狂撿貨! 台積股東數 衝115萬戶新高 主權基金大賣台積電,然後勒? 壽險2.3兆股票部位 近千億利益來自台積電 俄烏戰爭通膨升 政府退休基金今年累計虧損1,821億元 搶先看完上面的新聞報導,然後複習一下個人去年初開始對台積電的文章。(別理會文章裡的幹話......) 個股的主角
Thumbnail
外資大拋售,散戶狂撿貨! 台積股東數 衝115萬戶新高 主權基金大賣台積電,然後勒? 壽險2.3兆股票部位 近千億利益來自台積電 俄烏戰爭通膨升 政府退休基金今年累計虧損1,821億元 搶先看完上面的新聞報導,然後複習一下個人去年初開始對台積電的文章。(別理會文章裡的幹話......) 個股的主角
Thumbnail
台積電自2021年1月起躺平一年後,來到2022年1月再度發威,在1月17日這一天來到了68X元,突破了去年的高點679元,讓目前還持有台積電的投資人通通解套了,抱到現在的投資人,大家一起賺錢。
Thumbnail
台積電自2021年1月起躺平一年後,來到2022年1月再度發威,在1月17日這一天來到了68X元,突破了去年的高點679元,讓目前還持有台積電的投資人通通解套了,抱到現在的投資人,大家一起賺錢。
Thumbnail
而看到台積電上漲而仍然空手的投資人,會想要追逐這一波漲勢,或許真能因此衝上每股700元以上,如果現在買入,還會有50元左右的價差空間可以操作。以技術分析面來說,因為均線上揚,個股趨勢轉強,可以列為觀察對象,短線操作的話,考慮回後買上漲,然後沿著5日均線做操作。
Thumbnail
而看到台積電上漲而仍然空手的投資人,會想要追逐這一波漲勢,或許真能因此衝上每股700元以上,如果現在買入,還會有50元左右的價差空間可以操作。以技術分析面來說,因為均線上揚,個股趨勢轉強,可以列為觀察對象,短線操作的話,考慮回後買上漲,然後沿著5日均線做操作。
Thumbnail
05/02/2021-05/08/2021 話說台股最近不斷創新高,來到一萬七千點,而台積電則是持續盤整疲弱。 台股從一月15000點就開始上漲到5月的17000點: 反觀台積電則是一月到達67x元的高點之後就開始一路盤整到五月: 我個人認為,台積電從2020年底的420-450一下漲到67
Thumbnail
05/02/2021-05/08/2021 話說台股最近不斷創新高,來到一萬七千點,而台積電則是持續盤整疲弱。 台股從一月15000點就開始上漲到5月的17000點: 反觀台積電則是一月到達67x元的高點之後就開始一路盤整到五月: 我個人認為,台積電從2020年底的420-450一下漲到67
Thumbnail
台積電的下跌會拖累指數的表現,卻(暫時)不一定會使股市陷入危機,因為目前股市並非呈現齊漲齊跌的現象,台積電跌破季線,上市加權指數則是跌破月線,少了台積電影響的櫃檯指數前天還創新高
Thumbnail
台積電的下跌會拖累指數的表現,卻(暫時)不一定會使股市陷入危機,因為目前股市並非呈現齊漲齊跌的現象,台積電跌破季線,上市加權指數則是跌破月線,少了台積電影響的櫃檯指數前天還創新高
Thumbnail
市場熱絡時期股價太強勢,沒有負面消息,投資人會忘記市場瞬息萬變的風險,覺得基本面無虞,所以股價不會跌?股價的基礎是隨時會漲潮或退潮的資金,即便未來基本面仍然看好,也難保證股價高點會不會提前出現。
Thumbnail
市場熱絡時期股價太強勢,沒有負面消息,投資人會忘記市場瞬息萬變的風險,覺得基本面無虞,所以股價不會跌?股價的基礎是隨時會漲潮或退潮的資金,即便未來基本面仍然看好,也難保證股價高點會不會提前出現。
Thumbnail
台積電這支股票很特別,他是台灣大盤的重量級權值股,最近似乎走出了飆股的行情,給人的印象是一直在爆衝,在創歷史新高。
Thumbnail
台積電這支股票很特別,他是台灣大盤的重量級權值股,最近似乎走出了飆股的行情,給人的印象是一直在爆衝,在創歷史新高。
Thumbnail
台積電這支股票很特別,他是台灣大盤的重量級權值股,最近似乎走出了飆股的行情,給人的印象是一直在爆衝,在創歷史新高。
Thumbnail
台積電這支股票很特別,他是台灣大盤的重量級權值股,最近似乎走出了飆股的行情,給人的印象是一直在爆衝,在創歷史新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