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書摘】大錢細思:第一部分 投資心理 第二章 決策偏差 PART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第二章 決策偏差
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在面對錯綜複雜的情形時,常會出現認知偏差。
我們也更傾向於相信一個被捏造的事實,而不去思考其背後的複雜邏輯。
我們輕信了傳言,原因只有兩個:
一是我們沒有考慮周全,二是我們使用錯誤的信息後得出錯誤的結論。
股災過後,投資者才會懷著敬畏之心看待市場風險。
廣泛深入地研究歷史,可以有效地規避近因偏差。
#近因偏差:是指人們識記一系列事物時,對末尾部分的記憶效果要優於其他部分的現象。
研究歷史這件事,不能管中窺豹、以偏概全,而要數據翔實、視角全面,同時還要有一定的理論功底。
投資者需要收集大量數據,並一直抱有質疑的態度來理解這種(事物之間的邏輯)動態的關係。
如何避免
馬後炮言論是敘述謬誤的產物之一。修正主義者認為所有的結果都是必然的,而且可被預測,其實這是他們對歷史的誤解。
#敘述謬誤:指的是我們無法在不編造理由或者強加一種邏輯關係的情況下觀察一系列事實。對事實的解釋會與事實混在一起,使事實變得更容易記住,更符合道理。這種傾向的壞處在於它使我們以為對事物有了更好的理解。
錨定效應
某些投資是從聽信傳聞開始的,因為傳聞賺錢效應總是非常誘人,所以投資者通常會從不正確的參照點出發,這種現象被稱為錨定錯位。
彼得林區給大家的建議是:
我們需要更理智地思考價格回落,還要看得更長遠,也許未來價格會漲更多。
市場瞬息萬變,尤其對於小盤股和成長股來說,拿今天的市盈率和過去五年的市盈率做比較,並無意義。
你更應該做的是基於已知信息,計算當下的市盈率,並把該市盈率與相同情況下其他股票的市盈率進行比較。
正確的錨定方法是運用外部視角來分析和預測,這樣預測就可以獲得比較高的準確率。
投資者立足現在預測未來時,應該將數據和事件分為兩類:
一類是對照歷史,有類似的參考案例,甚至是過去已經發生過的事情;
另一類則從來沒有發生過,此時投資者需要梳理所有數據和事件,推導出未來所有發生的可能性。數據支持越多,預測事件越可靠。
【錨定錯位】和【所見即一切】的理念使我們忽視了思考這一重要步驟,片面地認為自己離真理很近,成長型公司要比夕陽產業的公司更有價值,好公司估值的確定性要比垃圾公司高很多。
其實,好公司也要有好價格才有投資價值。即使找出一家好公司,也並不意味著投資者可以在任何價格買入這家公司的股票。
尋找反駁的證據
確認偏差是指當你認為某件事情是事實時,你會尋找所有能夠證明它是事實的證據,並且忽略否定它的證據。
去尋找反駁自己觀點的證據和理由,再仔細想想這些證據和理由是否有其合理性。
牛市
由於確認偏差的存在,我們會主動迴避與自己相左的觀點,所以就特別容易過度樂觀,誤以為自己選的股票一定會大漲。
市場上預測公司虧損的分析師寥寥無幾,而虧損卻是公司常見的現象。
理智的投資者需要一直秉持懷疑精神,將過去預測的結果與事實進行對比,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過度自信。
我建議投資者要勇於認錯,敢於反思,莫讓虛榮心以及他人的眼光阻礙你追求真理的腳步。只有正確看待問題,反思問題,才能最終解決問題。
你可以評估一下自己的能力圈,找到你有能力解答的問題的答案。
那些無法客觀面對事實的投資者則需要別人替他們來理財。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K會員
706內容數
各位讀者好!我是小樂,我將在這裡分享這幾年累積的投資觀念與閱讀財經書刊的精華摘要,希望大家都能在股海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獲利航道!就讓我們開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樂財商洞察 的其他內容
作者介紹 喬爾蒂林哈斯特(Joel Tillinghast) 國內投資圈稱他為T神,現任富達低價股基金掌舵人,被譽為彼得·林奇接班人,擁有30餘年基金管理經驗,迄今已連續28年管理富達400億美元基金,以年化13.8%的回報率大幅超過指數。(摘引自博客來) 第一部分 投資心理 精華摘要
