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秀夫出手~~ 《64》果然還是精采的一筆入魂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篇是2013年閱讀東販出版的橫山秀夫小說《64》感想文,2021年,這本小說的繁體中文版由圓神出版重新上市。
「語言是一種武器,是前端磨得鋒利,可以把對手的心戳出千瘡百孔的心理戰工具……」
某日交通移動中,行經高鐵車站書店,發現橫山秀夫的新書《64》出現在架上,黑底色加上螢光黃字體,直挺挺的,像條硬漢。
即使是短暫一瞥,都覺得那是一種提示,就算不能當場把書帶走,起碼要在最短期限內入手,因為,那是我跟橫山秀夫之間的……關於讀者與作者之間的某種難以定義的約束,即使作者永遠都不知道,身為讀者的我,也要信守承諾。
這約定應該是初次閱讀橫山秀夫的作品《登山者》就成形了,橫山的作品總能觸及內心底層的某條血管,對於警界或說是辦案者在揪出真兇的「良心」與「必要之惡」的心境描述一向都不閃躲,或即使是作為正義的執行者,難免也有身為人的脆弱或算計,或如同一般企業,也有組織派系或升遷考量所衍生的權力醜態,這當中又有橫山在成為寫作者之前的地方媒體記者背景,許多小說描述的情節或一刀剖開的疼痛之處,尤其鮮血淋漓。在平日習以為常的閱聽者或收視群眾的角度來看,總算有機會在媒體一窩蜂報導或草率取材的表層憤怒之外,多了深層的震撼與反省。
以D縣治安史上最兇殘的綁架撕票,懸宕14年毫無進展的未解決事件,作為小說故事背景,好像一張如影隨形的桌布,在刑事部與警務部、中央與地方、基層系統出身和特考空降的微妙拉扯中,以一個刑事體系出身卻被放逐到廣報(公關)部門、必須跟媒體聯誼會纏鬥的廣報主管「三上」,貫穿一整個棘手的處理過程。三上不僅有刑事的臭脾氣,還要時時盤算著有朝一日能夠重回刑事體系,最糟糕的是,他自己也有個離家出走、下落不明的女兒,他接到三通無聲電話,以為那是女兒的求救信號,但他自己仍然陷落在14年未能破解的綁架撕票案當中,一邊要按捺私人情緒,一邊又要處理上級長官想要藉由慰問撕票案家屬的媒體運作,趁機將刑事體系砍掉重練。作者埋下的複雜線索,比起14年毫無破案頭緒的綁架撕票案,還要棘手。
橫山秀夫不只讓故事的節奏維持在往前奔跑的急促喘息之中,還會潛入當事者的情緒底層,一直以來,他被讚譽「一筆入魂」,果然就是那樣毫不客氣戳入軸心,即使是可觀的頁數份量,即使閱讀的人也要被自己身處的生活瑣事牽絆,但是一抓到時間空檔就急忙翻開小說,閃入《64》所在的D縣警總部,好像擠進指揮車的,就是自己。
「語言是一種武器,是前端磨得鋒利,可以把對手的心戳出千瘡百孔的心理戰工具……」
「廣報室只是裝在牆上的擴音器,轉播室在別的地方,而且只有極少數的人才能拿起麥克風……」
「警察如果只站在警方的立場上,這輩子就真的完蛋了。如果對於自己的腐敗沒有自覺,就只會一直腐敗下去。無論記者是多麼不值得信任的一群人,無論外面的世界有多麼污穢,都好過一直故步自封……」
橫山秀夫透過廣報室主管「三上」的思維,陳述了所有在組織之中求生或找尋成就感與理想因而掙扎痛苦的心聲,反覆在14年未偵破的綁架撕票案之間苦思,究竟要為自己重回刑警之路妥協,或是堅守目前的廣報職責去掩飾警方的過錯,當然,還有第三個選擇,那就是把真相徹底曝光,沒得商量。
三上對於退職長官給他的忠告,「人的一生有時候是由偶然造成的」,起初還充滿疑惑,無法理解,後來在刑事工作與廣報工作同時產生被遺棄的挫折時,漸漸才弄懂。無論從事什麼行業,做什麼職務,無論有多少理由或來歷,都無法否定是因為有許多偶然產生作用才造就了現在的自己,那關係到運氣、上司的考量、人事上的機緣,從來都沒有誰是生來就是當刑警的料。
這冬雨加上強風的惡劣天氣裡,聽說超過四萬人上街跑馬拉松,我卻跟著D縣的警務部和刑事部展開綁架犯的監聽與跟車對決,那可不只是警方與媒體、綁架事件的加害與受害雙方的周旋而已,橫山秀夫根本是用生命在寫小說,像這樣有社會使命感的小說作家,才讓人欽佩啊!
