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著走的人生 讀後感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看完整本書之後,我覺得第三章給我的感觸其實還是最多的。因為我們都會失去至親或摯愛,雖然不一定是車禍但對於至親因禍去世這種狀況於情於理實在是不能讓受害著者家屬要去原諒加害者。畢竟有時候難免會有家屬產生「有時候活著比死了還要來的痛苦」的心情而去報復或尋死的想法。就像是鋼鐵爸之後看到加害者孩子心生歹念和飆車自殺那樣。其實也不怪他,畢竟對一個在好不容易從負債堆和毒海中逃脫出來、好不容易重回家庭、好不容易才要重新開始的贖罪人來說一切太突然又太崩潰了。溺水之人,能從溺斃他的深海中逃脫出來都是非常不簡單的。所以我覺得鋼鐵爸這個人的心理方面和精神力真的是很強大阿~能在失去兒子之後願意走出來,願意去關心別人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不論是自發性去救助出事的機車騎士和發放愛心便當或愛心冰箱等,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而使用自己失去的兒子的名字去當基金會的名字雖然是一種紀念,但我覺得傷害還是有的吧!畢竟每次去上班都會看到都會想起那段往事。雖然是要自己不要忘記但也很痛苦吧。有時候一些家屬還會因此而走不出來呢。所以我是打從心裡真心佩服鋼鐵爸的心靈力量和愛的。因為許多社會案件的案例會讓大多數人多半都認為要原諒加害者是一件難事,但我覺得從失去當中走出來才是更加困難的事情,畢竟事情不論進展和結束都是有順序可言的。不從心痛裡走出來從何談的起原諒這件事呢?心理創傷都得是第一個治療的,之後有時間才能進一步到社會治療上面。最後,希望所有因車禍不論意外或肇事的受害者家屬,都能早日走出傷痛早日回歸平靜的生活。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向來奉工守法的爸爸,突然走了,一場交通意外。更殘酷的是,爸爸的保險受益人不是媽媽,而是另一個女人。另一個爸爸想照顧的女人。這場車禍,奪走了爸爸的生命,奪走了媽媽某部份的靈魂,也奪走了一個家庭表面的和樂。 媽媽開始出現歇斯底里,不定期的,高分貝的,只要不小心觸動到媽媽的某個敏感神經。
Thumbnail
如果子女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孩子的喜怒哀樂都會在他們身上加倍感受,而人生的起伏又是不可避免的,那通往幸福的道路或許便是重拾快樂的能力吧!
Thumbnail
今天下班的時候,我在公車上跟朋友傳訊息,在和朋友的訊息往來中,我才發現原來我沒有走出失去父親的傷痛,我一直以為我好好的,可是我的眼淚就這樣一顆顆的滾落了,我是不是太壓抑了,沒有好好地面對爸爸離開的這件事,一直覺得他只是出了遠門,所以也不以為意,還覺得自己很堅強。
Thumbnail
  真正難受的不是痛苦本身,也不是伴隨而來的恥辱,而是加害者不承認自己造成傷害。人之所以能忍受痛苦,是因為知道自己經歷了痛苦。當自己的痛苦不被當一回事,這種認知上的落差會導致更大的痛苦。
這段感人至深的旅程帶領我伴隨主人公回到他的家鄉馬來西亞,再來到台灣,這是一次感動心靈的奇遇,而非單純的歸家之旅。我的哥哥是一位受傷的流浪者,然而,他心靈的歷程遠比身體上的挑戰更為令人心碎。我們共同面對家庭的疾病和考驗,然而在這一切背後,我們發現了難以言喻的連結。 內心充滿著無奈和無助,我仍堅決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家庭和愛的故事,作者在夢中體驗到了對家人的懺悔和改變態度的過程。藉由作者的夢境經歷,提醒我們珍惜與家人相聚的每一刻,並勇敢地表達愛意。這篇文章具有溫馨感人的情感連結,值得分享和思考。
Thumbnail
2022.4.29 一位個案過去在父親生病期間,雖然有其他手足兄弟,但他們卻把照顧父親的責任丟給她,她一邊照顧自己的家庭、工作,卻仍是一肩扛起中風及失智爸爸的照顧工作,一個人努力硬撐到脊椎出問題到最後不得不開刀而個案父親離開後,個案感覺自己無怨無悔為家人付出但卻被拋棄了,過去其他親人將照顧父親的責
