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醫護的奉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可能自華航機組人員、防疫旅館,新北獅子會人員到茶藝館找大姐、阿姨、小姑娘們唱歌、喝酒的歡樂日常下導至疫情一夕暴發,成為政客與政府之間的一系列的口水戰,政客努力在媒體曝光刷存在感,同時也為了下一屆選戰怖局。這些處處都是為了自我的『私慾』.............

快樂島上警鐘響起,台灣的新冠肺炎自五月母親節前後開始漫延開來,隨著疫情的火速傳播,政府發起三級警戒,島民們開始在家辦公、學校也開始停學、各大醫院的醫護人員開始如臨大敵般努力應戰,然而酸民鍵盤手也在此時滿血復活,在各大能發言或留言的地方展開猛烈砰擊的言論,訕動一些判斷力極弱的網民,易被言論影響的島民,開始不安份的跟風,展開罵政府沒有購買足夠的疫苗給島民施打,為何在一年多 的疫情以來沒有做好準備..............

新冠疫情襲捲全球,沒有一個國家能做好萬全準備,即使是面對過2003年SARS的台灣也一樣。美國從疫情發展至今,死亡人數達60多萬人(截至2021.05.30止),等同高雄市人口全部消失的概念。忍不住想要講得:一年多的疫情以來,國外此起彼落的封城、全民居家生活的同時,島民們不也過了一年多快樂遊島的日子嗎?為何不感謝政府,那段沒有疫苗的時期,我們的政府並沒有讓島民們過著封城、全民居家生活呀!

然而事已至此,島民們還是得持續再幫忙醫護人員,沒有真正急迫到會讓你馬上死亡的病痛,請你在家就好,乖乖在家沒有很難,這就跟之前工作、功課忙得跟鬼打架時的夢想一樣~〝耍廢〞=打電動、追劇、網購、吃零食.............

《筆者家人有兩位是醫護,已忙到昏天暗地,無力回家照顧三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v的沙龍
1會員
10內容數
Sav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24
『料理』顧名思義就是搭配合適調料、妥善處理食材與適當火侯,方可成就的一份可以溫暖脾胃的美味料理,如同天時地利人和的概念。 去年無聊之時,開始一個自我挑戰十日,每日不重樣的料理並發表在臉書以示決心,為了顏面,參考了網路上好多照片以利呈現美美的擺盤,最終完成這十日的挑戰,每每Po上臉書之後,臉友總是稱讚
Thumbnail
2022/10/24
『料理』顧名思義就是搭配合適調料、妥善處理食材與適當火侯,方可成就的一份可以溫暖脾胃的美味料理,如同天時地利人和的概念。 去年無聊之時,開始一個自我挑戰十日,每日不重樣的料理並發表在臉書以示決心,為了顏面,參考了網路上好多照片以利呈現美美的擺盤,最終完成這十日的挑戰,每每Po上臉書之後,臉友總是稱讚
Thumbnail
2022/09/02
突發感觸著主角們的外表老態意味著我們也從人生精華階段漸入走下坡階段,有些人趁人生高點退休享受著努力後的成果、有些人則以穩定求進步的狀態持續過著敲鐘人生、有些人可能在疫情期間撒手歸西........然而活下來的人日子還是得過。
Thumbnail
2022/09/02
突發感觸著主角們的外表老態意味著我們也從人生精華階段漸入走下坡階段,有些人趁人生高點退休享受著努力後的成果、有些人則以穩定求進步的狀態持續過著敲鐘人生、有些人可能在疫情期間撒手歸西........然而活下來的人日子還是得過。
Thumbnail
2021/12/26
“How much did they first pay you to give up on your dream?”—from Up in the Air.
Thumbnail
2021/12/26
“How much did they first pay you to give up on your dream?”—from Up in the Air.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馬來西亞- 刁曼島的日常 猶記得2019年在刁曼島考取了潛水執照后馬上就因爲新冠病毒的肆虐 全球以幾乎被“軟禁”的方式封鎖著人們熟悉的日常。 一場世紀病毒的肆虐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模式 摧毀了許多家庭 也造就了許多時勢英雄。然而在這些大環境底下的我們,顯得超級無敵的渺小。 2022年再回到熟悉
Thumbnail
馬來西亞- 刁曼島的日常 猶記得2019年在刁曼島考取了潛水執照后馬上就因爲新冠病毒的肆虐 全球以幾乎被“軟禁”的方式封鎖著人們熟悉的日常。 一場世紀病毒的肆虐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模式 摧毀了許多家庭 也造就了許多時勢英雄。然而在這些大環境底下的我們,顯得超級無敵的渺小。 2022年再回到熟悉
Thumbnail
  這是我近兩年的心得,近期更是有感而發。   以前我三不五時就會聽到,有很多人明明在國外生活,每次看病都會特地坐飛機回來台灣之類的事情。因為健保制度只有台灣才有,在大家都在讚頌「健保」這個政策的時候,我都沒有多大的感覺。   直到最近家裡的人生病,很常跑大醫院,某次我偶然看了一下付費單,才驚覺
Thumbnail
  這是我近兩年的心得,近期更是有感而發。   以前我三不五時就會聽到,有很多人明明在國外生活,每次看病都會特地坐飛機回來台灣之類的事情。因為健保制度只有台灣才有,在大家都在讚頌「健保」這個政策的時候,我都沒有多大的感覺。   直到最近家裡的人生病,很常跑大醫院,某次我偶然看了一下付費單,才驚覺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