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篇】台灣特有種鳥類:棕噪眉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大多數噪眉科(原屬畫眉科)的鳥類是有群聚特性,會成小群結隊出門逛街採集覓食(嗯?),所以這次的棕噪眉我就以此為概念畫了三個穿著童裝的小朋友,雖然人物有男有女,但服裝概念並無太大差異,因為噪眉科的鳥類幾乎是雌雄同色,難以區分公母鳥。

raw-image
中文名:棕噪眉
俗稱: 竹鳥
英文名:Rusty laughingthrush
學名:Ianthocincla poecilorhyncha (Gould, 1863)
日文名:タイワンタケドリ
科別: 雀形目/噪眉科/藍噪眉屬

雖然第一本小誌已經出版,不過還是為了介紹他們又特地重新找了一次資料,每次發新的文章好像不外乎都會說上一次(笑)。

raw-image

這是一本包著畫冊皮的小誌路線的書(對我來說),如果對這本小誌有興趣歡迎透過上方連結到賣場看看!(工商就是來的這麼突然


喜歡這篇的話歡迎留言、收藏本篇、按讚追蹤、贊助、下方like coin拍手支持我唷!

2021081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栗林田的沙龍
30會員
29內容數
前陣子看到噗浪偷偷說有新生代小朋友覺得沒有台灣漫畫只好來推廣台灣漫畫?
栗林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18
截至2019年為止,台灣特有種鳥類名冊來到29隻,大多數的特有鳥類為雀形目、 而在2021年中華鳥會正式公佈新成員後,台灣特有種鳥類總數量來到30隻! 第30隻是在今年5月正式公佈的灰鷽(音同學),這邊之後也會另外寫一篇好好介紹他,有興趣的人可以先自行估狗...
Thumbnail
2022/03/18
截至2019年為止,台灣特有種鳥類名冊來到29隻,大多數的特有鳥類為雀形目、 而在2021年中華鳥會正式公佈新成員後,台灣特有種鳥類總數量來到30隻! 第30隻是在今年5月正式公佈的灰鷽(音同學),這邊之後也會另外寫一篇好好介紹他,有興趣的人可以先自行估狗...
Thumbnail
2021/11/29
又稱白耳奇鶥,是畫眉家族中的大型畫眉鳥,為台灣普遍留鳥。於1864年左右列入特有種,是這次要介紹的第五隻噪眉科鳥類。 雌雄鳥同色,有著優雅的長尾與獨特的簇狀白色過眼線。整體灰色,較深色翅膀和橙色腹部。通常棲於山地森林中,但會下降到山麓和低地。常見到大量聚集在開花或結果的樹上;否則常以較小群行動。
Thumbnail
2021/11/29
又稱白耳奇鶥,是畫眉家族中的大型畫眉鳥,為台灣普遍留鳥。於1864年左右列入特有種,是這次要介紹的第五隻噪眉科鳥類。 雌雄鳥同色,有著優雅的長尾與獨特的簇狀白色過眼線。整體灰色,較深色翅膀和橙色腹部。通常棲於山地森林中,但會下降到山麓和低地。常見到大量聚集在開花或結果的樹上;否則常以較小群行動。
Thumbnail
2021/10/12
紋翼畫眉又名台灣斑翅鶥,大約在1906年被發現...或說被列為台灣特有種鳥類?總之牠是第四隻要介紹的噪眉科(原屬畫眉科)鳥類! 身長約18~19公分,翼長約8公分,屬於中小型畫眉鳥,外觀上與噪眉科其他鳥種相似,但頭身比例較大。最明顯之特徵為尾羽呈黑褐相間的橫斑,故有「紋翼」之名。
Thumbnail
2021/10/12
紋翼畫眉又名台灣斑翅鶥,大約在1906年被發現...或說被列為台灣特有種鳥類?總之牠是第四隻要介紹的噪眉科(原屬畫眉科)鳥類! 身長約18~19公分,翼長約8公分,屬於中小型畫眉鳥,外觀上與噪眉科其他鳥種相似,但頭身比例較大。最明顯之特徵為尾羽呈黑褐相間的橫斑,故有「紋翼」之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頭上有一條白眉毛,女性的眉毛雖然不算白的明顯,但與黃眉鵐還是有一點分別,近乎奶白色,這一次見到的個體也是女生。其他外貌特徵和大部分的鵐一樣,有鉗一樣的小嘴,身體像麻雀一樣有條紋。 和其他鵐不同的事,牠們會見於叢林的底部,反而不太出現在魚塘農田的地方。 這一次也嘗試把牠身邊的生境畫了出來。
Thumbnail
頭上有一條白眉毛,女性的眉毛雖然不算白的明顯,但與黃眉鵐還是有一點分別,近乎奶白色,這一次見到的個體也是女生。其他外貌特徵和大部分的鵐一樣,有鉗一樣的小嘴,身體像麻雀一樣有條紋。 和其他鵐不同的事,牠們會見於叢林的底部,反而不太出現在魚塘農田的地方。 這一次也嘗試把牠身邊的生境畫了出來。
