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re/turn的舞台運用與情感節奏

2021/05/2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圖片來源:臺南人劇團官方網站
我看的<re/turn>起碼是10年前的了,展演的地方在台南的吳園,舞台是圓形的,觀眾席圍著舞台,很有那種羅馬競技場的簇擁之感,與觀眾的距離又非常靠近。基於<re/turn>絕對是臺南人劇團的熱門作品,所以每年都會展演,但是不同舞台的運用效果不同,所以這是必須先寫在前面的小前提。
還有,我愛謝盈萱是從此開始,不是《俗女養成日記》;不過徐譽庭導演實在太有眼光了,像謝盈萱這樣如同火山的爆發表演能力,個人認為她出名得太晚了。不過人生四十才開始,盼望在更多的戲劇、電影上,她能夠有更高的成就。

故事脈絡

<re/turn>是一個綜合魔幻及寫實的故事,以一個魔法門把為中心,讓一群在愛與成長中彼此錯失的男女有機會回到過去,修改自己的缺憾。擁有舞者夢的白若唯與英國送外賣的蒲琮文(隆宸翰本人真的非常精緻)曾經愛得轟轟烈烈,但因為誤會而從此天涯永隔。湯境澤從小因為自己獨特的性別氣質而自我困惑,而小女孩雷奕帆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他;卻還是眼睜睜看著他走上滿足社會觀感的婚姻道路。
「扭轉時光」的劇情在許多文學、電影和戲劇中都出現過,不算創新,卻很討好;畢竟人生在世,誰沒有失足踏錯,沒有因為無法掌握情勢而錯失機會,沒有為了滿足其他人的需求而委屈了自己的感受。但在表演手法上,尤其是那場在吳園的演繹,包括演員的演技、流暢度、穿插音樂劇與舞蹈這樣的展演,都有高水準的表現。
討論故事人物的倫理關係是最容易的,但既然是談表演藝術,本文更想要聚焦舞台的運用與表演藝術的收放節制。劇名re/turn可以當作單字return來看,就是回歸的意思;而編劇特別將此字用/這樣的符號分開,re有「再一次、修改」的意義,而turn是轉彎、旋轉的意思;除了與不斷繞著舞台旋轉舞蹈或表演的形式做結合,事實上也暗示了人生的情愛糾葛、相遇離別,不也是一條千徊百轉的路嗎?而人也像跳舞一般,沈醉地轉圈、再轉圈。
Charles, you should have your own shop!

雙向圓形舞台之運用

該場次以小劇場的形式演出,將原先舞台設置與空間的正中央,觀眾從兩側圍坐,甚至可以穿越舞台看見另一面觀眾的表情。依型態稱為「伸展式舞台」,依形狀可逕稱為「圓形劇場」。在汪又絢的《舞台美術—幻覺與非幻覺的誘惑》提過:最早的現代化伸出式舞台是1919年在柏林由著名導演萊茵哈特領導的德意志大話劇院,圓形雙向舞台的成就是構成立體空間,演員不再只能面向單面舞台,也不再只有左右兩側的二元空間,從傳統的鏡框式舞台解放出來;此外觀眾與演出者的觀演關係也能更密切。就此劇來說,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文本的多方向欣賞與解讀:由於每個不同角度坐向的觀眾可以對演員有不同的關注,例如第一幕一對男女在討論開店的夢想時,兩人分別面向舞台的兩側,觀眾僅能看到其中一位角色的表演,另一位是看到她/他的背影,可使兩側觀眾產生不同的感受。
演員大部分時間是以側面面對觀眾,以確保兩邊的觀眾都能看到其表情動作,若兩人以上演員在台上可以分別分配哪幾位面對A面觀眾,幾位面對B面觀眾,並且輪流轉換。劇團善用圓形舞團舞台的美感優勢,故轉一個角度,就可以形成時光或立場轉換的意象。特別的是,傳統的舞台換場時,燈是全暗的,或是直接拉下布幕,避免觀眾看到工作人員或演員搬道具的樣子。但return藉著角度轉換以轉換時空時,特意將燈調成微暗,使觀眾可以看到工作人員與演員搬動道具的畫面。因為刻意營造的節奏感:例如在同一時間拿起、放下道具,或講究移動的節拍一致等,配上背景音樂,使得畫面看起來並不突兀,反而有一種時空轉換必經的舞動,在觀眾驚嘆他們的肢體操作的同時,換場完成,一切都是如此水到渠成。
建議欣賞上面一段從婚禮轉換為喪禮的巧妙操作。
從婚禮變喪禮的巧妙轉場

