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蘋果 2021 春 — Podcast 大戰 | 家庭信用卡|AirTag|超薄 iMac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蘋果 2021 春季發表會除了展現工業設計與軟硬整合優勢之外,還透露一系列的新策略。

Podcast 大戰

蘋果冷落 podcast 15 年後,終於動起來,推出大改版。除了用戶端的眾多更新之外,大家最關注蘋果付費訂閱功能。根據數位時代報導:

近年深受消費者喜愛的音訊內容Apple Podcasts,不僅將更新使用者介面,讓用戶更容易找查、收藏、管理喜愛的內容,蘋果同時也宣布將開放 Apple Podcasts 訂閱功能,讓付費會員可以獲得無廣告的內容,或是享有優先聆聽或會員獨享的內容,同時也協助創作者加速內容變現。

島讀會員應該不意外蘋果會先推出訂閱制。訂閱制符合蘋果「厭惡」廣告的形象,也符合其擴大服務(service)營收的大方向。下一個問題是:接下來 podcast 領域將如何發展?

目前聲音經濟主要有「三大一小」。三大為 Spotify、蘋果、臉書,一小是Clubhouse(以及眾多區域性的致敬者)。

這四家企業可以根據兩條軸線,劃分成兩大競爭戰場。蘋果與 Spotify 競爭的是個人聽的預錄(recorded)內容,包括音樂與 podcast。兩者的差別是 Spotify 將音樂與 podcast 整合在一個 app 中,並且同時賺廣告與訂閱費。而蘋果則分成兩個 app — Apple Music 與 Apple Podcasts — 並只有訂閱營收。

而臉書與 Clubhouse 則是在競爭即時(live)社交內容。臉書最近預告將推出聲音產品,其中兩項圍繞社交場景(INSIDE):

. . . . Live Audio Rooms,可以讓使用者們組房間聊天或是在旁聆聽,但是 Facebook 表示 Live Audio Rooms 還具備錄音保留功能,講完可以直接變成 Podcast 節目 . . .

最後則是 Soundbites 功能,官方形容這是一種簡短、富有創意的聲音剪輯功能,適合用來表達軼事、笑話、靈感、詩詞,乍看之下就非常像聲音版的抖音短影音功能。

Soundbite 是一種「語音片段」。臉書想把聲音轉化成類似臉書貼文的「短」內容,讓用戶在平台上可以「滑」各種短語音,就像抖音一樣。而 Live Audio Rooms 是把即時聊天轉化成錄音檔,同樣是社交應用。

在四個平台之中,蘋果與 Clubhouse 的概念最單純:前者專心做預錄內容,後者專心做即時語音。單純代表介面直覺,因此最安全;但也最沒有爆發力。蘋果就是收訂閱分潤。而 Clubhouse 推出打賞制,看起來要走向由「網紅」帶動人氣的策略,更類似OnlyFans

Spotify 與臉書則有各自的問題。Spotify 把 podcast 與音樂混在一起,但兩者的使用情境非常不同。聽音樂是休閒、放鬆,是情感性的;而聽 podcast 是吸收資訊、學習,是知識性的。合在一起反而互為干擾。若 Spotify 能明確區分兩種用戶,那麼其包含廣告與訂閱的混和模式會有很大潛力。

我最不看好的是臉書。臉書混和文字與聲音 — 不僅使用情境不同,連使用的感官都不同。會讓用戶更不知所錯 — 我該帶耳機嗎?該把聲音打開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pple Card Family 家庭信用卡

另一個值得討論的新產品是 Apple Card Family。根據T 客邦報導:

今天新推出的 Apple Card Family 制度可以讓家庭共享群組中的人一起共享 Apple Card 的信用額度,最多可以將五個人加到 Apple Card 帳戶中(須年滿 13 歲)。而且如果是符合資格的成年使用者,還可以合併信用額度,在帳單中也可以透明化的看到雙方的支出。

Apple Card 是蘋果與高盛(Goldman Sachs)合作推出的信用卡。2019 年推出時僅限個人使用。但推出沒多久就爆發爭議,傳出同一家的男生的信用額度遠高於女生。高盛調查之後也摸不著頭緒,說:「我們也不知道為何會這樣。我們根本沒有蒐集性別資料。」於是遭到紐約監管機構調查。

