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9/27(日)19:30-22:00
地點:高雄,穀雨珈琲
▍活動介紹 by 穀雨珈琲
這次的讀書會,有重要的事情要跟大家說……
穀雨&
無蔽&
合理餘香已經低調、守株待兔、姜太公釣魚的舉辦讀書會至今已第六場,這過程中充滿歡笑與淚水,都是我們開咖啡店額外的收穫,也是時候…該…釣到大魚了吧!?
誒誒誒~第六場讀書會《空橋上的少年》作者伯鑫(裝熟一下XD)將來到讀書會現場內!
不過請放心,讀書會依然是讀書會,不會變成座談會,活動主要還是讀後分享。當然,蔡伯鑫醫師也想聽聽大家看完這本書之後的感想,我們也想聽聽你/妳們人生中的故事,哪怕只是勾稽到書中的一小段,都可以在這場讀書會中和我們聊聊。
最後難得邀請到蔡醫師,也會有和蔡醫師聊聊天、簽簽名的時間~
自我介紹
讀後分享及討論
和蔡醫師聊聊天
這是一本精神科醫師寫的小說,也許是半虛構小說,他沒有特別提及,但無論如何,我想是他生命中的經驗。
故事圍繞在三個時間軸,作者之前在印度的一段旅程、作者更早些離開原醫院時以及在故事中的現在──擔任特殊教育學校主治醫師。
無論是作者離開醫院時還是故事中接受諮詢的少年,心中都存在著困惑與恐懼,是模糊的而難以正視的。在作者旅程中遇見的人的對話中、在少年與作者的對話中,各自慢慢地從摸索到恐懼的輪廓,然後正面迎接它。從當中接納自己的無知,坦誠自己的恐懼,思考自己的定位。
「可是,你要怎麼知道你不會是原地踏步?或者根本只是繞一大圈,最後又回到原點?」
「你說的對。不過,就算繞一大圈,回來的時候,那裡也不會是原來的那個地方了。這算是我……個人的心得。」
故事中的少年跟作者的對話,我想對於生活在強調要「進步」社會氛圍中的我們,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我們往往會制定一個「目標」,認為朝那個方向是「前進」,而忽視了途中的景象。
我想,我們可以在書中人物面臨的困惑,與他們為其而生的思索中,也一起思考我們自己所面對的世界。
▍我的後記
很多人都好奇這次讀書會到底是怎麼牽上線的。其實有些搞笑,是我這個作者閒閒沒事Google自己書名時,剛好發現有人在PTT Kaohsiung板張貼
讀書會的訊息。我在自己
臉書發文問「單兵該如何處置」,在各種不安好心(?!)的回應中,有人建議我可以按讚把球丟回給主辦方。嗯?我發現這招還不錯,於是隔了幾天我找到他們的臉書活動頁面,按讚,分享,接著……對,我就和主辦人接上線了。
說來簡單,但其實過程中我和主辦人正淩來回討論了好幾次。除了有一點我們很早就達成共識:我,就是作為一個參與者,來加入這次讀書會。
這也是為什麼當天到了現場我會選擇坐在一個邊邊角角的位子啊(笑)。
我不是說我試圖隱藏自己,因為如果那樣,我就真的會想辦法化名喬裝(對,怎麼每個朋友事前都建議我這樣做XD)。我也不是說我想要將自己對團體的影響降到最低,因為如果那樣,我就會選擇坐在團體外圍(事實上讀書會一開始我還真的提到「巴林團體」這種團督形式)。
我必須接受因為我的出席,這勢必會是一次不尋常的讀書會了。但同時我又私心期待,能用一種最接近日常的方式直接聽到讀者的聲音。
總之,我就這樣加入了。
那天晚上,在那個湛藍得像海洋一樣的咖啡店裡,圍成一圈大多互不相識的我們,在主辦人開場後依序輪流說說話,或者選擇先保持沉默。有人在書裡貼了好多彩色標籤,細細的讀,細細的問。有人說著讓他/她最有共鳴的句子,接著講出比書裡還要厲害的金玉良言,甚至是極為漂亮的隱喻。有人忍不住直接向我發問(然後我稍做回應或只是聆聽)。更有人,包括我在內,說起了自己的某個故事片段。
這些都不是事先規劃的,而是在不確定、甚至一點不安之中,一點一點的嘗試,逐步開展。離開台北南下的我,像是也離開作者的舒適圈,我與其他來到現場的人一樣,慢慢在過程中聽得更多,說得更多,從晚上七點半,一路進行到超過十點……
我忽然意識到,那天我以作者的身份成為參與者,與我直接用本名成為小說裡的角色,其實都是一樣的。都不太尋常,都伴隨一些危險或不利(無論是對作者或讀者)。重點是,經由這樣的「現身/聲」,能帶來什麼新的可能性嗎?
