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這不是電影》現實無法戲劇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沒看到不代表沒有,中東記者紀實生涯
作品原名:This is Not a Movie(2019)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場戰爭史,似乎像爭鬥的故事好似千年後都是一個樣,但與過去不同的是期望和平且講述真相的人變多。現代記者如過去的吟遊詩人與說書者,敘述的不是英雄史詩和帝王情愛而是小人物的無奈與人生故事,還有戰爭下的悲歌。
紀錄片《這不是電影》敘述關於英國《獨立報》的中東記者羅伯特‧費斯克的生涯故事,他採訪過賓拉登,譴責美國將一些中東國家定位為「邪惡的恐怖份子國家」,長期關注敘利亞內戰並在黎巴嫩首都駐守約30年。同時也將自己所見撰寫成書,告知更多人關於中東戰事和人民在戰爭下的故事,探討生為一位記者該傳達本分與在報紙撰寫紀錄下真實的那一刻。
「在我原先生活的世界相當和平。」許多穿越道異世界的日本輕小說動畫主角常常會脫口而出這句,對於從上班上學,甚至逛街購物、從事娛樂活動的日常生活,在無戰事的國家的確可以說是和平。
但在海的另一端同樣的世界的人民可能得面臨到內戰與家破人亡。這句「我的世界相當和平」在同個地球村中格外莫名與諷刺,沒看到不代表沒有,也許你生活土地上的和平也是一代代先人流血流淚換來的安逸年歲。
《這不是電影》是英國中東記者羅伯特費斯克的生涯紀錄片,裡面拍攝他實際在中東戰地奔走,歷經過重砲轟擊和化學武器,與歐美輿論中妖魔化各種敘利亞內戰的言論。同時也穿插過去他年輕時跑新聞與家庭故事。
此外也敘述關於報紙實體減少轉為電子報還有網路媒介資訊氾濫等看法。費斯克曾經製作紀錄片探討:「為何越來越多穆斯林討厭西方國家?」試圖找到原因,並且也對於以色列與中動的宗教土地戰事做出表態立場。
整體而言《這不是電影》電影所續相當中規中矩,並且符合一般觀眾所想的戰地記者生活。在剪輯上較為可惜的部分是一些敘述和論續觀點的不連貫,例如在過去與現代場景交錯中往往因為剪輯不太可以知道關於時空背景下羅伯特費斯克的立場。在排序上雖然是一部電影,但更像是拼湊而成的各個單元探討,例如對於中東武器輸入、英國與愛爾蘭獨立戰事、自己父親的敘述、電子與紙本媒介的看法等,電影有點零散。
在英國戰地記者可以說是有歷史與淵源,世界上第一位現代職業戰地記者就出於英國《泰晤士報》跟隨英軍遠征馬爾他。英國有許多傑出在中東戰事前線的報社記者,都奔走於敘利亞內戰,也在專欄中將事實呈現給讀者,讓海的另一端人民可以知道這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現實故事不是電影,在現實中戲劇化的發展與轉折可以說相當稀少。在影視娛樂與報導中我們常會注意到比較新奇甚至不一樣的故事,但這些事蹟並非常態且經過改編,羅伯特費斯克相當感嘆有時候奇蹟就是不會發生。
寫在多都無用,這就是當今社會殘酷的現實。記者都期望自己筆下的輿論可以影響世界和讀者,但在如今資訊透過網路媒體大爆炸與塞滿真假訊息,人們思想被各式各樣的事物所左右,變得只相信自己所相信的。
不管寫的故事多麼真實拿出證據表明。但記者的能力是有限的,有些人依舊非黑即白,甚至不願意相信世界上某處正在發生日常無法想像的故事,這就是報導背後的殘酷現實。電影中好人得勝壞人被懲罰,但「這不是電影」,而是沒有完結篇的真實世界。
羅伯特費斯克獲得多次英國年度國際新聞記者獎項,且出版的書籍也成為該領域的暢銷書。並表示要土耳其政府正視亞美尼亞大屠殺的種族滅絕,並對在戰爭紀念日表達逝去軍人榮譽卻無視戰爭教訓做出質疑。