1.6K會員
194內容數
完全不想走上勵志人生的光明大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米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開罐器與色鉛筆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花森安治的裙裝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長得好看的老人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電影】《橫山家之味》:人生就是步履不停《橫山家之味》可謂日本家庭電影的經典圭臬,它的人物描繪無疑高明且深刻,但是劇情與影像的平淡樸實,卻也讓人看見亞洲家庭背後的共通性,並且逐漸對這種共通性感到釋懷。因此,當我們慢慢遠離那個可愛又可恨的老家時,那些終究無解的心結,也就只剩下濃烈的惆悵,並且提醒著我們要繼續活下去。
Thumbnail
avatar
觀影囈語
2021-08-06
撫平悲傷之必要——嚐嚐《橫山家之味》撫平悲傷之必要,就是拍這部電影,但並非側寫母親的一生過程,而是仔細刻劃她最美好的模樣,像是,期待兒女返家而悉心準備一餐豐盛的認真神情。
Thumbnail
avatar
顏采葳
2021-07-27
CATCHPLAY+|從《分居風暴》、《橫山家之味》看《親愛的房客》勾勒一個家的輪廓。放眼望去,導演鄭有傑《親愛的房客》幾乎可以說是去年至今國片中最為成熟的作品之一,身為一位創作者,不走到一定年紀,不經歷種種失望,是無法收起尖刺、磨去稜角,畢竟成熟無關格局,而關乎筆觸。
Thumbnail
avatar
Kristin
2021-02-20
電影|《橫山家之味》家人就是「無法取代但很麻煩」的存在面對至親的逝去,要如何止痛療傷?對擅長家庭倫理劇的是枝裕和導演而言,拍電影是屬於他的面對方式。《橫山家之味》是是枝裕和導演遭逢母親過世時,寫下的電影。他將懊悔變成了電影的文宣「人生,總是有點來不及(人生は、いつもちょっとだけ間に合わない)」,寫在筆記本第一頁,開始了這齣電影的劇本創作。
Thumbnail
avatar
非必要迷人
2021-01-05
第四十九本《月薪兩萬二也要存到錢3 橫山光昭直授3年激增1000倍的16.7儲金大祕密》:存錢雖然呆,但是很有用橫山光昭。2011。三采文化。賴惠鈴譯。 推薦給:想存錢的人 書名所寫大概只有一頁的內容,其他都是在勸人存錢的內容。 佳句摘錄 p84  自以為在投資的情況 有些人花在護膚沙龍或美容院、健身房等設施上的金額明明高得嚇人,卻還自以為在「投資」。 次數太過於頻繁的外食及聚餐,也很容易被歸類在投資裡
Thumbnail
avatar
❦ 莊小昕
2020-01-25
心裡的傷,身體會記著:在《橫山家之味》中那名為生活的儀式是枝裕和曾經說拍攝〈橫山家之味〉是對他母親逝世的一個療傷止痛的作業。「療傷」這兩個字,確實是可以稱之為是整部片最深層的基調,但〈橫山家之味〉中呈現出的療傷,並不是傳達出一種雨過天青式的豁達,也不是盡釋前嫌的溫馨,相對地,這部片中的療傷意涵,更像是日文片名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一樣,是一種過程,是一種儀式
Thumbnail
avatar
趙鐸
2018-08-20
釀專題|面對年邁的父母,以及即將年邁的自己——看《東京物語》和《橫山家之味》<p>很多人把退休生活稱為「人生下半場」,我認為似乎過於消極,難道意謂正在等待人生終了的鐘聲響起嗎?我喜歡改稱「第三人生」,比較積極一些,因為未來將是一個必須開展的嶄新人生。</p>
Thumbnail
avatar
施昇輝
2017-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