又一次,我回到自己寫書的初衷:
希望《空橋上的少年》能成為我們連結彼此的一座橋樑,
希望創造一個空間,讓所有的聲音都能被聽見。
然後我們會發現,原來我們都有所知也有所不知。
原來我們都有些害怕,也有些勇敢。
原來,我們沒有那麼不一樣。
「一直以為傷都好了,但昨天忽然大哭……」
「回想高中時覺得快樂最重要,決定就盡量樂觀……」
「我有老公,有孩子,但今天選擇自己一個人來到這……」
「當時離開前一份工作來到這,我是真的想要,還是想逃離……」
許多那晚的聲音在我腦中響起。我打開電腦的筆記本,記錄在名為「出版後回饋」的頁面底下。
謝謝你們,讓我知道《空橋上的少年》沒有成為我的獨白。
希望你們也這麼感覺。
▍我的後記──花絮篇
- 一早離開陰雨不斷的台北,來到晴朗炎熱的高雄。今天的空氣品質是綠燈,是綠燈啊!
- 多年沒見的大學同學來高鐵站接我。友:「你怎麼敢用自己的本名寫進書裡啊?」(下略三百字)
- 和另外兩位大學同學會合,一起吃飯敘舊,再從光榮碼頭晃到駁二。「我們來出道吧!」「防彈少年?」「是空橋上的中年!」
- 前往穀雨珈琲,在門口和之前一起去歐洲玩的團員碰面簽書──不要再提醒我現在不能出國了(哭)。
- 推開咖啡店大門。女:「醫師你和書裡的照片一模一樣耶!」我:「因為沒有修圖啊。」女:「很誠實!」
- 站在圍成一大圈的桌椅旁。我:「呃,我想找個不那麼『主』的位置。」咖啡店老闆:「(指)那裡最邊邊。」(乖乖坐下)
- 讀書會開始幾分鐘,遲到的成員在我隔壁空位坐下。男(靠過來低聲說):「作者會來的是今天嘛?」我:「對,我就是作者。」男大驚往後彈跳兩米。
- 讀書會主持人:「今天很多人第一次來。」我:「我也是。」
- 輪到下一個成員分享:「第一次看到那句『太勇敢的人或者太害怕的人是不會來到這裡的』,那就覺得不要來好了。」(我瞪)
- 成員忍不住發問:「你怎麼敢用自己的本名寫進書裡啊?」(下略三百字again)
- 即將結束,主持人介紹下次的三本候選書準備票選,經過一番激戰。主:「其實《空橋上的少年》也落選過。」(我再瞪)
- 簽書時間。咖啡店員工拿書到我面前:「這本是要給穀雨的。」我:「就寫To穀雨嗎?還是要寫給誰?」正在洗杯子的老闆:「我們就是咖啡店,咖啡店就是我們!」我:「好!就寫這句!」
- 結果我把穀雨珈琲的雨寫錯了(罪該萬死)(跪)。
- 素未謀面的試閱讀者在最後一刻忽然與我相認!虧他整場讀書會都坐我隔壁啊!!!
- 沿著愛河走回旅館,晚風徐徐吹來,讀書會裡的對話繼續在我心裡流動。啊,那個焦糖瑪奇朵真的好好喝~(嗯?)
▍活動後的迴響 by 主辦人正淩
我們是由兩間咖啡店的人,因為都對閱讀有些興趣,共同舉辦的讀書會。九月這次比較特別,因此來分享一下當天的感覺。
我們九月的選書是《空橋上的少年》,由蔡伯鑫精神科醫師執筆,而醫師本人也在 我們讀後分享時,遠道而來參與,但也不是成為主講者,變成書籍講座之類的。而是跟其他參與者一樣圍個圈圈坐在其中(而且還是最角落的位置XD),也跟大家一樣聽著每一個人在讀過書後,其中比較在意的部份、自己也有類似經歷的部份、困惑的部份。
在這整個活動之中,我想無論是對讀書會參與者,還是對作者本身,都是如貫穿整本書中的概念,我們就這樣走吧,即使我們好像繞回了原點,那裡也不會是原來的那個地方了,而在那過程之中,會發生什麼、遇到什麼樣的人、有過怎麼樣的談話,都是我們不會預期得到,我們也不用預期的。
我們即使不做預期,我們也不會因此失去什麼,抓不住什麼。我們即使不做預期,還是有作者自投羅網受邀參與讀書會啊(?)
