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電影短寫||《法蘭西特派週報》每個人的觀點折射與沒有中立的事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你曾經看過2014年的《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相信也會喜歡這部將3D現實世界的事實,刻意縮調為2D的故事,因為如同《布達佩斯大飯店》,《法蘭西特派週報》(The French Dispatch, 2022)也是將書籍/雜誌透過電影的敘事影像化的多層次電影。

《法蘭西》與《布達佩斯》

如同在《布達佩斯大飯店》,《法蘭西》也是部眾星雲集的電影,在每個故事的小地方,都能讓人驚喜,內心不禁發出「哇,原來飾演OOO的就是誰呀」的心情。

剛開始觀看《法蘭西特派週報》的時候,會讓人不禁以為在堪薩斯州真都有份週報名為《法蘭西》,也真的有位性情中人的主編(Bill Murray 飾演)曾經立下遺囑,在他離開人間的時候,首先要給撰稿記者優渥稿費,之後也必須停止週刊繼續發行。

raw-image

週報的最後一刊

不過,事實上這份週報,是來自導演與幾位編劇共同創造的虛擬故事,而在電影中的敘事內容,就是這份週報的創始者,因為心臟病突發而驟然離世,但週報仍然必須如同以往一樣地規律出刊,並且補上一篇訃告,完成週報的最後一刊。

在這最後一期的週刊,與以往一樣,有個旅遊短篇,以及三篇關於堪薩斯的專題故事,最後則是創刊者的訃聞。

與《布達佩斯大飯店》一樣,導演魏斯·安德森在《法蘭西》設計了一套由觀者一層又一層進入事實/故事的時空分裂。

每個人的觀點都是一個折射

  1. 我們進入電影院,是觀看者。
  2. 我們觀看著電影中的事件:一位令人尊敬的報刊創建者的生平與理念。
  3. 創刊者透過他特挑且喜愛的優秀記者,撰寫報刊的故事。
  4. 優秀記者進入地區中的事件,以自以為中立的眼光,陳述事實。
  5. 歷史事件(例如法國的六八學運)正在特定的時空下正在發生。
raw-image

事實早已扭曲成為故事

於是,身為觀眾的我們,原本應該是在閱讀真實事件,但是,經過層層時空的區隔,以及層層故事敘述者的不中立角度,實際上我們所見的事實,早已經都因為經過不同敘述者的「重新詮釋」,而成為扭曲的「故事」,而不是正在當時時空下的事實。

這也是為何安德斯導演所設計的畫面,會有種2D的動作影像,而不是我們所認為在電影中的「寫實呈現」。

此外,因為透過層層敘述時空的隔閡,連同角色的情感,也都有種疏離冷靜的斷面,即使是在暴怒中的學生,也會在流動的時間中,呈現偶然的停格或中斷,甚至遠遠脫離現實而以動畫呈現。

