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羽葉擬含羞,朵朵圓花似白球;
昔日燒柴枝幹取,今朝遍野使人愁。

可惜銀合歡並不是受歡迎的植物,有著詩意般的名號與外貌,自中南美洲的外來植物,曾經是澎湖人早年煮飯燒水用的柴火,嫩莖葉也可當作牲畜的飼料,因此生長尚受控制,還不會造成生態問題,但隨著時代進步,古灶被油瓦斯爐取代,也讓銀合歡失去利用的舞台,供需不協調,銀合歡有機可趁,順勢開始攻城掠地,取代不少原生林木,形成生態嚴重不平衡,世界各地都有不少銀合歡的困擾。
聽過村中老一輩曾說:
「以前這銀合歡林是一些賭徒最愛,他們走進林中深處,帶著電瓶,拉起帆布,就是個臨時賭場,隨時可轉換陣地,隱密不易被發現。」
這個我無法證實是不是真的,在那裏面不怕蚊蟲咬嗎?不過聽聽也蠻有趣。但是,銀合歡造成的生態問題還是須想辦法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