Thumbnail
  自從經歷母親出車禍後10個月,一種懷疑自己情緒的念頭四處亂竄,開始是因為弟妹們的慌亂,加上大齡的焦躁或是不知何時是底線,又或是經濟問題,彼此之間相互的推諉與不信任,在新年過後人人並沒有降低憂慮。   親情是一道永遠抹不去看不到的壓力,日日燒心,卻也做不了什麼,總有人要承擔。試著,看作是生活
Thumbnail
作為卡車司機創飛幾個人沒事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失去親人時所承受的痛苦和自責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疏離。文章聚焦於失去與痛苦的主題,表達出每個人都可能因失去而受傷,與他人共度困難是一種力量。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向來奉工守法的爸爸,突然走了,一場交通意外。更殘酷的是,爸爸的保險受益人不是媽媽,而是另一個女人。另一個爸爸想照顧的女人。這場車禍,奪走了爸爸的生命,奪走了媽媽某部份的靈魂,也奪走了一個家庭表面的和樂。 媽媽開始出現歇斯底里,不定期的,高分貝的,只要不小心觸動到媽媽的某個敏感神經。
Thumbnail
如果子女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孩子的喜怒哀樂都會在他們身上加倍感受,而人生的起伏又是不可避免的,那通往幸福的道路或許便是重拾快樂的能力吧!
Thumbnail
今天下班的時候,我在公車上跟朋友傳訊息,在和朋友的訊息往來中,我才發現原來我沒有走出失去父親的傷痛,我一直以為我好好的,可是我的眼淚就這樣一顆顆的滾落了,我是不是太壓抑了,沒有好好地面對爸爸離開的這件事,一直覺得他只是出了遠門,所以也不以為意,還覺得自己很堅強。
Thumbnail
  真正難受的不是痛苦本身,也不是伴隨而來的恥辱,而是加害者不承認自己造成傷害。人之所以能忍受痛苦,是因為知道自己經歷了痛苦。當自己的痛苦不被當一回事,這種認知上的落差會導致更大的痛苦。
這段感人至深的旅程帶領我伴隨主人公回到他的家鄉馬來西亞,再來到台灣,這是一次感動心靈的奇遇,而非單純的歸家之旅。我的哥哥是一位受傷的流浪者,然而,他心靈的歷程遠比身體上的挑戰更為令人心碎。我們共同面對家庭的疾病和考驗,然而在這一切背後,我們發現了難以言喻的連結。 內心充滿著無奈和無助,我仍堅決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家庭和愛的故事,作者在夢中體驗到了對家人的懺悔和改變態度的過程。藉由作者的夢境經歷,提醒我們珍惜與家人相聚的每一刻,並勇敢地表達愛意。這篇文章具有溫馨感人的情感連結,值得分享和思考。
Thumbnail
2022.4.29 一位個案過去在父親生病期間,雖然有其他手足兄弟,但他們卻把照顧父親的責任丟給她,她一邊照顧自己的家庭、工作,卻仍是一肩扛起中風及失智爸爸的照顧工作,一個人努力硬撐到脊椎出問題到最後不得不開刀而個案父親離開後,個案感覺自己無怨無悔為家人付出但卻被拋棄了,過去其他親人將照顧父親的責
Thumbnail
  自從經歷母親出車禍後10個月,一種懷疑自己情緒的念頭四處亂竄,開始是因為弟妹們的慌亂,加上大齡的焦躁或是不知何時是底線,又或是經濟問題,彼此之間相互的推諉與不信任,在新年過後人人並沒有降低憂慮。   親情是一道永遠抹不去看不到的壓力,日日燒心,卻也做不了什麼,總有人要承擔。試著,看作是生活
Thumbnail
作為卡車司機創飛幾個人沒事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失去親人時所承受的痛苦和自責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疏離。文章聚焦於失去與痛苦的主題,表達出每個人都可能因失去而受傷,與他人共度困難是一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