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要判斷疫情發展的曲線還太早,180/206/333是高點還是起點都很難說,正如各位所言,台灣人的防疫意識很強悍,兩星期不出門絕對沒什麼問題。
但是,還有許多人需要出門工作、南部還有些大叔大嬸以為疫情是北部人的事情、這些無疑都增加防疫變數,而英國變種病毒和去年疫情開始的武漢病毒完全不在同一個等級,傳染性極高,所以什麼「看好了世界,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兩週內解除三級」的信心喊話還是少講,期望值越高,後面就越難撐下去,各國已經為台灣演釋過很多次:只要世界疫情不解除,要封幾週都有可能。
(正在打這篇當下雙北已經停課)
抗疫是持久戰,如果現在是起點,讓我來分享已經被封到懷疑人生2.0版之以實戰心得:
發熱可能只是中暑、喉嚨癢和流鼻水應該是季節性過敏
大概住在國外的朋友都曾信誓旦旦自己在某個時間點已經得過COVID,因為當時「很奇怪,半夜會燥熱、胸口燜、整天都懶洋洋的,而且肌肉很痠痛。」不過,我懷意這就是對疫情新聞的焦慮感大規模引發人們的更年期症狀提早到來而已。
而整個2020-2021年,無論咳嗽、發燒、心悸、打噴嚏、流鼻水、腰酸背痛、眼角膜發炎、晚上失眠時都會想:喔!這一天終於來了嗎?沒有,這一天始終沒有來,多數時候真的是自己嚇自己,所以千萬不要因此就跑去快篩,也不要隨便憑此懷疑周遭的人。
已經2021年,如果沒有什麼可疑接觸史,與其憑上述症狀判斷,不如請吳伯毅還是熊貓們外送鹹酥雞到家,如果你還能聞到九層塔,應該是沒事。
囤日用品真的還不是時候,但有機會多買一包衛生紙也無妨
去年安省宣布封城時,其實我家櫃子裡已經有五大包衛生紙,某人超前部署,二月時每次出門都偷偷買一包。當時覺得這行為很神經,然經過這一年,我對「在疫情開始前多買點衛生紙是沒必要的行為」的看法改變了:因為無法預測疫情會走高還是走低,衛生紙用完而疫情又來到嚴峻之時,你絕對不想冒著什麼風險只為了去外頭買衛生紙(更不用提當時在多倫多市區想進大賣場幾乎都得在刺骨的冷風中排隊一小時)。
當然,台灣有好鄰居便利商店,臨時買衛生紙很方便,不過假如疫情變得更嚴重,真的升四級,你絕對不會想把買東西的機會浪費在衝下樓買衛生紙。
話又說回來,如果疫情在兩星期內就能壓下來,任何囤積日用品都沒必要;反之,如果疫情無法控制而待在家裡的時間拖長了,那出門採購日用品和食物會成為你生活中唯一能夠指望的樂事,吃不到新鮮食物你會感到絕對悲慘,所以千萬不要現在就把全套做完了。
好消息是確診數多少已無差別
很多人以為當數字一直上升時會感覺恐怖,其實不然,既然已經進入社區感染,確診人數之於社區裡的你我已經無差別,只是帳面數據而已。當數字下降時可以悄悄鬆口氣,但數字上升時,也不用因此太害怕,我目前生活在已經封城一個月多後確診數還在單日2500的地方,其實也活得挺好的。
宅之正道
對抗社區感染的辦法不外乎就是戴緊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在超市排隊至少和前後維持一米距離等,然後最重要的還是:
宅。
不要覺得自己應該沒事就隨便見人,你不可能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事,也不要怪政府(可能停班)停課,對付擴散力極為兇猛的變種病毒,真的只能靠不接觸來阻斷傳染,所以如果有阿公阿嬤想念孫子,一定要好好告訴他們視訊不是不孝,而是保護。
如果一蹶不振也沒關係
這個世界有幾億個人在過去這一年中都是於持續徬徨、希望失望無間輪迴、以及不知道該怎麼辦又或者知道怎麼辦卻不能怎麼辦中渡過,假如這兩個星期你覺得沮喪或是覺得生活變廢了,別太擔心,你絕對正常。
千萬不要因為頹廢而內疚,要知道:在社區大規模感染期間,只要保護好自己沒染疫,就是成就!!
現在開始看文森佐還不晚
宅在家時心情要放鬆,追劇名單和電動設備要有。
但是什麼太心塞的劇還是電影就別看了,不要看任何會讓你感傷落淚、加深沮喪感的影視節目,也不要讀什麼會讓你鑽牛尖並苦思人為何終將孑然一身這類太過哲學的書籍,這一年我看劇看書看著看著就哭起來的情境,反反覆覆地經歷好幾次,每一次只會想這場抗疫之戰真心沒有盡頭,而人生已經無望。
所以一定要看笑得出來的爽劇。
至於邊看劇邊深蹲、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各式伸展操這種事情應該就不用我多提醒了。
就算只是一張椅子和一個踏腳墊,也要在家畫出勢力範圍
假如你是自己住,那恭喜你,不用跟人類常相左右。但最好也在小套房裡劃出工作區和娛樂區,該工作時工作、該玩樂時玩樂。
假如是一家人被關在一個公寓裡,老天保佑你們(合掌)。即使是最恩愛的夫妻/情侶、最寵孩子的爹娘,要24小時長時間相處,大家都會崩潰。我和老公的做法是劃定勢力範圍,地理上和時間上,一方一時只有一人,嚴禁干涉,略可維持婚姻。
現在說焦慮都還太早,但焦慮也遲早會來,總之,大家保持信心,估計到了週末就會知道這會是一場勝利在望的閃電戰還是曠日廢時的壕溝戰,屆時再作打算吧。
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在自介下方的綠色圈圈拍手5次↓↓,助我得到實質的回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