節制而豐盈的情感

ㄧ個敘事作品感動人心、賺人熱淚是必要的,但是他不能一路哭,也不能哭了就沒完沒了。筆者認為此劇最大的特色就是流暢度極佳,有很高的音樂性,此關乎節奏。節奏可以從音樂、情節推進、換場速度和對話口條等方面來營造。而流暢的節奏除了能吸引觀眾的注意,也致成了情感的節制與豐盈。
在情緒的感染力上面,re/turn做到的是能夠觸動人心而『又發乎情止乎禮」的狀態,使整部戲劇不流於濫情。例如在嚴肅的場合中夾帶荒謬幽默的對話,或是避免一些可能導致情感宣洩的畫面,這些都在在地控制著觀眾在觀賞完後還飽滿著豐盈的情緒,而不隨廉價的眼淚洗去(我在觀看的時候非常震動,但是沒有哭,因為沒空哭)。
舉例來說,雷奕帆穿越時空回去找國中時代的小湯境澤時,在火車上安排幾位乘客的插嘴攪局的橋段;以及在機場湯境澤與雷奕帆的相遇時,出現白目學妹的花痴舉動。再者,由於在戲劇一開始就透漏出部分結局——蒲琮文與白若唯的復合,所以最後一幕白若唯到英國的蛋糕店與蒲琮文見面的情節就只演到白若唯的黯然離去為止,可想而知之後的發展應該是兩個人復合,解除與他人的婚約。這些情節的隱去有效構成了戲劇流暢的結果。
筆者個人稍微不滿的地方是,有些台詞講的太白,交代得太過清楚。例如多年後的相見,蒲琮文問白若唯,每次跨年倒數時都想起誰?此時白若唯若以一句『天涼好個秋』之類插科打諢的話來回應,或許更叫人心疼。筆者覺得那句告白的台詞顯得太露骨了——「一直都是你」,反而缺乏一些韻味。不過就著謝盈萱修長的身體,仰頭看著天空,故作節制眼淚的演出也很動人;因爲這畢竟還是一齣很商業的愛情輕喜劇,有這樣世俗一點的交代與寫作,是可以不用太苛責的。
謝盈萱最美的表情就是仰天的表情
白若唯與蒲琮文的故事線,因為一顆魔法手法而成全了王子公主的結局,對於這種夢幻的完美大結局,在藝術性上其實讓人失望,由於不是兒童劇或偶像劇,所以不一定要分女一、女二,然後男主角總是要回到女ㄧ身邊,女ㄧ與佔盡便宜的戲碼。真實的人生不會有標準答案,也不能靠著魔法手把改變錯誤。村上春樹曾經形容,人生就是走到生命的盡頭,回頭一看,「原來這就是人生啊」這樣的領悟。
既然此劇的標語是「生命的缺憾,會引領你到達該去的地方」或許應該讓人覺得那些走錯路的經過回頭一看都好像是設計好的,因而感到某種在錯誤中的正確,擁抱生命破損中的完美。不過這也只是我個人的雞湯版本,我覺得原作還是很好。
總地來說,筆者對於此句的總評是,「動人而節制」。動人的地方在於每個演員精準的揣摩,和劇情中每個人對回憶的執念,但是此劇像是有一個網子將情感網羅住,沒有讓感情過度流洩,使觀眾能帶著飽滿的心動賦歸,這是對於戲劇節奏與流暢度的高度掌握,沒有拖泥帶水的慢拍,這些都是小劇場中都是相當優秀的模範。
以鬼才導演蔡柏璋動人的演唱作爲結尾吧,in a very unusual way.
<re/turn>在接下來幾年必然會繼續演出,而此劇仍是我高度推薦的舞台劇之一,如果今生只想看一部舞台劇,可以選擇這齣。
Arden
Arden
讓自己幸福, 是唯一的道德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