費斯克認為新聞記者必須勇敢挑戰權威、政府與政客,新聞正義不是立場中立,而是監視那些有權力者和權力中心。而如今羅伯特費斯克辭世後,有多少後輩記者可以做到這點?或說說在威權國度下,仍否還有這樣的記者願拚上命來說真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88會員
780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陸坡 (LUP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改編日本2003年相當經典以黑暗人性與心裡變態為主軸的漫畫作品《異變者》,故事敘述以車為家的邊緣人名越進遇到一位以研究為由的醫科學生伊藤學,進行金錢交易的鑽洞實驗,實驗過後明越卻發現每當自己遮住右眼用左眼看人時,這個人就會發生恐怖的變異,這也讓明越走向無盡的自我與人性的深淵。
《地表最大家族》是一部探討醫學與道德,講述精子銀行匿名捐贈和人工生殖技術所帶來讓人意想不到的醫學狀況。導演柏瑞史蒂文森由於父母不孕所以借精生子,在柏瑞父親去世後母親才告知他的生世,柏瑞好奇他的原生父親是誰開始找尋資料卻意外發現,他可能有六百多名同個父親的兄弟姊妹,這讓他發現了精子銀行的秘密。
《金魚屋古書店出納帳》是一本極其獨特的漫畫題材,講述一些鮮少人知發行過的古早漫畫與連載雜誌。故事以一家不起眼的小商店,上面有老舊的看板一支金魚商標,而熟知的客人卻知道這外表古老的商店的精華是在地下室,它收藏了大量過去顧客回憶中卻叫不出名的漫畫與刊物,暫居店內的斯波不知為何總是聽過這些被人遺忘的漫畫。
2021年紀錄片《電玩不簡單》是一部敘述關於「遊戲不只是遊戲」的探討電影,影片中綜合了多項不同的人對於電玩的看法,和電玩產業發展的簡史,甚至在後面敘述沒有電玩與有電玩兩個世代的對話,並且延伸到後續電競產業、職業玩家等新世代的工作與興趣產生,還有電玩究竟是個癮頭還是良藥?許多方面是敘述關於電玩這項娛樂
《盆之國》是一部講述已故亡魂和少女奇妙羈絆的故事,少女秋有一個特殊能力就是可以看到已故的亡靈,尤其是在盂蘭盆節期間特別會看到。「如果時間能一直停在盂蘭盆節多好……」秋這樣想,沒想到隔天日子就不再前進?其他人似乎沒有感覺唯一發現異常的是一位叫住秋在外的神祕穿和服的外國青年。
《人造之愛》是一部在2007年時探討關於人類與機械感情的紀錄電影,透過日本機器人研究學者石黑浩以擬真自己的機器人和家人相處的實驗經過,和機器海豹PARO在養老院或其它地方跟老年人相處的過程,在實驗與日常兩個面向去看待關於未來擬真人型和人對於機器陪伴的感情投射。
改編日本2003年相當經典以黑暗人性與心裡變態為主軸的漫畫作品《異變者》,故事敘述以車為家的邊緣人名越進遇到一位以研究為由的醫科學生伊藤學,進行金錢交易的鑽洞實驗,實驗過後明越卻發現每當自己遮住右眼用左眼看人時,這個人就會發生恐怖的變異,這也讓明越走向無盡的自我與人性的深淵。
《地表最大家族》是一部探討醫學與道德,講述精子銀行匿名捐贈和人工生殖技術所帶來讓人意想不到的醫學狀況。導演柏瑞史蒂文森由於父母不孕所以借精生子,在柏瑞父親去世後母親才告知他的生世,柏瑞好奇他的原生父親是誰開始找尋資料卻意外發現,他可能有六百多名同個父親的兄弟姊妹,這讓他發現了精子銀行的秘密。
《金魚屋古書店出納帳》是一本極其獨特的漫畫題材,講述一些鮮少人知發行過的古早漫畫與連載雜誌。故事以一家不起眼的小商店,上面有老舊的看板一支金魚商標,而熟知的客人卻知道這外表古老的商店的精華是在地下室,它收藏了大量過去顧客回憶中卻叫不出名的漫畫與刊物,暫居店內的斯波不知為何總是聽過這些被人遺忘的漫畫。
2021年紀錄片《電玩不簡單》是一部敘述關於「遊戲不只是遊戲」的探討電影,影片中綜合了多項不同的人對於電玩的看法,和電玩產業發展的簡史,甚至在後面敘述沒有電玩與有電玩兩個世代的對話,並且延伸到後續電競產業、職業玩家等新世代的工作與興趣產生,還有電玩究竟是個癮頭還是良藥?許多方面是敘述關於電玩這項娛樂
