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 - 錦瑟與落花

2021/04/29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義山的《錦瑟》歷來引起過很多不同的解說和猜測,金人元好問在其《論詩絕句三十首》中便曾說過這首詩是「一篇錦瑟解人難。」
對於《錦瑟》這個詩題,歷來眾說紛紜,有人以為這首詩的內容是詠「瑟」這種樂器的;還有人猜想是當年令狐家的青衣(ㄚ環);也有許多人傾向於悼亡一說,認為是在思念亡妻。這首詩雖然在理性方面難以確切的解說,但在感性方面卻極易引起讀者的感動和喜愛。要讀懂這首詩,我們應去分析詩的形象,看它給予我們的感發、感動及聯想是些什麼,而不必去穿鑿附會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整首詩讀完的感覺是一首男女情愛的詩篇。是否在讀完這首詩的時候,心裡浮現當時的那個人,覺得「此情可待成追憶!」
全詩的關鍵有四個字,思(華年)、迷(蝴蝶)、(成追)憶、惘(已惘然)。思華年與追憶是同一個意思。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瑟」,是一種樂器。因為這個樂器上有很漂亮的花紋,所以叫作「錦瑟」。
《周禮》記載瑟有二十三根弦,也有二十五根弦。可是為什麼說它有五十根弦呢?典故出自《漢書 郊祀志》:「泰帝使素女鼓五十絃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絃。」
從前天上有一位泰帝,他非常喜歡聽音樂,有次請一位名為素女的仙女演奏,素女彈五十根弦的瑟,但彈起來,調子非常悲哀。素女忍不住一直哭泣,泰帝說,這樂器彈出來聲音這樣悲哀,就把五十根弦改為二十五根弦了。這是神邏輯!五十根的弦彈起來很悲哀,弦減半之後彈起來哀傷就對折嗎?好比四輪車跑太快,把它換成兩輪車一樣XD。
這把「錦瑟」你為什麼「無端五十根弦」呢?「無端」兩個字用得非常好!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哀嘆,又帶點盼望能夠改變的情感。 如同「為什麼你要離開」?「為什麼你要出現」?
「一弦一柱思華年」
弦是琴弦,每個弦底下都有「柱」。「一弦一柱」,每一根弦,每一個弦柱,彈出來的每一個聲音,都讓我想起往昔我們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
「莊生曉夢迷蝴蝶」,莊子的典故。
《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ㄑㄩˊ)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比喻人生虛幻短暫
莊周睡覺時夢見自己變成蝴蝶,在花園裡翩翩起舞,非常快樂怡然自得,夢裡不知是莊周。大夢初醒,卻驚覺自己還躺在床上。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莊周呢?
「望帝春心託杜鵑」這是另一個典故。
望帝是從前蜀國的皇帝,名「杜宇」。蜀國發生水災,他找大臣鱉靈去治水。在這個大臣去治水的時候,杜宇就跟這個大臣的妻子私通。之後他覺得慚愧、羞恥,自動讓位給鱉靈當皇帝(這一定是傳說XD)。杜宇死去變成杜鵑鳥,叫聲十分哀怨淒苦,直至啼出血來。每到早春二月,他都在山中呼喚著「布穀—布穀」,催促百姓下田播種。因此杜鵑鳥為布穀鳥。他那種盼望、以及對情感的執著,就是死了化成杜鵑鳥都沒有放棄。常用以描寫哀怨、淒涼或思歸的心情。
「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我常見再拜,重是古帝魂。」(杜甫《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這又是兩個典故。
古代傳說,滄海裡的大蚌殼有明珠在其中,月圓之時,蚌殼的珠就是圓的。另有個傳說,海底有鮫(ㄐ一ㄠ)人,可以泣淚成珠。她流下的每一滴淚,都變成一顆珍珠。她還會吐出一種絲,這絲可以織成鮫綃。
陝西有藍田山,出產美玉。每當太陽高掛的時候,日光照在藍田山上,其玉石就會發出一種迷濛的光彩。
陸機《文賦》:「石蘊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意思是如果這個石頭裡面藏著玉,這個山就會有光彩,如果水裡有珍珠,水看起來就特別美麗。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夾雜著美麗與哀愁。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回憶過去,李商隱一生有可喜,也有可悲者,但後者居多XD。
