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講蜜蜜的爵士樂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 週末夜和禮拜天早上,要聽什麼?

文/攝影/黑膠收藏 ∣ 陳老闆唱片行


當雷聲轟轟,伴隨著怎麼也停不了的囂張雨勢,這時候就知道一年一度的「夏日時光」又來了。

這個季節熱烘烘的抵達時,可能就會像看到青梅流口水一樣的,不由得不想起,以這個季節命名的那些曲子和歌謠。
跟其他音樂種類一樣的,用「四季」這種誰都能意識到的標籤,寫出來的作品,真的是多到很難精算出數量的程度。


雖然這麼多以春、夏、秋、冬當名字的曲子,可是,這首《Summer Time》的爵士歌謠,很有可能是台灣人最熟的冠軍調子,即使不知道曲名,只要旋律響起,大部份人都能跟著哼完整首歌,到底是什麼原因,有人覺得跟早期台灣歌廳的綜藝節目裡,「變魔術」的時段,樂隊喜歡用管樂器吹奏這首歌當開場有關係;但更強烈能風靡全島的原因,似乎是1970年代,那個叫做《雲州大儒俠-史艷文》布袋戲裡的插曲〈噢!媽媽〉的發生,可能才是真正深深種植在全民腦洞難以拔除的原因。
這首,正是100%改編自《夏日時光》的台語名主題曲。
-
當然,1935年這首歌居然還是一部音樂劇裡,以靈歌式搖籃曲的開場,溫柔對著可愛昏昏欲睡的寶寶哼著的時候,填詞作曲的兩位先生,並不知道後來這首僅僅開頭三分鐘不到的插入曲,居然會變成爵士樂手絕不放過的最嚴重經典曲目,果然,世事難料,「意外」總是壓倒任何計劃內的各種意料之內的事情。
-
這個禮拜,趁著開始熱了起來的初夏,我們找來大家習慣溫柔到最高層的Ella Fitzgerald1960年在柏林演唱會現場的《Summer Time》壓軸曲;以及1958年草根氣息濃重的爵士吉他手Mundell Lowe和他的八人組樂隊,花了三個月,做出了被稱為『農民爵士』代表作的《Porgy & Bess》專輯,開演的第一首。
-
不要管週末或禮拜天。
季節驟雨來的時候,渴望有人略帶著情意對自己婉轉的唱點什麼可以寄託的情意時,那麼,Ella女士的這首壓軸是最合適不過了。
而熱呼呼的晴朗日子裡,或許Mundell Lowe和他的八人組樂隊,從健朗薩克斯風開始、小喇叭管樂聲輪番上場到吉他獨奏後的八種樂器都一塊平行現身的《Porgy & Bess》開場,說不定,這種宛如在戶外麥田上浮游的青草味的夏天晴日想像,會讓人有著舒服的不得了的清涼幻覺呢。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輝龍的沙龍
37會員
47內容數
黑膠收集,有很多事情,和藏書有很大雷同的地方。小說家陳輝龍剛好都是這兩種恐怖病毒的重度成癮者。這幾年,他被爵士樂黑膠發行中,一種更有劇烈快感的『新出土』previously unreleased 唱片牢牢綑綁住,只要一有爵士唱片新出土,他幾乎沒有落空過。將一張張拆封播放,把這些珍寶給抵達這裡的你。
陳輝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3/27
還有,本行最愛的其實是帕克和Dizzy演奏時的尖叫和大吼。 最後,大家看到唱片封套有一坨補上的牆痕,這邊說明一下,當作結束。 原因是遠在北半球的唱片行,搭上飛機飄搖的寄到島嶼南方的唱片行時,不知道是哪邊不道德的海關,蠻力的拆了一大批Charlie Parker的第一張,就是這張、就變成了這樣。
Thumbnail
2021/03/27
還有,本行最愛的其實是帕克和Dizzy演奏時的尖叫和大吼。 最後,大家看到唱片封套有一坨補上的牆痕,這邊說明一下,當作結束。 原因是遠在北半球的唱片行,搭上飛機飄搖的寄到島嶼南方的唱片行時,不知道是哪邊不道德的海關,蠻力的拆了一大批Charlie Parker的第一張,就是這張、就變成了這樣。
Thumbnail
2021/03/20
去年,ECM加了那一次錄音留存的同樣四首歌的不同版本,以兩張唱片加一本挾帶了實況黑白照片和手寫樂譜別冊,作為 50歲生日代表紀念盤發行。 這樣把五十年的議論連起來看,豈不正應驗了Mal Waldron在別冊的開頭說的那句話:「我覺得邊走邊回頭,不僅容易摔跤,還會搞到沒辦法繼續往前。」
Thumbnail
2021/03/20
去年,ECM加了那一次錄音留存的同樣四首歌的不同版本,以兩張唱片加一本挾帶了實況黑白照片和手寫樂譜別冊,作為 50歲生日代表紀念盤發行。 這樣把五十年的議論連起來看,豈不正應驗了Mal Waldron在別冊的開頭說的那句話:「我覺得邊走邊回頭,不僅容易摔跤,還會搞到沒辦法繼續往前。」
Thumbnail
2021/03/13
這一面,如果說有「印象派」爵士樂的話,那這真的是完美的南美熱帶雨林畫面的精密描寫。 雖然這不是太被記憶的一場演出,但1966年的這張,甚至讓很多嚴厲的純古典樂迷都偷偷收納進古典吉他的歸檔裡了。
Thumbnail
2021/03/13
這一面,如果說有「印象派」爵士樂的話,那這真的是完美的南美熱帶雨林畫面的精密描寫。 雖然這不是太被記憶的一場演出,但1966年的這張,甚至讓很多嚴厲的純古典樂迷都偷偷收納進古典吉他的歸檔裡了。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