上個月調查結果出爐,證明高盛(與蘋果)的清白。原因不是高盛歧視女性,而是演算法採計的資料自然會低估女性的信用。這種偏見(bias)隱藏於演算法之中,不是 Apple Card 獨有。只是因為 Apple Card 申請方便,一次有許多人一起申請,此一問題才爆發。調查單位最後抨擊整個信用卡產業缺乏進步

雖然我們沒有發現違背公平放貸的情形,但我們要提醒在《公平信貸機會法》(Equal Credit Opportunity Act)通過了 50 年之後,信用的取得仍然不公平。我們應更廣泛地討論如何促進平等的信用權限。

今天蘋果推出 Apple Card Family,便是要改善此一陋習。由於蘋果擁有更詳細、即時的用戶資料,可以確認用戶是否為配偶,是否住在同一地點、使用同一帳單地址與 IP 地址等。蘋果能確認「配偶」或「同居」關係,進而整合雙方的信用資料,校正傳統的演算法。

我稱此一趨勢為「資料吞食金融」。許多金融行為本質上是「資料」與「資本」的交易,例如:

  1. 貸款:「我是否值得信任」的資料 ↔ 「貸款」
  2. 募資:「我是否能創造價值」的資料 ↔ 「投資」
  3. 保險:「我是否有風險」的資料 ↔「保費」

上述箭頭的右邊由金融機構掌握,但箭頭的左邊逐漸落入科技公司手中。科技公司掌握的資料越多,未來在此一交易中就越有主導權。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科技島讀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科技島讀的沙龍
104會員
5內容數
科技島讀的 Premium
科技島讀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4/09
甲骨文曾控告 Google 違反其著作權,美國最高法院宣告 Google 勝訴,長達 10 年訴訟案終於落幕。 併購昇陽的甲骨文,在 2010 年控告 Google 侵犯其著作權,不僅影響數百億美金的手機市場,也牽動軟體業的運行方式,被稱為「十年來最重要的著作權案」。
Thumbnail
2021/04/09
甲骨文曾控告 Google 違反其著作權,美國最高法院宣告 Google 勝訴,長達 10 年訴訟案終於落幕。 併購昇陽的甲骨文,在 2010 年控告 Google 侵犯其著作權,不僅影響數百億美金的手機市場,也牽動軟體業的運行方式,被稱為「十年來最重要的著作權案」。
Thumbnail
2021/03/29
星鏈(Starlink)將有超過一萬顆人造衛星將包圍地球,形成第一個全球的、跨國界的網路服務。這不僅嘉惠沒網路的地區,更將動搖國家與人民的主權。
Thumbnail
2021/03/29
星鏈(Starlink)將有超過一萬顆人造衛星將包圍地球,形成第一個全球的、跨國界的網路服務。這不僅嘉惠沒網路的地區,更將動搖國家與人民的主權。
Thumbnail
2021/03/03
「連擦鞋童都在討論股票時,就表示股市到了高峰。」這句話今天已經不成立了。因為今天的擦鞋童可能不討論股票,而是討論衍生性金融商品、房地產、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甚至是比特幣、以太幣、穩定幣、平台幣,或是非同質化代幣(NFT)等。 打開我的臉書,好像所有人都在投資美股、科技股...
Thumbnail
2021/03/03
「連擦鞋童都在討論股票時,就表示股市到了高峰。」這句話今天已經不成立了。因為今天的擦鞋童可能不討論股票,而是討論衍生性金融商品、房地產、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甚至是比特幣、以太幣、穩定幣、平台幣,或是非同質化代幣(NFT)等。 打開我的臉書,好像所有人都在投資美股、科技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Podcast觀察筆記〉以聽眾視角來筆記,介紹Podcast及收聽平台操作方式;本篇只說明Apple Podcast及Spotify,操作介面大同小異也相當直覺,可延伸閱讀上一篇〈歡迎收聽|吉白職場|優雅阿姨的Podcast 開張〉。
Thumbnail
〈Podcast觀察筆記〉以聽眾視角來筆記,介紹Podcast及收聽平台操作方式;本篇只說明Apple Podcast及Spotify,操作介面大同小異也相當直覺,可延伸閱讀上一篇〈歡迎收聽|吉白職場|優雅阿姨的Podcast 開張〉。
Thumbnail