【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一書的作者為李彔,為知名的價值投資人並為喜馬拉雅資本管理公司的創辦人與董事長。2020年並當選為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李彔當年於哥倫比亞大學求學,有幸聽聞巴菲特的演說,歲開啟其投資的道路,後來並與波克夏的副董事長,同時也是巴菲特摯友的蒙格成為亦師亦友的關係。
Chapter 8 股票投資不能做的八件事 要在股票投資上取勝,【決定不做什麼】是很重要的事。
Chapter 6 股票投資基本功:何時買、何時賣 股票投資的基本,就是找出有希望的個股,買進和賣出這三個步驟。 Chapter 7 專家的三張賺錢線圖 技術分析:從顯示股價的【股價線圖】中,發現趨勢或模式,並預測股價未來的走向。
作者介紹 喬爾蒂林哈斯特(Joel Tillinghast) 國內投資圈稱他為T神,現任富達低價股基金掌舵人,被譽為彼得·林奇接班人,擁有30餘年基金管理經驗,迄今已連續28年管理富達400億美元基金,以年化13.8%的回報率大幅超過指數。(摘引自博客來) 第一部分 投資心理 精華摘要
【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一書的作者為李彔,為知名的價值投資人並為喜馬拉雅資本管理公司的創辦人與董事長。2020年並當選為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李彔當年於哥倫比亞大學求學,有幸聽聞巴菲特的演說,歲開啟其投資的道路,後來並與波克夏的副董事長,同時也是巴菲特摯友的蒙格成為亦師亦友的關係。
Chapter 8 股票投資不能做的八件事 要在股票投資上取勝,【決定不做什麼】是很重要的事。
Chapter 6 股票投資基本功:何時買、何時賣 股票投資的基本,就是找出有希望的個股,買進和賣出這三個步驟。 Chapter 7 專家的三張賺錢線圖 技術分析:從顯示股價的【股價線圖】中,發現趨勢或模式,並預測股價未來的走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醫學博士克莉絲汀威勒米爾在《大腦逆齡指南》的「補充營養大作戰」章節中,建議下列營養補充劑,至少堅持三個月,每天服用,才可能改善症狀。 作者提到每個人的預算、時間、信心不同, 所以提出三種方案,你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的方案。
Thumbnail
本書探討投資的基本目標和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現財富自由的過程中,設定明確的目標和適當的資產配置是成功的關鍵。不僅要衡量年均複合成長率和最大虧損承受能力,還需關注不同金融商品的相關性以構建穩健的投資組合。本篇文章還引入了趨勢追蹤策略,並對小型股的量化投資流程作分析,為讀者提供實用的投資建議和策略。
Thumbnail
本文探討每個人看待世界的侷限性,尤其是如何通過編織故事來填補未知的空白。我們的解釋受限於心理模式,常常忽視真實的複雜性,特別是在金融市場中。通過心理學角度分析,本文強調信心過剩和錯誤決策之間的關聯,並試圖揭示人類如何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尋求安慰。這樣的侷限性無形中促進了金融泡沫的形成。
Thumbnail
也許有些人不知道,股市並非反應過去,而是對「未來」的投注,因此很多「存股」書籍用過去的數據如ROE、股利來估算公司未來的表現,就是我們說的看後照鏡投資,投資之所以有趣是因為「未來」是不可知的,但已經發生之後我們又覺得就是這麼簡單,為何當初沒有勇敢執行呢? 承認客觀的無知(不確定性) 在康納曼的「
【閱讀心得】致富心態第11-15章
Thumbnail
這本書詳細探討了指數投資和ETF的發展歷程、理論基礎和市場影響。從早期的學術研究到先鋒集團、明德信和巴克萊等機構的創新,指數投資逐漸成為主流。貝萊德的收購進一步推動了ETF市場的擴張。然而,隨著規模增長,指數投資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指數效應、流動性問題、市場集中度上升等。
Thumbnail
只要是人性運作的市場,就一定有大跌的風險,決定股市獲利成效的要件之一,不是在上漲時擁有多少帳面獲利,而是下跌時能保有多少獲利,或是保有多少資金可以在機會來臨時撿便宜,唯一方法就是必須保持理性,不要被各種熱絡的新聞或市場氣氛影響
