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司馬懿去世,司馬師成為撫軍大將軍,執掌魏國軍政大權。中書令(類似現在立法院長)李豐等人圖謀廢掉司馬師,事情敗露,被司馬師滅族。司馬師對曹芳有所猜疑,聯合大臣上奏郭太后,列舉曹芳不親政、沉迷女色、廢棄講學、與優人淫亂作樂等罪名,請依照霍光故事廢掉曹芳的帝位,封為齊王,改立東海王曹霖之子高貴鄉公曹髦為皇帝。
西元255年,鎮東將軍毌丘儉與揚州刺史文欽聽說司馬師擅行廢立之事,起兵征討司馬師,最後雖然司馬師勝利,後來卻因眼疾死於許昌。
司馬昭繼承其兄權位,在他任內完成了最主要的大事:併吞蜀漢。
魏甘露五年(西元260年)四月魏帝曹髦接見王沈、王經、王業等人,憤慨說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朕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等自出討之。」並且率領宮人300餘人討伐。有近臣先行向司馬昭通風報信,司馬昭馬上派兵入宮鎮壓,中護軍賈充在南闕下率軍迎戰曹髦,賈充命令成濟殺曹髦,成濟於是用戈刺死曹髦。後來司馬昭以罪誅殺成濟一族(這哪招!)。司馬昭立曹奐為魏元帝。
滅蜀
西元263年,掌握曹魏實權的司馬昭,決定發兵蜀漢,處死反對伐蜀的將軍鄧敦,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分東、中、西三路進攻。鍾會攻下了漢中,與姜維在蜀漢的劍閣天險對峙,鍾會不能前進。鄧艾率精兵偷渡陰平攻佔涪城,並在綿竹擊殺諸葛瞻,進逼成都。蜀漢後主劉禪出投降,西元263年蜀漢滅亡,開始三國統一的序幕。
西元263年,魏元帝再次下詔拜司馬昭為相國,並晉陞為晉王,加九錫。司馬氏代魏之勢已成。(封建時代想要當皇帝,步驟是先成為「公」,再來是「王」,然後「帝」)。滅蜀後一年司馬昭逝世,其子司馬炎襲晉王位。
西元266年十二月,晉王、相國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讓,即位為帝,定國號晉,改年號泰始。登基後,封同姓諸王,拱衛中央。追司馬昭為太祖文皇帝。
滅東吳,統一天下
晉武帝施行了一系列政策以增強國力,而此時孫吳局勢混亂,吳帝孫皓不修內政又窮極奢侈,民心不附。孫皓執政初期,大赦天下,以一系列惠民政策來收買民心。當時人們都把他稱為明主。但治國有成、志得意滿的孫皓便顯露出魯莽暴躁、驕傲自滿、迷信以及好酒色的一面。(三國志 孫皓傳:皓旣得志,麤暴驕盈,多忌諱,好酒色,大小失望。)
西元279年十二月,司馬炎決定進攻吳國,隔年三月逼近建業,孫皓見大勢已去而投降,當時孫皓仿效劉禪的做法:備亡國之禮,肉袒面縛(兩手反綁),銜璧牽羊,大夫衰服,士輿櫬(把棺材裝在車上),率領太子孫瑾等人來到王濬營門。王濬接受孫皓的投降,並派人將孫皓一家送到晉都洛陽,孫吳至此滅亡,晉武帝司馬炎統一天下,三國時期結束。
一日,晉武帝來到堂前,會見文武百官員以及四方來晉的使者,晉武帝派人把歸命侯孫皓以及投降的吳人帶來相見。孫皓登上大殿向晉武帝叩頭。
帝謂皓曰:「朕設此座以待卿久矣。」
皓曰:「臣於南方,亦設此座以待陛下。」
賈充謂皓曰:「聞君在南方鑿人目,剝人面皮,此何等刑也?」
皓曰:「人臣有弒其君及姦回不忠者,則加此刑耳。」充默然甚愧,而皓顏色無怍。
由此可見孫皓的氣魄。
統一天下後,當然就裁撤軍隊,士兵回歸農耕。西晉的皇族和貴族都有優裕的經濟基礎,政治的安定與統一更幫助他們累積了大量的財富,於是縱情享受,過著豪華奢侈的生活。晉武帝率先作了荒淫奢縱的表率,《晉書·胡貴嬪傳》稱晉武「多內寵,平吳後,復納吳王孫皓宮人數千,自此掖庭殆將萬人,而並寵者甚眾,帝莫知所適,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使宴寢」,奢侈浪費,風氣日漸敗壞。公卿貴族也跟著競富爭豪,大臣何曾每天吃飯用一萬錢,還「無處下箸」。王愷是武帝的母舅,曾與當時首富石崇比賽炫耀財富,爭夸豪麗。為維持這種奢靡腐化的生活,因此貪污納賄,習以為常,當時有人指「奢侈之費,甚於天災」,可見為害之大。
齊王司馬攸是司馬炎唯一的同母胞弟,年紀比司馬炎小了十歲,不僅才華出眾且受人愛戴。 從小祖父司馬懿便對攸寄予厚望,這點光是從司馬懿將攸過繼給兒子司馬師當養子就可以窺知一二。完成統一大業的兩年後,西元282年,司馬炎下令齊王攸遷居至其受封的齊國(出發沒幾天就吐血身亡)。 就跟當年曹丕、曹植這對兄弟一樣,司馬炎與司馬攸之間的感情並不和睦。
司馬炎的嫡子司馬衷(後來的晉惠帝,就是我們熟知說「何不食肉糜?」的當事人)缺乏政治才能,是後來導致八王之亂,把中國搞得天翻地覆的關鍵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