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篇是寫於2020/4/29的舊文,當時人還在邁阿密,而COVID-19疫情正在美國失控,每天都有十幾萬確診案例,除了最必要的外出採買,哪裡也不敢去。
但即便時至今日,我已經回到台灣,除了戴口罩以外,幾乎是完全遠離了疫情的陰影。但此刻回頭看一年前寫下的文字,還是很有感觸。
究竟,我們想要怎樣的生活?努力工作的背後,得到的是更好的生活,還是更不自在的人生?
=============================================================
本來今天是打算分享一則瑞德西韋的新聞,跟討論一下當年西班牙流感二次爆發事件。不過臨時看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因此臨時決定更換,文章標題是“多少錢能在美國過得像個人?”
(轉自科技人 – Ivan的Medium)
會想要創這個Fan Page的初衷,是到美國後的第一個Culture shock(文化衝擊):美國人(至少我在的城市)非常take care 你的culture shock這件事。後來求學過程中,除了自己在同學間及生活過程一直在適應文化衝擊以外,連續修的幾門偏商的課程,也都非常強調文化差異。
這跟我在亞洲工作及求學的體驗非常不同:亞洲強調的是要個體融入群體,俗話說的“入境隨俗”,但美國會告訴你文化先天存在差異,並且差異會造成溝通及team work上的一些困難,所以要導入哪些方法或工具去克服文化差異。
因為這個原因,因此建立這個fan page,希望對於海外求學,工作及生活有興趣或好奇的人,能透過這個小小的資訊節點(Nod),對於海外各城市與台灣的文化差異多一些認識。
回到文章本身,我覺得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有趣且實際的問題,而且地點可以任意的切換:“多少錢能在_______過得像個人?”,括號可以修改成上海,東京,德里,布宜諾斯艾利斯或地球上的任何一個地方。
這個問題首先用“美國”第一直覺會讓人覺得不太精確,因為在紐約跟在蒙大拿州的Butte生活,要活得像人的基本開銷可能可以差到3倍;但細究文章的脈絡,除了作者很明確的提出食衣住行幾個方面以外,從結尾可以看出作者最終是想要對職涯打算轉換的讀者,就 收入/開銷 比給一些建議,並在最後提到了無法量化的點也必須考量進去。
而我想要說的是:如果文化差異是你可以克服的點,那其實收入的問題不是那麼難解決。換句話說,想要在______活得像人,不高於50%也許取決於收入,但另外50%很可能取決於文化適應及認同。
以我在北京工作時為例,上班的大樓是在類似101等級,樓下商場是Tesla展示間,薪水扣除房租後還可以在北京過得非常滋潤,一年出國玩個2~3趟不是問題(實際上我好像一年出國了4次,只有一次亞洲,另外3次都是亞洲以外的地區)。
我對我的工作也非常投入,因為身處私募基金buy side,基本上就是評估案件值不值得投資,而不需要看客戶臉色;反過來說因為手握重資,被各路莫名其妙人士巴結討好也所在多有。
但回到主題:這樣優渥的生活是否活得像人?
想要散步,畏於路邊的髒亂及狂野的交通;想要運動,窗外是灰壓壓的霧霾。可以吃得到一盎司要價上千人民幣的頂級和牛,但想喝一口純淨的山泉水卻不可得。偶爾興起想去哪走走,還沒出四環就已經塞在車陣中覺得氣力放盡了。
這樣真的有比較像人嗎?
其實絕對不是說北京不好。當時北京的朋友現在很多都還留在那,甚至也都安家立業了。資深一點的在2018以前領到的薪資就算不換算幣值比台灣還高的也所在多有。這樣的客觀條件,別說活得像“人”,有時候我都覺得自己蠻像封建時期的貴族了 ---- 只要拿出支付寶,食衣住行都有人搞定。
還是回到最一開始提的:文化差異。
說得更“文青”一點,文化認同代表的是你的靈魂能不能在那個城市找到棲身之處。
我在華盛頓州的高山湖畔吃自己動手做的三明治。
我在西雅圖市區的公園草地上安然入睡。
我在邁阿密的綿密沙灘赤腳閒晃。
每個人的生命追求不同,在考慮生涯轉換之情,把文化差異也考慮進去吧!
也許你會發現,自己活得最像“人”的那段時期,其實與收入或開銷無關,
而是能不能在晚餐後,安心的在街上散步;又或是在週末,可以肆意接觸藍天綠地。
心安定處,即是身安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