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火紐2019年底一時衝動,拋開北京的一切來到美國,最初打算留三個月,至多半年,在陌生的國度裡思考自己的未來,順道體驗一下美國的生活。
沒想過,不知不覺待了一年多,看情況還會在萬惡的美帝國生活一段時間。
過去十多年住在北京,對一個香港人來說,不算太難接受,因為在影視圈工作的香港人特別多,北京的港式食肆也不少,只要能習慣乾燥的天氣,生活不會太困難。(政治環境不算在內,況且香港現在已是「一國一制」,好不了多少......)
地球另一端的美國可不一樣,生活上每個細節都得從新摸索和學習。
別說亞洲與美洲,那怕同樣是美國,東岸和西岸位於兩個不同時區,環境和生活已經有很大的差異。
因為前半年住在加州,後半年來了紐約,雖然不算深入,也大致體會到,東西兩岸的大不同。
四季不如春
氣候上的差別最大:加州雖不至於四季如春,但普遍氣溫較熱,即使在冬季(12-2月),白天往往都有20度左右,但因為是「沙漠氣候」,早晚溫差極大,晚上可以降至1-2度。不過極少下雪,我比較幸運,半年裡遇到兩次大雪,聽當地人說,過去五年都沒見過這麼大的雪。平常的加州,大部份時間都是藍天白雲的好天氣。
📷不論冬夏,每月超過二十天藍天白雲,是加州的「標配」
紐約的冬天有多冷,最近開始感受到,這週溫度都在零度到零下10度左右,比北京冷很多。
加州一年只有三個月是冬天,紐約正好相反,一年只有三個月是夏天,在六至九月之間,平均氣溫才會超過20度。而且暗天和下雨天也比較多。
怕冷的我也不太擔心,因為幾乎所有房子都有暖氣,紐約亦有法例規定,10度以下房子必需供暖。
還是覺得冷的話,紐約人很喜歡買下圖這種叫Space Heater的小暖爐放在腳邊,在亞馬遜上才賣25美元一個。不過最少聽過兩個人說,他們是買來夏天用的,因為夏天辦公室的冷氣太冷了!
四輪不如二輛
第二個最大的分別,是交通:如果你不喜歡開車,在加州是無法生存的,因為公共交通工具少得可憐,計程車或Uber都非常貴(Uber半小時的車程大概要花40美元,計程車的話大概70美元),加上地廣人稀,那怕去附近買杯咖啡,也一定要開車。
在紐約,也是正好相反,開車是一件很煩人的事,因為停車費超高(市中心一個小時就要20多美元),路邊停車位也超級難找。
那怕你住周邊地區(如新澤西),開車進紐約的路費也很高昂,一次就要花費16美元!
超速的罰單很驚人,視乎你超了多少,最高可達600美元!
但和香港、台灣、東京、倫敦一樣,紐約的地下鐡路網絡遍佈全城,絕大部份你想去的地方,都在地鐡範圍內,而且24x7, 年中無休。
很多紐約人都會帶着一輛電動滑板車,因為可以帶進地鐵,上班和回家時不用走太長的路。
📷可以帶進地鐵的電動單車 (Photo by Dmitriy Ganin from Pexels)
自己動手 豐衣足食
在吃的方面,大家都知道,美國實在沒什麼具代表性的食物,充其量就是美式快餐——不是漢堡就是炸雞,要不就是Pizza!
不曉得為什麼,東岸連漢堡的選擇都很少,來了半年,連鎖漢堡店只見過四大品牌:麥當勞、Jack in the Box、White Castle和Wendy's,炸雞主要是Popeye's和Jollibee, KFC比較少。(當然,餐廳和小店也會供應漢堡)
加州的漢堡店品牌較多,除了上面四個外,還有Carl's Junior, In & Out, Five Guys和Fatbuger,全都比前面四個好吃!
📷Fatburger都是現做的,超級好吃,如果過了晚上九點,我會到這一家,因為在賭場內,所以24小時營業
如果你比較在意中餐,我勸你不要來美國,那怕來,也是去加州好一點、選擇多一點。
紐約雖然也有唐人街,但對稍有要求的人來說,只能說是合格,偶然去吃一次,可以解解鄉愁,一流的中菜,暫時還沒找到。
對香港人來說,唯一的優點是,無論紐約或加州,經營中餐館的很多都是上一代的廣東人或香港人,基本上廣東話是完全通行的。
為了解饞,只好靠自己了,來美國之前,其實我報名學過一些港式茶餐廳菜色,例如港式凍檸茶、沙爹牛肉面、雞蛋三文治、西多士等。後來又自學烤箱烤叉燒、星洲炒米粉、雞腿意面等等,自認為味道不錯。一但失業,可以去茶餐廳找工作......