不寫實才是最寫實

或許會有人想說,這哪裡是電影啊,根本不寫實呀。

不過,安德斯所呈現的「不寫實的寫實」,才是真正的「寫實的故事」。因為所有的故事,現實上都已經不寫實了,因為所有的故事,都是有角度有立場的敘事,因為只要是透過人的眼睛所見所聞,人的思維筆觸傳遞出來,都是片面的呈現。於是,這些不寫實的故事,才是最真實的現實,也就是「世上沒有中立寫實的報導」。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72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科幻電影希米露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穎-avatar-img
2022/02/13
感謝分享!👍
avatar-img
希米露的沙龍
2.1K會員
233內容數
《科幻電影希米露》提供多面向與多層次的故事閱讀與思考。每個電影,都有個故事的時空,透過歷史與文化的解讀,就能找出詭異故事的金鑰、理出奇幻故事的脈絡、也能解開任何不羈電影的思路邏輯。
希米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1
一個小小的「奧術宇宙」,包含許許多多當代議題,從階級、親情(父女、母女、姊妹)、愛情(同性或異性)、友情、科學、醫學、宗教、社會的制度與結構、戰爭、欺騙、詐術、平行宇宙、回到過去等等議題。 這是一個史詩級的故事,卻不會有龐大到自圓其說,而變成令人失望的胡言亂語。
Thumbnail
2024/12/11
一個小小的「奧術宇宙」,包含許許多多當代議題,從階級、親情(父女、母女、姊妹)、愛情(同性或異性)、友情、科學、醫學、宗教、社會的制度與結構、戰爭、欺騙、詐術、平行宇宙、回到過去等等議題。 這是一個史詩級的故事,卻不會有龐大到自圓其說,而變成令人失望的胡言亂語。
Thumbnail
2024/11/08
在70年代的戲院,七歲小昆汀,正在見證荒唐痛苦卻又充滿生命力的時代,不僅社會動盪,而電影也正在轉型,這本《狂野電影史》就是部見證,由21世紀的昆汀,回憶小小孩看大人電影的瘋狂與喜悅、介紹與分析70年代的嬉皮好萊塢是如何誕生、有何獨特風格、又有哪些重要的作品與導演、並且如何顛覆與衝擊整體文化與思維。
Thumbnail
2024/11/08
在70年代的戲院,七歲小昆汀,正在見證荒唐痛苦卻又充滿生命力的時代,不僅社會動盪,而電影也正在轉型,這本《狂野電影史》就是部見證,由21世紀的昆汀,回憶小小孩看大人電影的瘋狂與喜悅、介紹與分析70年代的嬉皮好萊塢是如何誕生、有何獨特風格、又有哪些重要的作品與導演、並且如何顛覆與衝擊整體文化與思維。
Thumbnail
2024/09/27
來聊聊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 的新作《777》。看過由布萊德·彼特的《子彈列車》(Bullet Train, 2022),相信你也會喜歡《777》,與伊坂的《瓢蟲》一樣,充滿機智幽默、複雜多層次的殺手,還有其獨特的角色與讓人難以預測的荒誕劇情。
Thumbnail
2024/09/27
來聊聊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 的新作《777》。看過由布萊德·彼特的《子彈列車》(Bullet Train, 2022),相信你也會喜歡《777》,與伊坂的《瓢蟲》一樣,充滿機智幽默、複雜多層次的殺手,還有其獨特的角色與讓人難以預測的荒誕劇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一份值得被耽誤人生的電影清單 《法蘭西特派週報》是魏斯‧安德森第十號電影作品,其故事背景是設置在虛構的法國小城,並由圍繞在這一份名為《法蘭西特派週報》的刊物為展開。透過四段不同篇章組成,讓這些報紙上的故事一而再地呈現在觀眾眼前,而在這些畫面裡,它們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劇情,但同時卻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一份值得被耽誤人生的電影清單 《法蘭西特派週報》是魏斯‧安德森第十號電影作品,其故事背景是設置在虛構的法國小城,並由圍繞在這一份名為《法蘭西特派週報》的刊物為展開。透過四段不同篇章組成,讓這些報紙上的故事一而再地呈現在觀眾眼前,而在這些畫面裡,它們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劇情,但同時卻
Thumbnail
Wes Anderson的畫面一如往常讓眼睛享受美好的事物,即便聽說給的片酬不算太高,這種魏式cult美學也難怪讓很多大咖即使客串幾秒也甘願,宛如一種「沒關係,是魏斯.安德森啊!」的特殊情懷。但老實說,看完電影的當下我沒有太多感想,不過有件事在觀影過程中我就一直很在意
Thumbnail
Wes Anderson的畫面一如往常讓眼睛享受美好的事物,即便聽說給的片酬不算太高,這種魏式cult美學也難怪讓很多大咖即使客串幾秒也甘願,宛如一種「沒關係,是魏斯.安德森啊!」的特殊情懷。但老實說,看完電影的當下我沒有太多感想,不過有件事在觀影過程中我就一直很在意