就像我也不會預期到在讀書會那天我聲音會啞掉而發不出聲音一般,但那也不會因此讓那場讀書會變得沒有意義,它只是用了另一種方式進行,而只要我們聽,還是會聽見許多來自各地、各種行業、各種不同生命經驗的人,分享他們的想法,那都是我們不能、也無從藉由規劃與設計而得到的。
最後,無論大家是否閱讀,或是有想要參與讀書會,希望跟大家分享的是,如果覺得追趕目標覺得累了,我們都可以放下一些目標,漫無目的地做各式各樣的事,不合常規的事,在那之中,或許會遇見預期以外的事,或許會令自己的想法有所轉變,也許會讓自己更加堅定信念,也許會發現令自我完滿不是原本的目標,也許…也許吧。
以上,是過了一個星期後終於寫了的心得。
▍活動後的迴響 by 又暄
伯鑫醫師:
提筆寫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在往北的月台上,思及昨夜穀雨珈琲兩至三個小時的對談仍百感交集。第一次與作家醫師靠得這麼近,是作者與讀者,是說者與聽者,作者、坐著、聽者,聽著。在與閱讀者分享與討論的時候,作者是擁有無比勇氣的,不僅是容納各種不同的看見與想像,更多的時候是接受與回應醫者與病者這條路線轉為了作者與讀者。
讀者的發想是源自於對精神科以及醫師角色的好奇心使然,偶然間在最後排隊的時候,聽到以哪一個角色、身分提問,我覺得能從容面對自己的各種身分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也因為這些角色的不同,能讓我們有更多的思考。曾經的醫院社工師、觀察者在上一季陰雨與風交織的新竹,如今的研究者與書寫者在慢慢的台南,而讀者這個詞彙,相較於前者來的輕盈許多。
請原諒我昨天晚上出門沒帶文學腦出門,少有回饋,還請見諒。
敬祝
無語也自在
伯鑫醫師:
昨晚在穀雨珈琲的讀書會會後分享,與留到最後贈送書籤的「之間」讓我在空「」上的少年中的橋偶遇醫院與社區的連結。
非常感謝昨晚有夥伴提出:「當作家醫師在現場感受自己的文字被解析的感覺是什麼感覺?」
也謝謝你的「不會不舒服」的回應,不是因為「不會」,而是讓我不經意有這個機會得以理解或許被解讀的感受。喜歡你對作家醫師人的詮釋,身為一個曾經的精神科醫療團隊成員,很開心看到也聽到這麼不一樣的「療癒」方式,事實上,身為書寫者的我,也認同書寫的療癒力量與陪伴。
我很喜歡的幾本書裡,像是Kay Jamison 的躁鬱之心、我想要月亮與精神病院裡的歷史學家,分別以自我經驗、日記與書信、以及歷史學背景提供了精神醫學寶貴的經驗。而您的小說,亦是一大創舉,個人曾有一段時間,亦以本名為小說主角為片段,紀錄了日常點滴。昨夜巧遇故事中與現實裡的多個伯鑫,實非偶然,也許正是這些的日常,讓我們有了「聽與說」、「之間」。
你說我的頁籤太厚,整本讀完大概可以寫一份讀後心得分享了。只是,這份報告應該沒有成績,也沒有期限。
敬祝
「在這一條長長的路上」
看見與被看見
聽見與被聽見
伯鑫醫師:
僅以書中的一段話展演此刻的心情:「或許正因為這樣, 我們才會在這個什麼都不是的地方相遇。」 (p.434)
卓瑪她說:「回來了,才能再離開。」(p.436)。我回來到「懼樂部」旁邊的建築物,每一次的再見都是最美的開始,也就是這樣,讓我連結到書中提到的:
「就讓每次說再見, 都當成相遇最美好的一刻吧。」(p.424)
如果沒有遇見《空橋上的少年》裡的朋城、伯鑫、還是卓瑪,我想我還不能看清楚「之間」的自己,也還沒有足夠的勇氣與信心以自我敘述的筆觸寫下歷史的痕跡,讀到朋城寫書審資料那一段,觸及我的惴惴不安,即使我意識到,朋城希望醫師或老師給予他一個明確的答案或方向,然而,這個課題是主人翁自己的⋯
很幸運,也很偶然的與你們相遇,這樣的偶然,我才在寫自己的生命故事時得以坦然。謝謝伯鑫的「聽與說」,寫與被寫。
是的,那個我的初衷回來了⋯
敬祝
順心
▍後續類似場次
日期:2021/3/28(日)18:30-21:00
地點:台北,小樹屋科技大樓
主辦:回聲讀書會
日期:2023/5/19(五)10:00-12:00
地點:新竹,朗朗愛閱基地
主辦:朗朗小書房x朗朗愛閱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