自從YouTube 盛行之後,電視相關產業就沒落了 人人都可以開頻道,做自媒體 那麼podcast就是取代,調頻廣播的一種領域 大家手邊在忙其他的事情 像我動森在海裡面撈海鮮,根本不用聽聲音的時候 就可以開這個來聽,不過對蕭煌奇來說 聽podcast跟YouTube是沒差,對他來說是都一
Thumbnail
自從YouTube 盛行之後,電視相關產業就沒落了 人人都可以開頻道,做自媒體 那麼podcast就是取代,調頻廣播的一種領域 大家手邊在忙其他的事情 像我動森在海裡面撈海鮮,根本不用聽聲音的時候 就可以開這個來聽,不過對蕭煌奇來說 聽podcast跟YouTube是沒差,對他來說是都一
Thumbnail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生活科技(subscription and consumer psychology) 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推出訂閱服務,到底對消費者有哪些吸引力,對於企業又有哪些吸金力,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生活科技(subscription and consumer psychology) 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推出訂閱服務,到底對消費者有哪些吸引力,對於企業又有哪些吸金力,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蘋果「取消」30%的蘋果稅,未來將免除利潤抽成。 這項 app 免抽成的措施明年初在全球生效,適用對象為所謂的「閱讀器」軟體,包括書報雜誌、音樂和影音串流 app,Netflix、Spotify 等公司將是直接受惠者。
Thumbnail
蘋果「取消」30%的蘋果稅,未來將免除利潤抽成。 這項 app 免抽成的措施明年初在全球生效,適用對象為所謂的「閱讀器」軟體,包括書報雜誌、音樂和影音串流 app,Netflix、Spotify 等公司將是直接受惠者。
Thumbnail
Apple嘔心瀝血、巨資打造原創影音平台看似想要與各大OTT TV業者比拚,卻又將其當成贈品大放送,Apple在搞什麼鬼?隨著2020年9月推出的Apple One答案呼之欲出…
Thumbnail
Apple嘔心瀝血、巨資打造原創影音平台看似想要與各大OTT TV業者比拚,卻又將其當成贈品大放送,Apple在搞什麼鬼?隨著2020年9月推出的Apple One答案呼之欲出…
Thumbnail
2021年的4月20日,蘋果正式公布要推動「Podcast訂閱制」的消息,這點相信對於許多Podcast創作者來說,絕對是一大佳音。現行的Podcast市場,還沒有一個穩定的變現模式,這個訂閱制能不能發展起來呢?
Thumbnail
2021年的4月20日,蘋果正式公布要推動「Podcast訂閱制」的消息,這點相信對於許多Podcast創作者來說,絕對是一大佳音。現行的Podcast市場,還沒有一個穩定的變現模式,這個訂閱制能不能發展起來呢?
Thumbnail
蘋果 2021 春季發表會除了展現工業設計與軟硬整合優勢之外,還透露一系列的新策略。
Thumbnail
蘋果 2021 春季發表會除了展現工業設計與軟硬整合優勢之外,還透露一系列的新策略。
Thumbnail
現今YouTube、抖音(TikTok)、臉書(Facebook)等視覺影片當道,娛樂綜藝等各式惡搞影片,瘋狂分享傳遍世界各地,博取觀眾注意力的視頻「眼球經濟」多方夾擊之下,為何光靠聲音傳遞內容的音頻Podcast,還能火熱起來? 外界認為音頻興起主要原因有五個...
Thumbnail
現今YouTube、抖音(TikTok)、臉書(Facebook)等視覺影片當道,娛樂綜藝等各式惡搞影片,瘋狂分享傳遍世界各地,博取觀眾注意力的視頻「眼球經濟」多方夾擊之下,為何光靠聲音傳遞內容的音頻Podcast,還能火熱起來? 外界認為音頻興起主要原因有五個...
Thumbnail
儘管Spotify的全球訂閱用戶超過Apple music約1000萬,且其還有數百萬未訂閱的免費方案使用用戶,還是想用這篇文章跟你分享,為什麼我認為Apple music更值得你/妳訂閱!
Thumbnail
儘管Spotify的全球訂閱用戶超過Apple music約1000萬,且其還有數百萬未訂閱的免費方案使用用戶,還是想用這篇文章跟你分享,為什麼我認為Apple music更值得你/妳訂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