📷新學乍練的「薑葱雞扒奶油意面」——如果開餐館的話,這一定是我的招牌菜!
人情味
說到「人」,最表面的印象是,加州人比較熱情,紐約人比較冷漠。
以開車為例,加州人非常禮讓,不會亂切線,你要越線時,別的駕駛一定會讓你先走。看到動物過馬路時,也一定停下來讓牠們過去。
紐約的駕駛永遠像在趕時間,交通燈轉綠時,你慢一秒開車,後面就是一輪的狂叭;你不認路,在岔路前減速來考慮,後面馬上爬頭,超車時還回頭罵你。
簡單來說,加州人比較悠閒,不會跟你計較;紐約人節奏急促,只要礙到別人,浪費了別人的時間,那怕只是一秒,他們都會火冒三丈。
但下了班的紐約人卻變得完全不一樣——我的工作拍擋Chris,是個在布魯克林區長大的正宗紐約人,他在加州好萊塢工作了十年,前幾年回到紐約,就不想再回去加州了。
他經常帶我到不同的餐廳、咖啡室、酒吧,讓我親身感受紐約人的特色:無論任何人,你只要有禮地和他點頭微笑,他們都可以馬上和你天南地北的聊起來。他們極少會問你做什麼的,也不會試圖打聽你賺多少錢,只要有話題,可以聊一個晚上也不知道對方的身份。加上紐約人打扮都很隨意,這年來因為「在家辦公」和「運動風」,穿整套西裝和行政套裝的人越來越少,所以大家很難,也沒必要,從外表去批判別人。
Chris眼中的加州人,看起來熱情,但很在意「你是誰」,可能加州明星多、富人多,炫富的人也多,自然而然形式了一種階級觀念。在加州必需開車,看你在餐廳門外停了什麼車,已經可以初步判斷你是否有錢人。
在紐約,大多數人不是坐地鐵就是用走的,打扮也十分隨意,有部連續劇是講三個吸血鬼生活在現代紐約的,叫What We Do in the Shadows,裡面的吸血鬼常常穿着中世紀的「古裝」趴趴走,四周的人都不覺得有問題。
我相信這是有可能的,因為在紐約,大家真的不在意你的打扮穿著。
What We Do in the Shadows裡面的吸血鬼經常穿着「古裝」穿梭紐約街頭,但沒有人會在意,這情況是絕對有可能發生的
關於歧視
小粉紅經常說的西方人「歧視亞洲人」、待我們如「二等公民」等等,很抱歉,我來了一年,完全沒遇過任何歧視,因為不是美國公民,也感受不到一等和二等的分別。(當然,我不排除偶然出現對亞洲人的無差別襲擊,尤其是地鐵裡,所以我也會格外提防。)
美國是個多種族和移民國家,幾乎任何民族都有,東西岸的外來移民尤其多,坦白說,這年來,我見到的有色人種,絕對比白人還多。白人在加州和紐約,幾乎成了「少種民族」。
語言也不是問題,我遇過不少完整一句英文都說不出來的南美洲人,他們還不是在美國工作和生活?
我有個親戚來了二十年,英文只有小學程度,一直從事體力勞動工作,現在也有車有房,三個孩子都大學畢業,也沒聽他說過自己被人歧視。
人家歧視你,或許是因為你的頤指氣使的態度、因為你住文明的地方,仍有着不文明的生活習慣、因為你拿綠卡,宣誓入美籍,卻完全不融入別人的文化和生活。
要知道,單憑外表,別人根本不可能知道你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還是韓國人,正如你看外國人,也不可能一眼分出他是美國人、英國人、荷蘭人還是瑞典人......
若真的有人看不起你,往往不是因為你的國籍,而是因為你的行為、語言和態度。
有句話說出了真理:
不是因為你是中國人而歧視你,而是因為你才歧視中國人。
有這層覺悟的話,相信在海外任何地方,都可以好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