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旅行是來自窗外。』—《紅心國王》(Le Roi de Cœur, 1966)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二等兵Charles Plumpick被選中進入法國的Marville鎮,執行移除德軍埋藏的炸彈之任務。Charles被德軍追捕過程中,發現自己身處當地的精神病院,而那裡的病人深信他是“紅心國王”。 查爾斯有義務幫助病人們,試圖將他們帶出城鎮,但他們害怕離開並以荒謬的盛裝在街頭嬉鬧。 查爾斯能夠及時截停炸彈並保護他的新朋友嗎?
你也許不認識 Philippe De Broca,他是法國新浪潮的一員,《四百擊》的副導,打過阿爾及利亞戰爭,在世界各地拍各種異國喜劇,楚浮說他是"嘲諷詩人"。今晚是法國電資館作 Philippe De Broca 回顧的開幕,老實說是剛好無聊去逛安東尼奧尼展才看到 Broca 回顧的開幕放映,卻遇到這部令人驚豔的悲喜劇。

演員Geneviève Bujold(中)、導演Philippe de Borca(右), photo credit:ridesabike.com
再次折服於法國人的幽默,深藏在微笑底下的那份淒涼,這部片讓我直接想到《飛越杜鵑窩》,每個細節都有他的意義,讓你發笑很簡單,笑完想哭完全高手,能夠同時反思戰爭、生死跟人的精神狀態,在一片馬戲團式的嬉笑怒罵下,越是看得出表演跟鏡頭的深度,而且主題曲超催淚。
過兩天五月八號是二戰勝利紀念日,聽過小時候經歷二戰的老人說:『那時的生活很簡單,因為我們相愛著就已足夠』。
(原以LA VIE CINE發表, 2015/5/6, Pa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