2024#6 4/13~4/27 [書摘]當代財金大師的估值課 - 亞斯華斯 Hswath Damodaran 喜愛指數:★★★★★ /估值是一套將故事轉化為獲利數字的推導過程。/ [一句話推薦] 估值,是將故事轉化為獲利數字的一套推導過程,看完並不能估算準確的實際價位,但能深
Thumbnail
大多數的人對股市的理解,來自於這個世界各種提供投資建議的人,每個人說的東西都不一樣,提供的訊息真真假假,​散戶投資人有時很難去分辨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的。 幸運的,如果遇到一個只說真話的人(或老師),而且本身也願意思考,很容易就能理解投資是一件嚴謹的事,便會以穩當、保本
James Redfield著 李永平譯 1997 遠流出版 ❍ ❍ ❍ ❍ ❍❍ ❍ ❍ ❍ ❍❍ ❍ 總有一天,人類會將臨終回顧一生的現象,看成是日常的事實。我們知道,死後我們必須檢討我們的一生。對於每一個錯失的機緣,我們會感到懊惱;對我們的失責—不能及時挺身而出,主持公道—我們
Thumbnail
醫學博士克莉絲汀威勒米爾在《大腦逆齡指南》的「補充營養大作戰」章節中,建議下列營養補充劑,至少堅持三個月,每天服用,才可能改善症狀。 作者提到每個人的預算、時間、信心不同, 所以提出三種方案,你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的方案。
Thumbnail
本書探討投資的基本目標和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現財富自由的過程中,設定明確的目標和適當的資產配置是成功的關鍵。不僅要衡量年均複合成長率和最大虧損承受能力,還需關注不同金融商品的相關性以構建穩健的投資組合。本篇文章還引入了趨勢追蹤策略,並對小型股的量化投資流程作分析,為讀者提供實用的投資建議和策略。
Thumbnail
本文探討每個人看待世界的侷限性,尤其是如何通過編織故事來填補未知的空白。我們的解釋受限於心理模式,常常忽視真實的複雜性,特別是在金融市場中。通過心理學角度分析,本文強調信心過剩和錯誤決策之間的關聯,並試圖揭示人類如何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尋求安慰。這樣的侷限性無形中促進了金融泡沫的形成。
Thumbnail
也許有些人不知道,股市並非反應過去,而是對「未來」的投注,因此很多「存股」書籍用過去的數據如ROE、股利來估算公司未來的表現,就是我們說的看後照鏡投資,投資之所以有趣是因為「未來」是不可知的,但已經發生之後我們又覺得就是這麼簡單,為何當初沒有勇敢執行呢? 承認客觀的無知(不確定性) 在康納曼的「
【閱讀心得】致富心態第11-15章
Thumbnail
這本書詳細探討了指數投資和ETF的發展歷程、理論基礎和市場影響。從早期的學術研究到先鋒集團、明德信和巴克萊等機構的創新,指數投資逐漸成為主流。貝萊德的收購進一步推動了ETF市場的擴張。然而,隨著規模增長,指數投資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指數效應、流動性問題、市場集中度上升等。
Thumbnail
只要是人性運作的市場,就一定有大跌的風險,決定股市獲利成效的要件之一,不是在上漲時擁有多少帳面獲利,而是下跌時能保有多少獲利,或是保有多少資金可以在機會來臨時撿便宜,唯一方法就是必須保持理性,不要被各種熱絡的新聞或市場氣氛影響
2024#6 4/13~4/27 [書摘]當代財金大師的估值課 - 亞斯華斯 Hswath Damodaran 喜愛指數:★★★★★ /估值是一套將故事轉化為獲利數字的推導過程。/ [一句話推薦] 估值,是將故事轉化為獲利數字的一套推導過程,看完並不能估算準確的實際價位,但能深
Thumbnail
大多數的人對股市的理解,來自於這個世界各種提供投資建議的人,每個人說的東西都不一樣,提供的訊息真真假假,​散戶投資人有時很難去分辨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的。 幸運的,如果遇到一個只說真話的人(或老師),而且本身也願意思考,很容易就能理解投資是一件嚴謹的事,便會以穩當、保本
James Redfield著 李永平譯 1997 遠流出版 ❍ ❍ ❍ ❍ ❍❍ ❍ ❍ ❍ ❍❍ ❍ 總有一天,人類會將臨終回顧一生的現象,看成是日常的事實。我們知道,死後我們必須檢討我們的一生。對於每一個錯失的機緣,我們會感到懊惱;對我們的失責—不能及時挺身而出,主持公道—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