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石頭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昨日去參加一個導覽活動,內容是去踏查近日因為光電開發爭議,而被關注的屏東枋寮石頭營日軍要塞。


raw-image


  關於山丘內的戰爭遺蹟很精彩,可以寫成很多內容。不過這篇文章想寫的是這個地名:石頭營。


  以前學歷史有提到:許多台灣中南部地名裡面有「營」、「鎮」的,是因為明鄭時代屯兵而遺留的,像左營、新營、左鎮等等。但本處的石頭營,卻是源自清末的清兵在此屯兵而留下的。不過數七十多年前的美軍航拍還有記錄下沖積扇上完美的圓形堡壘,但戰後的農場整地卻將其破壞掉了。


  導覽老師帶著我們在一片人造林中尋找遺跡,並利用台灣百年歷史地圖定位,確認我們已經接近堡壘中央。而現址上,也能發現一塊塊,似乎有切鑿痕跡的長條石塊。

raw-image

  這就是石頭營營盤的遺跡了嗎?我想這只有依靠傳說中的觀落陰田調法才會知道了。但這種尋找遺址的過程還真是浪漫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ill Lu的沙龍
8會員
18內容數
Will L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15
太極這個符碼的意義:「白中有黑、黑中有白」似乎就是在講這樣的道理。 而在這個時代,多多在平交道前停看聽,也真的是很重要的事呢。
2021/09/15
太極這個符碼的意義:「白中有黑、黑中有白」似乎就是在講這樣的道理。 而在這個時代,多多在平交道前停看聽,也真的是很重要的事呢。
2021/09/01
  我透過大學的學弟取得一份資料:〈恆春地區老祖信仰奉祀實體觀察研析〉,我從那些已被紀錄的拜壺信仰聚落,驚訝的發現一件事:「原來我的阿公與阿嬤所生長的村莊,都是有拜壺信仰、且祭祀「老祖」的,他們有很高的機會是馬卡道族人!」我也把那份戶籍資料拿出來認真地重看一遍,發現阿嬤那邊有「潘」的親戚!
Thumbnail
2021/09/01
  我透過大學的學弟取得一份資料:〈恆春地區老祖信仰奉祀實體觀察研析〉,我從那些已被紀錄的拜壺信仰聚落,驚訝的發現一件事:「原來我的阿公與阿嬤所生長的村莊,都是有拜壺信仰、且祭祀「老祖」的,他們有很高的機會是馬卡道族人!」我也把那份戶籍資料拿出來認真地重看一遍,發現阿嬤那邊有「潘」的親戚!
Thumbnail
2021/06/21
祝,度過這段時間後,我們都是帶著滿滿的電,迎向下一個階段的挑戰。
Thumbnail
2021/06/21
祝,度過這段時間後,我們都是帶著滿滿的電,迎向下一個階段的挑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談到和煤礦產業相關的觀光景點,多數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應該是新北市瑞芳區九份區域或是猴硐區域,沒有人會想到新北市樹林區的山佳區域也有煤礦遺址。這次小編參加新北市政府環保局主辦的山佳區域煤礦之旅、在山佳區域當地人煤礦工二代陳國隆老師帶領下、進行山區域聚落的煤礦歷史探索之旅。 山佳後車站聚落相關資訊::
Thumbnail
談到和煤礦產業相關的觀光景點,多數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應該是新北市瑞芳區九份區域或是猴硐區域,沒有人會想到新北市樹林區的山佳區域也有煤礦遺址。這次小編參加新北市政府環保局主辦的山佳區域煤礦之旅、在山佳區域當地人煤礦工二代陳國隆老師帶領下、進行山區域聚落的煤礦歷史探索之旅。 山佳後車站聚落相關資訊::
Thumbnail
西元十九世紀的清朝飽受西方列強入侵,清朝在台灣港口及河口重要沿岸設立許多西方礮臺,學仿西方列強各國的船堅炮利在台灣鞏固下設立許多礮臺以利於戰爭及鞏地。尤其台灣北部基隆更是重兵之地;也造就基隆港周邊留下許多礮臺遺跡存在,在當今新北市淡水區舊稱滬尾就有兩座礮臺。歷經清法戰爭後的滬尾礮臺也是一個例子。
Thumbnail
西元十九世紀的清朝飽受西方列強入侵,清朝在台灣港口及河口重要沿岸設立許多西方礮臺,學仿西方列強各國的船堅炮利在台灣鞏固下設立許多礮臺以利於戰爭及鞏地。尤其台灣北部基隆更是重兵之地;也造就基隆港周邊留下許多礮臺遺跡存在,在當今新北市淡水區舊稱滬尾就有兩座礮臺。歷經清法戰爭後的滬尾礮臺也是一個例子。
Thumbnail
隆田考古園區位於台灣南部,是一個保存和展示古代文化遺跡的重要場所。這裡不僅是考古學家的研究基地,更是一個讓公眾了解和體驗歷史的窗口。每當我走進這片古老的土地,仿佛時光倒流,帶我回到了數千年前的古代社會。 這個考古園區覆蓋著廣闊的田野,四周環繞著山巒和河流,自然環境得天獨厚。當我第一次踏足這