Thumbnail
楔子 類型電影的廣泛性,將其多發的創作概念,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操弄手法,與作品本身的意圖凝練在一塊。如電影不同於文學或劇場的表達形式而作為當代文化的共通語言—它的特殊之處,正是能夠在不同面向的整合概念中,將故事的實質意涵重新建立起影像空間的敘事觀點;尤其是在特定類型電影為主體的表徵中,更能夠觀察到此一
Thumbnail
楔子 類型電影的廣泛性,將其多發的創作概念,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操弄手法,與作品本身的意圖凝練在一塊。如電影不同於文學或劇場的表達形式而作為當代文化的共通語言—它的特殊之處,正是能夠在不同面向的整合概念中,將故事的實質意涵重新建立起影像空間的敘事觀點;尤其是在特定類型電影為主體的表徵中,更能夠觀察到此一
Thumbnail
身為觀眾的我們,原本應該是在閱讀真實事件,但是,經過層層時空的區隔,以及層層故事敘述者的不中立角度,實際上我們所見的事實,早已經都因為經過不同敘述者的「重新詮釋」,而成為扭曲的「故事」,而不是正在當時時空下的事實。
Thumbnail
身為觀眾的我們,原本應該是在閱讀真實事件,但是,經過層層時空的區隔,以及層層故事敘述者的不中立角度,實際上我們所見的事實,早已經都因為經過不同敘述者的「重新詮釋」,而成為扭曲的「故事」,而不是正在當時時空下的事實。
Thumbnail
【法蘭西特派週報】,便是魏斯·安德森傾盡全力,打造出來的一個充滿人性、品味及人文精神的童話!這部電影就是他想像的「理想世界」的群像。
Thumbnail
【法蘭西特派週報】,便是魏斯·安德森傾盡全力,打造出來的一個充滿人性、品味及人文精神的童話!這部電影就是他想像的「理想世界」的群像。
Thumbnail
面對領袖人物逝去的悲傷;面對理想衰微的無奈;面對動盪中難得的真摯信任⋯ 不論感動或感嘆,都要釋然,都要輕盈而詼諧地面對。告別雜誌、紙媒刊物的舊時代,Wes Anderson告訴我們:「不准哭」,帶著馬卡龍色度假的歡快,懷想昨日的夢——時代會變,但我們情懷不減,不免感嘆,但永遠浪漫。
Thumbnail
面對領袖人物逝去的悲傷;面對理想衰微的無奈;面對動盪中難得的真摯信任⋯ 不論感動或感嘆,都要釋然,都要輕盈而詼諧地面對。告別雜誌、紙媒刊物的舊時代,Wes Anderson告訴我們:「不准哭」,帶著馬卡龍色度假的歡快,懷想昨日的夢——時代會變,但我們情懷不減,不免感嘆,但永遠浪漫。
Thumbnail
《這不是電影》敘述關於《獨立報》的中東記者羅伯特‧費斯克的生涯故事,他採訪過賓拉登,譴責美國將中東國家定位為「邪惡的恐怖份子國家」,長期關注敘利亞內戰並在黎巴嫩首都駐守約30年。同時也將自己所見撰寫成書,告知更多人關於中東戰事和戰爭下的故事,探討生為一位記者該傳達本分與在報紙撰寫紀錄下真實的那一刻。
Thumbnail
《這不是電影》敘述關於《獨立報》的中東記者羅伯特‧費斯克的生涯故事,他採訪過賓拉登,譴責美國將中東國家定位為「邪惡的恐怖份子國家」,長期關注敘利亞內戰並在黎巴嫩首都駐守約30年。同時也將自己所見撰寫成書,告知更多人關於中東戰事和戰爭下的故事,探討生為一位記者該傳達本分與在報紙撰寫紀錄下真實的那一刻。
Thumbnail
要提筆寫《里斯本的故事》實在是個不容易的事情,因為這部經典電影實在太飽滿,你可以看到一場懸疑的尋友記,可以在裡頭看到文‧溫德斯對電影的思考、可以看到佩索亞這個可以一人飾多角做雜誌的鬼才的詩,也可以聽到聖母合唱團令人酥麻的歌曲、可以聽到里斯本這個城市軀殼深處的聲音、可以聽到創作者最絕望的告白
Thumbnail
要提筆寫《里斯本的故事》實在是個不容易的事情,因為這部經典電影實在太飽滿,你可以看到一場懸疑的尋友記,可以在裡頭看到文‧溫德斯對電影的思考、可以看到佩索亞這個可以一人飾多角做雜誌的鬼才的詩,也可以聽到聖母合唱團令人酥麻的歌曲、可以聽到里斯本這個城市軀殼深處的聲音、可以聽到創作者最絕望的告白
Thumbnail
「這是一則關於假新聞、腐敗媒體、懦弱政客、冷漠國家的故事。而最終,這也關於個人勇氣的故事。」——阿格涅絲卡霍蘭 「看完會瞬間不敢吃肉」--湘緗
Thumbnail
「這是一則關於假新聞、腐敗媒體、懦弱政客、冷漠國家的故事。而最終,這也關於個人勇氣的故事。」——阿格涅絲卡霍蘭 「看完會瞬間不敢吃肉」--湘緗
Thumbnail
透過故事傳遞的過程,我們重新對一個舊世界被野蠻與侵略摧毀殆盡之前的形象,有了想像,也在細節處嗅得人類情感的芬芳。不論是真實或是虛構,故事讓特定的人物與價值觀有了舞台,得以重新展示於他人,能夠將這些形象永遠保存下去,並觸動聽者心中的印象連結。
Thumbnail
透過故事傳遞的過程,我們重新對一個舊世界被野蠻與侵略摧毀殆盡之前的形象,有了想像,也在細節處嗅得人類情感的芬芳。不論是真實或是虛構,故事讓特定的人物與價值觀有了舞台,得以重新展示於他人,能夠將這些形象永遠保存下去,並觸動聽者心中的印象連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