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閔《花甲男孩》(九歌)|心得
我常聽大內一姊感慨,彷彿她開口就是一部大內史。我忽然相信每個叔公嬸婆阿公阿嬤的一生便等同於一個鄉鎮的開發史、一部斷代的民國史、短暫的昭和史,而現今,他們又是走到哪一個時代了?
果真是意識流的筆法。
又加上台語和國語夾雜,常常看著看著就看不懂…但厲害的是確實用了這一點一滴的細節去營造一種綿長的情感。
像後記作者說的很喜歡的詞:深刻,讀完花甲那篇真的足夠深刻。
該說,你不會在意他的意識到底流向何方,而是在意識底下的,是執念,或是空茫。
混合著鄉土的色彩,明明這些是最能象徵台灣的,像是台灣的根,卻是我們都聽過而不太熟悉的,像失了根。
進入他的文字,走一趟台南吧。
有時也想著,尤其是匆忙度日的空隙特別會想著,
就那樣的田間小路,穿過遠遠的遺世獨立的、一整片的田,頭上有藍天和白鷺鷥飛過,
此後,秒針與分針都失去了意義。
那樣的日子真好啊。