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事實真是如此嗎?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結果顯示,三個臭皮匠不但勝不了一個諸葛亮,聯合起來的智商甚至比不上一個個體。幾乎每次金融市場的崩跌都源自群體心理的不理智,比如人類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次金融泡沫——鬱金香泡沫。
16 世紀中期,鬱金香這種花朵傳入西歐國家後,受到了人們的熱烈追捧,1634 年,這股熱潮甚至一度變成荷蘭的全民運動,一株鬱金香球根的價格從 1000 荷蘭盾炒到 20000 荷蘭盾。從富有階級到貧困階級的人們都爭相投資鬱金香。1636 年,為了方便這種花卉的交易,阿姆斯特丹的證券交易所開設了專屬的交易市場。再過一年,鬱金香價格的總漲幅高達 5900%。
就在人們沈浸於鬱金香的狂熱中時,賣方突然大量拋售,鬱金香市場在 1637 年 2 月 4 日突然崩潰,一夕之間鬱金香球根的價格一落千丈,成千上萬的人們在這場大崩跌中傾家蕩產。
不只是鬱金香泡沫,人類歷史上的幾乎每次金融市場大起大落都足以用相同公式解釋。人呈現出理性與非理性的一面,當非理性的一面在群體中被統一以後,群體智商就會連一個人的智商都不如了。
市場有起伏漲跌,人們理性上知道股市修正時應該是低買的好機會,可是真的下跌來臨時,卻不會像理性理論預期的那樣,反而會落入恐慌情緒,競相拋售,從而使價格進一步偏離,甚至造成慘不忍睹的崩盤。
社會心理學在金融市場上最重要的表現是羊群效應,指的是投資者放棄獨立思考,轉而追隨他人判斷的現象。
就比如,你本來沒考慮買入某檔股票,因為發現周圍人都在買,於是你也買了;股價下跌時,你本來沒有任何想法,可是發現周圍人都慌忙的賣出,你也趕緊把股票賣掉。這種行為傾向不只出現在個人投資者身上,機構也常常出現。人們經常觀察到他人的行為後,放棄自己的觀點,用別人的決定代替自己的決定。
股票市場還存在一種現象:「產業輪動」。隨著經濟從繁榮到蕭條,再從蕭條到繁榮的週期性變化,在每個特定的時期有特定的產業受益,投資者會根據這種情況配置不同產業的股票,從而形成不同產業股票之間的強弱變化。有時候,這些週期的變化跟基本面之間沒有太大關係,更大程度上是反映投資人的「熱錢」往哪裡聚集,例如概念股炒作。
羊群效應在概念股炒作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根據行為金融學的研究,整個過程是這樣發生的:超級大戶作為「領頭羊」直接入場,拉抬股價,而後佔有市場 60-70%的「羊群」跟進。超級大戶和散戶的買賣行為剛好相反,「領頭羊」建倉的速度很慢,但是賣出部位的速度非常快;而「羊群」的賣出比較慢,通常情況下,「羊群」陸續進場時,「領頭羊」已經建倉完畢,在股價上漲時已完成出貨動作,而小散戶離場不果斷,在炒作結束後被套住的比例很高。
通過這番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投資人追逐熱門概念股的行為是不理性的,關鍵問題如下:
第一,很多概念股缺乏基本面支撐。他們可能是人為製造,僅僅依賴於羊群效應,就達成推升股價的目的。炒作完全是零和遊戲,贏家是大戶,輸家是散戶。
第二,羊群效應發生的過程中,上市公司、分析師、各方投顧老師、媒體都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誘使羊群進場。對上市公司而言,這為他們帶來短期利益,公司內高階主管可能單獨或機構聯合,也就是通過內線交易,將短期內的股價拉高後出貨。而分析師可以藉此提升自己的業內評價,投顧老師們則可以帶領會員短進短出促成利益,穩固生意。
第三,成為羊群的投資者往往是被高收益所誘惑,忽視其高風險。
我們無論何時都要認清,在概念股的炒作中,真正能獲利的只有那些「領頭羊」,普通散戶沒有能力去比他們捷足先登。不少投資人愛根據技術線來買股票,如果你有種錯覺,以為自己觀察到了某種訊號,認為自己抓住了機會,請別忘了保持警惕,你多半只是跟隨入場的羊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