追憶往事之惘然,惘然於往事之記憶,種種「追憶」,源自當下「惘然」。當我們在從頭讀《錦瑟》,更能感受到心中的盼望、期待的情感,最後卻又一場空,讀來沉鬱頓挫。
本詩千百年來無數人讀誦,不管是愛情遺憾或種種人生悲哀,當下我們都可能感覺「惘然」,但一轉念,未來人生的路途又充滿著種種希望。這正是偉大詩人所留下來的作品,雖然只是呈現李商隱的個人經驗,但卻觸動大家心中最深的情感,稱為晚唐詩壇最耀眼的一顆星並不為過。
李商隱晚年自編《玉溪生詩集》,將這首詩放第一首,可代表其一生的體悟。後來的評語,最有名的是元好問《論詩絕句》:「望帝春心託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 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西崑」,是後來宋朝的人模仿李義山,把他的詩叫作西崑體 。
「獨恨無人作鄭箋」,可惜沒有人給李商隱的詩作出真正的,切當的解釋。
元 辛文房:商隱工詩,為文瑰邁奇古,辭難事隱。及從楚學,儷偶長短,而繁縟過之。每屬綴,多檢閱書冊,左鱗次,號獺祭魚。而旨能感人,人謂其橫絕前後。...後評者謂其詩如百寶流蘇,千絲鐵網,綺密瑰妍,要非適用之具。斯言信哉。...商隱文自成一格,後學者重之,謂西崑體也。

最後我們來欣賞一首李商隱的詠物詩,被譽為神妙之作的《落花》,值得大家反覆吟詠,細細體會。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古來詠物的作品以花最多,因為:一、花的形象具體而鮮明;二、取材容易;三、恰到好處的美感距離;四、花予人完整的生命感。
詩題為落花,我們來看看一個偉大的詩人,怎麼把落花的意象入詩。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由詩題我們可以知道,第一句裡面的「客」指的是花,原本在枝頭上的花凋謝了,被風一吹,便散落在花園裡。首聯主觀寫景,但詩通常是以景喻情,花亂飛可能也是暗指自己的心情紛亂。接下來三聯可以形容花,也可以形容人,這也是這首詩被譽為神妙之作的原因,表面寫花,但暗藏在文字後面的意義,描寫得不著邊際,若有似無,物我交融,寫花就是寫人,寫人就是寫花。
「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承接上句的「亂」,因此掉到地上「參差」不齊。「曲陌」是彎曲的街道。
承接上句的「飛」,被風吹去,好像要去送走夕陽一般。「迢遞」形容遠的樣子。
也可以說李商隱自己的前途崎嶇,離權力中心越來越遠,似乎也像落花飄向遠方去送夕陽。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
掉落在地上「參差」不齊的花捨不得掃,因為我為了落花的飄零肝腸寸斷(不忍「客竟去」),也可以說花本身因為自身凋落而腸斷;而花自己也希望(望眼欲穿)回到枝頭上,讓生命得以繼續綻放。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以花而言,落花隨著春天過去了,掉落到我的衣服上。
以人而言,賞花之心隨著春天沒了,而使我淚水沾衣。
附上東坡的詠物詞《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讓大家欣賞。
(可參考 https://vocus.cc/article/5da6c6c7fd89780001d3863c )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裡,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李商隱系列文章至此完結。下一系列為魏晉南北朝歷史故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9會員
139內容數
過去在求學的過程中,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總是被極短的篇幅帶過,而介紹不外乎魏晉南北朝是個分裂又黑暗的時代,因此士大夫開始清談,結果導致亡國。直到後來接觸了魏晉南北朝史,才發現原來以前學的是那麼的偏頗。此系列文章的目的之一,便是想讓大家了解魏晉南北朝其實是非常有趣的一段歷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