《盆之國》是一部講述已故亡魂和少女奇妙羈絆的故事,少女秋有一個特殊能力就是可以看到已故的亡靈,尤其是在盂蘭盆節期間特別會看到。「如果時間能一直停在盂蘭盆節多好……」秋這樣想,沒想到隔天日子就不再前進?其他人似乎沒有感覺唯一發現異常的是一位叫住秋在外的神祕穿和服的外國青年。
《人造之愛》是一部在2007年時探討關於人類與機械感情的紀錄電影,透過日本機器人研究學者石黑浩以擬真自己的機器人和家人相處的實驗經過,和機器海豹PARO在養老院或其它地方跟老年人相處的過程,在實驗與日常兩個面向去看待關於未來擬真人型和人對於機器陪伴的感情投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的敵人呢?還在睡嗎?」『不、他的敵人醒了。早安!』削弱國仇家恨的尖銳稜角,長出帶著幽默的嘲諷,在老爺爺的勇敢與堅持下,屋內的煙硝成了幼稚的鬥嘴。
Thumbnail
明理的人都知道,遮眼閉目或用「和平」換字包裝,緩和不了戰爭的殘酷真相;逃避而不願直視,也無法否定戰爭與我們的過去同在,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而且還會緊隨著我們,共同走向未來。人就是這類暴力衝突中唯一的主角,沒有配角,討論戰爭,就是討論人。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Thumbnail
戰爭在這個號稱進入文明社會的現代依舊沒有絕跡,如今的巴勒斯坦正日復一日的承受以色列的軍事行動,而巴勒斯坦人的生命及鮮血也是一面照妖鏡,支持或反對巴勒斯坦建國的無非也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之下,充滿雙重標準及政治算計,一場戰爭折射出國際現實及大國政治的無恥及雙標,拿支持以色列的大戶美國來說,其無恥雙重標準的
Thumbnail
戰爭是世界各地持續發生的題材,需要記者親身去記錄與呈現。《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戰地記者視角,呈現戰爭如何從各個面向改變國家的樣貌,以及記者在戰地如何面對內心掙扎。觀眾透過電影可以更深入瞭解戰爭對人們造成的影響,以及媒體在報導戰爭時所扮演的角色。
多謝王逸峰先生分享。大巴勒斯坦地區的故事複雜,人們若以不恰當的分割時間段來論事,顯然無法達到釐清的效果。就是一些左膠掩蓋事實,從而敘述不合實情的故事。 我對文章做了一些名詞上的更新(適合台灣讀者閱讀)。
Thumbnail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記者的中立視角、採用平實的風格敘事,確實規避掉如《現代啟示錄》那樣意在反戰卻浪漫化戰爭的問題,並且有力地提醒大家,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就沒有文明討論意見的空間了,只剩下求生存與殺敵。至於明瞭這點的人們在真實世界裡有沒有辦法阻止戰爭發生?就是個令人傷感的問題了。
Thumbnail
近來的床頭書是《行走在戰爭與和平的邊緣》,作者提到「我想要漂泊的人生,去看看遠方的世界;也想要平靜的人生,去滋養躁動的靈魂。在中東做一名戰地記者,恰好同時滿足這二種要求。」 闔上書,想起近年的主流想法是人生不要留遺憾,想做什麼就要行動,聽起來是極有道理的,但是,對有些人來說,現實是殘酷的,
Thumbnail
  《西線無戰事》為德裔美籍作家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 1898-1970)於1928年開始連載的半自傳小說,並三度搬上大螢幕。然而現實的埃里希最後倖存下來,並將對戰爭的省思寫成小說,電影則以悲劇收場。   本片背景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在法國