Thumbnail
名稱:田鵐 Rustic Bunting  別名:花九兒、花嗉兒、田雀、花眉子、白眉兒 常見度:不常見 發現地點:香港二澳 首次發現日期:2023 11 19 叫聲:高音清脆的tsip tsip tsip tsip,一下一下叫出 體型:小 特徵:
Thumbnail
名稱:田鵐 Rustic Bunting  別名:花九兒、花嗉兒、田雀、花眉子、白眉兒 常見度:不常見 發現地點:香港二澳 首次發現日期:2023 11 19 叫聲:高音清脆的tsip tsip tsip tsip,一下一下叫出 體型:小 特徵:
Thumbnail
那天天氣是帶著雲霧的晴轉陰,幫森林打了柔光罩,又遇到很給面子的朋友站在樹梢給我拍爆,好開心呀! 冠羽畫眉比較正式的名稱為「冠羽鳳鶥」,而鳳鶥屬的鳥全世界只有8種。牠們的體長僅有12、13公分,小巧可愛,臉譜就像蓄著八字鬍,並有著一頭不容錯認的招牌龐克頭,也是牠們名字的由來,可愛度破表!
Thumbnail
那天天氣是帶著雲霧的晴轉陰,幫森林打了柔光罩,又遇到很給面子的朋友站在樹梢給我拍爆,好開心呀! 冠羽畫眉比較正式的名稱為「冠羽鳳鶥」,而鳳鶥屬的鳥全世界只有8種。牠們的體長僅有12、13公分,小巧可愛,臉譜就像蓄著八字鬍,並有著一頭不容錯認的招牌龐克頭,也是牠們名字的由來,可愛度破表!
Thumbnail
棕三趾鶉是小型的地棲性鳥類,顧名思義,就是棕色的、三隻腳趾頭的鶉(一般鳥是四隻)。長相、姿態與習性與小鵪鶉、竹雞非常地相似。但是在分類上可是完完全全的不同喔!不只是不同,還是離了十萬八千里遠。
Thumbnail
棕三趾鶉是小型的地棲性鳥類,顧名思義,就是棕色的、三隻腳趾頭的鶉(一般鳥是四隻)。長相、姿態與習性與小鵪鶉、竹雞非常地相似。但是在分類上可是完完全全的不同喔!不只是不同,還是離了十萬八千里遠。
Thumbnail
截至2019年為止,台灣特有種鳥類名冊來到29隻,大多數的特有鳥類為雀形目、 而在2021年中華鳥會正式公佈新成員後,台灣特有種鳥類總數量來到30隻! 第30隻是在今年5月正式公佈的灰鷽(音同學),這邊之後也會另外寫一篇好好介紹他,有興趣的人可以先自行估狗...
Thumbnail
截至2019年為止,台灣特有種鳥類名冊來到29隻,大多數的特有鳥類為雀形目、 而在2021年中華鳥會正式公佈新成員後,台灣特有種鳥類總數量來到30隻! 第30隻是在今年5月正式公佈的灰鷽(音同學),這邊之後也會另外寫一篇好好介紹他,有興趣的人可以先自行估狗...
Thumbnail
又稱白耳奇鶥,是畫眉家族中的大型畫眉鳥,為台灣普遍留鳥。於1864年左右列入特有種,是這次要介紹的第五隻噪眉科鳥類。 雌雄鳥同色,有著優雅的長尾與獨特的簇狀白色過眼線。整體灰色,較深色翅膀和橙色腹部。通常棲於山地森林中,但會下降到山麓和低地。常見到大量聚集在開花或結果的樹上;否則常以較小群行動。
Thumbnail
又稱白耳奇鶥,是畫眉家族中的大型畫眉鳥,為台灣普遍留鳥。於1864年左右列入特有種,是這次要介紹的第五隻噪眉科鳥類。 雌雄鳥同色,有著優雅的長尾與獨特的簇狀白色過眼線。整體灰色,較深色翅膀和橙色腹部。通常棲於山地森林中,但會下降到山麓和低地。常見到大量聚集在開花或結果的樹上;否則常以較小群行動。
Thumbnail
紋翼畫眉又名台灣斑翅鶥,大約在1906年被發現...或說被列為台灣特有種鳥類?總之牠是第四隻要介紹的噪眉科(原屬畫眉科)鳥類! 身長約18~19公分,翼長約8公分,屬於中小型畫眉鳥,外觀上與噪眉科其他鳥種相似,但頭身比例較大。最明顯之特徵為尾羽呈黑褐相間的橫斑,故有「紋翼」之名。
Thumbnail
紋翼畫眉又名台灣斑翅鶥,大約在1906年被發現...或說被列為台灣特有種鳥類?總之牠是第四隻要介紹的噪眉科(原屬畫眉科)鳥類! 身長約18~19公分,翼長約8公分,屬於中小型畫眉鳥,外觀上與噪眉科其他鳥種相似,但頭身比例較大。最明顯之特徵為尾羽呈黑褐相間的橫斑,故有「紋翼」之名。
Thumbnail
大多數畫眉科的鳥類是有群聚特性,會成小群結隊出門逛街採集覓食(嗯?),所以這次的棕噪眉我就以此為概念畫了三個穿著童裝的小朋友,雖然人物有男有女,但服裝概念並無太大差異,因為畫眉科的鳥類幾乎是雌雄同色,難以區分公母鳥。
Thumbnail
大多數畫眉科的鳥類是有群聚特性,會成小群結隊出門逛街採集覓食(嗯?),所以這次的棕噪眉我就以此為概念畫了三個穿著童裝的小朋友,雖然人物有男有女,但服裝概念並無太大差異,因為畫眉科的鳥類幾乎是雌雄同色,難以區分公母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