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做決策時應該盡量收集完整的資訊,從中推演出相對合理的邏輯,不過在股市這樣做未必有效,尤其在中短期內,波動未必會符合理性邏輯,也因為缺乏可以依循的邏輯,讓一般人的決策裡有許多印象或感覺的成分,是極不可靠的一種決策方式,而更危險的是,投資人不知道自己是依照印象與感覺來做決定。
依照技術分析的邏輯,股價漲勢過程,見到回跌到重要均線或趨勢線就是進場時機,或在跌勢過程逢反彈遇壓力就是出場時機,其中的關鍵是在於漲勢或跌勢的判斷,但投資人不見得是經過嚴謹的邏輯推論才得到漲勢或跌勢的判斷結果,實際可能是來自於印象及感覺,因為過去一段時間股價回跌後總是能創高,加上新聞裡總有利多消息,頭腦裏的想法被市場養成習慣,見到回跌就直覺認為是進場機會,投資人的感覺是來自於市場重複出現的現象,一旦趨勢轉變,被市場養成的習慣想法還沒有改變,逢回跌進場就會是錯誤的決策。
跌勢過程也是同樣的現象,過去一段時間每次反彈遇到壓力之後就再破底,加上持續不斷有利空的新聞,讓投資人認為反彈都只是跌勢過程暫時的休息,被市場養成習慣認為後續會再破底,當較大規模的反彈行情出現,想法尚未改變時就會誤判其中的機會與風險。
投資人的想法受市場慣性影響,加上新聞訊息的強化,讓印象與感覺多過於理性的邏輯推論,即使趨勢改變還維持原來的印象,等到趨勢轉變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現情勢不一樣,成為後知後覺而高風險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