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地方區域組織代表-湘軍簡介

2021/02/1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852年夏天,太平軍離開廣西向兩湖地區挺進。此舉使太平軍得以迅猛發展,也刺激了湘軍和湘系官僚群體的崛起,極大地改寫了晚清政治軍事版圖。

這支鼎鼎大名的湘軍,是曾國藩一手培養而成,是日後地方軍閥的「祖師爺」

湘係,即湘軍係。曾國藩及其弟國荃所部屬於湘係,其他如胡林翼、左宗棠、劉長佑、彭玉麟、劉坤一等人也是湘軍係;這些人及其部隊,相互間當然有聯繫,但親疏有別,並非抱成一團、不分彼此,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相聯屬。在湘軍內部,早有非湘籍人士擔任高級將領的例子,如塔齊布(滿洲),如鮑超(四川),都是湘軍的統帥。

在後期,則有著名的徽商胡光墉(雪岩),他跟左宗棠關係密切,也可以視作湘軍集團的一員。又如吳大澂(江蘇人)他率湘軍參加甲午戰爭,在北方全軍崩潰,可以說,湘軍最後就「斷送」在他手上也可視為湘軍集團成員。此外,則是出身於湘軍統帥幕府的文職人員,以及未在湘軍任職但與湘軍統帥關係密近的中央或地方官員,他們也屬於湘軍係。在此意義上,湘軍不僅是個軍事組織,而已成為政治、經濟乃至文化上的概念。

湘軍組成的最初原因其實很簡單,因晚清的太平天國動亂,由一道聖旨所開始,進而在全國各地由中央通過科考的士大夫回籍招募鄉勇抵抗太平天國。在征討太平天國時期,中央政府基本無法給予任何支援,因此造就地方勢力的抬頭,由傳統士大夫透過科考取得在中央的政治實力,並招募與自己地域出身的鄉親組成軍事組織,並透過軍事力量來拓展經濟勢力,形成一個能完全自主的政府架構,在封建時代基本上已經能脫離中央皇權的約束

現在看起來,這道由咸豐皇帝所頒布的聖旨看似簡單明瞭且具有務實性,但其深深禍害中華民族近一百年,從晚清至民國再到新中國成立,由區域主義所組成的影響國家的團體不計其數,如晚清的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勇,民國時期的北洋軍閥,國共兩黨內各路派系等。

從傳統的血緣姻親到具有地域意識的裙帶關係,一直是我們華夏文化民族特殊的文化,一直到今天的中國仍然被這種地域主義的思維深深影響。
封疆大吏
封疆大吏
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入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