Thumbnail
隆田考古園區位於台灣南部,是一個保存和展示古代文化遺跡的重要場所。這裡不僅是考古學家的研究基地,更是一個讓公眾了解和體驗歷史的窗口。每當我走進這片古老的土地,仿佛時光倒流,帶我回到了數千年前的古代社會。 這個考古園區覆蓋著廣闊的田野,四周環繞著山巒和河流,自然環境得天獨厚。當我第一次踏足這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二次大戰期間,日軍在南洋群島掠奪財寶後,埋藏於臺中太平頭汴坑的傳說。以及附近地名「福利社」的由來。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二次大戰期間,日軍在南洋群島掠奪財寶後,埋藏於臺中太平頭汴坑的傳說。以及附近地名「福利社」的由來。
Thumbnail
大溪公會堂暨蔣公紀念館位於台灣桃園市大溪區,是一座集歷史、文化與紀念功能於一體的建築。這裡不僅是當地重要的文化地標,還是紀念台灣歷史上重要人物蔣中正(蔣介石)的地方。不過坦白說並不喜歡這威權人物,用軍權掌控一切,沒有太多建樹。 大溪公會堂的建設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當時作為地方公共會議和社會活動的場
Thumbnail
大溪公會堂暨蔣公紀念館位於台灣桃園市大溪區,是一座集歷史、文化與紀念功能於一體的建築。這裡不僅是當地重要的文化地標,還是紀念台灣歷史上重要人物蔣中正(蔣介石)的地方。不過坦白說並不喜歡這威權人物,用軍權掌控一切,沒有太多建樹。 大溪公會堂的建設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當時作為地方公共會議和社會活動的場
Thumbnail
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為全臺灣保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最完整的日式軍官宿舍建築群,落成時間橫跨日治時期及戰後初期。有遺構公園和宿舍商店三區,日式歷史建築結合藝術裝置,文創新生,適合家庭、情侶、朋友前往的景點!
Thumbnail
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為全臺灣保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最完整的日式軍官宿舍建築群,落成時間橫跨日治時期及戰後初期。有遺構公園和宿舍商店三區,日式歷史建築結合藝術裝置,文創新生,適合家庭、情侶、朋友前往的景點!
Thumbnail
石門東稜為太魯閣戰役日軍行軍補給的路線,而古關原是當初日軍紮營的地點。沿途可見疑似當時的路徑、日軍遺址。 為徹底壓制臺灣生蕃,以建立其統治威信,並有效控制太魯閣地區龐大的自然資源,故而主動展開有計畫的軍事討伐。此事件為五年理蕃計畫中最受重視,也是最後一場戰役。
Thumbnail
石門東稜為太魯閣戰役日軍行軍補給的路線,而古關原是當初日軍紮營的地點。沿途可見疑似當時的路徑、日軍遺址。 為徹底壓制臺灣生蕃,以建立其統治威信,並有效控制太魯閣地區龐大的自然資源,故而主動展開有計畫的軍事討伐。此事件為五年理蕃計畫中最受重視,也是最後一場戰役。
Thumbnail
壽山已多次攀登,不知道還有哨船頭山稜線。
Thumbnail
壽山已多次攀登,不知道還有哨船頭山稜線。
Thumbnail
這些廢棄的碉堡,還真見證了當時一旦發生熱戰,必須死守台灣的決心。如今這些碉堡已經成為懷舊景點,但沒有多少人知悉這些碉堡的用途。〔台中都會公園〕附近這幾座碉堡,已被野草湮沒,尤其那個園柱形大碉堡,長滿雜樹,已經幾乎看不出原貌。
Thumbnail
這些廢棄的碉堡,還真見證了當時一旦發生熱戰,必須死守台灣的決心。如今這些碉堡已經成為懷舊景點,但沒有多少人知悉這些碉堡的用途。〔台中都會公園〕附近這幾座碉堡,已被野草湮沒,尤其那個園柱形大碉堡,長滿雜樹,已經幾乎看不出原貌。
Thumbnail
『浸水營古道』,又稱『三條崙古道』,百年前原本是原住民翻越大武山、交易物資的交通要道。 明清佔領台灣後,也陸續官兵、傳教士及日本等各代人民使用,所以整條步道留有許多人文遺址,包括「出水坡遺址」、「浸水營日警駐在所」等。
Thumbnail
『浸水營古道』,又稱『三條崙古道』,百年前原本是原住民翻越大武山、交易物資的交通要道。 明清佔領台灣後,也陸續官兵、傳教士及日本等各代人民使用,所以整條步道留有許多人文遺址,包括「出水坡遺址」、「浸水營日警駐在所」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