Thumbnail
这是我们与过去的人们不同的地方,他们如果自己不是受害者、肇事者或目击者的话,就只能听到些流言、或黑或白的传说,而今天,战争像连续剧一样在我们眼前上演。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的敵人呢?還在睡嗎?」『不、他的敵人醒了。早安!』削弱國仇家恨的尖銳稜角,長出帶著幽默的嘲諷,在老爺爺的勇敢與堅持下,屋內的煙硝成了幼稚的鬥嘴。
Thumbnail
明理的人都知道,遮眼閉目或用「和平」換字包裝,緩和不了戰爭的殘酷真相;逃避而不願直視,也無法否定戰爭與我們的過去同在,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而且還會緊隨著我們,共同走向未來。人就是這類暴力衝突中唯一的主角,沒有配角,討論戰爭,就是討論人。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Thumbnail
戰爭在這個號稱進入文明社會的現代依舊沒有絕跡,如今的巴勒斯坦正日復一日的承受以色列的軍事行動,而巴勒斯坦人的生命及鮮血也是一面照妖鏡,支持或反對巴勒斯坦建國的無非也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之下,充滿雙重標準及政治算計,一場戰爭折射出國際現實及大國政治的無恥及雙標,拿支持以色列的大戶美國來說,其無恥雙重標準的
Thumbnail
戰爭是世界各地持續發生的題材,需要記者親身去記錄與呈現。《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戰地記者視角,呈現戰爭如何從各個面向改變國家的樣貌,以及記者在戰地如何面對內心掙扎。觀眾透過電影可以更深入瞭解戰爭對人們造成的影響,以及媒體在報導戰爭時所扮演的角色。
多謝王逸峰先生分享。大巴勒斯坦地區的故事複雜,人們若以不恰當的分割時間段來論事,顯然無法達到釐清的效果。就是一些左膠掩蓋事實,從而敘述不合實情的故事。 我對文章做了一些名詞上的更新(適合台灣讀者閱讀)。
Thumbnail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記者的中立視角、採用平實的風格敘事,確實規避掉如《現代啟示錄》那樣意在反戰卻浪漫化戰爭的問題,並且有力地提醒大家,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就沒有文明討論意見的空間了,只剩下求生存與殺敵。至於明瞭這點的人們在真實世界裡有沒有辦法阻止戰爭發生?就是個令人傷感的問題了。
Thumbnail
近來的床頭書是《行走在戰爭與和平的邊緣》,作者提到「我想要漂泊的人生,去看看遠方的世界;也想要平靜的人生,去滋養躁動的靈魂。在中東做一名戰地記者,恰好同時滿足這二種要求。」 闔上書,想起近年的主流想法是人生不要留遺憾,想做什麼就要行動,聽起來是極有道理的,但是,對有些人來說,現實是殘酷的,
Thumbnail
  《西線無戰事》為德裔美籍作家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 1898-1970)於1928年開始連載的半自傳小說,並三度搬上大螢幕。然而現實的埃里希最後倖存下來,並將對戰爭的省思寫成小說,電影則以悲劇收場。   本片背景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在法國
Thumbnail
这是我们与过去的人们不同的地方,他们如果自己不是受害者、肇事者或目击者的话,就只能听到些流言、或黑或白的传说,而今天,战争像连续剧一样在我们眼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