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常閱讀文章有看沒有懂?
你是否就算查完單字還是不懂文章內容?
市面上一堆閱讀技巧真得都有用嗎?
🆘被動式閱讀的盲點🆘
❌傳統填鴨式教學
國高中或是升學補習班上英文閱讀時,大多是老師台上一路講而學生只是在台下埋頭苦抄。這類型被動式學習並沒有讓大腦練習到「解構句型」與「英文思考邏輯」,最多只是背了很多解題套路跟單字句型。
❌拘泥於單字解釋
閱讀文章一定會遇到
不懂的詞彙,查了單字卻只是將
單字翻譯或
字典所提供的解釋直接套進文句看是否合適,卻沒有想辦法看透
單字背後的意涵例如:
Late on January 4th the NYSE declared it would not eject the firms after all. The bourse said only that the
U-turn was the result of “further consultation” with regulators. (選自
經濟學人講述紐約證交所把中國企業股票下市的過程)
經濟學人本文用了U-turn來形容紐約證交所的決策過程,如果去查字典可以知道原本是形容道路上的迴轉,也可以用來表示觀念或行為上的徹底改變。但是我們仔細想一下,U-turn背後是不是帶有批判性態度認為紐約證交所熊熊政策急轉彎,是否跟台灣新聞常用的《政策髮夾彎》相同,如果只是拘泥於辭彙解釋,可能就會錯失了解作者立場或態度的關鍵,其實這也是 GRE 跟托福常見的閱讀考題 - 作者或是本文的立場與觀點為何。
❌無法聯想句子的意涵
很多人常常會遇到就算句子都沒有不懂的單字或是都查完字典了還是看不懂文章在講什麼,這可以呼應開頭所說的傳統被動式學習讓學生缺少「解構句型」與「英文思考邏輯」。
例句:
A pall of uncertainty hangs over Chinese shares in America. THE TIES that bind the world’s two biggest economies have been unravelling, in fits and starts, for a while. The latest episode involved fits, starts and confusion.
這段內容出自於上一段同一篇經濟學人的文章,作者用了 “Fits and Starts” 來形容中資企業在美國的情勢。我們先看一下“Fits and Starts”的英英解釋
If something happens in fits and starts, it often stops and then starts again.
(字面上是形容一下開始一下停止的狀態)
如果只是按照字面意思可能會卡住,轉個念頭想一想其實也是形容情勢反反覆覆。但更深一層的意涵可以從下一句作者馬上用 latest episode 看出,作者覺得這情勢也太歹戲拖棚了,所以後面又補刀“...involved fits, starts and confusion” 發展讓人摸不著頭緒。
這幾個例子可以讓大家了解過往閱讀練習的侷限,下一篇會介紹幾個主動式學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